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后危机北京时间2011年8月2日早上的最新消息,美国众议院以269票对161票,在周一通过两党领袖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同意提高政府债务上限2.1万亿至2013年,同时削减政府赤字约2.5万亿,旨在解除迫在眉睫的违约风险。参议院将在周二中午就有关协议投票,不过市场普遍预计最终的通过结果将是无悬念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里德周一下午曾表示希望协议能获参院通过,而参院少数党领袖、共和党人麦康奈尔则表示对投票结果“非常乐观”。然而,美债危机不但困扰全球,而且还了世界经济,即便此次危机有惊无险,也不值得我们感到庆幸。
美国财政部强调的美债上限死线今日如期到来,和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相仿,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终在参众两院上演了投票互否的闹剧后,赶在最后期限前达成妥协。其实,外界明眼人早就看穿了民主共和两党让美债危机一直唱到了最后底线的本来面目无非就是在争取政治本钱,尤其为明年底总统选举铺路。比如共和党坚持小量提升债务上限,以求总统选举前再次审批提高债限,届时便可牵制和打击属民主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风头,民主党则力求大增债限,清除此选举地雷。所以两党实际上谁也不会真的让违约发生。但为什么驴象两党敢于让这出戏唱得这么逼真,是他们深知无论美债危到什么程度,目前市场条件下全球都不得不出来替他买单。
基于债务上限能被及时上调的预期,据美国CNBC电视台报道,美国财政部将如期进行第三季度国债销售,计划借债3310亿美元。
美债现有规模占全球债市超过一半的份额,由于欧元和日圆受到各自问题的困扰,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又暂未成气候,市场上难找代替品,因此美债即使再危,即便它是毒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恐也只能继续购买,无可奈何的为美债买单。各国不但被迫与美国忧戚与共,再加上美元的贬值,美债负担正不断转嫁于全球债主。美国真是拿捏好了这“我的债务,你的难题”这一关键命题,而拉着全球和他一起玩起了政治闹剧。
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大印美钞,等同于启动第3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高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推升全球金融市场的泡沫。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抗衡通胀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加息,而一旦加息,滞胀风险也将随之增大。此外,一旦欧美进入加息周期,可能导致资金大量流出,引发资产泡沫破灭风险。
美国再次释放流动性,除了让全球饱受通胀煎熬之外,由于美元加速贬值的稀释作用,债权国的损失愈加凸显。美国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其实是稀释对外债务负担。中国长期持有巨额美元储备,切不能低估其贬值的风险。也就是说,美国即便不赖账,到期会还钱,但就实际购买力来说也已经是打了折扣的了。
但是近来,由于美元和美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债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避险”资产的性质。美元和美债利率的关联系数已经迅速转为正值,开始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保持一致。事实上,关联系数已经上升至近十年来的最高点。美元利率最近成为了其他资产的“风险动因”。
美国国债上限在吵闹声中曾经被一次次调高,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但必须承认,这次美国两党关于提高美国国债上限的一系列吵闹,反映出不断地提高美国国债上限的历史有可能结束了,美债规模已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
一、美债危机虽然暂时过去,但美债信誉却已受伤
所谓美债规模已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不完全是因为美国国债上限已经接近极限,这次美国两党同意将美国国债上限分两步提高2.1万亿美元,占目前美国国债总额的16.8%左右,幅度之大,让人怵目惊心。虽然未来还可能提高,但已经接近极限。
