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秀宫
作者机构:树德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台湾高雄82445
出版物刊名:邯郸学院学报
页码:56-67页
年卷期:2015年第3期
主题词:孔子;荀子;天论;不求知天;统类
摘要:�荀子》的文本里有《天论》篇,但倡议“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不求知
天”并不等同于对“天”的存在做出全然的否定,他没有取消“天”与“人”的联结。荀子一
方面从人生而有的情性为基础,论说天职、天功、天情、天官、天君、天养、天政等。另一方
面,从“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来揭示“知天”的真正涵义。从先秦诸予对于天的综说纷
云,以及孔子的罕言“天道”,可以理解“知天”或许是一种对“天”画限后的结果。因此保
留着“天”的浩瀚转而从“道”、“人之所道”的面向来建立学说体系。荀子“不求知天”转
向人能“知道”,从讲究“礼义法度”,以及推崇“大儒知通统类”的诉求,代换了以“天
道”为立论基础的理路。因此传统对于心性的论述,不足以理解荀子《天论》里“不求知
天”的意义与价值。从荀子学说里推崇“知通统类”的观点,厘析《天论》里“心”、
“性”之名实约定,并洞察“不求知天”转向“统类”、“择一而壹”、“解蔽”的义涵。荀
子“不求知天”并不是将“天”局限为“自然义的天”,而是选择一条“变化代兴”、“人能
弘道”的理路。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21:3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959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