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历新年越南农历新年(越南语:Nông lịch tân niên)亦称春节(越南语:xuân Tết),现代越南语称节元旦(Tết Nguyên Đán)节越南( Tết Việt Nam)。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越南语:Quý Tỵ)。
越南是中南半岛上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文化习俗基本与中国相邻的广西、云南类似。作为节日,越南也有清明节(越南语:Tết Thanh minh)、端午节(越南语:Tết Đoan ngọ)、中秋节(越南语:Tết Trung Thu)、重阳节(越南语:Tết Trùng Cửu)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仍然是春节。迄今越南仍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按照传统的说法,春节的本意在于让百姓在一年的辛勤劳作之后,能有一段闲暇和宽松的时间同亲朋好友欢聚,享受一下丰收的喜悦,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很久以前物质条件尚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有两句顺口溜准确地描绘了越南过春节的主要内容:“肥肉、腌菜、红对联,幡杆、炮竹、绿米粽”。当然,随着越南革新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春节的含义也不断丰富,从而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一般说来,在城市过春节,只放假三天。但早在农历腊月中旬,人们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先是大扫除,越南的说法叫做“总卫生”。和中国习俗一样,腊月二十三是祭祀灶王的日子。人们要在灶王像前烧香,摆上糕点、糖果等供品,并要买上一条活鲤鱼,待将灶王像烧掉之后,便把鲤鱼放回河里。按照民间的说法,鲤鱼就是龙的化身,把鲤鱼放回河里,意味着灶王可以乘龙回到天宫。
越南春节吃粽子过春节最值得一提的是除夕。这时,在外地工作的人们,都已千方百计赶回家来团聚。全家围坐在桌旁,吃上一餐丰盛的团圆饭,祝愿来年财源茂盛、万事如意,按照越南习惯的说法,叫作祝愿“安康兴旺”。在这一餐团圆饭中,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食品就是粽子。越南的粽子呈方形(取中国道教文化的“天圆地方”之意),最大的有二、三斤重,用一种特殊的粽叶包捆,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里面用猪肉、大油、绿豆沙做馅,放在锅里要煮上七、八个钟头,吃起来清香可口,别具风味。可以说,粽子是越南春节的代表食品,人们往往把粽子作为礼品互相赠送。
在中国北方,春节时的气温早已降到零下多少度,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都是呆在家里,很少外出。而在越南,春节时气温仍在零上十度左右。因此,在首都河内的除夕之夜,人们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带上鞭炮,聚集到市中心最繁华的还剑湖畔,等待午夜时刻的到来。还剑湖面积并不很大,环湖步行一周只需走三十分钟,但此时此刻却聚集有数十万人。这里毫无寒意,只有迎春的气息。等到午夜的钟声一响,所有的鞭炮一齐燃放,顿时鞭炮声震耳欲聋,以致两个人面对面讲话,都难听见。按照越南人的传统说法,放炮是为了驱邪,把过去一年所有不顺心、不愉快的事情统统扔掉,从而迎接一个吉祥和充满希望的新年。
同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有除夕守岁的习俗。除夕夜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年轻女子穿上越南旗袍(奥黛),纷纷涌上街头。
除夕(越南语:Trừ Tịch)之夜,越南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叫作“采绿”,就是要把折下的树枝带回家。由于“采绿”同“采禄”谐音,因此“采绿”便象征在新的一年官运亨通、万事如意。这样,每年除夕都会有许多树木遭到破坏。为此胡志明主席生前曾呼吁移风易俗,将“采绿”改为植树。至今“采绿”的现象已大为减少,但除夕过后仍可看到不少树枝被折断。
越南国旗按照越南的习俗,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开始,就是春节了,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这三样东西都是在花市买的,临近春节,大街上到处都是卖花的人,常年流传下来,就形成了花市。很多年轻人很喜欢去逛花市。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番木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番木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越南语:Niên niên hữu dư),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有些家庭还会买些蜜饯,越南有很多蜜饯果脯卖,他们都很爱吃。如今,越南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就是金橘。走在街上,常常有一辆辆摩托车或是自行车驮着一棵高过人头的金橘,从身旁呼啸而过。越南百姓独钟情于金橘,是取“橘”与“吉”的近音之意。
除了金橘之外,每家每户还要买些鲜花带回家迎接春节,这和中国的南方城市比较相似。河内市民偏爱桃花,南部胡志明市更喜欢腊梅。河内许多花店的桃花,是从中国进口的。越南过年有“吃春”的说法,所以“吃”对于过春节来说绝对重要。除夕大餐中最为重头的,就是鸡肉。越南菜式中,鸡可以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
春节祭祖越南人过春节最开心的时候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这三天人们互相拜访庆祝新年,和祭拜祖先。越南大年初一这一天与它们中国有所不同,跟南方中国是一样的,特别是农村地区,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祭祖。越南人很看重祭祖活动,春节祭祖远比清明浓重。
过年的时候越南人也有一些忌讳,例如,不讲不愉快的事情,不与人发生争吵,因为害怕影响到新一年的生活。春节期间不扫地,不打碎东西,不剪手指甲,害怕把好运(越南语:hảo vận)给送走。大年初一的时候只能买盐,街上的商店也不营业,就只卖盐。最忌讳的还是春节第一个到家里拜年(越南语: bái niên)的人,这个人是经过挑选的,最主要的是这个人的生肖是不能与男主人的生肖相克。
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的少数民族(越南语:Dân tộc Việt Nam)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越南语:người Mèo )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越南人过年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习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喜”其意义跟“冲喜”相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越南人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国语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等字样和福、禄、寿星(越南语:Phước 、Lộc 、Thọ)的画像,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首都河内民众选购对联及汉字字帖越南使用汉字有近2000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末年汉字,就传入越南。成为官方文字。虽然越南已经不再使用汉字,但在春节来临之际,还是有许多人沿袭传统,张贴汉字春联,以求来年吉利。
发红包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汉学专家傅氏梅一直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她了解的春节元素非常丰富。她对记者说,同越南一样,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无论离家多远,中国人都会跋山涉水、穿越冰雪阻碍回家过年。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团聚的欢乐驱逐掉一切烦恼。团圆饭之后人们开始守岁,见证新旧年交替的时刻。子夜时分,响亮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之极。
傅氏梅说,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爆竹爆炸的瞬间也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后来爆竹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送灶神、贴年画、祭祖宗……中越两国都保留着庆祝春节的传统民俗。”傅氏梅说,灶神是和群众生活最接近的神。
傅氏梅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开始,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中国人认为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红红火火的春节才宣告结束。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气温回暖,草木开始复苏,农民朋友结束农闲,开始下地耕种。因此,春节让人们感受到希望和生机。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13:0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959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