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欧洲代表团制的国家

更新时间:2022-10-19 03:34:33 阅读: 评论:0

国家简史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轴心国武装侵略而灭亡的南斯拉夫王国,在轴心军占领期间,原南斯拉夫境内出现反抗势力,其中一支是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1943年后,西方盟军认可其为领导南斯拉夫抗战的盟军,开始大量军事增援,铁托的共产党政权成为了该国的政府代表之一。

铁托本人生长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区。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属于战胜国阵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合并,同时吸收了战败的奥匈帝国几个以斯拉夫人为主要居民的行省。黑山失去1878年以来的主权国家地位。

1929年,新国家更名为南斯拉夫。

1941年,纳粹德国横扫南斯拉夫,宣布塞尔维亚为被占领土,在克罗地亚族和波斯尼亚族聚居区建立傀儡政权。南斯拉夫其余领土为德国盟友瓜分。

1945年,在铁托领导下,建立南斯拉夫联邦。

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6个加盟共和国获得自治地位。塞尔维亚境内阿尔巴尼亚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族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成为拥有较多自治权的自治省。

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宣布独立,遭到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反对。

1992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宣布为主权国家。由于穆族和克罗地亚族赞成独立,塞尔维亚族抵制投票,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

同年,在全民公决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历史沿革

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兴起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诞生与该国的共产党有紧密的关系,十九世纪末,曾留学于西欧和俄国的学生、技术工人和艺术家将社会主义思想带入南斯拉夫,并开始展开政治活动。

1917年,俄罗斯帝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激励了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联合了其他社会主义派组织,于1919年4月20日组成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1920年6月,该组织再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以苏联作为效法对象拟定未来国家的政府形式。除了通过过正常的集会游行争取选票外,共产党人亦煽动工人罢工、宣传恐怖主义、暗杀政府要员等非法活动,并渗透至军队与工会之中。南国政府宣布共产党非法,并加以镇压,在国王亚历山大一世于1929年起开始实施个人独裁后,南共自1929年的3000名党员一度降至1932年的200名,受到几近致命的打击,一度沈寂下来。

反法西斯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发展

到了1933年,全欧洲受到了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威胁,南斯拉夫共产党而后宣布放弃派系分别,联合任何反法西斯组织加以对抗,党活动再度活络了起来,还曾加入“国际旅”远征西班牙内战为其左翼政府作战。

然而在这时候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开始了政治迫害的“大清洗”,数位与莫斯科关系密切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要员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处置,有许多人无故失踪或被处决,共产党又变回解体的状态。1937年,斯大林任命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为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负责改组其组织,共产党因此开始复苏。

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被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军入侵,遭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军队分别占领,政府流亡至伦敦。尔后,南斯拉夫人民开始进行武装抗战,是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南斯拉夫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游击队组织,主要为铁托领导的组织——“游击队”(后期改名为“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与德拉查·米哈伊洛维奇的“切特尼克”。切特尼克虽反轴心国,亦反共产党,且米哈洛维奇认为冒险反抗轴心军,不如储备力量、伺机反击,另外,它们也对南斯拉夫境内的混乱有所加剧,并以塞尔维亚人的利益优先,不惜采取诸多民族主义的恐怖手段,大战后期更是将枪口转向铁托的部队,遂不被西方国家所承认为对抗轴心军的同盟国,失去大量的支援。在四年多的抗战里,铁托将大量旧势力、政治对手肃清,建立由共产党人控制的政府机构,而民族解放数也大幅提升,至1945年时已有80万人之众,轴心军撤出南斯拉夫后,铁托的共产党即成为了南斯拉夫当地的最大势力。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3年11月29日,铁托于亚伊采的会议上宣布建立临时政府—“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否定流亡的王室政府,并在会议中决定国家将采取联邦制。1944年12月,共产党与流亡政府签下《铁托-雪巴西兹协定》,规定在南斯拉夫的轴心军被驱逐后三个月内举行自由选举,决定新政府的型态,在此之前先由共产党管理军队、警察、司法和交通。然而,本次选举仅具有象征性,共产党不但运用恐怖暴行操纵选举,还将其政敌扣上“通敌者”之名而相继除去,最终组成的联合政府里,共产党掌握了几乎全部的重大职位。1945年11月29日,国家制宪会议举行,决议废除君主制,建立一个独立共和国,该日也成为南国的国庆日。

1946年1月30日,制宪会议通过宪法,将南斯拉夫定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由六个共和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以及两个自治省—科索沃与伏伊伏丁那所组成。

苏南交恶

南斯拉夫建国的同时,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分成美国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南斯拉夫加入了后者,并仿造苏联社会建立法律与经济体制,铁托本人也忠于莫斯科,视西方国家为主要敌人,还曾数次击落美国飞机。

然而,由于苏联持续以各种手段榨取南斯拉夫的资源、控制其经济与干涉外交、斯大林无法忍受铁托的自主性,且苏联未考量南斯拉夫复杂的背景、仅以其自身经验而强加不合理的政策于后者。苏联还视南斯拉夫为红军解放的成果,无视南斯拉夫游击队长达四年抗战的牺牲,以其“解放者”身份傲视南国人,红军甚至在进入南斯拉夫时抢劫和强奸居民。斯大林还暗中安插忠于莫斯科而非铁托的间谍,使后者深感不被信任,最终转化为对苏联的反感,走上自主的路线。

苏南两国关系自1948年起急速恶化,首先是2月10日斯大林强逼南斯拉夫代表,该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先过问苏联的意见;接着于2月底无预警地中断两国间的贸易条约;三月,苏联撤回其于南斯拉夫的顾问团,双方也开始论战、彼此攻讦。南斯拉夫批评俄国军官道德水准不如英军;苏方则称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们具有“托派”色彩,是“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6月28日,斯大林设置用于控制东欧共产党的机关—共产党情报局发表声明,指责铁托的错误政治路线,并将南斯拉夫自共产党情报局开除,欲掀起南斯拉夫共产党内讧、令铁托失势,但因为该日是历史上南斯拉夫抵御外敌统治的一个纪念性日子,反而使南斯拉夫群众更加抵制苏联的沙文主义威胁。铁托接着在7月21日发表演说,对共产党情报局的指责反击和公布苏南两国的往返信件,虽然苏联召集了其他东方集团国家予以责备,但最终铁托胜利,其立场稳固,并获得中央委员会的广泛支持,更受到南斯拉夫人民的拥护。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决裂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次分裂,对于后者国家政策与东欧影响甚巨,南斯拉夫走上了开放式的社会主义体制与外交中庸路线,后者亦被有所鼓动,一定程度上促成后来东欧各国爆发的反苏运动,以及对“铁托份子”的政治清算。

