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历史悠久。《盛就通志》称牙克石为扎敦昂阿,《中国历史地图集》标雅克萨。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雅鲁河、绰尔河流域已有人类活动。牙克石位置先秦,属东胡地。西汉初,匈奴击败东胡,建奴隶制政权,为左贤辖地。东汉,在大兴安岭北部深山密林中游猎的鲜卑拓跋部南迁大泽(今呼伦湖),此地为鲜卑部落领地。隋,属辽西室韦部落领地。
唐,归河北道室韦都督府管辖。辽,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归上京道东北路招讨辖,岭西地区由乌古敌烈统军司辖。金,岭东归蒲与路辖,岭西归东北路招讨司辖。元,实行领户分封制,岭西为合拙·哈萨尔封地,岭东为合赤温·额勒赤封地。元至元十五年(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归岭北行省和林路辖,岭东归中书省泰宁路辖。明,岭西归努尔干都司斡难河卫海刺儿千户辖,岭东归卓尔河卫辖。
清,岭西归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辖,岭东归布特哈总管衙门辖。雍正十年(1732年),索伦(鄂温克)等民族从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地区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左翼四旗驻牧在通俄罗斯道路边境一带,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辖地。同年,清政府加强边防统治,在齐齐哈尔至呼伦城设10台(境内设5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营运,在巴林至牙克石间建10个火车站。此后,人口渐增,聚成村落。
1912年,岭西归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辖,岭东归布西设治局辖。1920年,岭西归呼伦贝尔道尹公署辖,岭东归西布特哈总管公署辖。
1929年,岭西归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辖,岭东归雅鲁县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建满洲国。东北划19省,牙克石境内大兴安岭以西地区归兴安北分省辖,岭东归兴安东分省辖。
1934年,岭西归兴安北省索伦旗辖,岭东归兴安东省布特哈旗辖。
1936年,索伦旗设牙克石街。
1945年10月,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牙克石街由索伦旗划出,建街公署,直属呼伦贝尔自治政府管辖。
1946年8月,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牙克石街政府。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联合政府成立,岭西归呼伦贝尔盟政府,岭东归纳文慕仁盟政府。
1949年4月,岭东归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布特哈旗,岭西归索伦旗。
1950年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为适应开发林区的需要,决定设置喜桂图旗建制,划出原索伦旗北部的牙克石街、扎罗木得区、免渡河区等及布特哈旗的博克图、巴林、雅鲁、绰尔等地区为喜桂图旗的行政区域,旗人民政府驻牙克石街,隶属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1950年10月,设置牙林线区。
1952年6月,将陈巴尔虎旗的尼克来、乌鲁西、沙瓦吐、毛改吐4个村划入喜桂图旗。
1953年4月,喜桂图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1953年8月,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今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由扎兰屯迁驻牙克石街。
1954年4月,喜桂图旗隶属呼伦贝尔盟。
1958年,牙克石街改为牙克石镇。
1955年1月,喜桂图旗人民政府改称旗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旗人民委员会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合并,称喜桂图旗大兴安岭林区人民政府。
1962年8月分设,复称喜桂图旗人民委员会。
1961年1月1日,将根河、好里堡、牛耳河、金河、得尔布尔等地区划归额尔古纳旗。
1967年12月,成立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隶属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
1969年8月,喜桂图旗随同呼伦贝盟划入黑龙江省。
1979年7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1月,撤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建喜桂图旗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喜桂图旗人民政府,建牙克石市人民政府.
