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全国重点大学

更新时间:2022-10-17 10:00:11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正是从这里受训后走向世界的。1955年正式招收本科生。

1958年1月17日,外交部在向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请示报告中提出:扩大学院培养、训练干部的范围,“建议将外交学院改为国际关系学院,其任务主要是轮训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门的干部,培养国际关系方面的师资、初级研究人员和记者、编辑等人员。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以后,现有各涉外部门的干部学校可以考虑适当合并,以便集中力量和财力物力,办好国际关系学院方面的干部训练工作。”“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来源,除主要从各涉外部门干部中选拔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来培养。”

1958年8月1日,外交学院正式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为学院题写了校牌。

1959年9月,外交部决定并报国务院批准,任命陈辛仁为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1960年11月29日,外交部在给陈毅副总理、周总理《关于国际关系学院改为轮训在职外交干部学校》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为“适应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日益开展的需要”,“便于集中现有的教学力量,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出大批的、真正合乎规格的中初级外交干部”,“建议将国际关系学院改为专业干部学校,着重轮训在职的外交干部和培养新调来的干部,同时接受一部分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学生入该院学习外交业务”。此件经报中央批准。

1961年,学校同外交学院合并办学,易名为外交学院分院。

1965年,由陈毅元帅定名为国际关系学院,直属于中央调查部。文革期间,由于学院特殊的政治背景,教学和管理遭受较大程度破坏,并于1970年停办。

1979年起开始恢复招生,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4年,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校庆45周年纪念会,江泽民为学校亲笔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2021年10月26日,入选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辖6个教学系部,开办1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院系设置

二级学院院系名称
国家安全学院国际政治系
文化与传播系
公共管理系
外语学院英语系
法语系
日语系

专业设置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
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
文化与传播系传播学
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
英语系英语
法语系法语
日语系日语
经济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贸易
法学院法学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8月,学校有近150名专兼职教师,其中正教授20多名,副教授60多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占全体教师近60%;该院院长刘慧教授是国家政府采购领域的著名专家,副院长郭惠民教授是国际公共关系领域的著名专家。此外该校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刘慧、郭慧民、吴慧、赵晓春。

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级别
国际关系教学团队赵晓春2008年北京市市级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8月,拥有15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研究生700余人。

博士点(1个):国际关系。

体育场学术型学位硕士点(15个):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国际公共采购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事务管理、政治学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警务硕士、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日语口译、电子与通信工程。

北京市市级重点学科(1个):国际政治。

人才培养

截至2015年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安全学。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安全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史。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校园风光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3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共建)

校级研究所(3个):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公共市场与政采研究所、国际公共关系研究所。

科研成就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科学研究

学术著作(2014年):《为国家安全立言》、《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国家安全学刊》、《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战略思考》、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国家安全管理学》、《国家安全法治问题研究》。

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科学研究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研究所已成功完成省部项目6个,出版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学科方面的专著9部,论文34篇,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填补空白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参与国家政府采购法律、招标投标法律的立法工作。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藏书以国际关系及其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为主,拥有不同学科、语种的藏书37万册。其中国际关系类图书约4万册,国际关系、历史传记、语言、文学四类图书总计21万余册,约占全馆藏书总量的65%以上;而外文原版图书则占馆藏图书总量的22%,特别是原版工具书较为齐全,达4000余册,成为我馆馆藏的另一特色;本馆还收藏有明清民国时期原版线装古籍1980册。中华再造善本9125册,乾隆大藏经169册,此外,本馆每年订购中外文报刊700余种,先后引进了中国学术期刊、参考消息、Ebsco、Newsbabk等网络数据库12个,采选了书生、超星、时代圣典等电子图书4万余种。

学术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自2013年起更名为《国际安全研究》。它是中国第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学术交流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日本、法国、丹麦、以色列等多国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教育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实行秋、春、夏三学期制,其中夏季学期聘请国际师资前来授课。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并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学术实践活动。学校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主修与辅修互为支撑的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成效。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校徽释义:国际关系学院校徽整体色调为蓝色,与白色背景交错相间,鲜明亮丽。蓝色代表着紧张、严肃、沉着以及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校徽外圈为学校中英文的标注,标志的主体部分为国际关系学院的英文简称,主体下方“1949”为学校的创办年份。

精神文化

校训:忠诚、勤奋、求实、创新。

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曾经以培养外事人才为主的重点高校,忠诚作为校训的最重要核心,体现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对中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忠诚。也是对学子最重要的道德和行为操守训诫。

校园环境

校园地图

知名校友

姓名职务
安民商务部前副部长
邹加怡曾任财政部国际司司长
韩方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秦刚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阎学通
楚树龙
刘江永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李义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台湾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第三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舆论研究室主任
陶坚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王帆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杨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林宏宇著名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
毛京波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裁
于伟高伟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著名歌唱家、知名音乐人
马军著名环保人士、
著名篮球评论员,《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6位。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10:00: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04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