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班观察记录《方块组合》

更新时间:2022-11-16 19:00:13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16日发
(作者:2016年9月27日)

区域活动中班观察记录《方块组合》(7篇),整理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1

观察内容:玩玩具

观察对象:杨雄凯

观察时间:20xx年9月

观察方式:随机观察

观察过程:

“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话一落音,杨雄凯就很快把自己的积木推倒

在地上,还把旁边小朋友的积木都推到,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积木一边扔一

边紧紧地抓住筐,看见小朋友过来,杨雄凯还没等到积木全部收好就搬着筐

往一边走,想送进柜子。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教育评价:

首先要表扬杨雄凯非常愿意帮助老师做事情,只要喊道收玩具收什么,

他总是很积极收拾好自己组的玩具还要去收拾别的组的。玩玩具是杨雄凯最

喜欢的事情,只要老师一说开始玩玩具,请坐的好的小朋友先拿,杨雄凯就

坐得好好啊!老师真希望我们的杨雄凯上课时也这样,那就更好了!

教育措施:

1、教师要和杨雄凯多交流,告诉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

应该做的,如:收积木时应该收自己的,将积木轻轻的一块一块放进筐里,

不允许哗啦啦把自己和别人的积木全推倒,而使地上到处都是积木。送玩具

也是几个小朋友轮流的,学会商量,不要每次都抢着送,而使得一个也送不

成,浪费了时间。

2、建议家长在家时多给杨雄凯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2

观察时间:4月5日下午区域活动时间

观察对象:手工操作区的一组幼儿(大班)

观察地点:大二班活动室

观察内容:

区域活动之前,我拿出两筐操作材料对小朋友们说:“今天老师给手工

操作区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有吸管、糖纸、模具刀、皱纹纸、小盘子、小

树枝等等,看看小朋友用这些材料和橡皮泥能做成什么,待会把你做的东西

给大家介绍一下。活动开始了,有十几名幼儿一下拥挤到手工操作区这块场

地,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橡皮泥又成了孩子们手中的“香饽饽”,只见一

个男孩子最先抢到模具刀,接着另一个小朋友把糖纸拿到自己的跟前由于准

备的材料非常充足每个幼儿都拿到了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筐里还剩下不少

材料。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第一个小朋友一会拿刀无目的地切来切去,

一会又拿小盘子摆弄来摆弄去,第二个拿着糖纸对着教室看了又看,显然他

又发现了糖纸的另外秘密大部分幼儿都只停留在摆弄老师提供的游戏材料

上,很少有小朋友在那儿专心地进行操作。直到游戏结束,大多数孩子也没

有用这些辅助材料做出好看、好玩的作品。

分析:

操作区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每次活动都有许多小朋友进入到操作区玩

他们喜欢的橡皮泥,他们用橡皮泥搓麻花、团小球,做糕点,但是由于缺乏

一些辅助材料,过一段时间后幼儿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搓搓、团团、压压,操

作区逐渐无人问津。新材料的出现使得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操作区又恢复

了往日的生机。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3

观察地点:编织区

实地记录:

编织区的嘉杰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会神的编辫子,可每当编到接头

的地方,就用左手拿着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几股玉米

皮,就乱七八糟的编起来;梁慧楠小朋友当编到接头的地方时,一连几次都

接不进去,就是接进去,用手一编又掉出来了,还有的干脆想放弃,不编了。

评析:

针对幼儿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迹象,我采取了鼓励、对幼儿的点滴提高

进行表扬,并给幼儿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了应对困难仅

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才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几

次区域活动中,我发现编织区的幼儿逐渐增多,并且编织的又快又好,基本

没有断头的现象。有时幼儿还会几个一组以比赛的形式编织,看着孩子们编

织的那么投入,拿着自我的作品欢乐的玩耍,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4

观察对象:XX

性别:男

年龄:6周岁

活动资料:生活活动

观察目的

培养幼儿不打断别人讲话,耐心倾听的'习惯。

观察实录

团体活动完毕,孩子们去喝水了,子墨来到我身边小声对我说:“教师,

我想给小朋友们唱首歌,行吗?”“能够啊!”我十分高兴地回答他。我组

织好孩子们,说了子墨的想法,子墨开始唱了,可刚唱了第一句,有的孩子

就喊:“我也会”;“他唱得不对”......活动室乱作一团,子墨的歌声被淹没

了,只听见嬉笑声。子墨难过地回到了座位上。

平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景,教师话说到一半,孩子们就开始七嘴

八舌了,部分孩子也经常插嘴,不等教师把话说完就急于回答,结果答非所

问。

分析记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表现欲十分强,可是不知等待、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话听一半的坏习惯也凸显了出来。在大班时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是十分重