独立自主的铁托主义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与苏联决裂后,南斯拉夫原先以其为样版所打造的一切社会、政府与经济制度受到了全面性的冲击,使南斯拉夫不得不走上了独立于东方集团的社会主义国家之路,成为其中的一个特例。此后,铁托进行大幅改革,将原有的苏联式体制转化为适合南斯拉夫的模式,其种种政策被统称作“铁托主义”,本质上即是一种针对苏联制社会主义制度的修正。改革主要集中于经济、外交与内政三方面,皆有相当的自由化与弹性。

对于党内异己,南共颇为包容、批评文章可登于党内刊物即可见得其自由风气。

1950到196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的经济成长还相当突出。虽然其生活水准始终无法真正趋近于西欧的水平,但是显然超过其他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人民的满意度与内部的安定度,不但能够维持,甚至还进一步提升;随之而来的骄傲感也不断增加,使大部分的南斯拉夫人相信,他们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1950年代,南斯拉夫开始寻求外交上的突破而与亚非等地的第三世界国家有所接触,先是印度及缅甸,之后拓展到埃及跟印尼,195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56年,铁托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及埃及总统纳瑟三人在布里奥尼岛发表声明,支持不结盟运动,并于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首次高峰会,使其不论在国内,或是第三世界国家,都越来越受到欢迎。这项运动的成员国不愿涉入冷战,拒绝与美苏两大强国结盟,至2007年已有118成员国,涵盖了联合国三分之二的成员国,全世界55%的人口居住在这些国家之中。

民族矛盾激化与独立主义

然而南斯拉夫政府从未成功解决过民族问题,铁托为此打出二战对抗轴心国的口号—“兄弟情与统一”,要求各民族互相尊重与共存,并走中间路线,一方面将反对地方分权、要求强化中央的群体整肃(如1966年,铁托整肃南国秘密警察首脑的亚历山大·兰科维奇即为其中一著名示例),另一方面又对任何要求更大自治权、乃演变至分离主义运动的民族采取铁腕作风镇压(如1971年,克罗地亚爆发要求更多自治权的“克罗地亚之春”事件,也使得克罗地亚的领导层遭到整肃)。铁托也为因应情势修改宪法,增加了各共和国的自主权,然而此举不仅未解决独立运动的问题,中央权力的下放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后南国的解体。

1980年5月4日,铁托去世,结束其在南斯拉夫长达37年的统治。长期以来,南斯拉夫之所以面对内部存在的大量问题能不致解体,全有赖于铁托的个人魅力、国家面对外敌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共产党统治机关,而当铁托去世后,其各种弊端即接连爆发。1980年代起,南斯拉夫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面临到经济衰退的问题,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攀升、外债高筑,引起了社会与政治动荡。而南斯拉夫因为先前过度分配了地方权力,使得中央政府变得缺乏决策力,人们倾向分离主义,争取各自加盟国的权益而不再信任中央的宏观经济计划,使得南斯拉夫经济一再恶性循环。各民族的领导人也纷纷打出分裂国家、进行激烈改革的旗号,以煽动群众将现有的不满转为对自己的支持。

此外,1980年代后期东欧诸国发生了民主化革命,冲击了南斯拉夫,南共对民众已失去了以往的凝聚力,迫于1989年宣布放弃一党专政,各个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非共政党开始出现,民族矛盾的问题进而激化,许多以往的仇恨又浮上了台面,并扩散到其他领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强硬地要求于未来重新建立一个强力政府,收回以往被分配到各共和国的权力,重回王国时期,由塞族重揽大权。此主张与其他共和国权益起了冲突,在1990年1月20日南斯拉夫政府召开 第十四届党特别代表大会、预计将通过“放弃一党专政”的宣言时,会议演变成塞尔维亚欲强化南斯拉夫联邦的中央权力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代表希望一个结构更松散的联邦的辩论。2月,斯洛文尼亚共产主义者联盟率先退出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南斯拉夫共产党自1952年起改用的名称),3月7日时则屏弃国家名称中的“社会主义”,将政党多元化,而后共产党失去了执政权。5月30日,克罗地亚新任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发表声明,表示南斯拉夫必须成为邦联制国家或一个松散的主权国家联盟,不然克罗地亚将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到此阶段,南斯拉夫已变成一国三制的局面,塞尔维亚与黑山坚持一个社会主义联邦政府、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则要求松散的邦联制,并希望施行资本主义,而波黑、马其顿则政治情势不明朗,介于两极之间。

1990年12月23日,斯洛文尼亚举办全民公投,期望借此“民族自决”获得国际认同,最终有投票数94.6%赞成其独立,并表示未来六个月内与联邦政府还无法达成协议,斯国将脱离联邦而独立,克罗地亚也在积极修改宪法来获得脱离联邦之权力,两国也开始准备未来可能与联邦军发生的战争,整顿共和国自己的军队。对于斯、克两国的一意孤行,南联邦警告将动用武力进行干预,塞尔维亚总统的米洛舍维奇也表示不再与斯、克两国谈判,扬言一旦南联邦分裂,塞国将不再尊重各共和国边界。在协商谈判之余,克国境内的塞克两族军队、警察与平民已出现了数次流血冲突。

