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经济

更新时间:2022-10-17 21:54:06 阅读: 评论:0

由来

末日经济在好莱坞电影《2012》中,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地球将彻底毁灭。尽管科学家、文化学者和玛雅人都否认“世纪末日”之说,但因为电影《2012》的热映和推波助澜,加上近期世界上发生的种种自然灾难,这一切都不时地让一些人对世纪末日的说法有一种迷茫感。

2012年“双十一”之后,一些商家除了打折、满减等常态促销之外,还是把“2012”当卖点,并以“世界末日”为话题号召网友享受生活,列出“末日”的愿望清单等标语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多数商家疯狂渲染,鼓动“末日消费”,无论什么只要贴上“末日”的标签就会热销。

形成原因

媒体赚钱之术,就是不断设置议题,令人惊悚的消息才会激起人们的关注。当然,背后还有着商业的操纵和推动,商人借“世界末日论”成功拍了电影销了商品,煽动着人们的消费主义热情:都世界末,存那多钱干嘛,拿出来消费吧!“世界末日论”成功地扮演了消费主义社会润滑剂的角色。

“末日来临、及时行乐”的心理影响到部分人的消费行为。大型商场不少专柜柜员表示,确有不少顾客在购买时向同伴表示,应该好好慰劳自己一下,不然以后遇到天灾什么的,就太“对不住”自己了。而导购小姐也经常以此作为促销说辞,据说“挺有效果的”。经济点诺亚方舟“船票”诺亚方舟船票商家把“末日”包装成“狂欢日”。其中,“方舟船票”成为了最热卖的商品。“2012诺亚方舟末日船票”半个月销量已超过一万七千件。一套20元左右的“船票”制作十分精美,包含正票、附卡、PVC卡、三折页卡、烫银信封,甚至还有仿真的联合国授权证书。“船票”背景图片充分渲染了末日逃生的气氛,登舰时间为电影《2012》中的2012年12月21日,登舰地点也按电影中的情节设在了西藏“卓明谷”。末日礼物 末日消费用品烟台一淘宝网店的店主刘女士坦言是借世界末日这个由头促销,她出售“末日礼物”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好玩又有噱头,不就是靠这个赚人气嘛。”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购买所谓的“末日礼物”也只是为了消遣。“就是觉得好玩,凑个热闹。”末日旅游 除了西藏,反季自由行旅游目的地也受到“末日旅游”市民的青睐,温暖的海岛游和风景秀美地是最受关注。其中香港、三亚、厦门、西双版纳等地的酒店和客栈预订量最高。“末日旅游”能够鼓励人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末日求生装备在淘宝等电商销售中,一些店铺推出了名为“末日急救包”的商品,价格从30元到400元不等,商品中包含的只是安全锤、救生绳等简易逃生装备。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21:5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10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末日经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