要的。

采取措施

1.首先让幼儿换位思考一下,体会子墨的心境。

2.告诉幼儿随便打扰别人讲话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也是十分厌恶的。

3.团体讲读相关绘本《大熊有一个小麻烦》

4.组织一些团体游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如“传话筒”“听指令做动

作”“和我说相反”等等。

5.班内安排一些师幼对答小游戏:如“小嘴巴—没声音”“XXX—请注

意”“听我说—请您讲”等等。

6.教师自身找原因,要耐心听幼儿说话以身作则。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5

观察地点:秘密区

实地记录:

个秘密”社会领域的活动。教师出示传话筒,告诉幼儿这是神奇的传话

筒,说的话只传到好朋友的耳朵里,教师有个秘密,我用这个传话筒传到你

们的耳朵里。一下子,成成小朋友就两眼发亮,好奇心激发了出来。所以,

在接下的环节,谁愿意经过神奇的传话筒,把秘密送到我的耳朵里?成成小

朋友进取、踊跃地举着小手,急切地要把自我的秘密用传话筒传到教师的耳

朵里。你的小秘密愿意告诉自我的好朋友吗?成成小朋友更是积极主动地和

同伴说着秘密。

评析:

成成小朋友以前不喜欢与人交往,不能融入群体。显得比较孤独。经过

一系列的活动,在感受别人关爱的同时,逐步地能主动表达自我的愿望和沟

通,逐步地学会与同伴分享等。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6

观察地点:操作区

实地记录:

冯嘉灏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不愿意和同伴交流。今日,又

到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选择了自我喜欢的区域。冯

嘉灏就自我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我问他:“冯嘉灏:你怎样不进区域玩啊?”

他摇摇头,并不说话。我明白他是不懂得怎样样与小朋友一齐玩。我说:“区

域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齐进区域玩,好不好?”他点点头。

评析:

冯嘉灏之所以不懂得怎样样与同伴交流,是因为在上幼儿园之前讲的都

是自我家乡的话。一下子接触普通话,又不会说。所以,很不适应,对自我

又没信心,不懂得怎样样和别人相处、交流。看到别人进区域玩,就不敢一

齐去玩。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7

观察时间:X月X日

观察地点:教学活动、晨间区域

观察资料:

相对于2月、3月的‘太凶’行为,在教师的不断纠正下,家长配合,

她也在慢慢的改正这些坏习惯,进取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依照昀昀的一贯

兴趣爱好,很喜欢去美术区,可是由于一向来的晚,所以美术区的小朋友都

满了,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她去一些不常去的区域,在《老虎拔牙》活动中,

我请她去“拼老虎区”试一试,我先示范拼了老虎,她开始兴奋的念“老虎、

老虎”还指着图片下头的红色彩纸说“红色的、红色的”,我朝昀昀竖起大

拇指说“真棒”她也开心的跟着说“真棒!”看到她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我顺势给昀昀介绍了拼图的玩法,告诉她要“找一找”拼出完整的一幅“老

虎”。之后我请昀昀自我来试一试,开始时,她很认真的按要求寻找着拼图,

那幅拼图需要4块小图。昀昀找到了3块,就指着说“老虎、老虎”我提醒

她还缺一块,她又在篮筐里找了一番,没找到,就自我跑走了。

分析与措施:

根据昀昀的这个情景,我也思考,昀昀经常性的选择美术区、画画区,

能在美术区坚持很长的时间,是因为画画是昀昀的特长,在画画中,她能够

体验到成就感、提升自我的自信,越画越好!而很少、不太愿意去选择其它

区域,是因为她不敢尝试,怕出错,所以昀昀尝试其它区本身就是一个提高,

可能对其它的小朋友的要求是拼完整,可是对昀昀的要求能够稍微的放低一

些,比如说拼了3块也能够对她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她下次继续参加该区

域的兴趣,以此类推,让昀昀去进取尝试各种区域,让她有全面的发展。另

外,也应进取的与家长沟通,请昀昀按时来园,保证游戏时间的充足!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9:0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951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