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清澈的小令长调里养着最纯真的情:烦躁的生活之后,悠然的闲暇之时,捧起纳兰性德的诗词,品味一份真,一份纯,一个清新的世界。
2. 第一套纳兰性德全集,收录纳兰容若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
3. 最为通俗易懂的纳兰成德读本:简体横版,轻松阅读,2000余条注释助你答疑解惑,解决所有文字障碍。
4. 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2万余字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
5. 大学教授闵泽平独家赏析,带你进入纳兰容若的心灵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
6. 王国维大赞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梁启超认为“容若小词,直追后主”;顾梁汾见其词慨叹道“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能卒读。”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满洲正黄旗人。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生于权显富贵之家,其父为康熙大学士纳兰明珠。自幼便修文习武,聪颖过人。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年)赐进士出身,后授三等侍卫,循进一等,护驾康熙帝左右。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一六八五年七月一日)病故,享年三十一岁。他出身高贵,却喜交落魄文人;身处繁华,却游离于喧嚣之外。短短三十一年,他始终未被世俗吞并,怀着一颗纯真的心,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人生。闵泽平:湖北宜昌人,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编)著有《南宋理学家散文研究》、《南宋浙学与传统散文的因革流变》、《唐宋八大家学术档案》、《增评唐宋八家文读本》、《唐宋散文导读》、《宋词二十讲》、《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先秦诸子这些人》、《文化视野中的昭君形象与意义生成》、《中国文学编年史》(中唐卷)、《李贺全集》等十数种。张荫麟:无字,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在清华大学求学七年,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著有《中国史纲》。
《纳兰性德全集1》目录:
纳兰成德传
捣练子(惊晓漏)
又(风淅淅)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望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又(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又(挑灯坐,坐久忆年时)
又(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又(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又(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又(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又(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又(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又(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又(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又(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又(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又(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又(春去也·人在画楼东)
又(江南忆·鸾辂此经过)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
又(才唾,愁压衾花碎)
忆王孙(暗怜双绁郁金香)
又(刺桐花底是儿家)
又(西风一夜剪芭蕉)
遐方怨(欹角枕,掩红窗)
调笑令(明月·明月)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又(正是辘轳金井)
又(黄叶青苔归路)
…………
《纳兰性德全集2》
《纳兰性德全集3》
《纳兰性德全集4》
纳兰性德,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清丽浪漫,文字优美,感情真挚美好。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一直以来,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为很多读者所喜闻乐见,争相诵读,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多少人眼中亘古而永恒的爱情绝唱。
其实,纳兰性德不仅精于词作,在诗以及散文方面也有不少佳作。今天,读者对纳兰的阅读已经不再满足于对“饮水词”的欣赏,他们更希望能够深入纳兰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目前市场上的关于纳兰性德的图书大多局限于“纳兰词”,注释、解说版本居多,另有许多是对于纳兰性德生活情感经历的臆测,虽能以缠绵悲情打动读者,却不够客观、全面。
其实,最能反应纳兰性德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真实存在过的传奇才子的,必然是他亲手写下的文字。纳兰性德为文字而生,为文字而死,真正爱他的读者必然会回归纳兰性德留下的文字,这部《纳兰性德全集》就是最好的选择。本书将给读者一个原汁原味的纳兰性德,严谨不失浪漫,客观兼具格调。
本书不仅收录了纳兰性德的所有词作,还囊括了其诗、散文、杂文、序跋等作品,全面展现了纳兰性德的卓越才华和超逸脱俗的情志。另外,本书还附上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一篇。这些无疑将最客观、最全面地反映纳兰性德的成就和人生,让读者零距离接触词人那细腻、丰富的情感以及精神世界。
以下对《纳兰性德全集》的命名、内容、编次和体例等作些说明。
一、本书之所以用《纳兰性德全集》为名,主要是出于方便读者查阅这一原则。虽然先生为避太子名讳,将其名字改为纳兰性德仅一年,但如今最被人们熟悉的还是纳兰性德一名。故在本书中涉及其名时,除引文依其原状外,他处均用性德之名。
二、本书收录了纳兰性德的全部遗作,并在《通志堂集》的基础上有所增补。