1984年1月1日,牙克石正式实行市建制。
1984年,撤销牙克石镇和牧原人民公社,将其区域划分为牙克石市人民政府派出的6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同时,在原有10个镇的基础上析置新帐房、煤田、乌奴耳、巴林、塔尔气5个镇。从而形成牙克石市管辖6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的市管林区行政区域建制体制。
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隶属呼伦贝尔市。
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北纬47°39′~50°21′,东经120°28′~122°29′。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东连嫩江流域,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接壤,南与扎兰屯市相连,西邻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北接根河市。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
牙克石市南部为中温带,北部图里河镇、伊图里河镇属于寒温带亦称亚寒带。牙克石市平均气温-4.4℃-0.4℃,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378-2720小时。牙克石市春季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夏季温凉短促,降水集中;秋季降温急剧,霜冻较早;冬季漫长寒冷,近年极端最低气温-50℃(2017年1月25日伊图里河镇-50℃)。牙克石市年降水量由冬季和夏秋季节雨水两部分组成,平均降水量388.7-477.9毫米。地区春秋多为西风,夏季东风,冬季大多为西南西风。初霜一般在9月初,常在冷空气过后清晨出现,终霜一般在6月初。
牙克石市境内有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两大水系,较大的河流4条,大小支流206条,总流长1073公里,水域面积720平方公里。牙克石市区南侧有雅鲁河、绰尔河等大河26条,市区北侧有海拉尔河、根河等大河67条。属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图里河、伊图里河、库都尔河、大雁河、海拉尔河。属嫩江流域的主要河流有雅鲁河、绰尔河。
牙克石市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北段南缘、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断褶带和根河凹陷带接壤部位。市域属中山区,山峰海拔高度900-1300米。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大兴安岭山脉从市域中间呈北北东方向通过,是嫩江水系和额尔古纳河天然分水岭。牙克石的河流
截至2008年,牙克石市域内有野生动物300余种。主要生长着落叶松、白桦、杨树等10多个耐寒树种。野生木本、草本植物多达2000多种,遍布草原的山野菜有40多种。主要农作物为油菜、小麦、马铃薯等。
不仅有黄芪、掌参等名贵药材,还有可食用的蘑菇、木耳、猴头、金针菜、蕨菜等山珍,有经济价值的无污染的木本和草本植物200多种。野生浆果间于绿树青草丛中,红豆、笃斯等是酿造国酒的原料,微量元素含量极高,林地边缘河流两岸还生长着杜鹃、蔷薇、稠李子、山丁子、榛子等数十种灌木。
栖息着323种动物,有驼鹿、梅花鹿、猞猁、白狐、紫貂、雪兔、银鼠、榛鸡、灰天鹅、兴安鸳鸯等16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
截至2008年,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铁、铜、铅、锌、石灰石、珍珠岩、沸石等20多种,总储量达32亿吨,仅煤炭储量就达2亿多吨。
截至2008年,牙克石市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85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2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8568642公顷,耕地面积80234公顷。
牙克石市下辖10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
辖区详情 | |||||
博克图镇 | 免渡河镇 | 乌奴耳镇 | 绰河源镇 | 塔尔气镇 | 牧原镇 |
乌尔其汉镇 | 库都尔镇 | 图里河镇 | 伊图里河镇 | 胜利街道办事处 | 红旗街道办事处 |
新工街道办事处 | 永兴街道办事处 | 建设街道办事处 | 暖泉街道办事处 |
2016年,牙克石市总人口335827人,总户数140920户。其中:城镇人口305435人,乡村人口30392人,人口城镇化率90.95%;市区人口132608人(不含东兴办事处人口),乡镇人口203219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38894人。其中:蒙古族17756人、回族5631人、达斡尔族3641人、鄂温克族417人、鄂伦春族88人、其它少数民族1136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68403人,女性167424人,性别比为100.58(以女性为100)。
2016年,牙克石市迁入人口3048人,比上年增长24.71%;迁出人口5406人,增长5.54%。出生人口1484人,增长12.25%;出生率4.4‰,上升0.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723人,下降13.4%;死亡率为8.1‰,下降1.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
2017年,牙克石市总人口331099人,总户数140066户。全市人口减少4728人,同比下降1.4%。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00524人,乡村人口30575人,人口城镇化率90.77%;市区人口132174人,乡镇人口198925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8560人。其中:蒙古族17643人、回族5569人、达斡尔族3595人、鄂温克族418人、鄂伦春族86人、其它少数民族11149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65656人,女性165443人,性别比为100.13(以女性为100)。
2017年,牙克石市迁入人口2803人,同比下降8.04%;迁出人口5005人,同比下降7.24%。出生人口1528人,同比增长2.96%;出生率4.61‰,上升0.2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054人,同比增长48.88%;死亡率为9.88‰,增长1.7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7‰。
2018年,全市总人口325815人,较上年减少5284人,同比下降1.6%。总户数139320户。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95821人,乡村人口29994人,人口城镇化率90.79%;市区人口131947人,乡镇人口193868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8186人。其中:蒙古族17462人、回族5507人、达斡尔族3574人、鄂温克族416人、鄂伦春族83人、其它少数民族11144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62958人,女性162857人,性别比为100.06(以女性为100)。
在总人口中,0-17岁人口26356人,占总人口的8.09%;18-34岁人口61380人,占总人口的18.84%;35-59岁人口161320人,占总人口的49.51%;60岁及以上人口76759人,占总人口的23.56%。
202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15130人,较上年减少6044人,同比下降1.9%。总户数138005户,较上年减少871户,同比下降0.6%。在总人口中:有城镇人口286981人、乡村人口28149人,人口城镇化率91.07%;市区总人口131550人(不含牧原镇),乡镇总人口183580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57339人,女性157791人,性别比为99.91(以女性为100)。