更重要的是,由于欧债危机的蔓延,以及全球经济的减速前景,全球市场流动性泛滥状况正在迅速地转向流动性紧缩。它们的贸易出超将减少,对全球债券市场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都将减少。这次美国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无休止争论实际反映出美国政客们的一种担忧:想继续靠借钱过日子,尤其是过好日子的日子很可能将终结。美国必须尽快地恢复内生的经济活力,自我造血,但要想使经济快些增长,恐怕还得大规模发债,而且不能大幅度削减赤字。
显然,这是个悖论,也反应出美国经济的两难。实际上,炒作了两个月之久的美债违约危机,其焦点并非美国会不会违约,而是怎么继续发债,怎么让全世界继续相信投资美国国债非常安全。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二、美国国债仍然面临降级风险
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了美国国债以来,全世界还没有如此认真地议论过美国国债的安全性问题。怀疑美债安全性的理论根据并非美国国债的盘子太大,而是美国的经济成长近乎停滞,长期入不敷出。
为什么标普在事前曾经这样的警告:即使美国这次躲过了债务违约,未来三个月美债仍有可能失去“AAA”最高信用评级?因为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债券级别的是经济的增长能力,美国全球最大的债务规模相对它1.5%左右的增长速度才是最大的危险,因为如此低的增长速度是无法保证按期还本付息的,也就是说,违约阴影并没有去除。靠发新债还旧债是美国目前的选择,但不能是长期的选择,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已经属于技术性违约。
2011年上半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只有0.85%,这样的增长率如果不能在下半年改观,美国债券的评级还会被下调,美国的筹资成本将大幅度增加,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客观地说,美国两党这次的争论并不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它让我们知道了美国经济的症结在哪:为了避免立即出现违约,美国必须提高债务上限,但这个上限并不仅仅是为了防范违约风险,更重要的是要增加财政对经济的刺激力度。这是奥巴马的打算。
但是,如果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难免出现突然高企的通货膨胀,进而导致美元贬值,美国国债失去吸引力,因此,美国两党都意识到必须将大幅度地削减赤字作为长期的财政目标。但要削减赤字,等于减少政府开支,提高债务上限就成了“无用的摆设”。因此最终的协议结果是将大幅度削减赤字当做“摆设”——奥巴马承诺未来10年削减赤字1万多亿,很显然,这是空头支票。
预计下一步,美国经济很可能会按照奥巴马的设想走一段,这就是接力提高债务上限的机会启动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这如同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在2012年大选前进行一次豪赌,力图迅速地使美国经济出现好转。但在目前全球市场资金面越来越紧的预期下,很可能债券不好卖,于是奥巴马将逼迫美联储买,于是另一个“潘多拉盒子”也被打开——美国再次开动印钞机。
那么,恶性通货膨胀与筹资成本大幅度上升被搅和到了一起,形成恶性循环——美国经济提升所增加的那一点点税收还不够偿付翻倍上涨的债券利息,很多新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会因为成本大幅度上升(严重超预算)而停工。显然,如果出现这样的情景,所谓大幅度地提高债务上限实际是害了美元,害了美国经济。
三、美债危机将倒逼美中两国引领全球经济进行结构调整
奥巴马前期将美国经济的复兴之路完全押在振兴高科技产业这个“宝”上,殊不知,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涌现也有周期性,现在正是需要加大投入,还看不到很大产出的时候,而美国国会两党的持续性争斗已经严重损害了民间对未来的预期,不敢加大投资,这势必损害奥巴马的计划。
但我仍然相信美国经济的韧性,也相信在未来几个月奥巴马会改变主意:即,主要依靠美国的民间投资来刺激美国经济。客观地说,美国不是欧洲,更不是希腊,美国经济的回旋余地很大,政策调整的空间也很大。
如果民间投资能够迅速地增加,美国经济将内生出上百万就业岗位,而这正是奥巴马最希望看到的。美国除了卖国债筹资以及动员民间投资以外,还有一个迅速筹资的选项,即出卖资产。尤其是要向它最大的债权人——中国这样的国家出卖资产。可以这样说,如果美国改变以往的游戏规则,不对中国处处设防,中国是可以帮助美国的,而中美间的合作对美国的经济复苏可能极其重要。
必须认清,美国想获得经济上的成功,离不开中国。而反过来说,中国现在是不是要与美国国债说再见呢?
