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野螟,昆虫纲有翅亚纲的昆虫

更新时间:2022-10-15 02:26:53 阅读: 评论:0

形态与习性

豆野螟成虫 是一种蛾子,体长10-13毫米,翅展20-26毫米,体色黄褐,腹面灰白 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黄褐色。前翅茶褐色,中室的端部有一块白色半透明的近长方形斑,中室中间近前缘处有一个肾形白斑,稍后有一个圆形小白斑点,白斑均有紫色的折闪光。后翅白色、半透明,近外1/3缘茶色,透明部分有三条淡褐色纵线,前缘近基部有小褐斑2块。停息时,四翅平展,前翅后缘呈直线排列。雌虫腹部肥大,末端圆形。雄虫体尖细,腹部末端有灰黑色的毛丛。

卵 椭圆形,0.7X0.4毫米左右,黄绿色,表面有近六角形的网纹。

幼虫 成长幼虫体长14-18毫米左右,头黄褐色,体淡黄绿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每节的前排有4个毛瘤,后排有褐斑2个,无刚毛。腹部背板上毛片同胸部,但各毛片上均有1根刚毛。腹足趾钩双序缺环。

蛹 长约12毫米左右。淡褐色,翅芽明显,伸至第4腹节,触角、中足均伸至第10腹节。中胸气门前方有刚毛1根。臀棘褐色,上生钩刺8枚,末端向内侧弯曲。

豆野螟茧 分内外两层,外茧长20-30毫米,外附泥土枯枝叶等杂物,内茧长18约毫米,丝质绸密。

世代史

在广东每年发生7~9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年中以5~6月为害最严重。成虫昼伏夜出,最喜欢产卵在花蕾及花上,也有产于嫩荚或叶背,卵散产,在28~29℃时卵期2~3天。幼虫孵出后即蛀入花蕾或嫩荚内取食,造成蕾、花、荚脱落。2~3龄幼虫能转株为害,亦可以随落地花再转株为害,转株时间多于早、晚进行。受害严重的田块,常可减产30~50%。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吐丝下坠地面以细土、枯枝、落叶缀结土室,再在其中作茧化蛹。

豆野螟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7~31℃都能生长发育,但最适温为28℃,相对湿度为80~85%。

野螟的天敌有卵和幼虫的寄生蜂、寄生蝇等十余种,在8~9月份,卵的被寄生率有时可达50%。此外,蜘蛛、蠼螋也是田间常见的捕食性天敌,应予注意保护。

主要习性

1.生活及越冬 据陕西武功观察,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出现于6月中、下旬,基本是1个月1代,第1、2、3代分别在7月、8月和9月上旬出现,第4代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出现成虫,10月下旬以蛹越冬。

2.为害习性 成虫产卵于花蕾、叶柄及嫩荚上、单粒散产,卵期2一3天,初孵幼虫蛀入花蕾和嫩荚,被害蕾易脱落,被害荚的豆粒被虫咬伤,蛀孔口常有绿色粪便,虫蛀荚常团雨水灌入而腐烂。幼虫为害叶片时,常吐丝把两叶粘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叶肉、残留叶脉,叶柄或嫩茎被害时,常在一侧被咬伤而萎蔫至调萎。

3.趋性 成虫趋光性强,白天常躲在荫蔽处。另外,老熟幼虫常在荫蔽处的叶背、土表等处作茧化蛹。

防 治

农业防治对策

A、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集中烧毁。

[物理防治对策]:

A、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对策

策略是“沾花不沾荚”,即在豇豆等作物始花期第一次施药,第二次在盛花期(2 —3个花相对集中时),于早晨8点前花瓣张开时喷药,重点是喷蕾、花、嫩荚及落 地花上,连喷2—3次。两次喷药的间隔期,春播豇豆以10天、夏播豇豆以7天为宜。可选药剂如下:

豆野螟A、2.5%保得乳油2000-4000倍液

B、或20%氯氰乳油2000-4000倍液

C、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

D、或2.5%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

E、或2.5%天王星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02:2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280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豆野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