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5西周青铜器

更新时间:2022-10-15 07:38:47 阅读: 评论:0

邮票介绍

志 编 号 T75 版    别 影雕套印 名    称 西周青铜器 全套枚数 8 发行日期 1982-12-25

全套面值 1.32元 全套售价 1.32元 发行机构 邮电部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摄 影 者   设 计 者 邵柏林

整版枚数 35(7×5) 参考价格 65.00-75.00(元/套)

备    注

图序 票图名称 雕刻者 面值(元) 票规格(mm) 齿孔度数 发行量(万)

8-1 何尊 高品璋 0.04 27×60 P11 302.01

8-2 伯矩鬲 孙鸿年 0.04 27×60 P11 285.26

8-3 利簋 孙鸿年 0.08 27×60 P11 574.21

8-4 牛首夔龙纹鼎呼振源 0.08 27×60 P11 508.61

8-5 折觥 阎炳武 0.08 27×60 P11 585.31

8-6 蟠龙兽面纹罍赵顺义 0.10 27×60 P11 298.31

8-7 燕侯盂 李庆发 0.20 27×60 P11 308.11

8-8 日己方彝 姜伟杰 0.70 27×60 P11 187.01

邮票内容

西周青铜器西周青铜器整体风格简朴凝重,但其中也不乏精致的艺术珍品,本套邮票就选取了其中八件珍品。

8-1为“何尊”,古代酒器。1963年于陕西宝鸡出土。上部为喇叭形的圆口,下部为方形,周壁有四条扉棱,从口部延伸到底部,通体有以兽面纹为主的花纹,器形极为庄重。有铭文一百二十二字,记述周武王、成王治理天下,营建新都的重要史实。

8-2为“伯矩鬲”,古代饮器。1975年在北京房山出土。双立耳,盖有两个相背的高浮雕式的兽面,中央有一个突起的牛头状的盖钮。造型生动并富于立体感。有铭文十五字,记载燕侯何矩赐贝之事。

8-3为“利簋”,古代食器。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下有方座,两耳。腹部和方座的四壁都以兽面纹为纹饰。簋底有铭文32字,记述了武王灭商的日期。

8-4为“牛首夔龙纹鼎”,古代饮器。1979年在陕西淳化出土。腹部有三个兽头?,与鼎的三足对应,鼎口下一周纹饰是由两条夔龙纹相向相成的饕餮纹。器形宏伟,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是已发现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件。

8-5为“折觥”,古代酒器。1976年在陕西扶风县出土。方形,前有流,后有?,兽头形器盖,通体饰以兽面纹和夔纹。有铭文四十字,记述折受周王赏赐而铸器。

8-6为“蟠龙兽面纹飠”,古代酒器。1973年在辽宁喀左出土。圆形,小口,广肩,深腹,圈足,双耳衔环,腹下有一鼻。有盖,盖上有一条昂首的蟠龙,周身有繁缛的花纹。

8-7为“燕侯盂”,古代酒器。1955年在辽宁凌源出土。敞口,深腹,附耳,圈足。以夔纹为主要纹饰。铭文表明此盂为燕侯所用。

8-8为“日己方彝”,古代酒器。1963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长方形,四角有扉棱,有四坡形盖,以兽面纹和鸟纹为纹饰。

这套邮票在设计上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第一,为了普及文物知识,在邮票上增加了文字说明。设计者借鉴了中国画中题论的“长题”方法,把器物处理得实、重、彩;文字处理得虚、轻、灰。尽管文字占画面五分之三,由于虚实的作用,仍显得重心在铜器。第二,邮票所选的八件铜器燕瘦环肥,形状不一。设计者力求统一,何尊耸长,燕侯盂硕短,设计者便采用多种手法,使整套邮票放在一起有一种“齐之不齐,不齐之齐”的均衡之美。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07:3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821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