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人们正被SARS般的病毒侵害,然而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一场真正的战争正在夺走许多人民的性命。毫不相干的两个人,一名孩童与一名老人在同一天失踪了。孩童的失踪马上被察觉了,老人的不见却是在数个小时后才被察觉到。外婆不顾一切发疯似地寻求生死两界帮忙寻找孩童,两者却都爱莫能助;老人的孙子却浪费时间在虚拟世界的战争游戏,他如同一般孩童般倔强而自足并不寻求任何人的帮忙,但亦同样地迷失在原地打转。疲惫的寻找结束后,两宗寻找终于在一个工地相交汇了。他们都没有找到想找的人,无可奈何茫然的端坐于此。而他们想找的人,就在这时携手出现了,仅仅与他们隔着一道铁板,只是他们看不见而已。
(以上资料来源)
时间 | 奖项名称 | 奖项届次 | 获奖称号 | 备注 |
2003年 | 第8届 | 新浪潮奖(李康生) | 获奖 | |
2003年 | 第40届 | 最佳剧情片(《不见》)最佳女主角(陆弈静)最佳新演员(张捷)最佳摄影(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廖本榕) | 提名提名提名获奖获奖 | |
2004年 | 第4届 | 获奖 | ||
2004年 | 优秀新锐导演奖(李康生) | 获奖 |
拍摄灵感
影片的灵感来源于李康生的妈妈带小孙子去公园溜滑梯,小孙子的头撞了一个包,然后她回来就说完蛋了,他父母回来一定会责怪她,她就一直说“怎么办?怎么办?”。李康生由此获得启发,觉得要写一部祖母找小孙子的剧本。
创作背景
该片原计划由蔡明亮和李康生两人各拍一个短片,然后凑成一部长片叫“不见不散”。后来蔡明亮先拍,又拍的太长,舍不得剪。而李康生只拍了60分钟,因为要配合蔡明亮的影片,又补拍成了88分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细节 |
韩国 | 2003年10月4日 | 釜山国际电影节首映 |
日本 | 2003年11月1日 | |
荷兰 | 2004年1月26日 |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
中国香港 | 2004年4月7日 | |
捷克 | 2004年7月2日 | |
希腊 | 2004年9月22日 | 雅典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4年9月23日 |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
比利时 | 2004年10月8日 | 佛兰德斯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04年10月16日 |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
奥地利 | 2004年10月23日 | 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
法国 | 2004年11月26日 | 3大洲南特节 |
捷克 | 2005年4月4日 | 菲比电影节 |
法国 | 2005年7月6日 | 巴黎 |
日本 | 2006年8月26日 | 东京电影节 |
(以上资料来源)
《不见》以独特的“儿童和老人”视角表达了非同寻常的社会关怀(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评),虽然描写的是关于寻找的故事,但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当代台湾社会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的几世同堂的家庭结构,正在经受着现代文明的考验和冲击。片中家庭因为寻找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最终导致了解体,表现了现代台湾社会结构发生演变的一个现象。然而其间的亲情、矛盾等又困惑着家庭的每位成员(搜狐娱乐评)。
《不见》虽然语言罗嗦冗长,但是表现了台湾人的冷漠,影片是在批判现实,表现了导演的社会责任和良心,其人文关怀令观众感动。片中老太太无奈只能不求活人求死人的情节对社会的批判就如同高高举起了鞭子。电影中一个又一个出人意料的情节,满含着深不可测的意韵。然而情节安排的过于人为化也有点矫情,一切情节都是为了那个无巧不成书的结尾设立(《大众电影》评)。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03:2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807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