内战爆发与解体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同时宣布了独立,成为一连串南斯拉夫内战的导火线。斯洛文尼亚立即占领了其与周边国家的海关与过境通道、破坏了斯境内的联邦军水电供应设备,而南联邦立即宣称其为非法而无效的独立行动,并于27日派兵进入斯洛文尼亚。对于当时全欧洲正处于“非共化”的政治改革时期,南联邦的动乱被欧洲共同体视为重建新秩序的障碍,故积极调停战事。7月7日,交战双方签订停火协定,结束此“十日战争”,斯洛文尼亚已获得了实质的独立地位。由于斯洛文尼亚基本上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境内的塞族并不多,并无与塞尔维亚欲统一民族的意图抵触,故米洛舍维奇对于斯国独立的既定事实也予以承认。然而在克罗地亚方面,米洛舍维奇毫无妥协,双方关系变得极为紧张,克境内的塞族人因为担忧受到克族人的迫害,宣布建立了“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成了克罗地亚的国中国。7月25日,“克罗地亚战争”爆发。与斯洛文尼亚情况不同的是,克境内有为数不少的塞族人,与塞国界相交地区人数更多,这变成大塞尔维亚主义的一项焦点,塞尔维亚欲将塞族人集结起来、驱逐该地的克族人,而克族人亦有着大克罗地亚主义,欲将国境内的塞族人加以驱逐,变成一场夺取领土和“净化民族”的残酷战争,最终由克罗地亚获得了胜利,克罗地亚人随即驱逐了境内的塞尔维亚人,成为单一民族国家。

鉴于斯、克两国已展开独立,波黑共和国担忧南联邦内部未来缺乏制衡塞尔维亚人的政治势力,自己的权益将会受到限制,特别是波黑境内的穆克两族人,更忧心受到塞族的迫害,于是波黑政府也走上了脱离联邦之路。1991年10月,波黑国会通过了主权宣言,在宣言中暗示将会独立。塞尔维亚人议员在表决时退场抗议并声称这份宣言违法。马其顿方面则同波黑政府,认为若继续留存于南联邦则极可能受到塞尔维亚的控制,故也展开独立行动。1991年9月8日,马其顿共和国举行了独立公投,其中有95%的投票人赞成马其顿脱离南联邦独立。11月20日,马其顿颁布新宪法,正式宣告独立。由于塞族居民不多,与塞尔维亚利益并未冲突,两者也想合作解决彼此境内都有的阿尔巴尼亚人分离主义的问题,而且美国与欧盟均已积极介入,马其顿因而成为各共和国中罕见的和平独立国家。12月1日,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意大利、波兰五国于威尼斯宣布了“南斯拉夫联邦已不复存在”。1992年2月15日,南斯拉夫联邦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合并为新的南斯拉夫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下称南联盟),并表示其为原联邦的继承国,但因为内战中负有重大责任、未达欧盟承认之标准,故不被联合国所接受其继承地位;在1992年9月22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南联盟被联合国逐出。

1992年2月,波黑举行了公民投票决定是否自南斯拉夫独立。穆克两族大多投票支持独立,而塞族则抵制这次公投。3月,波黑宣布独立。4月,“波斯尼亚战争”爆发,波黑境内的塞族自行成立了“塞族共和国”,自前者独立出来,与联邦军对抗穆克两族。波斯尼亚战争除了涉及民族与宗教因素外,战争背后还存在着大国间的角力,美国、俄罗斯与英法德三国欧洲代表各自支持三族阵营,所提出的和平计划皆有所偏袒而不被全体所接受,故一直到1995年10月战争才结束。最终,波黑维持独立,由塞族共和国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两个政治实体所组成。波黑战争结束后隔年,塞尔维亚的自治省科索沃也开始了独立运动,南联盟也以武力镇压,引来了北约的干涉,“科索沃战争”爆发。最终南军放弃其军事行动,科索沃被转交给北约管辖。

2000年10月,米洛舍维奇下台,由温和派的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接任南联盟总统,南联盟与欧洲和北约关系开始好转,并逐渐走向民主化。随着时间过去,南联盟中黑山与塞尔维亚之间不平等的问题逐渐浮上台面,导致黑山的分离主义,为加以安抚,南联盟于2003年舍弃原名,改作“塞尔维亚和黑山”。然而2006年黑山依然举办了独立公投,独立派以些微差距获胜,黑山因而于2006年6月3日宣布独立。两年后,科索沃亦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则表示永远不会认同科索沃独立,宣布未来将以谈判的方式加以推翻,绝不会施以军事行动,科索沃的独立地位亦不为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所承认。

国家象征

国旗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蓝、白、红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三色旗曾是塞尔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的国旗。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增加一枚黄边红五角星,象征人民自由解放。1992年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重新启用三色旗。

国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徽四周是麦穗,麦穗的下端由一条蓝色带子束连,上面写着1943。两束麦穗上端的中央是一颗红五角星。国徽的中央是6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它象征着南斯拉联邦共和国的6个共和国。

国歌

Hey, Slavs《嘿,斯拉夫人!》

嗨!斯拉夫人,我们祖先的精神仍然活着,

只要他们子孙们的心仍为人民而跳着。

它还活着,斯拉夫精神它将世代活着。

地狱深渊的恐吓算不了什么,雷火又算什么;

地狱深渊的恐吓算不了什么,雷火又算什么。

现在就教我们头上的一切都被风暴卷去,

岩石崩裂,橡木断裂,地动山摇不已,

我们却是坚如磐石,始终坚强屹立,

教那些出卖自己祖国的叛徒,都被送下地狱,

教那些出卖自己祖国的叛徒,都被送下地狱。

发展

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当时的流亡政府和铁托领导的“民族解放委员会”组成联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铁托排除与整肃了其他政治,建立完整的共产党一党专制政权,并将国号立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再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冷战期间,在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与其他东欧国家不同的路线,不但有着偏向自由化的经济体制、政治气氛与言论自由,更不依附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苏联为首的华沙公约组织两大军事联盟,反而与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国家创立了不结盟运动组织,并拥有领导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衰退、民族主义的复活与东欧剧变,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民族间的不和及分裂,伴随着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为逐渐升级。在此之后,南斯拉夫联邦走向解体。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新国家之间因民族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暴力冲突,并发展为南斯拉夫内战。时至1992年,除了塞尔维亚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国均退出南斯拉夫联邦,剩下的两国则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告终结。2008年后,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分裂出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等六个受联合国承认的国家,以及只得到部份国家承认的科索沃。

政治

政府

1949年以前,这个联邦政府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实行行政社会主义。各加盟共和国都有自己的部长会议,联邦中央政府部长会议由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成员选出代表组成。

