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墓和祠,位于北京市崇文区的名胜古迹

更新时间:2022-10-18 19:34:03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袁崇焕墓和祠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原是广东义园旧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令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后人为纪念袁崇焕,先后修建了祠和墓。祠有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壁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叶恭绰敬题“明代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袁崇焕手书“听雨”石刻保存完好,嵌于墙上。祠堂后为袁崇焕墓,葬着袁崇焕的头颅。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供桌,坟侧小丘为佘义士之墓。1952年曾对袁崇焕祠和墓。“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1984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祠、墓的保护范围东北、东南、西北至保护建筑及其延长线,西南至东花市斜街。1992修复祠和墓。2002年袁崇焕祠、墓改建成袁崇焕纪念馆。(袁崇焕(1584~1630),初为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天启元年(1621)授福建邵武知县。二年入京朝觐,被提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崇祯元年(1628)升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二年皇太极率军取道喜峰口入关,袁闻讯自辽东支援,十二月,设伏于广梁门外的袁崇焕部为后金军击败,被迫移至城东南。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敌骑劫掠焚烧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贵园亭庄舍被敌骑蹂躏殆尽。崇祯帝因此于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民间传说其部下佘姓义士深夜窃走头颅,葬于广渠门内广东义园。)

袁崇焕墓和祠

建设背景

袁崇焕墓和祠,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崇文区东花市斜街。原是广东义园旧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令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后人为纪念袁崇焕,先后修建了祠和墓。

袁崇焕墓和祠,有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壁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叶恭绰敬题“明代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

文化活动

天启元年(1621)授福建邵武知县。二年入京朝觐,被提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崇祯元年(1628)升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二年皇太极率军取道喜峰口入关,袁闻讯自辽东支援,率兵与后金军鏖战于广渠门外并获胜。

广渠门大捷后,后金设反间计,崇祯帝听信谗言,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三年八月凌迟于菜市口,弃尸于市。

据传其部下佘姓义士深夜窃走头颅,葬于广渠门内广东义园。

袁崇焕墓和祠

保护措施

2006年05月25日,袁崇焕墓和祠作为明至民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19:3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173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