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梦·中国梦

更新时间:2022-10-17 03:12:12 阅读: 评论: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海归梦·中国梦》是作者进行采访挖掘和艺术加工后完成的精心之作。在书中,海归们的事迹描述更完整,人物刻画更饱满,情感表达更丰富。可以说,《海归梦·中国梦》既是一部创业宝典,又是一部励志大片,更是一首爱国史诗,字里行间透露出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简介

于天竹,笔名无墨,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会员,海外华文媒体合作组织理事。曾任《浙江青年报》《人民政协报》记者、编辑,2000年移民加拿大,在加拿大多家媒体从事过新闻工作,现为美国《华盛顿邮报》副总编,《环球华报》《观察与思考》杂志专栏插画画家,出版过有关茶文化的《精茗蕴香》等书。

图书目录

一、以梦为剑——贝达药业公司董事长丁列明

二、生命银行的梦之旅——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项春生

三、此生已知我是我——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姚纳新

四、劲风。从大海边吹来——“水刀之父”鲍亦和

五、天生我材必有用——浙江好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一心

六、南方有嘉木——浙江创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梁坚

七、俯首甘为孺子牛——浙江海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侨治

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欧阳宏伟

九、跑步前进——杭州龙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朱笑慷

十、点亮“阿拉丁神灯”——合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湘坪

十一、志在巅峰,乐在攀登——微泰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攀

十二、天高任我翔——浙江归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中

后记

后记

2011年的春天,我应邀参加杭州市海外媒体考察,来到余杭海创园(杭州未来科技城),科技城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惊异不已,尤其是座谈会上,听到海归精英丁列明的事迹后,更为海创园集聚了一批钟情民族大业、为实现“中国梦”奋力拼搏的海归们倍感震动与自豪。

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废寝忘食地投入本书的采访与写作中。海创园中奋力拼搏的一代海归的创业故事在激励我,余杭区委区政府、区统战部和宣传部及海创园基地管委会的各位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也在催促我。所以,本书的出版,不只是我个人的努力和辛苦,背后蕴含许多人的帮助和付出。这本书是凝聚集体智慧和互助情谊的成果,是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在此书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曾为本书付出辛劳的各位领导和朋友。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新闻记者这份职业,在《人民政协报》工作的几年时光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尤其目睹了国家对海外留学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为中国大量扎实地引进高精尖人才做出的巨大努力。采访海创园留学回国人员的事迹后,我察觉到这里有非常值得报道的新闻和人物。在确定采访和写作线索后,杭州市余杭区侨办主任汪雪平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我和余杭区侨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后,多次提起“中国梦”三个字,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在海创园考察时,我立刻感到这里发生的事件会是一个关于中华复兴的重大题材,于是把想法同汪雪平主任谈及,我们一拍即合,经过策划,以海归精英创业感怀为主题的系列报道《海归梦·中国梦》出炉了。近日得知,这一系列报道已荣获2014年浙江省对外传播“金鸽奖”,本书就是在此系列报道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而成。

什么是“中国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概括,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18世纪中叶写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立了骄人的伟业,在天文、地理、数学、生物、农学、医药学、印刷、纺织、建筑、造船、航海等诸多方面,都曾领先世界,闻名遐迩。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再一次把中国引航到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而个人的梦想是和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炎黄子孙需要万众同心、携手编织、倾心浇筑,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和不断努力奋斗,才能使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

在追寻“中国梦”的潮流中,海归精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这次采访的只是海创园里的一小部分海归企业家,但他们却代表了一大群满怀爱国激情,愿意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高科技志士。他们离开海外相对安逸的生活环境,希望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们的事迹,可圈可点;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丁列明宁愿卖掉房子也要把新药研发出来;鲍亦和八十多岁高龄还实地考察风电资源;项春生边率领团队研发,一边去浙大授课、育人……

海创园的规划者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希望这里能成为海归精英们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创业的最佳高地。余杭区的领导们也有他们的梦想,他们希望未来科技城能带动整个余杭区来追求共同富裕,实现大繁荣。从区到市,从一省再到全国,连点成面,我们看到,中国人在这场伟大的复兴大业中心连心,手牵手,共筑伟大而辉煌的“中国梦”,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辉煌复兴!

序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地阐述“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纵观世界,实现民族振兴都有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实施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实现“中国梦”,人才是关键。早在2008年12月,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型科学家和领才创新、创业。中央一启动,余杭区立马行动,并且走在了前列。2010年年初,经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牵头推进。2011年4月,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筹建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将海创园与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人才基地一起,列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同时,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也是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人才特区。对于海创园,许多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仅有原生态的湿地美景,充裕的民间资本,开放的融资环境,还集聚着阿里巴巴、恒生科技等一大批优秀企业,是一个梦想中的创业家园。”一次机缘巧合,美国《华盛顿邮报》副总编于天竹来到余杭,参观考察了未来科技城,结识了一大批在这里创新创业的海归人才。同为海外游子,于老师对他们的经历感同身受,她把这种情感共鸣转化为一个个励志、感人的创业故事,这些故事化作《海归梦·中国梦》系列报道,刊发在《亚省时报》《新世界时报》等多家海外华文媒体上。以丁列明为首的贝达药业十年磨一剑,成功研发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丁列明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并登上了《福布斯》杂志封面;从事物联网和汽车电子、信息系统研发制造的“创泰科技”,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的青睐和投资;被誉为“水刀之父”的风电专家鲍亦和年过古稀,毅然带领团队回国打拼二次创业……这些传奇人物的故事,开始在海外华人界广泛流传开来,他们拳拳爱国的赤子之心被触动,他们释放才华的创业激情被点燃,一大批海外游子背上行囊踏上征程,如候鸟迁徙般纷纷归来,只为圆那埋藏在心底多年的“中国梦”“创业梦”。本书是作者在《海归梦·中国梦》系列报道的基础上,再度进行采访挖掘和艺术加工后完成的精心之作。在书中,海归们的事迹描述更完整,人物刻画更饱满,情感表达更丰富。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部创业宝典,又是一部励志大片,更是一首爱国史诗,字里行间透露出满满的正能量。其实,“中国梦”一直都在行进中,只是在不同时期演绎着不同的版本。海外精英们,怀揣世界顶尖的科学技术和热血沸腾的爱国之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本书就是要告诉更多的海外精英们:“回国创业,never too late(永远都不晚)!”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03:1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020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