1949年开始的改革,引导联邦走向成熟与正常的阶段,联邦中央部长会议改为 联邦执行委员会。1953年通过第二部宪法,共和国与自治省的权力明显扩大,联邦则关注于国家统一的部分。在后续的1971年宪法修正案当中,共和国及自治省获得了主权,具有国家性。联邦仅掌握国防、外交、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对外经济关系等全国性权力,其他职能,则要各共和国、自治省一致同意才能执行。并设立 联邦主席团(Predsjednik Predsjedništva),设委员23人,包括各共和国的议长,用以解决共和国之间的争端。

1974年的新宪法,更进一步的确立联邦制度,同时将联邦主席团减为9人,每个共和国及自治省都有一个代表,另外加上南斯拉夫共产联盟主席。除共产联盟主席外,主席团成员都拥有 否决权,并且轮流担任主席,

1988年再取消共产联盟主席,改为8人。铁托过世之后,这个主席团成为联邦的领袖,主席团轮值主席为国家元首。1947年的宪法亦设立了联邦执行委员会为联邦议会的行政机构,也就是南斯拉夫联邦政府的行政机关。

国家元首

1971年之前 南斯拉夫联邦最高主席团和 总统共同行使国家元首权力。铁托过世后设 联邦总统团,其 轮值主席为国家元首。

历任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国家元首)

伊凡·里巴尔Ivan Ribar 1945年12月9日 - 1953年1月14日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1953年1月14日 - 1980年5月4日

拉扎尔·科利舍夫斯基 1980年5月4日 - 1980年5月15日(马其顿代表)

茨维耶廷·米亚托维奇 1980年5月15日 - 1981年5月15日(波黑代表)

谢尔盖·克拉伊盖尔 1981年5月15日 - 1982年5月15日(斯洛文尼亚代表)

佩塔尔·斯坦鲍利奇 1982年5月15日 - 1983年5月15日(塞尔维亚代表)

米卡·什皮利亚克 1983年5月15日 - 19845月15日(克罗地亚代表)

韦塞林·久拉诺维奇1984年5月15日 - 1985年5月15日(黑山代表)

拉多万·弗拉伊科维奇1985年5月15日 - 1986年5月15日(伏伊伏丁那代表)

锡南·哈萨尼 1986年5月15日 - 1987年5月15日(科索沃代表)

拉扎尔·莫伊索夫1987年5月15日 - 1988年5月15日(马其顿代表)

拉伊夫·迪兹达雷维奇 1988年5月15日 - 1989年5月15日(波黑代表)

亚内兹·德尔诺夫舍克 1989年5月15日 - 1990年5月15日(斯洛文尼亚代表)

博里萨夫·约维奇 1990年5月15日 - 1991年5月15日(塞尔维亚代表)

塞吉多·巴伊拉莫维奇(代理)1991年5月16日 - 1991年6月30日(科索沃代表)

斯捷潘·梅西奇1991年6月30日 - 1991年8月3日(克罗地亚代表)

布兰科·科斯蒂奇(代理)1991年8月3日 - 1992年6月15日(黑山代表)

政党

除了中央和各共和国、自治省的9个政府,南斯拉夫也可以说有9个共产党。二次大战后,南斯拉夫共产党(KPJ, Komunistička partija Jugoslavije)专政,为国家唯一政党。1952年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将党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联盟(SKJ)」,设立共和国及自治省的共产联盟组织。1964年到1971年之间,各共和国共产联盟的独立性及权力皆有所增加。1969年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更进一步将南斯拉夫共产联盟带往真正的联盟方向。从九大之後,往後的代表大会,各共和国及自治省在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先召开党代表会议,然后再将决议带至全国代表大会进行协调及确认。并且党的主要机构成员也不再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改由党代表会议选举,全国代表大会加以确认。不过直到1971年,公众评论才领悟到共产联盟开始变成一个联邦制机构。

历任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政府首脑)

1、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945-1953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953-1963

2、佩塔尔·斯坦鲍利奇,1963-1967

3、米卡·什皮利亚克,1967-1969

4、米特亚·里比契奇,1969-1971

5、杰马尔·比耶迪奇,1971-1977.1

6、韦塞林·久拉诺维奇,1977.2-1982.5

7、米尔卡·普拉宁茨,1982.5-1986.5

8、布兰科·米库利奇,1986.5-1988.12

9、安特·马尔科维奇,1989.3-1991.12

面积

前南斯拉夫地图1953年:255,395 km²

1981年:255,804 km²

1991年:102,173 km²

人口

1953年:16,927,275 人,密度 66.3 人/km²

1981年:22,424,687 人,密度 87.7 人/km²

1991年:10,337,504 人,密度 101.2 人/km²

南联邦于1989年人口约有23,690,00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2.6人。平均寿命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大幅提高,上升了35年,根据1981年的调查,男性平均寿命为67.7岁,女性为73.2岁,出生率为1.51%、死亡率为0.96%。南斯拉夫人口于二次大战刚结束时仅有1500余万人,而到了1990年时成长至2300万人,增加了约50%。1961年至1981年,人口年增长率为0.95%,与当时发达国家大致相同。全国人口增长率则按地区不同而差异极大,根据1986年的纪录,较为发达的斯洛文尼亚和伏伊伏丁那人口年增长率为0.46%和0.87%,而同期较为落后的科索沃和马其顿则为2.51%和1.53%,特别是科索沃,1950年至1983年南斯拉夫人口总增长只有39%的时候,科索沃的人口增长了约220%,还在1980年代时还成了南斯拉夫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达每平方公里146人。南斯拉夫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25%,在越落后的地区其比例即越高,而全国平均年龄为33.9岁,男性平均年龄为32.6岁,女性则35.1岁。196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支持计划生育的措施,以控制人口增长,并通过了堕胎法、加强现代避孕技术和性教育宣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南斯拉夫有不少人选择移民到他国,包括战争期间与轴心国合作者(其中有不少人被同盟国遣返回来)以及因为反共意识形态而选择离开南斯拉夫,据估计外移者约有数10万人,另外还有将德国侨民驱逐出境。20世纪40年代里,南斯拉夫政府进行国内移民,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等山区的平民大举迁移到肥沃、原属德裔居民的伏伊伏丁那土地。50年代中,南国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开拓了第二次的移民潮,高达数十万的低技术工人自乡村迁移到都市,其中以斯洛文尼亚移入者最多,其他共和国移民大量移住使其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共和国转为南国唯一的现代工业化共和国,据统计,截至1990年为止,斯洛文尼亚曾有超过289,000人移入,并有约207,000人移出,移出者多前往西方国家或其他共和国谋生。据估计,因移民因素而使斯洛文尼亚实际上升了约14万的人口。

