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放烟火者,元代赵孟頫创作的一首诗

更新时间:2022-10-16 11:43:54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正月十五的夜里,人们在喧闹的街头燃放烟火的情景。其首句“人间巧艺夺天工”后来被简略为成语“巧夺天工”,用来形容技艺十分精湛。

诗的首联写出了放焰火者技艺的精湛,焰火和灯光把夜晚照得像白天一样明亮。颔联写地上、台阶上都铺满了包裹烟火的纸,反映出所放烟火数量之多。颈联写的是燃放烟火的热闹景象,把烟火比作陨星和火攻。尾联写到了后半夜,放烟火者仍然没有散去,喧闹的气氛也没有被东风吹走。

作者简介

赵孟頫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男,别名赵孟俯、赵文敏、赵松雪、赵集贤、赵吴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朝初期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至治二年(1322年)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11:4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95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赠放烟火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