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帝内经》与中国哲学
姓名:徐如彤 学号:10502235 班级: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10级临床四班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的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 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无不体现了我国古老的哲学与智慧。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其哲学思维方式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易经》所承诺的是哲 学的思维方式,《内经》则提出了具体的生命科学形式。那么,以道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操作方式 则更加明确的解决了生命科学的具体实践问题。由此看来,中国医学与中国哲学是分不开的。
一、医易相通 中国医学与中国哲学都是我国最古老的文明,是先辈一代代智慧的结晶。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
究中, 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 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 《易经》是中国 哲学的基础, 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 也可以这样认为, 从中医学 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 所谓“医易相通”是也。
《内经》的生命科学原理表明,以中国医药学为基础理论形式的歧皇之道,在其阴阳会通、 五行运化、经气运卫、理法方药等经典理论形式中表现出的天人关系和对主体存在形式的认识及其所 把握的生命科学,是“医易相通”和医道相通的结果。中国的生命科学在形而中论哲学对其原理进行 推定之后,将成为人类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科学形式。中国生命科学的实践表明,人的主体意识的能 动性对生命的存在形式通过科学的可操作性的修炼,的确能达到相当高深的生命境界,这是不容怀疑 的事实。这其中所反映出的与当代已经习惯的哲学基本原理相悖的哲学问题,却是给当代的哲学提供 了最好的反思的依据。这是时代对哲学提出的挑战,可以相信,在中国的生命科学终于为终极关怀问 题的解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实践所证明其正确性之后,并没有任何理由再对所习惯的哲学抱 残守缺──时代的理性已经提出了这一要求。
二、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以中国哲学中的 阴阳五行为基础,将人体、四气、病证等等划分,形成了阴阳五行学
说,更好的应用于理论诊治。 1.关于阴阳 在“医易相通”中,以阴阳的概念范畴承诺了哲学认识论。《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的推定成为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范畴。在中国文化中,阴阳范畴 的具体应用,可谓一以贯之。在中医哲学中,阴阳承诺了哲学本体论的逻辑推定和主体论的形式推定。 例如“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 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 中有阴, 阳中有阳”(《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等等。
《灵枢·阴阳系日月》曰:“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 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关于至阴中土的作用,《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者土也,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 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
x0c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 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以气生,故不用焉。”上论表明, 至阴中土在人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对应于五藏纳五行之理, 则表现出中土对水火木金即太阳之心、少阳之肝、太阴之肾、少阴之肺的统领和调节作用。形而中论 认为,中土之所以具有对的这一对太阳之心、少阳之肝、太阴之肾、少阴之肺的统领和调节作用,是 由于脾胃居有对人体的整体产生的“中和之道”。
2.关于五行 内经中五脏分属五行,脾属土,其脾胃之中土的地位,对应于中和之道,脾胃的中和之用就成 为其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而言, 对应和中者, 人对应天地而和于中者也。就此而言,以五行论之, 中 土也。 由于脾胃的中和之用的重要性,因此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中土的作用。《内经》中关于四时有 “脾不主时”、“脾主长夏”两种说法,分别指脾分主四时而不独主一时和主四时中的长夏。此点出 了经中土的重要,对应了《易经》中土于中央,代表天地人中的人。这些论述与老子的“道大,天大, 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 十五章》,同出而述异也。
三、医道相通 中国的医学哲学思想中向有“医乃道之绪余”之论。 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以中医学为主体性而言,在哲学上表现出以《周易》、 道
教、中医学三位一体的道本体论的系统关系。表现为道统文化特性
的中国文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为最高目标。就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而言,受“道”哲学思维的影响就更是显而易见:以老子 为代表的道家以道规范自己的理论体系,并直接影响了《易传》的形成和歧黄之术的理论体系,表现 在哲学思维上形成了所谓的“医易相通”和医道相通的哲学观。道教为彻底贯彻和实现道家的终极关 怀问题,以人生的终生修道为实践,在练功的实践中由于对中医学的需要,使实践中的道学与中医学 的关系就必然表现为道学学者以道的哲学观对中医学的具体运用,以及在修道的进程中以自身的练功 实践对医道的理解而发展为道教医学。如《内经》中的阴阳、气血、经络、三焦、精气神、以及辩证 施治都是道教学者是在修道中身体力行的发展并完善的。
四、《内经》中的一些哲学问题 《内经》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反映出对人的生命科
学的重要建构和承诺的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对人的形而下之存在的自为性进行了医学模式的推定, 在群经之首──《周易》哲学的一以贯之下,使中国的生命科学形式和承诺的的本体论的哲学思想在 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中实现了统一。
对于治疗而言,以代表中国哲学思想的中国文化的经典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并在这一过程 中,诠释生命另一种形式的返璞归真。由于《内经》的生命科学及自在的本体论哲学的重要性,所以 应进行《内经》基本思想体系的研究,以推定中国生命科学的形式。
《内经》认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 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劳者复壮,壮者益 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於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
x0c身也。”(《阴阳应象大论篇》)、“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类似的论述和由此把握生命科学操作而成就显著者,在《庄子》、《山海经》和《道藏》中已是屡见 不鲜。
《内经》的生命科学原理表明,以中国医药学为基础理论形式的歧皇之道,在其阴阳会通、五 行运化、经气运卫、理法方药等经典理论形式中表现出的天人关系和对主体存在形式的认识及其所把 握的生命科学,是“医易相通”和“医道相通”的结果。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其承诺的哲学思维方式持久的作用于 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各个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21:21: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958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