国外移民方面,在1960年至1966年期间,约有38万人从南斯拉夫移民到其他国家(主要是经济因素),70年代中期,西欧国家的劳工需求极高,南斯拉夫许多人便前往作为临时劳工谋生,最高峰时约有140万人,之后此数逐渐下降,后于80年代为100万人,40万人返回了南斯拉夫。这些前往欧洲劳力市场的移民里以塞尔维亚人最多,占了37%,排名第二的是克罗地亚人,约有24%,但至80年代后反而是波黑人的数量持续上升。

人文

民族

1991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分布依据1971年宪法,南斯拉夫联邦内的民族有两种类别,第一类为「主体民族(narod)」,这些民族的母国为组成联邦的共和国;其他则为「非主体民族(narodnost)」,这些民族的母国在联邦之外。

联邦设立之初存在有五个主体民族,分别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黑山人、斯洛文尼亚人以及马其顿人。此外,联邦内还有其他的非主体民族,包括构成两个自治省主体的马扎尔人(匈牙利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以及其他诸如意大利、保加利亚、罗姆人(吉普赛人)等的少数民族。在共和国成立当初并不存在波斯尼亚族(Bošnjaci)这样的民族,只有波斯尼亚国人(Bosanci)。在1963年以前,对官方来说,这些波斯尼亚国人只能自称塞尔维亚族或克罗地亚族。在1963年到1973年之间,用“未定(neopredjeljeni)”或是“穆斯林民族单位(muslimani u nacionalnom smislu)”,在之后到1993年之间,则使用“穆斯林族(Muslimani)”,波斯尼亚的穆斯林也是在这段期间才被认可为第六个主体民族。

1971年的南斯拉夫宪法将全国民族分为两类:“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前者指其各个加盟共和国的主要民族,分别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阿尔巴尼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后者则为其他所有民族的统称。根据1991年的统计,南斯拉夫最大的民族群体为塞尔维亚人,占了全国人口36%,其次为克罗地亚人(20%)、穆斯林人(10%)、阿尔巴尼亚人(9%)、斯洛文尼亚人(8%)、马其顿人(6%)、南斯拉夫人(2%)、黑山人(2%)和匈牙利人(2%)。

南斯拉夫民族中有着“穆斯林人”和“南斯拉夫人”两种特殊的民族,在联邦立国初期并未有“穆斯林人”的类别,也没有“波斯尼亚人”这样的称呼,“波斯尼亚”仅作国籍而非民族,这些人仅能自称塞尔维亚人或克罗地亚人,他们到了1963年才有了新的称呼:“穆斯林民族单位”,而到了1973年时才有了“穆斯林人”此一称呼,同时国家也才承认其为第六个主体民族,而波黑共和国脱离了南联邦后,穆斯林人才被改称“波斯尼亚人”,为非信仰回教的波斯尼亚人所接受。南斯拉夫人则为南国内自称属南斯拉夫,而非任何单一民族的群众,或可说是对国家的认同超越种族意识的群体,与亚历山大国王提出的“超民族”群体概念颇为相似,而与铁托“兄弟情与统一”政治口号,要求各民族平等、行动一致的理念有所区别,铁托此一口号也使那些自认为南斯拉夫人的群众感到失望。1970年代初,全国只有约2%的人登记为南斯拉夫人,在铁托的葬礼刚结束的1981年,自称为南斯拉夫人的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共1,216,463人,为当时总人口数的5%。

南斯拉夫自1918年成立后过了70多年,尽管人口上升了约70%,除了二次大战造成德意志人、犹太人、匈牙利人人数下降、阿尔巴尼亚人增加较多外,其整体民族构成并未有什么变化。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与其两个自治省民族多样性甚大,除了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1948年时,全国有98%的斯国人居住于斯国,而到了1981年则有90%)和黑山(全国70%的黑山人居住于黑山共和国内)属于民族单一之共和国外,其余共和国国内皆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约有40%(850万人)塞尔维亚人居住在塞国外(主要为克国和波斯尼亚),另有克罗地亚20%的人口居住在克国外(主要为波斯尼亚和伏伊伏丁那)。克罗地亚国内有着12%的塞尔维亚少数民族。马其顿里有大量的土耳其人、弗拉赫人和人数急剧增加的阿尔巴尼亚人。科索沃则主要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和穆斯林人。另外波黑与伏伊伏丁那的民族多样性最为复杂,前者有着塞尔维亚人(31%)、穆斯林人(44%)和克罗地亚人(17%),三者皆不具独霸的地位,而后者则有塞尔维亚人(51%)、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和卢森尼亚人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斯拉夫有着相当庞大的吉普赛人群体,根据1981年一次官方的统计,南国共有168,099名吉普赛人,而非官方数据则统计为此数的五到六倍之多。

宗教

南斯拉夫地区的三种宗教信仰,大约也可以以族群来区分,或是换句话来说,以不同信仰区分族群。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以及马札尔人传统上信仰天主教;波斯尼亚穆斯林与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黑山、塞尔维亚及马其顿人信仰东正教。

语言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主要有三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Srpskohrvatski)、斯洛文尼亚语Slovenski jezik)、马其顿语(Makedonski jezik)三种官方语言。其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为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以及波斯尼亚三个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依其使用的人或地方,有两种可能的名称,每种名称还有两种不同的字母形态。在将塞尔维亚作为主的时候,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srpskohrvatski),书写上偏向以西里尔字母;若是以克罗地亚为主,则称为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hrvatskosrpski),书写上偏向拉丁字母。斯洛文尼亚语以拉丁字母书写,而马其顿语以西里尔字母书写。