在总人口中包含2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277823人、少数民族人口37307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蒙古族17087人、满族8952人、回族5343人、达斡尔族3522人、朝鲜族966人、俄罗斯族508人、鄂温克族423人、鄂伦春族68人、其它少数民族438人。
在总人口中,0-17岁人口合计24165人,占总人口的7.7%;18-34岁人口合计55874人,占总人口的17.7%;35-59岁人口合计153250人,占总人口的48.6%;60岁及以上人口合计81841人,占总人口的26.0%。
全年迁入人口8026人,同比增长294.2%;迁出人口11774人,同比增长124.4%。全年出生人口1152人,同比下降12.0%,出生率3.7‰,下降0.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448人,同比增长25.9%,死亡率为10.9‰,增长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牙克石市常住人口为256396人。
2021年,牙克石常住人口为25.46万人。
牙克石人民
市域内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0.1亿元,可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亿元,可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2.3亿元,可比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82.0亿元,可比增长8.1%。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5.6:48.8:35.6。
2017年,牙克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29.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38909.47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26亿元,同比增长3.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90亿元,同比下降29.40%;第三产业增加值71.58亿元,同比增长6.1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7.18:17.65:55.17。
2017年,牙克石市地方财政总收入8.38亿元,同比减少2.77亿元,同比下降24.7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亿元,同比减少2.69亿元,同比下降39.86%。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国税收入0.58亿元,同比增长24.23%;地税收入2.37亿元,同比下降40.26%;财政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52.2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61亿元,同比下降5.5%。
2017年,牙克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93元,同比增长7.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07元,同比增长1.4%;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平方米,同比增长1.9%。
2018年,牙克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38161.4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同比下降10.9%;第三产业增加值77.8亿元,同比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5:16.5:62.0。
2018年,牙克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4元,同比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59元,同比增长5.6%;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5平方米,同比增长1.9%。
2020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5亿元,同比下降2.1%;第二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同比下降23.6%;第三产业增加值65.3亿元,同比下降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1:11.6:64.3。
2021年,牙克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13.4亿元,下降12.1%;第三产业增加值67.3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6:12.4:62.0。
2018年,牙克石市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44.4亿元(含服务业),同比增长2.04%。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236.5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46万亩,粮食产量10.42亿斤,增长11.69%。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7.53亿斤、大豆产量0.3亿斤、马铃薯产量(折粮)2.47亿斤。全市油菜籽播种面积51万亩,总产量1.53亿斤。蔬菜播种面积1.9万亩,蔬菜总产量7.7万吨。中草药种植面积6.16万亩。
2018年,牙克石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1.35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8.73万头(只);生猪存栏2.63万口。全年肉类产量0.94万吨,同比下降62.99%。其中猪肉0.42万吨、牛肉0.22万吨、羊肉0.17万吨;牛奶产量4.27万吨,同比下降77.6%。禽蛋产量0.19万吨。牙克石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7.1万千瓦,同比增长2.2%;农用拖拉机5554台;农村用电量2126(含农垦系统)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0.92万吨。农药使用量633吨。
2018年,牙克石市地方系统共计完成营造林任务27.28万亩。其中新造林5.78万亩(含义务植树51万株),营林21.5万亩。
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8.5亿元(不含服务业),同比下降2.0%。其中农业产值23.1亿元、林业产值8.1亿元、牧业产值7.0亿元、渔业产值0.3亿元。实现增加值24.5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4.2亿元、林业增加值5.5亿元、牧业增加值4.6亿元、渔业增加值0.2亿元。
2020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9.0万亩。粮食总产量10.82亿斤,同比增长6.7%。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7.96亿斤、大豆产量0.26亿斤、马铃薯产量(折粮)2.53亿斤。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79.9万亩。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67.3万亩,总产量1.39亿斤;蔬菜种植面积合计1.7万亩,蔬菜总产量1.34亿斤;中草药种植面积6.3万亩;其它作物种植面积1.8万亩。
2020年,全市日历年度牲畜存栏19.2万头(只),同比增长3%。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6.2万头(只),同比增长3.8%;生猪存栏3万口,与上年持平。全年肉类产量0.9万吨,同比增长7.1%。其中猪肉0.27万吨、牛肉0.23万吨、羊肉0.33万吨。牛奶产量2.0万吨,较上年略增。禽蛋产量0.16万吨,较上年略降。
