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

更新时间:2022-10-19 11:26:39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从“寒露”至“渐黄”)曰:大地时光飞驰,日月昼夜相催。在夏去秋来之际,转眼又是寒露节气了。这时,也使人们心惊地觉察到:晚秋已经降临了人间。在庭院原野,人们天天看着菜花在繁茂地生长:八月始含苞蕾,九月也都渐渐地开花了:它们并以黄色为主色调的花朵,又再次为人间装点了无涯的秋色。

颔联(从“千家”至“随阳”)曰:此刻,强劲的秋风不断地猛吹着,它已把千家万户门前的落叶全都刮跑了,就象被人们打扫似的干干净净。夏秋生活于故乡西伯利亚的无数雁群,随着当地气候的变冷,它们又都从万里的北方一批批地飞来了。你们看吧:一排排的雁阵在黄淮流域的上空边叫边飞着。遇有水草地方,它们又落下进食饮水,时间或长或短。最后,飞抵衡阳,又将在湘水两岸渡过漫漫的冬天。

颈联(从“化蛤”至“早霜”)曰:面对日益寒冷的九月天气,常居此地的群鸟们,都在忙碌地为寻找更多过冬食物而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可是,唐人作者却袭用了《礼记·月令》中的错误说法:认为群鸟们正为自己不久将来要化为蛤蜊而悲鸣不已。对于这种错误观点,是应该指出,并且加以澄清的:即群鸟们不会化为大蛤,二者也决非一类的。而群白们之所以鸣叫,正为觅食、储备而互通信息耳。一进入寒露时节,农民们害怕早霜突然降临冻坏谷物。所以,在这一时期内,也是农家忙着抢收田野里晚秋作物最为紧张的日子。

尾联(从“因知”至“苍苍”)曰:作者业时,因目睹了宅旁松柏二树,遂生感慨抒情议论道:松柏二树,无论经历了春夏也好,或是经历了秋冬也好,它们又总是永葆那种不变的郁郁苍苍的风貌和本色。因此,它们高洁的志向与经冬不凋的品格,确是值得人们赞誉和学习的,这里,也是作者心声的流露与写照。

这首诗若从内容方面论之,则有“化蛤悲群鸟”一句谬误之处的:若从形式方面考之。则是一首融描写(首联与领联)与抒情议论(尾联)为一炉的、文情并茂的篇意:还有农民收田的妙笔插入,更是作者关怀农民思想的生动体现。因此,这首五律,还是值得人们阅读与赏析的实属言志的作品。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

聪明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11:2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21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