现在有些经济学家建议中国政府赶快抛售美国国债。选择与美国为敌似乎很解气,其实是在害自己。中国现在是要逼美国,而不是害美国。美国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没有选择违约,那是因为它们明白,任何关于违约的建议都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馊主意,美国输不起;反过来说,任何主张中国抛售美债的建议则是“杀敌八千,自损一万”更馊主意。
美国现在的确很缺钱,但它的话语权也在下降,议价权正在悄悄地向债权方一边倾斜。因此,正确的策略不应该是“断奶”,更不是抛售美债,而是逼迫其出卖有价值的优质资产,借此调整我们的债权结构;美国不是要扩大出口嘛,中国可以多进口,但必须要求美国加大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借机实现产业升级;美国不是要加大政府投资嘛,中国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正好找到销路,产能过剩立即将转化为产能不足。总之,中国的战略目标绝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更不是希望美国衰落下去,而是希望美国尽快走出危机,既让美国老百姓对中国感恩,我们自己也获得应得的回报。
当然,要使得美国真正走出危机,美中两国都要做出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再走老路。大约十年左右,欧美人被中国等贸易大幅度出超国家惯得越来越懒,很多国家已经形成债务依赖,这个趋势要改,相应的经济模式也要改。
对欧美人来必须学会节衣缩食,要劳动,要增加产出,同时增加储蓄率,走依靠自身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道路。当然,有了创新产品不能不出口,高负债国家更需要创汇。
对中国来说,更要汲取教训,要主动改变过去那种过多依赖出口创造GDP的经济模式,争取在中期内实现贸易平衡;同时尽快改变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模式,减少热钱流入,争取中期内实现资本账平衡,不能无限度地扩大外汇储备规模。
在两债危机都在深化的背景下,不能采取抛售的策略,而要稳住阵脚,静观其变。同时适度地减少对高负债国家债券的购买量,尤其需要将救助与“交易”相结合。通过与债务国博弈逼迫它们开放国内产权交易市场,逼迫其以资抵债,以资换债,尤其是要容许中国投资者购买其优质资产,借此调整国家储备结构。
应对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能将促使中国进行更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这就是调整中国的经济引擎,更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更注重创造GNP。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贸易入超成为必然,短期内很难改变,只能让“相对过剩”的资本走出去创造CNP。但过去那种外汇储备完全集中于国家管理并只能买欧美国债的模式,以及“走出去”主要靠国企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未来必须让民营企业更多的走出去,让国民也走出去。因此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最重要部分是“藏富于民”,是发展民营经济,让劳动者比国家富得更快些,让更多的“人”(包括法人)成为外汇资产的持有者和投资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这是一次巨大的利益调整,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美债后危机对于美国自身而言,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短期可暂缓摆脱债务违约风险,但长期看,庞大的债务数额将进一步攀升,这无疑将加剧美国的偿债压力和风险,进而遏制美国经济的增长。
北京时间2011年8月3日凌晨,由于担心提高债务上限后美国经济复苏受阻,市场信心再次受挫,周二美国股市重挫,道指8连阴并陷入08年10月后最长连跌时期,标普500指数7连阴。
对于美国继续发债的后果,《中国证券报》表示,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不是一劳永逸,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债务经济”模式。近10年来,美国政府年平均包括债务再融资在内的借款规模超过4万亿美元,这种以“新债还旧债”的债务依赖不断推升了美国的债务依存度。
与此同时,政府的付息压力随着不断提高的债务上限越来越大,其通过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偿债能力被严重削弱。有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赤字得不到控制,长期利率将会大幅上升,不仅将遏制美国经济增长,而且迫使政府把更多的税收用于偿还过去的债务,导致政府服务和其他政府职能支出的下降。
《人民日报》也指出,一方面美国债务问题日积月累,早已十分严重。同意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短期内还要攀升,财政状况仍将恶化。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及目前的迟缓复苏,使得美国整顿财政的前景不容乐观。
《华尔街日报》援引经济学家预测指出,美国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左倾机构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一项分析预计,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可能会使2012年GDP增速减少0.3个百分点。
丢掉令人羡慕的AAA信用评级
美债的噩梦或许才刚开始:投资者已将关注点从美国债务违约转移到了美国信用评级的下调,而评级下调本身就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
“尽管我预计债务违约是可以被避免的,但评级机构可能仍然会下调美国国债的评级,因为美国的长期财政前景并不会有所改善。”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前行长罗伯特·麦克蒂尔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奥巴马很可能将成为第一个在任内丢掉美国令人羡慕的AAA信用评级的总统。对美国过于缓慢的经济复苏来说,失去这一评级本身所带来的破坏并不亚于债务违约。
2008年金融危机依然历历在目,这不禁使人疑惑:美债评级遭下调是否会造成比“雷曼兄弟”倒闭更严重的后果?
