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中国当代文学家

更新时间:2022-10-18 19:43:27 阅读: 评论:0

人物生平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曾学习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抗日战争,南怀瑾投笔从戎,在四川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

民国二十年(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父亲要求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南怀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父亲还给南怀瑾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同年又离开温州,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并于浙江艺术院学习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并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南怀瑾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后,19岁的南怀瑾只身入川,考入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后返蜀执教进入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怀瑾自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地方自卫团总指挥,屯垦戍边。后又被调回任军校政治教官。其间,曾在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期服务社会大众,潜心于佛典。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弃隐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寺,结识青城派剑术高手王青风,其后,南怀瑾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离开成都。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晤谈之下,遂为忘年之交。禅门虚云老和尚莅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袁焕仙闭关期满,袁焕仙携南怀瑾赴渝礼请虚云老和尚回到成都灵岩寺成立了维摩精舍弘法,南怀瑾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於一九四三年初春,在袁焕老的家中度春节後,前往峨嵋山拟闭关三年。到了一九四五年秋,突接密报,谓有人意欲加害,故匆忙离山返回成都,继续在五通桥闭关以满三年之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怀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各派宗教,其间为了修学,在峨眉山中锋大坪寺闭关修行三年。此后的一段时间,南怀瑾以修行的姿态到处寻师,中途不断吸取各家知识,逐渐形成对儒、释、道的见解。

1945年,离藏后赴昆明,讲学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青年时期南怀瑾

1949年,南怀瑾随国民党军队前往中国台湾,之后成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并在政大、辅大等大学开课,多名中国台湾政坛要人、文化、财经界人士均为其学生。南怀瑾对孩子从严教导,其子南一鹏曾说,每天要求我背诵唐诗和《古文观止》,我没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受罚。他评价自己的父亲称“对形而上的东西很透彻,对形而下的事务也很了解”,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他让许多人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969年,南怀瑾创立“东西精华协会”,后创立“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和“十方丛林书院”。又于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在香港闭关沉思。80年代末,南怀瑾开始筹资兴建中国国内第一条合资的铁路金温铁路(金华至温州),与1992年开始建设,于1998年6月11日通车。南怀瑾筹资共计4568万美元,在建设完成之际,他提出“还路于民”,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现属上海铁路局管辖。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中国上海,后在2006年再次移居至苏州,并在苏州创建太湖大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

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怀瑾

主要成就

南怀瑾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儒、道、佛皆有精湛造诣,兼诗词歌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一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

汇论贡献

纵观南怀瑾一生的主要成就总共分为四个方面:禅宗佛学、文化教育、政治行动、经济贡献。

禅宗佛学

《南禅七日》是当年南怀瑾在厦门南普陀寺为僧人们打禅七的时候,记录下来的录像的名称,把这七天的内容全部收录了下来,方便更多的人可以受教和改善画质,南怀瑾于1993年在闽南佛学院新落成的禅堂内主持第一场禅七,重新整理版本,共21集。《南禅七日》是生命科学的实验。

1949年,南怀瑾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中国古籍经典。去台初期,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

文化教育

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1969年南怀瑾成立中西精华协会。1977年,南怀瑾开始在台湾成立老古出版社,并开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尤其是首部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的出版,轰动全岛。

80年代后期,南怀瑾移居香港。1990年因温州水患,南怀瑾建立南氏医药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上海。2006年,创立太湖大学堂。

政治行动

1992年6月16日,在苏志诚与汪道涵的会晤中,南怀瑾曾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分,上书三项原则内容为:

一,和平共济,祥化宿愿;

二,同心合作,发展经济;

三,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

但台湾与大陆两方都不愿回应,苏志诚以“李登辉不会同意我出名的”婉告。南怀瑾见两边都迟疑,故写下两封信,分别交由密使苏志诚、汪道涵各自带回,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一封给李登辉、一封给江泽民、杨尚昆,要求双方签字,搭建了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并直接促成了「九二共识」。此后,两岸都没有给南怀瑾任何下文,南怀瑾因此在两岸秘密沟通的舞台上正式退场。

经济贡献

1997年8月,南怀瑾创办大陆第一家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并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样本。1998年,南怀瑾个人出资与浙江省政府共同兴建金温铁路,金温铁路的动建,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一个崭新高度。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南氏家族在当地是一个大家族,祖先在宋代时从中原移居此地。温州自古以来算是一个鱼米之乡,而南怀瑾出生的乐清县地团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却是个穷地方;地少人多,旱灾、台风、潮水倒灌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十年九荒,讨饭的人很多。南家到祖父这一辈,已经中道衰落了。其父亲南仰周是个遗腹子,上面两个哥哥能力不强,南仰周十二岁就撑起这个大家庭的重担,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性格,总算置下了一份“小康”水平的家产,并在地方上赢得了声誉,还一度当选为乡长。

亲属成员

长辈:父谱名正裕,字仰周,号化度(1888—1957);其母赵氏(1891—1990)发妻:首房王翠凤,也是南怀瑾的姨表姐。二房杨向薇,吉林长春人。子:长子南舜铨(南宋钏);次子南小舜;三子南一鹏;四子南国熙;女:南圣茵、南可孟;孙:长孙南品峰。

