主要枚举收录到世界非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华非遗老字号、地方非遗代表的中国文化遗产代表:
昆曲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而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又提出这一建议,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
唐卡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0年5月,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根据该通知,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主场城市有关活动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行。
2022年6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相关情况。据介绍,2022年全国各省(区、市)将举办非遗宣传展示线上、线下活动6200余项,其中线上活动2400余项。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介绍,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口号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重点活动为“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
白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中国在世界上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所以应当视其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承并光大下去。
钧瓷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2007年:“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10年:“文化遗产在我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2011年:主题:“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宣传口号:1、文化遗产无价保护行动有我;2、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3、相约文化遗产日品读中华五千年;4、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构建和谐社会;5、珍重文化遗产共筑幸福家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2年:“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2013年: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2014年: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5年:“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2016年:文物局发布2016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017年: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
2018年: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2019年:非遗保护,中国实践。
2020年:“文物赋彩全面小康”。
文化遗产教育青年
强调它的精神意义,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全民的文化遗产日,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
遗产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所有活动都应是公益活动。
文物和文化机构的工作要在遗产日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进行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这一天,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的情怀。
北京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展演
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2009年6月12日至14日在京举行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汇集了全国10个省(区、市)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羌笛、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山南昌果卓舞等14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涉及藏族、维吾尔族、羌族、基诺族、蒙古族、壮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苗族、侗族、回族、哈尼族、土家族13个少数民族。参演的共有160名民间艺人,其中有1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85岁。
民间艺术文化遗产
福建两岸闽南文化保护研讨
2009年“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将举办各类活动,包括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专题展览;涉台文物保护图片展等,同时,还将举办纪念林则徐系列活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将围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海峡两岸文化生态的共同特征、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资源利用、生态文化村落等10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江苏古琴四大流派传人音乐会
2009年遗产日期间,将举办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江苏古琴艺术四大流派传人音乐会,江苏织绣艺术精品展和江苏民间乐舞展演等活动也都在紧锣密鼓酝酿之中。6月13、14、15日晚,古琴艺术进校园——“国乐·琴韵雅集”古琴专场音乐会和古琴音乐鉴赏会上,四大流派传人将走进南大、东大和南师大,演出代表性曲目。6月13日至18日,通过图文展示和现场演示,苏州平绣、发绣、乱针绣、云锦、宋锦、缂丝、雕花天鹅绒等江苏织绣艺术精品将在南博与观众见面。
陕西秦腔传承人交流展演
在全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为加深秦腔传承人的社会影响,激发青年秦腔演员对秦腔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对秦腔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意识,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陕西省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将于6月13至16日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届时11名传承人将携弟子同台演出三场折子戏、一场清唱,展示继承发展秦腔的艺术成果,互动交流传习经验,再现他们独特的秦腔流派风格。演出过程中还将举行拜师仪式,为秦腔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培养造就更多的秦腔人才,促进秦腔传承发展。
湖北非遗展览走进高校
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即将拉开大幕。2009年6月13日当晚,“荆楚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启动仪式文艺晚会将在湖北剧院举行。同时首义广场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和民间文艺系列展示。整台晚会和场外展示,将集中全省800多名专业演员与民间文艺展演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将走进高校,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也将设坛开讲。全省各地还将陆续开展群众签名、专题讲座、大型图片展示、文艺演出周等活动,集中展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和巨大魅力。
山东济宁
2011年继杭州、苏州之后,山东济宁成为第三个主场城市,也成为第一个承办本次活动的北方城市,被认为彰显了山东历史文化地位以及齐鲁文化影响力。
京津冀非遗展精彩亮相
2017年6月9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为指导单位,河北省文化厅、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广局、廊坊市人民政府主办,京津冀三地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活动是继去年本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之后的又一次三地优秀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也为三地非遗工作者、实践者、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交流平台。天津共有16个非遗项目参与生活区、美食区和传习体验区的展示,包括天津风筝魏、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4个国家级项目。
2017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五条口号是: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一带一路新舞台,文化遗产活起来;保护文化遗产,擦亮中国名片,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遗产;相约古都洛阳,感受华夏文明。
2017年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这也是自2009年继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山东济宁、河南郑州、陕西咸阳、江西景德镇、重庆大足、河北承德之后举办的第9个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2019杭州系列活动开幕
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系列活动开幕2019年6月6日上午,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市政府主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园林文物局、西湖区政府承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开幕式暨“诗画浙江·美好家园”浙江诗路文化带文化遗产主题展演活动,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整场演出共分为“奋进新时代”“古韵诗路”“美好家园”“诗画绘浙江”四个部分,永康拱瑞手狮、余杭滚灯、景宁畲歌、嵊泗渔歌、昆曲、绍剧等众多各具特色的表演轮番登台。
“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
2022年6月25日消息,为庆祝中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在南开大学拉开帷幕。活动包括线下展览和线上展映两部分,将持续至8月30日。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15:5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35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