在联邦分裂的过程当中,语言也产生了变化。在原先使用称为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的各族群当中,克罗地亚人主张其语言为不同于塞尔维亚语(Srpski jezik)的克罗地亚语(Hrvatski jezik),波斯尼亚人也开始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为波斯尼亚语(Bosanski jezik)。即使在与塞尔维亚关系密切,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的黑山,也有部分黑山人认为其实自己讲语言应该称为「黑山语(Crnogorski jezik)」。

行政区划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格勒布;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铁托格勒,现改名为波德戈里察;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包括两个社会主义自治省:

1. 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1974年之前称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首府普里什蒂纳;

2. 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诺维萨德;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首都卢布尔雅那。

南斯拉夫联邦大部分领土承袭南斯拉夫王国,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为该区最大的国家,北与奥地利、匈牙利相邻,东与保加利亚、西北与意大利接壤,西部面临亚得里亚海,南方与阿尔巴尼亚以及希腊相接,国界长为2,969公里、面积为255,804平方公里,首都设为贝尔格莱德。南联邦约有三分之二的领土为山区和高原地形,境内中部和南部多山地,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巴尔干山脉、罗多彼山脉在此汇合,狄那里克山脉为南国最高者,列为欧洲第三高的山脉。南国北部属多瑙河中游平原、土壤肥沃,主要河流为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蒂萨河与摩拉瓦河。气候受地势影响而分作地中海型气候与大陆型气候,前者主要于西部平原,后者主要在山区。南斯拉夫南部还有着地质断层,偶尔会有地震发生,灾情较大者如1963年的斯科普里地震,共造成超过1,000人死亡。

南联邦存有不少的领土问题。1948年苏南决裂之前,南斯拉夫奉行亲苏政策,在对外关系上亦同苏联展开侵略性的扩张,最初为与意大利发生争执的威尼斯朱利亚地区、与奥地利有卡林西亚一地主权的争议(后于1955年获得解决)、之后还欲吞并整个阿尔巴尼亚、以及朝保加利亚与属于希腊的马其顿地区扩张。其中最大的问题为的里雅斯特(或又称作“的港”)的主权。二战时期的1943年9月,“南斯拉夫联邦民族解放反法西斯会议”宣布的港与威尼斯朱利亚属于南斯拉夫,但不为西方盟军所接受。1945年春季德军撤退后,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与盟军近乎同时进入该市,局势甚为紧张。最终的港被划为AB两区,前者拥有86平方公里和29万7千人的居民,由英美管理,后者则有199平方公里,人口仅有7万人,划给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固然大力反对,并认为苏联会为南斯拉夫争取更为合理的条件,但苏联历经完大战,不欲仅为一个城市就和西方决裂,而赞成西方国家的决定,南斯拉夫最终怀着相当的不满于1947年签署了对意大利的和约。的港问题中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利益有所冲突,甚至将后者牺牲,从而使南斯拉夫耿耿于怀,为后来苏南决裂的另一项重要因素。

国家结构上,鉴于南斯拉夫为多民族国家,铁托将国家设为联邦制,由六个共和国、一个自治省和一个自治区所组成,分别为: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为了维持各共和国的均势,铁托修正以往南斯拉夫王国时代占有大量领土的塞尔维亚,将其共和国领土额外再规划由少数马扎尔人居住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与有少数阿尔巴尼亚人居住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区”(后于1963年将其升格为“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社会主义自治省”,1974年时又改为“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

交通

航空

南斯拉夫航空公司的波音737-300。

南斯拉夫国内航空事业相当发达,贝尔格莱德、札格雷布、斯普利特、杜布罗夫尼克和卢布尔雅那等城的机场规模最大,1988年时全国一共有184座机场,在1989年时南国国内外航线共有291条。在南国航空公司中最大规模者为国营航空公司—南斯拉夫航空公司(Jugoslovenski Aerotransport,一般通称“JAT”,现为“塞尔维亚航空公司”),该公司于1985年购入了波音737-300飞机,为欧洲最早采购此机型的航空公司。南航于1980年代中期的一年乘客数达到了500万,同时也运营了80条的航线。

水运

海运方面,由于境内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与亚得里亚海接壤,因而海滨地区地势偏高、良港极少,为沿海航运的一大障碍,南国的主要港口有9个,其中最重要的克罗地亚的里耶卡(为南国第一大港,其总吞吐量占全国之半)、黑山的巴尔、斯普利特(驻有南国的海军总司令部)与斯洛文尼亚的科佩尔,另外还有24个小型港口。1975年时海上航运量共有2,240万吨,1988年时则有3410万吨,1990年时有270艘超过1000总吨的商船,共达3,608,705总吨。南国内陆的水运也十分便利,1982年时国内航道有2600千米长,主要为多瑙河与其支流,该河上最大的出口商埠为贝尔格莱德,1975年时南国河川运输量为23,600吨。

铁路

1971年8月,南国铁路波希涅线上的JŽ 28-012货运列车。

南斯拉夫的所有铁路均由国营企业“南斯拉夫铁路”运营,其不仅连接了南国国内各主要都市,贝尔格莱德中央车站还有开往伊斯坦布尔等城市的国际列车。二次大战刚结束时,南国铁路线十分混乱,有五种规格的轨距(0.60米、0.75米、0.76米、1米和1.435米),一直到1964年才进行大规模现代化工作。1970年,贝尔格莱德-希德-萨格勒布一线开通,是为南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45-70年期间,南国修建了2200千米以上的铁路,达铁路总长度的四分之一。1975年时南国铁路共10,100千米长,至当年底时货物运输量达6,170万吨,旅客运输人数达12560万延人。1980年时,南国有33.5%的铁路实现电气化,铁路年旅客运送人数为10700万人,货物运送量达8500万吨,其中26.8%是国际货物。南国铁路遍及全国所有主要城市,其中自贝尔格莱德北至奥地利和匈牙利、南及伊斯坦布尔的这条路线,就是一次大战前德意志帝国所主张建设的“三B铁路”其中一段。大多数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都购自意大利的安萨尔多、法国的阿尔斯通和瑞典通用电机公司,少数为南国自行生产。

