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来源于大槐树迁民的后人。比如:临漳县粟岗村:明洪武十八年,漳河发大水,将原岗村冲毁,后以粟姓为主的村民南迁,另建新村,取村名粟家岗村,后简化为粟岗村。粟岗村有耕地1314亩,农业人口1152人。粟辛庄:据查,明初,粟姓人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名粟新庄,后演变为粟辛庄。粟辛庄耕地面积1230亩,农业人口1103人。泰安市泰山区粟林庄:因村近粟姓坟地,初名“粟家林”,后演化为“粟林庄”。总的来说,粟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从东北到中原 从华北到南方湘粤台湾等省均有粟姓后人。
①姓纂:汉有治粟都尉,因官以为姓。 ②姓氏考略:按治粟都尉,为治粟内史之误,望出江陵。 ③魏志:有魏郡太守粟举。 ④中国姓氏集:宋时有粟大用,字行之,武宣人,仕至南雄太守。
粟氏班辈排行是:正大成明启,学道登云贵,光祖万世兴,家庭开仁义,永乐太平春,后还有26辈。
①风俗通:古粟陆氏之后。望出长女。 ②中国姓氏集:清时有粟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③风俗通义:古粟陆氏之后,汉有粟融,字客卿。按,清有嘉庆举人粟应宏。粟姓按《风俗通义》:古粟陆氏之后。(远古时代,经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 氏以至神农氏,天下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在炎黄古史传说体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后依次是神农(炎帝系)、轩辕(黄帝系)等等,至于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则是从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过渡的氏族人物,属于太皞系。容成氏和仓颉氏较晚),据《易·系辞·疏》《礼记正义·序》《帝王世纪》和《汉书·古今人表》等多种史料记载:“太昊庖羲氏没,女娲氏立为女皇,亦风姓,承庖牺制度, 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 中央氏, 粟陆氏,骊连氏, 赫胥氏, 尊芦氏, 混沌氏,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
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早年参加革命,一九二七年从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一九二八年上井岗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连、营、团、军、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一九三四年参加红军北上先遣队。失利后转战浙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任闽浙军区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支队副司令,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师长政委、苏中军区和苏浙军区司令员、政委,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他戎马生涯身经百战,指挥才能卓越,为人民解放事业战功卓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大将。解放后历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常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政委等职。是党的八大至十一大中央委员,十二大中顾委常委。又是全国人大二、四届常委、五届副委员长。
粟应宏,明代潞州人。文学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太行集》、《仙居集》等。粟应麟、粟应宏兄弟二人在诗歌文学方面颇有造诣,风格独具,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诗文家,被称之“粟氏双杰”。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06:0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02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