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曾桂,清朝浙江布政使

更新时间:2022-10-18 18:42:23 阅读: 评论:0

人物简介

翁曾桂(1837—1905)字筱珊,一写小山,小名松儿,江苏常熟人。翁同书三子。荫生。官至浙江布政使。

生平经历

翁曾桂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7月生于常熟。同治十二年(1873年)5月,翁曾桂补为刑部湖广司郎中,萱调浙江司。时年11月,浙江余杭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在西太后干预下,翁曾桂作为刑部浙江司的承审人员,担任了该案的“主审”,亲自组织开棺验尸,证明并非毒死,实系因病死亡。其后,翁曾桂又参加了午门兵丁殴打太监事件,因问案认真,受到上下好评,刑部吏部引荐擢用,于是1881年(光绪七年正月)2月外放湖南衡州(今衡阳市)知府。他到任后,清理狱讼,宽猛相济,衡州秩序明显好转,并深得历任湖南巡抚卞宝第、玫韶等人的好评,此后,被调任常德知府和长沙知府。

光绪二十年七月(1894年8月),翁曾桂署湖南按察使。同月,江西按察使出缺,被擢任。1898年,翁同酥因支持光绪推行维新变法,开缺回籍。翁曾桂邀叔父在江西休养,1898年9月23日,电传谕旨,令翁曾桂捉拿翁同酥和门生内阁学士文廷武,翁曾桂以“内外确查,委无踪迹,不知现在何处”复奏,示意文廷武经过湖南卄转上海,最后逃到日本。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1902年11月23日),翁曾桂简任浙江布政使。翁曾桂曾用自己历年积俸,在常熟城内造“久园”,1904年10月20日(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二日)翁曾桂因病陈情开缺,得旨允准,不久病逝,葬虞山。“文革”中,他的墓被打开,有目击者说:他的尸体虽历五十多年,仍未腐烂,“一身顶戴,栩栩如生”,被:“暴尸七日”。现“久园”已改为常熟市人民医院,原所藏字画,在1938年被日军樊掠。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18:4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16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翁曾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