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0-15 16:58:14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格”,初见于秦朝小篆,形声字,木表意,表示树木的枝条。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格”。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译例词例句
gé                          名词         树木的长枝条long branch 格,木长貌。——《说文》
引申为格子shelf格目窗格上有火燃处。——《梦溪笔谈·活板》
栅栏railings;bars;boom战格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杜甫《潼关吏》
法式;标准;规格law;standard;specifications格令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礼记·缁衣》
条例;制度regulations;systems格目 
品格;格调 character;style人格 
箭靶子target格的夫射,仪度不得,则格的不中。——《淮南子·兵略》
 博戏名a kind of game格五 
表明某词在一定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意义关系的曲折变化形式ca 宾格 
通“茖”。茖葱scallion;onion 桂荏、凫葵,格韮菹于。——《后汉书·马融传》
 通“落”( luò)。村落 village 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史记·酷吏王温舒传》
动词       阻止;搁置hinder;shelve格格不入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孙膑传》
纠正,匡正correct格心人不足与適(同“谪”)也,政不足闲(非议)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
推究examine格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
量度;衡量measure;weigh格知 
击打;格斗grapple格击格者不舍。——《荀子·议兵》
击杀;搏杀kill格敌郢人等告 定国, 定国使谒者以他法劾捕格杀 郢人以灭口。——《史记·荆燕世家》
抗拒;抗御resist格迕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李将军列传》
古书借“格”为“佫”。来到,到达 arrive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舜典》
 形容词     拘执stubborn格虏 
被限制,受局限limited格限 
圣地sacred格人 
吉祥lucky革命 
正确correct格论 
通“嘏”。大 [big]  以格于主人。——《仪礼·少牢馈食礼》
代词 这;那this; that格号 
语助词。的of格来
 gē象声词形容某些碰击、断裂声 格登 
参照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词典

【唐韵】古柏切【集韵】【韵会】【正韵】各额切,音隔。【说文】木长貌。【徐曰】树高长枝为格。

又至也。【书·尧典】格于上下。

又来也。【书·舜典】帝曰:格汝舜。

又感通。【书·说命】格于皇天。

又变革也。【书·益稷谟】格则承之庸之。

又格,穷究也。穷之而得亦曰格。【大学】致知在格物。

又物格而后知至。

又法式。【礼·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又正也。【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又登也。【书·吕】皆听朕言,庶有格命。【疏】格命,谓登寿考者。

又抵牾曰格。【周语】谷洛斗。韦昭云:二水格。

又顽梗不服也。【荀子·议兵篇】服者不禽,格者不赦。

又也。【诗·鲁颂】在泮献馘。【郑笺】馘谓所格者之左耳。

又举持物也。【尔雅·释训】格格,举也。

又格也。凡书架、肉架皆曰格。【周礼·牛人注】挂肉格。

又敌也。【史记·张仪传】驱羣羊攻猛虎,不格明矣。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

又【尔雅·释诂】格,升也。【方言】齐、鲁曰,梁、益曰格。

又标准也。【后汉·博奕传】朝廷重其方格。

又格例。【唐书·裴光庭传】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光庭惩之,乃为循资格。

又【广韵】度也,量也。

又姓。【统谱】汉格班。

又【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

又废格,阻格也。【前汉·梁孝王传】袁盎有所关说,大后议格。

又格五,角戏也。【前汉·吾丘寿王传】以善格五召待诏。

又杙也。亦以杙格兽也。【庄子·胠箧篇】削格罗落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左思·吴都赋】峭格周施。

又扞格,不相入也。【礼·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注】格,胡客反。

又【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

【唐韵】古柏切【集韵】【韵会】【正韵】各额切,音隔。【说文】木长貌。【徐曰】树高长枝为格。

又至也。【书·尧典】格于上下。

又来也。【书·舜典】帝曰:格汝舜。

又感通。【书·说命】格于皇天。

又变革也。【书·益稷谟】格则承之庸之。

又格,穷究也。穷之而得亦曰格。【大学】致知在格物。

又物格而后知至。

又法式。【礼·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又正也。【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又登也。【书·吕】皆听朕言,庶有格命。【疏】格命,谓登寿考者。

又抵牾曰格。【周语】谷洛斗。韦昭云:二水格。

又顽梗不服也。【荀子·议兵篇】服者不禽,格者不赦。

又也。【诗·鲁颂】在泮献馘。【郑笺】馘谓所格者之左耳。

又举持物也。【尔雅·释训】格格,举也。

又格也。凡书架、肉架皆曰格。【周礼·牛人注】挂肉格。

又敌也。【史记·张仪传】驱羣羊攻猛虎,不格明矣。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

又【尔雅·释诂】格,升也。【方言】齐、鲁曰,梁、益曰格。

又标准也。【后汉·博奕传】朝廷重其方格。

又格例。【唐书·裴光庭传】吏部求人不以资考为限,所奖拔惟其才,光庭惩之,乃为循资格。

又【广韵】度也,量也。

又姓。【统谱】汉格班。

又【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

又废格,阻格也。【前汉·梁孝王传】袁盎有所关说,大后议格。

又格五,角戏也。【前汉·吾丘寿王传】以善格五召待诏。

又杙也。亦以杙格兽也。【庄子·胠箧篇】削格罗落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左思·吴都赋】峭格周施。

又扞格,不相入也。【礼·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注】格,胡客反。

又【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

说文解字

木长皃。从木各声。古百切。

说文解字注

木长皃。以木长别于上文长木者。长木言木之美。木长言长之美也。木长皃者、格之本义。引伸之长必有所至。故释诂曰。格、至也。抑诗传亦曰。格、至也。凡尚书格于上下、格于艺祖、格于皇天、格于上帝是也。此接于彼曰至。彼接于此则曰来。郑注大学曰。格、来也。凡尚书格尔众庶、格汝众是也。至则有摩杚之义焉。如云格君心之非是也。或借假为之。如云汉传曰假至也、尚书格字今文尚书皆作假是也。有借格为庋阁字者。亦有借格为扞垎字者。从木。各声。古百切。古音在五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照资料

书法演示

参照资料

书法欣赏

参照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释义索引
广韵 全清古落切/古伯切kɑk 506.26
 全清古伯切/古落切kɐk 512.09
集韵 次浊历各切lɑk 725.4.1
 全浊曷各切ɣɑk 728.11.7
 全清刚鹤切kɑk 729.8.1
 全浊辖格切ɣɪak 734.1.4
 全清各頟切kɪak 734.5.7
韵略      各额切  11.1
      胡客切  27.1
增韵      曷各切  13.7
      葛鹤切  16.3
      各頟切  11.1
      下革切  8.4
中原 入上皆来   全清 kiai 4.4
中州 入作上声皆来     叶皆上声  8.1
洪武   全清葛鹤切kak 30.3
   全浊曷各切ɣak 43.6
   全清各頟切kək 11.1
   全浊胡得切ɣək 68.5
参照资料

中古音集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备注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  kɑk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  kɑk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  kɑk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  kâk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  kɑk 
参照资料

方言汇集

客家话[东莞腔]gak7[沙头角腔]gak7[梅县腔]gak7get7[台湾四县腔]gak7giet7[客英字典]get7gak7giet7[陆丰腔]gak7[客语拼音字汇]gag5ged5giad5[宝安腔]gak7[海陆腔]gak7giet7粤语gaak3潮州话gêh4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16:58: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87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