前美国财政部官员、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Neel Kashkari警告称,美国信用评级下调有可能会和“雷曼”冲击一样糟糕,甚至更糟。
2008年的金融危机彻底颠覆了一些我们曾经奉为真理的信仰:美国的房价永远不会下跌;AAA评级的次级证券信用良好;大投行不可能破产。当时的消费者、投资者和公司正是根据这些“真理”进行投资的。
我们从中得到的一大教训就是:当“真理”不再成为真理时,哪怕丝毫的信仰动摇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美国国债——这个14万亿美元规模的债券市场是全球经济中最大的单一证券市场。与此相比,雷曼兄弟在倒闭前的总负债仅仅为6000亿美元左右,不到美国国债市场的5%。仅仅在美国国内,8000多家银行均持有国债,所有的保险公司、企业、养老金计划和数百万个人投资者也都持有美债。
当然,美债的情况并不能和雷曼当时相提并论。即使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也并不意味着美国会违约,美国并没有破产,而其国债也并非“垃圾”。
然而,美债长久以来作为“避险天堂”这一“真理”被颠覆,市场冲击将无法估量。
尽管一些分析师指出,评级下调可能并不会造成任何重大影响:以日本为例,2001年信用评级从AAA下调到AA后,当时的市场反应并不一致。政府国债收益率并没有在长期内显著上升。
但另一些分析师经过量化分析后发现,评级下调将使美国借贷成本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甚至更多,使现有的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
在野村证券国际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和全球经济研究主管Paul Sheard看来,美国如果丧失3A评级对于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而言将是一件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
不像违约可能会对金融体系构成突然的冲击,评级下调更可能会产生一种缓慢、逐渐升级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内推高美国长期利率。尤其是在美国的信用评级遭到多次下调,而不仅是单次下调的情况下。
美债后危机欧洲:美欧债或形成“共振”
2011年8月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公开批评美国转嫁危机,普京指出,尽管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但这只是推迟了更加综合解决方案的采用。“14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世界经济和自己的美元垄断地位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普京说,一些国家,如俄罗斯和中国的外汇储备持有大量美国债券,将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他表示,问题不仅在于此,如果美国债务问题一旦爆发,将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打击。普京透露说,一些专家认为,美国的兴趣在于据此宣布美元贬值,并为自己国家主导型出口行业创造更加优惠的条件和解决国内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余翔在《瞭望》近日刊登的文章中警示,应警惕美债欧债危机形成“共振”。余翔指出,欧债危机发生后,欧洲走的是“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之路。为提振美国经济,美国也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产生的恶果是世界范围的通胀高企。
一旦美债出现问题,美联储势必会重拾宽松的政策,继续开动印钞机。这无疑会动摇大西洋另一端欧洲收紧货币政策的决心。与此同时,随着美债风险的加剧,世界将出现一轮美债和美元资产抛售潮,美国的信誉和美元的地位将加速下降。短期内,国际金银价格将会继续走强,由于一时难以找到更好的替代货币,投资者增持欧元的意愿将会上升,欧元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再度走强。但在当前亟需通过价格竞争力来带动出口的背景下,欧元升值对欧洲出口不利,更不利于欧债问题的解决。
美债后危机落入“美元陷阱”无法自拔
亚洲国家政府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却落入“美元陷阱”无法自拔,沦为最大的受害者。《华尔街日报》对此指出,如果中国和日本等国央行(其外汇储备总计4万亿美元以上)想要抛售部分巨额美国国债头寸,甚至只是表现出有这种意愿的迹象,这些国家的本币兑美元就会受此影响下跌;而这将迫使他们进入汇市干预,买入美元来保护出口商利益。因此,该陷阱也使得这些央行不得不继续将美元投资到美国国债中。美国国债市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接受如此大规模资金且流动性充足的债券市场。
与此同时,美国此次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意味着美国未来继续开动美元“印钞机”,发新债还旧债,这无疑等同于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高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并加剧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形势。
