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安全计划

更新时间:2022-10-16 07:35:22 阅读: 评论:0

正文

根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设计思路,国家地震安全计划是指2006-2020年实施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称,分为多个独立立项和建设的项目,包括中央建设项目和地方建设项目,其中有的项目随着防震减灾的实际需求逐步增加。

中央建设项目是指中国地震局牵头申请立项并组织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包括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国家地震专业基础设施和国家地震实验场4个项目,“十二五”期间增加了地震卫星观测与应用系统。

地方建设项目是指各建设单位根据当地防震减灾规划和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需求,由当地政府批准立项并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包括省级项目和市县项目。

国家地震安全计划不仅包括在“十一五”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形成的二期和三期工程,还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建设项目。

为顺利实施国家地震安全计划,中国地震局经过了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并借鉴相关部委大型建设项目的管理经验,于2008年9月印发了《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管理办法》,确定了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组织管理的基本模式:

一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国家地震安全计划是在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的指导下设计、制定的综合大型计划,而各省市自治区的项目计划在本省市自治区的规划指导下进行、并且和国家计划项目相衔接。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的建设任务被分解成若干建设项目;随着项目的实施,也可能增加新的项目。在中央层面,国家地震安全计划在实施时,根据防震减灾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跨越固有的5年计划框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分期进行项目建设——项目成熟一个,申报一个,批复一个,实施一个,见效一个。

二是任务经费一一对应、分头实施、各自完成。国家地震安全计划按照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确定了“央地双分合一”的投资模式:中国地震局、各省市自治区地震部门和市县地震部门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分头向中央和所在地地方政府申请投资,各自负责承担项目的建设。

三是统一联网、信息共享。按照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的总体设计,中央和地方承担的项目建设的基础都依托于“十五”数字地震项目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开发和拓展,项目的产出都与数字地震项目相衔接,做到项目之间实行统一联网,项目成果实现信息共享。

四是整合资源,提升效益。在项目建设中,将最大程度地整合现有资源。项目不论大小,都要从实用、应用、维护和升级出发进行优化设计。同一项目各子项之间,必须进行集成。有条件的单位,应聘请专业的机构对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各单位发扬“十五”数字地震项目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减少重复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概括地说,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如下特点:站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确定以防震减灾事业需求为导向编制实施国家规划,以国家规划为蓝图构建重大计划,以重大计划为指南确定项目方案并分步推进;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实行分级项目法人制,采用中央和地方任务配比新模式和以单位工程为单元的管理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2-10-16 07:3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93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