2020年,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7.2万千瓦,同比增长0.3%。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4141台。农村用电量2395万千瓦时(含农垦系统)。化肥施用量(折纯)8460吨。农药使用量576.7吨。
2018年,牙克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12.68亿元,同比下降1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11.54亿元,同比下降32.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5%。
2018年,牙克石市建筑业增加值8.01亿元,同比下降2.4%。全市房屋施工总面积144.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08%。全市7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4.37亿元,同比增长17.47%。7户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8%。竣工产值0.85亿元,同比下降51.70%。
2018年,牙克石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同比增长18.13%。在总投资中,项目投资8.3亿元,同比下降12.2%;房地产开发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4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02亿元,同比下降91.7%;第二产业投资4.2亿元,同比下降6.9%;第三产业投资18.2亿元,同比增长27.4%。
2018年,牙克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36亿元,同比增长6.5%。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6.68亿元,同比增长5.3%;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17.68亿元,同比增长10.4%。
2018年,牙克石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050.1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4%。其中进口685.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8%;出口1364.9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
2018年,牙克石市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7个,实际引进资金34.04亿元,同比增长89.32%。其中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0.35亿元,同比增长13.18%。
2018年,牙克石市全年共接待旅游者81.6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业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4.0%。
牙克石(1)海拉尔啤酒。
(2)蓝梅(俗名都柿),以及各类制品——饮料、醋饮料等。
(3)蘑菇(白蘑、花脸、树蘑),木耳,榛子(扎兰屯的),松子,都得吃野生的。
(4)东旗羊肉,嫩而不膻。
(5)各种野菜、野味,比如柳蒿芽、蛰麻子,狍子肉。
(6)奶皮子、奶干。
(7)牛肉干,最好的生制肉干,80元/市斤。
(8)牙克石酒厂的果酒,都是天然养生品。
2018年,牙克石市铁路运营里程(不含复线)648公里。铁路货运量3624万吨,同比下降5.03%;铁路客运量485.4万人,同比下降1.38%。全市公路里程1846公里。公路货运量1207.4万吨,同比下降3.29%;公路客运量142.3万人,同比下降3.92%。
牙克石火车站现阶段为二等站。牙克石位于滨洲、牙林两条铁路干线的连接处,是两干线主要的交通枢纽。市域铁路有滨洲铁路、牙林铁路、伊加铁路、博林、卓汇5条干支线,总长653公里。铁路可通往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大连、丹东、沈阳、长春、哈尔滨、张家口、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根河、加格达奇等地区。牙克石是内地通往林区的门户,也是通往中国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市的必由之路。市区有铁路专用线12条,总长14087米。
绥满高速公路主干线牙克石高速公路全长296.1公里,东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至甘南公路相接,西接牙克石至海拉尔一级公路。301国道环绕市区南郊、西郊,是连接中国陆地口岸满洲里并通向内地的主要通道。两条公路与牙克石—伊图里河公路、博克图—扎兰屯公路共同构建成了全市较为发达的公路运输网。
民航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位于牙克石市区以西70公里,可直达北京、石家庄、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大中城市。2010年,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共开通国内航线18条、国际航线3条,通达城市20个;参与机场航线运营的航空公司有11家,共保障进出港航班5977架次,货邮发运586.2吨,同比增长178.5%;货邮吞吐2130.4吨,同比增长94.6%。是牙克石市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牙克石市科技事业全年共争取呼伦贝尔市级项目4个,项目资金95万元;市本级项目2个,项目经费18万元;申报自治区级项目5个,申请资金204万元。签订技术贸易合同1项,成交额完成50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0万元)。“科技惠农工程”全年共培训1000人次。
2018年,牙克石市现有文艺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站)17个,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调频电视发射台6座,有线电视台1座。全市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2.6万人,广播综合覆盖人口32.6万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5000户,其中高清数字电视用户55000户。
2018年,牙克石市现有普通初中16所(其中含1所民办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在校学生4411人,专任教师894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5633人,专任教师568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3246人,专任教师200人,中等职业学校中有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754人,专任教师64人;小学13所、教学点2个,在校学生7097人,专任教师761人;幼儿园68所,入园儿童2540人。
2018年,牙克石市现有卫生机构228个。其中有医院12个,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个,村卫生室27个,妇幼保健所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公共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761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308人,执业医师1196人。
