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苡”字初见于小篆,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苡”。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字源演变图 |
参考资料: |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yǐ | 名词 | 见“薏苡”( yìyǐ) | |||
见“薏”,多年生草本植物,颖果卵形,灰白色,像 | 薏苡 | ||||
参考资料: |
《唐韵》羊己切《韵会》《正韵》养里切,音以。《玉篇》芣苡,草名。
又《广韵》薏苡,莲实。《本草》薏苡仁,开红白花,结实靑白色,形似珠而稍长。一名回回米,又呼西番名词蜀林,俗名草珠鬼。《吴越春秋》有莘氏之女,得薏苡而吞之,生禹。《後汉·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军还,载之一车,有谮之者以为所载皆明珠。
又《集韵》象齿切,音似。义同。
又《类篇》乌禾切。婆苡、室韦,皆北狄别种名。
未收录“苡”字头,请参考“苢”字:
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从艸㠯声。《周书》所说。羊止切。
说文解字注
(苢)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释艸:芣苢,马舄。马舄,车前。说文凡云一名者皆后人所改窜。尔雅音义引作芣苢,马舄也。可证其实如李,徐锴谓其子亦似李,但微而小耳。按韵会所引李作麦,似近之,但未知其何本。陆德明、徐锴所据已作李矣。令人宜子,陆机所谓治妇人产难也。从艸㠯声。羊止切。一部。周书所说。示部曰逸周书,此不言逸,或详或略,错见也。王会篇曰:康民以桴苡。桴苡者,其实如李,食之宜子。诗音义云:山海经及周书皆云芣苡,木也。今山海经无芣苡之文,若周书正文未尝言桴苡爲木。陶隐居又云:韩诗言芣苡是木,食其实宜子孙,此葢误以说周书者语系之韩诗。德明引韩诗直曰车前。瞿曰芣苡。李善引薛君曰:芣苡,泽泻也。韩诗何尝说是木哉,窃谓古者殊方之贡献,自出其珍异以将其诚,不必知中国所无而后献之。然则芣苢无二,不必致疑于许偁周书也。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苡米、餐苡、芣苡、薏苡谤、薏苡谗、薏苡明珠、薏苡之疑、薏苡之嫌、薏苡兴谤、薏苡之谤
薏苡明珠、薏苡之谤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21:3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90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