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更新时间:2022-11-16 16:21:5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16日发
(作者:个体工商户管理办法)

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

的意识;(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

意识;(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

社会,认识社会;(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

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论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

1、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1)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

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2)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3)长

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

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4)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2、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

交通的便利(1)早在远古时代,新疆与青藏就和内地有联系。(2)大致沿渭水、黄河、济

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3)与这条线东西线相交,还有三

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

1)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乡,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

址。2)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3)近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窜山越岭,北达榆林、府

谷一带。中国地理的这些特征都形成着中国大陆内在的统一性。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交流范围及交流者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文化发展就越有利。

论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l)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

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

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

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

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2)广大地域与对天下统一的追求。分裂与统~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

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

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

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

远的四高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

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

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这里的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

所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

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着中

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在西北方向,帕米尔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

大文化世界。但在更近的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

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区域。这个辽阔的地域,向北可以延伸到今俄罗

斯的西伯利亚,西连中亚乃至东欧平原,东接中国的东北和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那里是森

林密布的寒冷湿润地带.这是一个巨大的扇面形地带,居住着很多古老的人群。广阔的蒙古

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

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最早的人群是严优,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

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

(4)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草原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

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草原主人。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

们送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

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人主中原,造成中原因有居民的向

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

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

重复,却是多次发生。这就是中原文明的历史命运。这命运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内涵。中原文

化,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试论述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l)正统文化的主导作用: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

化方向。

(2)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从逻辑上说,一开始

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合后,才

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

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

(3)地域文化相互交流的意义: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

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

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竞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

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他们在为同一的文化做出贡献的同时,影响着本土后人的价值感。

荣誉感。不仅是京城,任何交通便利的都会、城镇都有这样的文化功能。

(4)特定地域文化的保存作用: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

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简论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

开凿。

(l)开垦土地。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与土地的开垦相伴,古代相当重视

对土地的深度利用。先秦时期的魏国曾有李俚的“尽地力之教”,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

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汉武帝时期曾有“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

亩产量。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深度利用土地的意识加强,导致了一种“量力而行”

的经营观念的出现。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贾思想,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而不要过分

依靠开垦土地增产增收的主张。贾思船在《齐民要术》中更明确地说:“凡人家管田,须量

己力。”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特别多,广泛记载着劳动人民在农业

方面的智慧,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2)兴修水利。水利的兴修,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唐宋

时期,正是由于大量兴建败塘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最终在后中期以后,

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

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任、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在宁夏地区所形成

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在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豫地

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西北的水利系统,还

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

含量的作用。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开凿运河。开凿运河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开凿利用运河

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邓沟、鸿沟

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修。秦汉时有连接

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安清运的游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及

新河、利游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

河网已经形成。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偏向东北的一支称永济渠,北达琢郡;

偏向东南的一支称通济渠,南与山阳读、江南河相连,直达余杭。唐代中期以后,大运河的

偏南一支运输江南来的粮食,成为维系唐帝国命脉的交通线。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

然以洋河(通济渠的改称)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

与体水共称“通潜四渠”。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

如宋代首都开封(古称东京体梁)、扬州等,扬州城称得上当时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宋代所

以把都城建在属于平原地区的开封,也主要就是为了沛河的水运。

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这时的大运河基本是南北方向。沿

着运河有通州、河西务、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一系列新的城市的繁荣。清朝后期,因

黄河泛滥和海运的兴起,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

一、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

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

“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

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

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

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二、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

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

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

拥有的文化。

(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

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

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

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四、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

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

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2)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

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

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五、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区别。

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

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

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六、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文化概论课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

和阐释。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

俗文化的诸多成果。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

中国传统文化学的人门课程。

七、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一致,

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本课程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

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

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本课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按朝代分期。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

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八、简述我国历史上复杂的人口分布。

(1)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藩和羌人。靠近青海地区羌族人居住较多,一

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吐藩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

(2)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3)四川盆地,盆地的周围是林立的高山,居民成分复杂。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

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

(4)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居住过蒙古人等。

(5)东北居

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契丹、

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

(6)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较大的水系。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居住地,后

来还有溪、俚、僚等族,此外还有台湾岛、海南岛及漫长的海疆领土。

九、简述河套地区的要冲地位。

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这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

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特别是今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从来都是中原人群与草原人

群的必争之地。

十、简述关中地区的地理条件。

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及泾、渭流过的地区,沃野千里,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

祥地之一。历史上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养育过辉煌的古代文化。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

黄河在他的西北东三个方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备有阴山山脉,

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真可谓表里山河!而且南接巴蜀汉中,东联伊洛地区,有丰富的

经济后方,又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古代王朝都在此建都,的确是这里有得天独后的

地理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6:2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943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德州市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