公路

1975年,南斯拉夫国内公路总长度达到100,300千米,但其中柏油路仅38,700千米,道路状况颇为粗劣。在南国公路中最为重要的是1950年修建的“兄弟情和统一”干线公路,这条公路从南斯拉夫西北和奥地利的国境处出发,途径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贝尔格莱德和斯科普里,到达南斯拉夫东南部和希腊的国境处,纵贯南斯拉夫全国,后来部份路段被建为高速公路。南国在亚得里亚海沿岸修建了从扎达尔至铁托格勒的公路,对南斯拉夫的观光产业助益颇多。

文化

总述

1990年代南斯拉夫崩溃之前,南斯拉夫曾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铁托在政治事务上把持着独裁、打击异己,但在文化方面相当开放。

电影

南斯拉夫的电影产业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由1943年起,南共创建拍摄反侵略战争的新闻纪录片开始。1944年12月13日,铁托于政府内创设电影部门,1945年9月则收归国有化,望透过集中管理以提升其文化素质。这段期间里,各共和国也设置了相关部门,包括札格雷布的加德朗制片厂(Jadran Film)、贝尔格莱德的阿法尔制片厂(Aval Film)、基诺特卡电影档案馆(Kinoteka)、星制片厂(Zvezda Film)和电影学院、卢布尔雅那的特里格拉夫制片厂(Triglav Film)等等。1947年5月,南国也有了第一部电影—《赞歌》(Славица),内容为游击斗争的故事,由福杰克斯拉夫·阿福利克(Vjekoslav Afric)导演。

出身自南国的演员包括达尼罗·巴塔·斯托科维奇、留·塔迪奇、法比安·索瓦戈维奇、拉德·舍博德兹加、米拉·福兰与埃娜·贝戈维奇等。电影导演则有艾米尔·库斯杜力卡、杜山·马卡维耶夫、戈兰·马克维奇与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等人。南斯拉夫电影还邀请了外国的著名演员参与演出,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纳若维河之战》请来奥森·威尔士、尤·伯连纳,《苏捷什卡战役》   请来理查德·伯顿演出。

此外,南斯拉夫亦开放给不少外国电影于国内拍摄,如哈里森·福特、劳勃·萧和弗兰科·尼罗等人主演的《纳瓦隆第十突击队》、成龙主演的《龙兄虎弟》、艾伦·阿金、乔安娜·帕库拉和鲁格·豪尔主演的《逃离索比堡》等都在南斯拉夫国内拍摄。为迎合政府的民族政策,电影界直到1990年代都避免出现民族主义的的内容。

音乐

南国音乐文化相当繁盛,由于其位于东西两大阵营之交集处,文化在两方取得了相当的平衡,也有着相当的区域特色,如波斯尼亚的“赛富达林卡”乐派(Sevdalinka)即深受奥斯曼帝国统治后的东方文化影响。

40年代,南国较为著名的音乐人为克罗地亚的伊弗·罗比克(Ivo Robić),该人于南国立国后大量作曲,发行了约100多部唱片,多为单曲和流行乐,代表作为《夜间的陌生客》的原唱,罗比克后走入国际获得成功。另外还有多迪·马尔扬诺维奇(Đorđe Marjanović)推出融合南斯拉夫风格的现代舞蹈,该人后来成了南国的超级巨星之一。南国在50年代开始发展出真正的摇滚文化,这期间深受美国摇滚乐热潮所影响(尤其是查克·贝里与巴迪·霍利),米勒·罗杰普尔(Mile Lojpur)即是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南斯拉夫摇滚歌手之一,许多年轻人开始玩起此类音乐,将其称作“电音”(električari)。摇滚乐在70年代发展最盛,同时有着前卫摇滚、爵士摇滚、艺术摇滚、华丽摇滚、民谣摇滚、交响摇滚等多种风格,著名代表为波斯尼亚裔克人塞尔杰克·贝贝可勒尔(Željko Bebek)。80年代,南斯拉夫也同世界各地音乐文化,受到了“新浪潮”影响,音乐更具多样性。

南斯拉夫国内还有多种音乐文化活动,如“杜布罗夫尼克夏季音乐节”、“斯普利特音乐节”和“斯特鲁加诗歌之夜”等等,该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唯一持续参加了欧洲歌唱大赛的国家,该国自1961年的法国戛纳赛即开始参加,其他东欧共产国家一直到1994年东欧革命后才陆续加入。

代表歌曲:《啊!朋友再见》、《深深的海洋》、《离家五百里》

文学

伊沃·安德里奇,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南斯拉夫的文学自1945年解放至1990年代解体历经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有着各自民族风格的色彩,不存在单纯而笼统的“南斯拉夫文学”。立国之初,南国主要以歌颂解放战争时期南国人民的苦难和反应社会主义的作品,如诗人迪桑卡·马克希莫维奇(Desanka Maksimović)、古斯塔夫·科尔科莱兹(Gustav Krklec)以及原有的社会文学运动作家怀着对新社会主义社会的期待、创作了不少赞颂社会主义的作品,后者代表如约凡·波波维奇(Jovan Popović)和希多米尔·敏德洛维奇(Cedomir Minderovic)、尤尔·卡斯戴拉(Jure Kaštelan)和维西纳·帕伦(Vesna Parun)等。同时,马其顿文学和阿尔巴尼亚文学在这时大力发展,走上了复兴之路,特别是在科索沃、黑山和马其顿的阿尔巴尼亚人长期以来受到异族的侵略统治,连使用自己语言文字写作的权利都没有,人民政权的成立使其得以使用阿尔巴尼亚文自行发展,著名的几位作家如希伏齐·舒莱曼尼(Hivzi Sulejmani)和希南·哈桑尼(Sinan Hasani)等。

