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细诉

更新时间:2022-10-17 00:47:58 阅读: 评论: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轻声细诉》由杨争编著,如今当老红军、开国将军这些桂冠在爸爸的头顶上熠熠闪亮时,又有谁会想到爸爸骨子里依旧是“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不怕骑生马,犹能挽硬弓”的硬汉呢?这种精神与境界,我以为,并非是所有的老人都能恪守得住的。

作者简介

杨争,当过工人,也当过兵。有幸读过三年的军医学校,也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深造过。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领域却都与人自身有关,只是一个面对生命,一个面对灵魂。天命之年,方知自己一生最喜欢的状态,便是追问生命的价值是否与灵魂有关,于是便总让思索在文字中徜徉。能给人看的东西很少,如《送你一个梦》、《轻声细诉》、《天籁之音》、《寻船》、《天堂有灯吗》《血战千里无人区》等几本小书和《我们当过兵》、《蓝天佳丽》、《吕正操在1942》、《托起明天的太阳》、《杨成武强攻东团堡》等一些影视作品。语言的交流常为时空所限,文字的交流却能让人酣畅淋漓,今古相通。于是便把读书与写作当作人生最大的愉悦和享受了……

图书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后记

补记

参考书目

后记

到此,本来可以划一个句号了。可总觉得意犹未尽。父亲是1985年年末定居北京,我们全家人随着父亲也陆陆续续的从各地辗转回到了北京。巧得很,书写到此也正好是父亲离休满20年的日子。回想20年前的今天,刚开始面对父亲退居二线,我们几个孩子还无不担心一向过惯紧张生活的被人称为“首长”的父亲,突如其来的赋闲在家,还不得闷出病来。我们还在想如何让父亲能渐渐地适应这漫长的晚年生涯。

其实后来的生活证明,我们的担心纯属多余。

父亲始终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从把自己离休生活安顿后的第一天起,父亲就把每天练毛笔字,当作自己雷打不动的事。我以为这一切都和父亲当年在抗战期发誓戒烟一样,父亲说到做到,每天一小时,数十年如一日。写一手好字,是父亲内心一直久存的心愿。可惜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离休后,父亲尽量做自己一直想做而不曾做过的事。这么多年,父亲不知用掉了多少“一得阁”的墨水,写了上千上万个字。如今父亲的字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哩!

游泳则是父亲锻炼身体最好的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父亲基本上坚持天天游泳。每天游十圈近一千米。父亲一天不游泳,晚上睡觉都不香。

父亲现在已是87岁了。他看报写字依旧不戴眼镜。

我们家的客厅里有一个很大的玻璃柜。一般人家都会把这种客厅柜当作多宝阁,或者是酒柜。可是我们家的柜子里却摆满了父亲离休后,参加总政干休所组织的老干部的各种比赛的得胜奖杯。这些大大小小的奖杯,把偌大的柜子装得满满的。让所有到我们家的人无不赞许称奇,更让我们这些晚辈自叹不如。

晚年的父亲很知足。那么多的革命先烈都没能活到为之流血牺牲的今天。父亲说,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吗?!

尽管历史一定是沧桑的,不论它兴衰与否。但经过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的事,如今父亲的心态早已很平和。有的时候我在想,生命是美丽的。美丽之处就在于它的短暂和不可重复。伟大与光荣,平淡与庸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掌控驾驭自己生命的能力。生命价值的判断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是怎样的一种活法,精彩也罢,无所造诣,平平淡淡也罢,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能够为人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更好。倘若他的能力有限,却一步一个脚印的为自己明确而清晰的人生理念付出一生的代价。我想仅此,他就可以无怨无悔了。至于能否得到社会的肯定,这一点并不重要。

妈有一年在父亲过生日时,曾给父亲写过这样一副手书,大意是:无愧峥嵘岁月,关山戎马挥戈。平生纵不问蹉跎,夕照长歌。

这种坦然的心境,是父亲的晚年越加超脱且从容不迫的精神基石。

有一年的元旦,父亲突然生病住院。我们几个孩子到医院去看父亲。一场大病下来,父亲一下子就消瘦了许多。父亲两只手因为扎针而到处都是淤血。我握着父亲的手,好心疼。我知道父亲在病重的那一瞬间,一定一定很痛苦。可父亲却对我们有说有笑。父亲没让也不想让我们看到他痛苦的一面。我们刚坐稳还没说上几句话,父亲就催我们走。我们只好走出病房。医院的走廊很长,风又大,他就站在病房的门口不肯进去。我们怕他着凉,不住摆手让他赶快回病房。可是我们一直走到楼梯拐弯处,回头一看,父亲竟然还站在病房的门口,一动不动的盯着我们渐渐离去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因为在那一刻,我听见我的心里在对父亲大声的呼喊:爸爸,我们爱你,非常非常的爱你,你是我们心中最好最好的父亲,你知道吗?

入冬的北京,突遇内蒙古强大的寒流,华北地区气温陡降lO至12度。北京地区终于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迷迷霏雪。这场早来的冬雪,让北京人更早的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

那个周末,雨雪交加,道路泥泞。我们如往常一样,回大家去和父母团聚。我们进家门的时候,父亲正好要出门去游泳。

我说:爸爸。今天外面下了好大的雪啊!你还要去游泳吗?

父亲没回答我们子女的关切。依旧快步向外走去。

我们不由得在父亲的身后大声叮咛:爸爸,你今天一定要少游一点啊!

2003年11月8日于北京丽水嘉园

2005年1月2日二稿于北京丽水嘉园

序言

认识杨争(笔名晓五)应该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她在部队医院当医生,我在部队基层带职。我们都是用闲暇时间写小说。巧得很,那时候她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写父亲的,书名为《女儿》。不过那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与眼下这部《轻声细诉》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完全不同。然而不管是在虚构和梦幻、理想和现实之间,父亲的形象在杨争的心中自始至终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也许和她的出生背景有关。有一点我非常认同,我们都是在部队院子里长大的孩子。生在部队长在部队。学校毕业后又在部队工作。、战争、父亲。这些充满阳刚之气的词语,在我们的心中仿佛与别人相比,有一种更深层次的解读。

不过杨争是女人、是女儿。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婉,让我们不仅从书中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了她英勇倔强的父亲。也更让我们体会到她与父亲之间浓浓的父女之情。我们从她轻声细诉中。便真切地感悟到了我们的父辈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历史的风霜刀剑,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克服种种艰难困苦,打败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也看到了一个红小鬼是怎样从没有文化到有文化,从不懂军事到懂军事,从不会飞行到学会飞行。最终成为我军空军的高级将领,这一真实的转变历程。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的父辈在那个年代所共同拥有的一种精神财富。

我比较喜欢杨争的作品。她的创作大多是以军队题材,以中国现代、尤其是女兵为背景而展开的。据我所知在我们部队几乎凡是有女兵的地方,杨争敏锐的笔触无一不涉猎到。在写了那么多的女兵之后,我觉得在这本书里,杨争似乎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或者说是角色的换位。因为杨争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女儿和父亲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一个共和国现代女兵、小兵和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老红军的对话,或者说是战士和将军的对话。

也许,对话是沉重的,因为人物本身的历史就非常残酷。可我们在追问另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追问和反思吗?!

本文发布于:2022-10-17 00:4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301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轻声细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