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在抗日战争中长大,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
1960年学成返校,在母校创办半导体专业和实验室。
1962年10月按应届毕业生分配到了中科院计算所二室101组(固体电路组)工作。
1989年,被公派到美国一家公司进行合作。
1990年回国后,就潜心钻研各种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从建立版图库,时序库开始,到寄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时钟树的生成,全局规划,时序驱动布线等等,全定制,标准单元,宏单元的设计方法都研究过,用户包括华为的程序控制芯片,计算所的模糊控制芯片等等。
2002年,66岁的黄令仪第一次见到胡伟武老师,共同的理想促使黄老师加入龙芯,一晃又是十五载,从1B,1C到3A,3B,再到GS464E,龙芯的每一块芯片中都凝聚着黄老师的辛勤汗水。
2004年9月,在圆满地完成了龙芯2C中所用的2块寄存器,6种I/OPAD,14种电源的PAD后,黄令仪向微电子所领导交代了全部工作及文档总结后,请求退休,因身心太疲劳,已67岁了。回到了桂林老家,胡伟武闻讯后,给了她一封非常感人的信,要她继续为龙芯的理想而奋斗,并派了他爱人晋红、龙芯骨干杨旭、钟石强在桂林找到了黄令仪,此时此刻,她没有理由拒绝,跟他们回到了计算所,坚持在2D、2E、2F、2F2中完成了她所承担的工作。
黄令仪在82岁时制成了“龙芯”,“龙芯”成为中国第一个国产的芯片,也让中国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这项伟大的成就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枚CPU芯片。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2020年1月1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2019颁奖大会暨理事长就职典礼在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相关奖项,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黄令仪获得2019年CCF夏培肃奖。黄令仪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中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17:1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87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