2018年,牙克石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68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30人。城镇就业与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人数达77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1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6%。
2018年,牙克石市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61728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27293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5359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9076人。全市城镇职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70060人(含遗属848人)共发放养老金144479万元;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待遇的人员有4678人,共发放养老金509万元;全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享受待遇的人员有5438人,共发放养老金5641万元。
2018年,牙克石市全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520户,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达271286人。其中:在职职工47917人,退休人员35971人,破产企业8219人,灵活就业30439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48740人。征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7500万元,支出31744万元;征缴工伤保险基金2285万元,支出1543万元;征缴生育保险基金967万元,支出448万元。
2018年,牙克石市失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为51900人。累计征缴入库失业保险费1758万元。本年共为49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及其待遇支出1282万元。
2018年,牙克石市全市共有城镇低保对象9696户、16707人,低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70元,发放低保资金8203.5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31户、489人,发放低保资金204.12万元。牙克石
牙克石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内蒙古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乌尔旗汉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绰源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绰尔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8个(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绰源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伊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库都尔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乌奴耳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蒙古呼伦贝尔银岭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牙克石市凤凰湖水利风景区),此外还还有凤凰山滑雪场、云龙山庄、中东铁路遗址公园等知名景区。
凤冠高级滑雪场总面积22平方公里,位于牙克石东南30公里处,东临滨洲铁路线,南连301国道,西至南博草原,北接凤凰山滑雪场,该雪场距市区20余公里。景区处于亚寒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25℃,积雪期长达5个半月。项目地最高峰海拔987.5米,其山形地貌、坡向坡度、雪时雪质均适宜建设高级滑雪场。
滑雪场拥有1条长800米运转能力500人/小时的单循环式双人吊椅缆车索道;总长5453米的6条滑雪雪道,分为初、中、高级,适合各种水平的滑雪爱好者娱乐;滑雪场雪板数量充足,并为滑雪的游客提供新颖时尚的雪服;雪场有吊椅索道、伸缩拉杆索道、滑雪圈索道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选择。此外雪场还有雪圈、马爬犁、雪地飞碟等冰雪游乐项目。
牙克石牙克石凤凰山庄位于市区东南郊,距市区8公里,距海拉尔区87公里,凤凰山庄面积2500公顷,海拔高度900米,相对高度300米,山下为扎敦河,山上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人工林,集中了呼伦贝尔的“山、水、林、原”四大特点。这里山势如波,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风格独特的人工建筑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凤凰山庄夏季是休闲度假、避暑的旅游圣地,冬季则是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里雪期长达五个月,高坡低谷起伏迂回的地势,形成了极为少见的天然滑雪场地。
凤凰山庄自1996年开始旅游开发建设,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建成了风格不同的景观15处;铺设了301国道至凤凰山庄的三级油路,山庄电、水、通讯、有线电视等各项设施齐全;建成了射击场、钓鱼池、古树索道、跑马场、滑雪场等各项娱乐设施;购置了旅游通勤车,设置了旅游纪念品专柜。已具备了70人住宿,400人用餐的接待能力。301国道从旅游景区旁经过,交通便利。每年旅游旺季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来此休闲、度假,2001年晋升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和自治区文明旅游景区。
凤凰山庄山水林原相间,观森林草原、冰雪风光,参与狩猎、骑马等民族活动以及滑雪、滑冰等冬季活动。拥有国内雪期最长、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雪道种类最齐全的滑雪场。
特色度假客房分布在林间、绿岛、山坡、河边,将群山点缀的优美别致。六角屋、瑞雪别墅、幽静居、兴安别墅、临溪阁、龙泉阁别墅建筑,充满了异国情调,别墅内环境优雅整洁,为您的旅居送上一分温馨与浪漫。
云龙山庄地处大兴安岭中部,山下为扎敦河,山上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人工林,集中了呼伦贝尔的“山、水、林、原”四大特点。
乌尔其汉国家森林公园在乌尔其汉林业局施业区内,距市区100公里,森林面积319公顷。原始森林人迹罕至,古木参天。在林中,遮天蔽日,天然动植物资源丰富,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杨树林下生长着众多的灌木及各类植被500多种,其中越桔、山杏、猴头、木耳、厥菜、黄芪和金莲花等药材。
喇嘛山风景区位于牙克石市东部50公里处,巴林镇境内,在巴林镇东南、大兴安岭东麓,它海拔高度785米,距市区200公里,巴林镇西北1.5公里,面积7平方公里
2020年1月5日,牙克石市入选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县(区)。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
2020年12月,入选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入选“2021冰雪旅游十强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29日,获得2021年度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20:0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89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