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0-15 20:43:50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赞”,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两个“先”,似有争先恐后的意思,“贝”是古代的货币,合起来就是在进见大人物时以贝送礼。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赞”。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赞”的字源演变

赞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译例词例句
 zàn动词进财货以求谒见introduce;prent赞谒;赞,见也。——《
导引guide赞引;赞见
辅佐,佐助assist赞善;赞元理化赞,佐也。——《小尔雅·广诂》
称颂;赞美prai;eulogize赞拜;盛赞心计交赞之。——明·
告诉;介绍make known; acquaint one with; inform; introduce公子引
明白understand赞阅总百氏,赞篇章。——《汉书》
参与participate in赞议;赞决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
选拔 lect; choo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礼记·月令》
名词 一种抒情文体,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为标志ode天安门赞
对某人或某事的赞颂eulogy像赞;赞评
司仪master of ceremonies赞仪;赞撤伊陟赞于巫咸。——《书·咸有一德》
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eulogy像赞;小赞
佛经中佛教徒歌颂教主ode是夜黄昏,僧徒礼赞,螺呗间作,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则旰切,音讚。【说文】见也。从贝从兟。【注】徐铉曰:兟,音诜,进也。执贽而进,有司赞相之。

又【易·说卦】幽赞于神明。【注】赞,明也。【疏】赞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训爲明也。

又【书·大禹谟】益赞于禹曰。【传】赞,佐也。【仪礼·士冠礼】少退赞命。【家语】游夏不能赞一辞。

又【书·皋陶谟】赞赞襄哉。【传】亦赞奏上古行事而言之。【疏】进习上古行事,赞成其辞而言之也。

又进也。【前汉·东方朔传】朔自赞曰。【注】师古曰:赞,进也。

又【广韵】出也,助也。

又姓。【吕氏春秋】相马赞君。

又叶则县切,音箭。【苏轼·谢吴山神文】祷于有神,隂假其便。不愆于素,或出幽赞。

说文解字

见也。从贝从兟。则旰切〖注〗臣铉等曰:兟,音诜,进也。执贽而进,有司赞相之。

说文解字注

见也。此以曡韵爲训。疑当作所以见也。谓彼此相见必资赞者。士冠礼赞冠者,士昏礼赞者,注皆曰:赞,佐也。周礼大宰注曰:赞,助也。是则凡行礼必有赞,非独相见也。从贝从兟。铉曰:兟,音诜。进也。锴曰:进见以贝爲礼也。则旰切。十四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全清则旰切tsɑn
集韵换 (翰)全清则旰切tsɑn
增韵则旰切
中原去声寒山全清tsan
全清tsan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
an
an
寒桓删ɑn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寒桓删ɑn
南北朝齐梁陈寒桓ɑn
隋唐拟音/高本汉系统tsɑn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tsɑn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tsɑn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tsɑn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tsân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tsɑn
参考资料:

方言汇集

粤语zaan3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20:4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894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黄帝赞赋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