恩师朋友

民国二十年(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其父要求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南怀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其父还给南怀瑾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政府迁台湾后,袁焕仙在台湾讲《楞严经》,聚众讲学弘法,创立老古文化公司,出版佛教典籍的南怀瑾居士,就是袁焕仙老居士座下的上首弟子。

弟子门生

1949年,南怀瑾随国民党来到台湾,在台湾支持佛教印经工作,协助中国佛教法师至台湾弘法。南怀瑾在政治大学、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都有开课,此后成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政坛要人如蒋纬国、白万祥、王昇、马纪壮、蒋彦士等人常前往旁听,也有佛门,许多文化界与财经界人士,如李传洪、尹衍梁、徐芹庭也是南怀瑾的弟子。在蒋经国去世后,南怀瑾再度回到台湾活动,李登辉的重要核心幕僚,包括苏志诚与刘泰英,都是南怀瑾的学生。据传,李登辉曾经用南怀瑾的人脉,安排密使与中国共产党进行秘密谈判与交流。

个人作品

全部学术述著清单一览
目录出版时间(年)
《禅海蠡测》1955
《楞严大义今译》1960
《楞伽大义今译》1965
《禅与道概论》1968
《禅话》1973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1973
《论语别裁》1976
《新旧的一代》1977
《孟子旁通》(一)1984
《历史的经验》(一)1985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1985
《中国文化泛言》(原名:序集)1986
《历史的经验》(二)1986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1986
《老子他说》(上)1987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1987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1987
《易经杂说》——易经哲学之研究1987
《金粟轩纪年诗初集》1987
《如何修证佛法》1989
《易经系传别讲》上传、下传1991
《圆觉经略说》1992
《金刚经说什么》1992
《药师经的济世观》1995
《原本大学微言》1998
《现代学佛者修正对话》(上)2003
《现代学佛者修正对话》(下)2004
《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2005
《庄子喃哗》(上下)2006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2006
《南怀瑾讲演录》2007
《与国际跨领域领导人谈话》2007
《人生的起点与终点》2007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2007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2008
《漫谈中国文化》2008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2008
《老子他说续集》2009
《我说参同契》(上中下)2009
《列子臆说》(上中下)2010
《孟子与公孙丑》2011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上下)2012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2012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部分学术述著一览(该表格的作品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提供)

1960楞严大义今释
1965楞伽大义今释
1973禅话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1976论语别裁
1977亦新亦旧的一代
1983定慧初修
1984孟子旁通
1985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历史的经验
1986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中国文化泛言
1987老子他说
易经杂说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1989如何修证佛法
1991易经系传别讲
1992金刚经说什么
圆觉经略说
1995药师经的济世观
1998原本大学微言
——禅宗与道家

他人合著

1968禅与道概论
1970维摩精舍丛书(与袁焕仙合著)
1976习禅录影
1980参禅日记初集(原名:外婆禅,由金满慈著,南怀瑾批)
1983参禅日记续集(由金满慈著、南怀瑾批)
1984净名庵诗词拾零·佛门楹联廿一副·金粟轩诗话八讲
1986禅观正脉(上)
1987金粟轩纪年诗初集
2003南怀瑾选集(十册合集)
2005花雨漫天、维摩说法
——列子臆说

讲学记录

南怀瑾讲学的部分音频、视频的文字记录。

目录
《参同契》录音
《老子》录音
《列子》录音
《在国际道德经论坛的讲演》录像
《庄子》录音
《小言黄帝内经》录像+录音
《黄帝内经举痛论》录像
《庄子外篇》录像
《易经》录像+录音
《大学》录音
《中庸》录音
《孟子尽心篇》录音
《大会计》录像+录音
《工商发展与中国文化》录音
《商业的道德》录像+录音
《示范杨式太极拳》
《示范鸟飞式动作》
《禅秘要法》录音
《观世音法门》录音
《金刚经》录音
《楞严经》录音
《南禅七日》录像+录音
《念佛的方法与理论》(王凯诵)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王凯诵)
《如何静坐》录像
《三界天人表》文档
《唯识与中观》录音
《维摩诘经》录音
《心经》录音+文档
《药师经》录音
《瑜伽师地论》录音
《圆觉经》录音
《照明三昧》录音+文档
《准提法-2002年香港准提法开示》录音
《准提法-寒假49天准提法开示》录音
《准提咒》录音
《准提佛母的修法》录音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录音
《净念相续与往生净土》文档
《维识略讲》录音+视频

人物评价

1970年,年近花甲的南怀瑾写下:“忧患千千结,山河寸寸心。谋身与谋国,谁解此时情。”道出了他的梦想,一是文化复兴,二是祖国统一。作为一位有着浓郁传统文化情怀的爱国学者,南怀瑾有着很深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见地,对祖国和平统一有独到见解。

南怀瑾先生是温州著名乡贤,祖国和平统一推动者、“金温铁路”催生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者、传播者和弘扬者;在文化教育、佛学禅宗、政治行动、经济发展和家乡建设方面都有较大贡献;他一生致力于中华文化复兴运动,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伦理道德,其七十多本著作被翻译成八种语言传播于世界各地,在海内外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19:4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173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南怀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