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字始见于秦代小篆,形声字,本义是咽下。其字源演变图如下:吞的字源演变图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tūn | 动词 | 咽下 | devor;swallow | 吞炭、吞舌 | 气吞万里如虎。——宋· |
吞并,消灭掉 | annex | 吞楼、吞夺 | 吞二周。——汉· | ||
容纳 | contain | 吞若云梦者八九。—— | |||
忍受 | suffer | 吞恨 | 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 | ||
形容词 | 痴呆 | dull-witted | 灯窗苦吟,寒酸撒吞。—— | ||
参考资料 |
【丑集上】【口】吞·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唐韵》吐根切《集韵》《韵会》他根切,音。《说文》咽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
又《广韵》吞,灭也。《增韵》幷包也。《战国策》隂谋有吞天下之心。
又《广韵》他前切《集韵》他年切,音天。姓也。汉有吞景云。
又《集韵》咽也。《穀梁传·隐三年注》其所吞咽者,壤入于内。《释文》吞,敕恩反。
又音天。《王筠诗》桓桓信无敌,堂堂宁有前。九圻良易举,八荒安足吞。
咽也。从口天声。土根切。
说文解字注
(吞)咽也。今人以吞吐对举。据此则咽㗋本名吞。俗云㗋吞是也。犹之㗋本名咽。平声。今人以爲下咽字。一见切。从口。天声。土根切。古音在十二部。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客家话[梅县腔]tun1[宝安腔]tun1[客语拼音字汇]tun1粤语tan1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吞 | 广韵 | 臻 | 平 | 痕 | 透 | 开 | 一 | 次清 | 吐根切/音天 | tʰən | |
山 | 平 | 先 | 透 | 开 | 四 | 次清 | 他前切/汤门切 | tʰiɛn | |||
集韵 | 臻 | 平 | 痕 | 透 | 开 | 一 | 次清 | 他根切 | tʰən | ||
山 | 平 | 先 | 透 | 开 | 四 | 次清 | 他年切 | tʰɛn | |||
韵略 | 平 | 痕 | 他根切 | ||||||||
增韵 | 平 | 痕 | 他根切 | ||||||||
中原 | 阴平 | 真文 | 透 | 次清 | tʼuən | ||||||
中州 | 平声 | 真文 | 拖根切 | ||||||||
洪武 | 平 | 真 | 透 | 佗 | 次清 | 他昆切 | t‘uən | ||||
参考资料 |
吞吐、吞并、吞占、侵吞、吞金、吞咽、鲸吞、温吞、独吞、吞灭
忍气吞声、气吞河山、囫囵吞枣、慢慢吞吞、狼吞虎咽、吞云吐雾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06:1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029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