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镇郝庄村有个青冢集,村南有个冢墓,据说这是北宋平西王狄青之墓。那么狄青的墓为何埋在这里呢?相传有段狄青征南蒙冤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南蛮王在舞阳城南王岭一带兴兵作乱。仁宗传旨,命平西王狄青挂帅征南。可是狄青带兵十万,与蛮王数次大战皆大败而归。狄青又气又愁,茶饭无味。
一日仕女素娟进帐献茶,见狄青愁眉双锁,便进前询问何事?
狄青说道:“女孩儿家,休要多口。”素娟道:“王爷如此愁闷,茶饭不用。如果这样下去怎能出兵打仗,治国安民?奴虽为奴脾,但也知为主分忧,王爷说明心事,我虽不能出谋献策,总能为王爷说几句宽心话。”
狄青听罢,认为此女言之有理。便说:“两个月以来,我带领大军征南,与蛮王连打数仗,皆不获胜。敌军飞沙走石,我军不战自乱。”说罢连声叹惜。
素娟听毕沉思片刻便道:“奴有一计,不知可行与否?”
狄青道:“有何妙计?”素娟答曰:“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明日交战把奴婢丢到战场,我进到蛮营,探索机关,好助王爷一臂之力。”狄青闻言急忙离位,连称此计甚妙,不过要多加小心。
次日,狄青依计而行,素娟见蛮王得胜而归,就坐在道旁大哭。蛮王走近,见一民女痛哭,便问情由。素娟假称兵慌马乱,无家可归。蛮王见这女子有几分姿色,不觉动了心,便将素娟带回蛮营。不久,立为王妃。
日月如梭,素娟已生一太子。蛮王爱如掌上明珠。一日,王妃二人在饮宴,素娟问道;“近怎不见宋营前来交战?”蛮王答:“想必连败数阵,吓破了胆,不敢来交兵。”
素娟道:“听狄青武艺高强,计谋超群,手下兵多将勇,为何连战连败?”蛮王道;“他纵有千军万马,不及我法力无边。”
素娟又问:“大王有何法宝?可让我开开眼界?”蛮王手捋胸前三根红胡子说道:“只要我抖动这三根神须,管叫宋兵不战自乱!”
素娟牢记在心,又奉称蛮王一番,左一杯右一盏,把蛮王灌个酩酊大醉。趁蛮王醉烂如泥之时,上前拔去蛮王三根红胡子,抱起太子出帐而去。蛮王醒来不见神须,又找不到王妃,方知上当,便派兵追赶。
再说素娟跑出蛮营,只因脚小,步履艰难。忽听得后边人马赶来,更加心慌,面前遇一小河拦路。她慌不择路趟河而过,不料把太子掉到河里。这时,素娟不顾一切仍往前跑,后边拼命的追。眼看就要追上,素娟一头栽到一个水潭中自尽而死。
素娟节死不提,再说汴京城里,众说纷纭。有的说“狄青降蛮,把女儿送给蛮王作了王妃”。仁宗一听勃然大怒,派杨文广到舞阳捉拿狄青问罪。
杨文广少年英雄,血气方刚,到舞阳二话没说,就把狄青捆绑于马尾巴上,从舞阳北门拖出,一直拖了十几里路,把狄青的人头拖掉了,杨文广就带着狄青人头回朝交目旨。接着,仁宗又命杨文广为帅,二次平蛮王。那蛮王神须已掉,再无法力,被杨文广阵前生俘。杨文广带兵还朝后,宋仁宗亲审蛮王,方知狄青蒙冤身死。
真相大白后,当朝为了给狄青平反昭雪,便下旨把舞阳城北门命名为狄青门,把拖掉狄青人头的地方修起一座墓冢,这就是狄青墓的来源。起冢作墓的村子叫青冢集。狄青冢
狄青湖,又叫饮马湖。在舞阳县城东北三十里,姜店乡湖东蔡与马村乡湖西蔡之间。
相传,狄青湖原为一无名湖泊。北宋仁亲宝元年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国,屡屡侵犯宋朝。于是,宋仁宗就派韩琦、范仲淹领兵讨伐,并从京师卫士中挑选一些人充实队伍,当时身为皇室侍卫的狄青也被挑中。
狄青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旧快被升为枢密副使,回京入朝。狄青带领一队人马自西北边城,经河南府回东京,路过舞阳境内中部偏西北的一座白马寺旁。
狄青眼见这里台地高近丈,四通八达,尤其是东去不远,有一蔡湖,长十里,宽百步。湖中碧水清澈,浮萍菱叶,水藻连片;岸边水草丛生,绿树茂长,怪不得听说这里自古是屯兵要地。加上一路上疲于奔走,人困马乏,狄青便让大家在此休整几日。再进京不迟。
于是,一行人马便在白马寺住下。狄青每天都要去湖中饮马,然后骑马顺着湖向北溜马。这样,休息数日,方才进京。
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大湖称为狄青湖,又叫饮马湖。把狄青溜马的地方叫“走马岭”。
狄青湖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20:5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099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