而作为美债“最大债主“的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国家。据《经济参考报》援引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话称,此次美债危机中,中国将成为美国境外最大的受害者。从美国现有安排来看,财政赤字缩减远比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债务偿付能力日益下降,中国的美元债权资产也会受到影响。
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1日通过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避免美国政府出现违约。通过的法案内容包括提高美国债务上限至少2.1万亿美元,并在十年内削减赤字2.1万亿美元以上。专家认为,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我国可暂时解除美债违约警报。但美国再一次突破举债上限,意味着美元将继续面临贬值态势,将为全球和中国带来新一轮通胀压力。
此次美债风波也给我国外汇储备较为依赖美国债权市场的投资模式敲响了警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则表示,虽然目前来看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中国大量买入美元资产作为外汇储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外储还是应该分散币种和投资形式。他建议中国将一部分货币和债券储备转为实物资产,如黄金或大宗商品等,或者可以到海外投资固定资产,比如矿产。这些做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美元贬值带来的投资风险。
张永军表示,此次债务上限调高后,美国短期内解除了债务违约的风险,可以暂时喘一口气;而且有了更充足的资金来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继续加大借债额只能使美国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所以治标不治本。同时,提高债务上限后美国势必要发行更多的债券来融资,导致美元贬值风险加大。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国共持有1.1598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除了美国社保基金和财政部外最大的美债海外持有国。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债权人的权益暂时得到了保障,不用担心美国到期不还钱的情况出现。
美国政府提高债务上限大事记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8月2日签署了国会两院先后通过的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至此,持续数月的美国债务上限和政府违约风险的讨论暂告一段落。以下是今年以来美国政府有关提高债务上限的大事记。
2011年1月6日,美国财政部致信国会表示,美国债务规模在近期将达到法定上限,如不能尽快调高这一限制,美国政府将出现债务违约。
2011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议成立一个由副总统拜登领导的专门委员会,就削减赤字和提高债务上限进行谈判。这个委员会在5月初举行首次会议。但两党在是否增税、是否接受短期解决方案等焦点问题上争论激烈,难以达成共识。
2011年5月16日,美国债务达到法定上限14.29万亿美元。当月,财政部开始采取非常规措施管理财政,以使政府债务在最后期限2011年8月2日到来前不至“断供”。
2011年6月27日,奥巴马与国会参议院领导人就提高债务上限举行会谈。此后,奥巴马就债务上限问题多次会见国会两党领导人,但成果有限。
2011年7月25日,国会两党分别提出各自提高债务上限的方案。由于共和党方案主张实行“两步走”,即分两次提高借债额度,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大选前将再次面临谈判。相比之下,民主党一步到位的方案更符合白宫利益。
2011年7月29日,美国众议院就共和党方案进行投票表决。虽然方案以微弱优势通过,但在当天交付参议院表决时遭到否决。
2011年7月30日,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投票否决了民主党方案。
2011年7月31日,经过艰苦谈判,两党终于在提高债务上限方面取得共识。根据协议,美国债务上限将至少被提高2.1万亿美元,并且政府在未来10年内将削减赤字2万亿美元以上。协议同时满足了两党的核心要求,即换届选举不受债务上限问题困扰且不向美国民众额外征税。
2011年8月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
2011年8月2日,参议院也通过了这一法案。此后,法案交由总统奥巴马签署。
本文发布于:2022-10-18 18:1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168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