本书参照了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刊行的《通志堂集》刻本,并在此基础上参用了一些相关资料编纂而成。此版《通志堂集》是在纳兰性德去世后的第六年,由其师友将其生前的诗词文章等整理结集、刊印出版的,保留了性德在各个方面的大量遗作,使后人获益匪浅。
全书共分为四册:
第一、二册为词: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阙外,另增加了四十九阙,并附《纳兰性德传》。
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即《吕氏春秋集解序》和《赵氏四书纂疏序》。至于《通志堂集》中的五篇赋和《渌水亭杂识》,两者均加了标点和个别注语,除对前者的顺序有所改变,后者按本书体例由四卷改为四节外,内容没有增减。
三、本书各词牌名有不同于各原刊本者(包括通志堂集),乃本书编者考虑其通俗性以及一些按律实为误标者,经过研究遂将本书有关的词牌名加以统一。而本书各词顺序则按字数排列,依次为小令、中调、长调。若不同词牌总字数相同,首字笔画亦相同,则按诸字全部笔画分先后,少者居先。
四、在整理工作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全书都加了标点。词和诗作为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阙均有注释,词部分还配以精致的赏析。但限于能力和篇幅,其他部分只在少数篇章后加了一些注语。
五、本书采用简体横版的形式,所有简体字均根据原版繁体字简化而来,其中对于还未有简化版的文字,我们不轻易造字而保持原状。对于有些通假字,我们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酌情改动,便于读者阅读。
六、对于一些现缺乏可靠证据实难辨明而有待今后之工作者,我们在作注释、加注语以及其他有关文字陈述中一般采取选录并列之法,见仁见智,不强求统一。譬如对某些词的系年和注释在本书的不同篇章中说法即不尽相同,还望读者能予以理解和明辨。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
容若小词,直追后主。——梁启超
国初第一词手。——周颐
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顾梁汾
捣练子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注释】
《捣练子》:在《通志堂集》中本作《赤枣子》。有学者考证云:“词第三句系用仄仄平平仄仄平之调,与《赤枣子》相反,故当作《捣练子》。”
惊晓漏:也作“听夜雨”。漏,古代计时用的工具。
格外:也作“端的”。
只:另作“也”。
酿花:催花绽放。
来与:也作“来看”。
【赏析】
春天到了,少女的心事复杂起来。娇憨的模样逐渐褪去,她开始顾影自怜了。风和日丽的时候,少女拿出琴弦慢慢调理,心中若有所思,若有所待。
又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注释】
淅淅: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
纤纤:形容雨丝细小。
【赏析】
春愁涌来,少女幽独自怜。柔和之风,细密之雨,让人惝恍迷离,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莫可名状。前人有云“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许棐《喜迁莺》),但她的故事尚未发生,她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些什么。
渔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澹澹,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注释】
《渔父》:也作《渔歌子》。此词为题画之作。
纶竿:即钓竿。
宁:竟,乃。
剪:摧残。
芙蓉:一种植物,即莲花。
澹澹:心神不宁的样子。
【赏析】
画家徐(一六三六年至一七〇八年)于康熙十四年作《枫江渔父图》,康熙十七年携图入京后,名流多有题咏。毛际可《枫江渔父图记》云:“图修广不盈幅,烟波浩荡,有咫尺千里之势。舟中贮酒一瓮,图书数十卷,虹亭(徐)纶竿箬笠,箕踞徜徉。”性德此词,写其西风夕阳中垂钓芦花深处之风采。唐圭璋《梦桐词话》卷二以为此词可与张志和《渔歌子》并传不朽。
望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注释】
《望江南》:也作《忆江南》《梦江南》。
昏鸦:黄昏时分,昏暗不明的乌鸦群。
香阁:古时年轻女子所住内室的美称。
絮:飘雪犹如柳絮。
心字已成灰:心字,即心字香;此处以心字香烧尽成灰来比喻低迷的心情。
【赏析】
日落时分,众鸟散尽,各自投林。主人公伫立香阁之上,极目远眺,心中人迟迟不见踪影。惟有急速旋转的飞雪,似翩翩起舞的柳絮,随风飘进了香阁,缓缓沾落到瓶中梅花上,给斜欹的梅花带来几分凄迷。心字香早已燃尽,昏暗的室内冷冷清清,她的心情也在多次失望中变得灰暗了。这是一首凄美迷离的相思之词。
又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注释】
双林禅院:万历四年始建于北京西郊二里沟附近的西域双林寺。此寺遗址在如今紫竹院公园南门内。
心灰:佛教语,指心中的世俗杂念。此处谓心如死灰,极言消沉。
檠:灯架,也指灯。
摇落:本指叶子凋残零落,后引申为人事凋零。
清吹:清脆悠扬的管乐。
金井:古代诗人用以描述井栏雕饰华美之井。也可引申为有井的庭院。
倾城:形容容貌绝美之女子,此处指所悼念的亡人。
【赏析】
性德之妻卢氏卒后,曾厝柩于京城外双林寺,此词即写词人夜宿禅院时的伤感。陆游《衰病有感》一诗云“在家元是客,有发亦如僧”,而卢氏亡后,词人心如死灰,来到禅院也感到自己已如僧人一般。他曾经以为经过一番风雨冲刷,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苦痛也会有所削弱。可看着枯黄的梧桐叶飘零于井栏之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隐约钟声,依然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又
宿双林禅院有感
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
01词集
纳兰成德传
捣练子(惊晓漏)
又(风淅淅)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望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又(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又(挑灯坐,坐久忆年时)
又(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又(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又(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又(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又(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又(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22:4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10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