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0-16 13:45:03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鼎”,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鼎”是古代煮食物用的器皿,有三足两耳;后来作为传国的重器。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鼎”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鼎”的字源演变图如下:鼎的字源演变图1鼎的字源演变图2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文例词例句
dǐng名词古代烹煮用的器物tripod caldron鼎峙、鼎铉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比喻帝王emperor问鼎、定鼎中原
指宰相prime minister鼎台、鼎臣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high official鼎辅、鼎司
指国家state鼎祚、鼎运
形容词显贵important鼎臣
显赫,盛大great大名鼎鼎、鼎甲高门鼎贵。——晋·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tripartite鼎分
动词变革change;reformation鼎革固天启。——徐浩《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鼑【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音顶。【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传·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周礼·天官·膳夫】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郑注】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离上之卦。

又【正韵】鼎,当也。

又方也。【前汉·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礼·檀弓】丧事鼎鼎尔,则小人。【疏】形体宽慢也。

又周鼎,星名。见【步天歌】。

又湖名。【史记·封禅书】黄帝铸鼎于荆山,后世因名其处爲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门名。【后汉·郡国志】雒阳东城曰鼎门。【注】九鼎所后入。

又维舟曰鼎。【扬子·方言】维之谓之鼎。

又官名。【前汉·东方朔传】夏育爲鼎官。【注】鼎官,今殿前举鼎者也。

又姓。未将鼎澧。

又人名。【西京杂记】鼎,匡衡小名也。

又【前汉·匡衡传注】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状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无说诗匡鼎来。【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按服虔注误。

又【前汉·贾捐之传】捐之复短石显。杨兴曰:显鼎贵。【注】如淳曰:言方且欲贵矣。鼎音钉。师古曰:读如字。

又叶他经切,音汀。【左思·吴都赋】精若耀星,声若雷霆。名藏于山经,形镂于夏鼎。

说文解字

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于下者爲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爲贞字。凡鼎之属皆从鼎。都挺切。

说文解字注

(鼎)三足㒳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三足㒳耳谓器形,非谓字形也。九家易曰:鼎三足以象三台也。易曰:鼎黄耳。和当作盉,许亦从俗通用。象析木㠯炊。巳下次第依韵会所据小徐本订。片者,判木也。反片爲丬。一木析爲二之形。炊鼎必用薪,故像之。唐张氏参误会三足㒳耳爲字形,乃高析木之㒳旁爲耳。唐人皆作鼎,非也。唐氏玄度旣辨之矣。贞省声。大徐本无,无此三字则上体未说。此谓上体目者贞省声也。或曰离爲目,㢲爲木。鼎卦上离下㢲,何不以此说字乎。曰言易卦之取象则可,若六书之会意,必使二字相合成文,如人言、止戈是。目与木不相合也,故释下体爲象形,上体爲谐声。古叚鼎爲丁,如贾谊传春秋鼎盛、匡衡传匡鼎来皆是。鼎之言当也,正也。都挺切。十一部。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者。此字依韵会补。离魅蛧蜽莫能逢之,㠯协承天休。离俗用螭,依禸部则当作离。此用宣三年左传王孙满说。传不言铸鼎荆山之下。尙书古文疏证云:陕西同州朝邑县西南三十二里有怀德城,汉县也。汉志左冯翊褱德下曰:禹贡北条荆山在南。皇甫谧帝王世纪: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南,山下有荆渠。郦氏水经注:怀德县故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禹贡北条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卽夏后铸九鼎处也。易卦:㢲木于下者爲鼎。此引易证下体象析木之意,与㬜下引易证从日一例。古文㠯贝爲鼎。籒文㠯鼎爲贝。二贝字小徐皆作贞。郭忠恕佩觿云:古文以贞爲鼎,籒文以鼎爲则。亦误,今正。京房说贞字鼎声,此古文以贝爲鼎之证也。许说䨶者,籒文之则员霣妘字,此籒文以鼎爲贝之证也。凡鼎之属皆从鼎。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索引
广韵 全清都挺切tieŋ319.40
集韵 全清都挺切tɛŋ427.11.6
 全清丁定切tɛŋ608.1.4
韵略      都挺切 12.2
增韵      都挺切 12.2
中原 上声庚青   全清 tiəŋ14.1
中州 上声庚青     叶丁上声 14.2
洪武   全清都领切tiəŋ32.2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母韵母
  ieng
  ieng
庚耕清青 ieŋ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庚耕清青 ieŋ
南北朝齐梁陈庚耕清青 ieŋ
隋唐拟音/高本汉系统 tieŋ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 tieŋ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 tieŋ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 tiɛŋ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 tieng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 tieŋ
参考资料:

方言汇集

客家话[海陆腔]din3den3[客英字典]din3[梅县腔]din3[宝安腔]din3[客语拼音字汇]din3[陆丰腔]din3[东莞腔]din3[台湾四县腔]din3den3粤语ding2

词语搭配

相关词语

鼎鼐、鼎足、定鼎、鼎助、鼎鼎、鼎盛、问鼎、鼎峙、九鼎、鼎革

相关成语

春秋鼎盛、大烹五鼎、调和鼎鼐、九鼎大吕、九鼎一言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13:4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96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