南斯拉夫文学界也反应了该国的政治变化,当其自1948年被共产党情报局除名后,长期在苏联文学界处支配地位的社会现实主义受到南国文人的严厉批评和攻击,从而成为南国现代主义文学蔓延的契机,奥斯卡·达维科(Oskar Davičo)的小说代表了先锋派,而斯丹尼斯拉夫·维纳尔(Stanislav Vinaver)和米洛斯·希尔加斯基(Miloš Crnjanski)等人的作品则反应了南国文坛从表现主义文学转化为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历程,加上其与西方国家接触,亦造就了国内追随后者现代派诗歌的诗人,如杜桑·马帝奇(Dušan Matić)、法斯科·波巴(Vasko Popa)和马太加·马太夫斯基(Mateja Matevski)皆为此派代表。1956年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南国立足脚跟后、稳固发展,转为低调,不再与现实主义针锋相对,开始互相承认其作品。到了1960年代,南国文学界逐渐平静下来,当代文学转为平稳发展,青年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追求深刻地诠释和复兴其传统的民族文学,还产生一股魔幻与黑色幽默的风潮,这类作品尤以米欧德拉格·布拉多维奇(Miodrag Bulatović)和波拉·乔希斯(Bora Cosic)的小说为代表。1961年,南国小说家伊沃·安德里奇因著作—《德里纳河上的桥》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巴尔干各国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作家。1970至80年代,现实主义再度复苏,成为影响南国文坛的一大派别,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也因此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波里斯拉夫·贝基奇(Borislav Pekić)的《如何令吸血鬼安静》(Kako upokojiti Vampira)、米尔科·科瓦奇(Mirko Kovač)的《内脏之门》(Vrata od utrobe)皆为颇有影响力的作品。

总体来说,在南国约40余年的存在时间里,其文学可说由解放战争、反抗法西斯的斗争的题材为基础所建立起来,其革命精神、英雄主义一直是历久不衰的主题,不仅数量可观、其质量亦有较高的艺术色彩,可谓为南国当代文学的精华。从本质来看,南国文学同其外交政策,既不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学,亦与苏联和东欧各国有所差别,缺乏社会主义国家作家具有的主体思想,各种流派皆在南国文学界流行过一阵子,尽管最终看来仍是现实主艺文学最具影响力和最受南国读者之欢迎。

体育

伊维卡·奥西姆,出身波黑的南斯拉夫足球教练,率领南斯拉夫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获得铜牌。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体育上拥有很强实力。足球是南斯拉夫最为兴盛的体育运动。此外,南斯拉夫在体操、篮球、排球、手球和水球上也有很强的实力。南斯拉夫在奥运会上共获得过23块金牌、27块银牌和25块铜牌。和其他东欧国家不同,南斯拉夫参加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这届奥运也是南斯拉夫获得奖牌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南斯拉夫在1984年于萨拉热窝举办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也使得南斯拉夫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二个举办奥运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南斯拉夫足球重视技术和地面配合,有“东欧巴西”之称,是足球强国。南斯拉夫足球界相当重视教练培养,许多大学都设有足球教练课程,这也使得南斯拉夫不少足球教练都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南斯拉夫也出了众多知名足球教练,其中有许多在外国活跃,如维利博尔·米卢蒂诺维奇。1976年,南斯拉夫还举办了欧洲足球锦标赛,这是东欧国家首次举办大型足球赛事。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在1990-1991赛季获得欧洲联赛冠军杯锦标,这是首次有东欧球队获得此荣誉。南斯拉夫国家队获得了1960年的“欧洲杯”和1968年的“欧洲足球锦标赛”的亚军,还获得了1978年的“欧洲U-21足球锦标赛”和1987年“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冠军。1980年代后期,在伊维卡·奥西姆教练的指导下,南斯拉夫拥有德拉甘·斯托伊科维奇、德扬·萨维切维奇、罗伯特·普罗辛内茨基、兹沃尼米尔·博班、斯雷奇科·卡塔尼茨、达尔科·潘采夫等众多球星,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打入前八强,在四分之一决赛时和阿根廷对战,一直坚持到点球大战才分出胜负然而这时南斯拉夫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对立已日益尖锐,南斯拉夫的解体也已经开始。1990年5月,在贝尔格莱德红星和萨格勒布迪纳摩的一场足球比赛中,塞尔维亚人球迷和克罗地亚人球迷之间发生了大规模暴动。南斯拉夫虽然通过了1991年之前举行的199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的预选,但该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宣布独立。在大赛开始之前,1992年春天波黑也宣布独立,奥西姆为了表示对南国内战的不满而辞去了教练职务。南斯拉夫也受到了联合国的制裁,国家队被禁止参加国际赛事。

南斯拉夫还是手球强国,南斯拉夫国家手球队获得过1986年的“世界男子手球锦标赛”的冠军,在1970年和1974年获得这项赛事的季军、1982年获得赛事的亚军。南斯拉夫在水球上也有相当实力。南斯拉夫男子水球国家队在奥运比赛上三次获得金牌(1968年、1984年、1988年)、四次获得银牌(1952年、1956年、1964年、1980年)。在世界游泳锦标水球赛上获得过两次金牌(1986年、1991年)、两次铜牌(1973年、1978年)、水球世界杯上两次夺得金牌(1987年、1989年)、两次夺得银牌(1981年、1991年)、一次夺得铜牌(1979年)、欧洲水球锦标赛上的表现也很杰出,自南国1945年立国至1991年灭亡期间举办过的15场比赛中,仅有1947、1981和1983年三次的赛事没有得牌,南国共保有1面金牌、7面银牌和4面铜牌的战绩。

多样性

人们常这样形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多样性:

七条国境(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

六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

五个民族(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

四种语言(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

三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两种文字(拉丁文字、西里尔文字)

一个联邦

“五个民族”不包括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西南部及黑山西部(桑扎克地区)较多的穆斯林人、在塞尔维亚南部科索沃自治省及马其顿共和国西部较多的阿尔巴尼亚人、在塞尔维亚北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较多的匈牙利人以及遍布国内各处的少数罗姆人等民族。

“七条国境”有时也被解释为“七个邻国”或“七个不幸”,后者的解释是指南斯拉夫被“不幸”所包围,不幸一词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写作“brigama”,正好是南斯拉夫各邻国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的首字母(B-保加利亚、R-罗马尼亚、I-意大利、G-希腊、A-阿尔巴尼亚、M-匈牙利、A-奥地利)。“一个联邦国家”有些也为“一个铁托”或“一个政党”(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五个民族”有时也形容为“五个主要民族”和“八个少数民族”。

本文发布于:2022-10-19 03:3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195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