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网友精彩评论集锦

更新时间:2022-11-15 07:14:3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15日发
(作者:河北省大学排名)

网友精彩评论集锦(一)

我的甄嬛传狗尾续貂篇终于完结了,发完最后一篇真是如释重负。很幸福地逛街、会友,整整九个月了,终于又可以心安理得地挥霍时间了。

九个月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而我却是收获满满。我不但完成了一个自己的心愿,而且得到了太多的爱与支持。一如在此谢过所有关注着这个故事的朋友。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我并未投入太多的精力。不是不肯用心,而是太忙了。大的框架是按照流潋紫番外中的提示设定的,而每一章的细节都是周六坐在电脑前才开始构思的,写完之后又匆匆发出去,几乎没有做过什么修改。看到大家对这篇故事如此喜爱,真的十分惭愧。感谢大家如此宽容地对待一如和她的故事。

这段时间以来,许多网友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评论。尤其是heloi的评论,水准远远超过了我的文章。一直想要将这些评论整理出来,可是苦于没有时间总是一拖再拖。现在文章完结了,也是该将这些评论整理出来的时候了。谢谢所有写评的网友!



-----------------------------------------------------------------------

22.梦魇

也许缳要从小盛子那里学来什么法子了。在宫里作女人,不学点医药知识是不行的。。。。。

我想皇后没有一箭双雕倒是非常明智的。也许没有准备素羹,就是她老练的证明。我这样想:

缳是皇后最大的眼中钉,有宠又有孕,有了儿子后果不堪设想,必然将来孩子继位,母亲作太后(一般先皇都早死于两宫太后);皇帝对陵容没有多少爱,宠都不多,所以即便生下儿子也不至于失控。

她没有想到在缳这里会失手,所以故意准备了害喜之人不会吃的东西,针对缳一个。流产了推说天气不好,缳体弱:看,一样的吃食,陵容不就好好的?如果一顿饭,两个孕妇都出事,显然饭菜里有问题,以玄凌现在对缳的心,只怕不把后宫翻个底朝天地查?就算查不出什么,也会警醒:在后宫,能把事情做得这么滴水不漏,恐怕不是寻常妃嫔。 ----------------Mayin



23.夜雨

☆浮生若梦,风华绝代☆——惋叹<眉庄>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短有谁怜,,风声寥寥,雨声潇潇.伴着纷飞落红泪,不禁为眉庄惋叹,天空中留下了她的足迹,留下了她的微笑,只是,天空依旧,人面却已去.用泪与血铭写着她可歌可叹,可敬可的一生.

秋风瑟瑟秋悲凉,愁云荡荡愁断肠。

路远迢迢路望尽,山高重重山凄凉。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的菊花瓣上,寄托着她高洁不污的灵魂;她怀着秋情、叩着东篱抒写“一样花开为底迟”的反抗,和为求得一丁点爱而作不懈探索,在“和云伴月不分明”的梦境中,渴望着“千古高

想想安现在真是报应不爽,之前一次次的陷害,现在轮到她自己了。孩子没了,长了一脸的黑斑,等着老死冷宫吧!

至于皇后这次能否一次被扳倒还很难说,毕竟皇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想打垮她没那么容易的! -------------------lunaanne



眉庄是很有气性的女子,原著中她为了彻底扳倒华妃甚至不惜烧伤自己,须知女子的皓腕也是美貌的一部分,眉庄此举与毁容无二。此处她如果拿自己的命来博皇后的命,也是可能的。

其实对于眉庄来说,在皇帝面前是再没有将来的了,也没有自己的孩子指望得上,家族里估计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唯一指望的,一是在太后身边能保得自己和缳缳的平安,二是她视同己出的缳缳的儿女将来能够有出息。现在太后死了,眉庄在后宫的依靠也就没有了,即使活着,皇后也会不断下手,万一缳缳再被扳倒,她是死是活也就是别人一句话的事,更不要说彼时既已一无指望,活着也不比死了强。所以,太后之死,是眉庄遇到的最大的危机。

但是一般来说,危机中都是有机遇的。太后一死,后宫势力立刻就要重新划分,其实太后死,后宫之中无人越得过皇后去,如果整件事就是皇后自己伪造一份遗诏这么简单,那并不需要画蛇添足地说:朱门不可出废后——皇帝还没起废后的心呢,这不是不打自招么?而且,如果有本事造得以假乱真,都可以直接赐死缳缳,起码可以直接说应当立皇后的养子为嗣,这些才是皇后真正需要的。可是为什么皇后没有这么做?所以,事情并不是单纯的伪造。

这其中除了上述疑点外,还有其他线索:一,从眉庄的表现看,她早就知道自己必死,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二,太后死前,皇后曾经多次去找太后——不消说,是在谈条件,如果这个条件好谈,比如“朱门不废后”(太后自己应该也是这个愿望,毕竟一个废后就坏了一门的名声),那应该一拍即合,并不需要多次讨价还价。三,如果是皇后有心杀眉庄,那应该早就把采月等人控制了起来,哪里由得采月偷偷出宫去?太后之死对皇后是双刃剑,一辈子的权势能否坐稳在此一举,眉庄不过是敌人手下的一个助手,皇后哪有功夫专门对付她?而采月出宫,必然背负着性命攸关的使命。四,除了眉庄,还殉了个孙姑姑。世界上哪有人心甘情愿自己去死的?孙姑姑和太后感情纵深,也可以像《红楼梦》里的鸳鸯一样“剪了头发做姑姑去”,何必一死?孙姑姑是必须要死的,但是,为什么?五,眉庄倘若要死,必然是认定有绝对把握可以击败皇后,而皇后对此一无所知(否则眉庄采月早就死了),这个把柄是什么?

先从比

较简单的问题看起:

首先,采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哪里都找不到她?

缳缳已经排除了躲祸的可能:采月和眉庄感情深厚,又是家里带来的,无处可躲,也断不至于躲。

那么,她是要给眉庄报仇?(假设眉庄是给逼死的)

这一点也不太可能。试问天下,谁最会为眉庄报仇?淳儿死了,丫头找的就是缳缳,同理,如果报仇,采月应该第一时间来找缳缳。即使出宫,也应该请求缳缳的帮助。除了缳缳,只有眉庄的娘家可能为她报仇,可是,采月也没有回娘家。由此我们隐约可知,采月是因为肩负重大政治使命,而隐藏了起来。那么,采月藏在哪里了呢?她的去处,必然是眉庄设计好的。除了娘家,甄家,眉庄还会信任谁呢?

要注意的是,这个人必须和朝廷及后宫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随时观察动向,决定何时出手。还有,这个人要有能力,藏得住采月,无论是甄缳还是皇后搜查,都不会被查出来。

一个可能是温实初,因为他是眉庄最信任的人。但是,温实初一届太医,假若皇后这样大权势的人出头一查,温太医还藏得住她么?何况,温实初和缳缳这样的关系,又天天见面,怎么瞒得过心思玲珑的缳缳?

还有一个可能,是清河王。无论眉庄知道不知道缳缳孩子的来历,受缳缳的影响,也应该知道清是可以信任的人。眉庄自己的心里,也是装着“别人”的,缳缳的心思,她也许早已明了。清是皇帝宠爱的亲弟弟,就算皇后派人去查,一则未必想起来去查清家,二则就算想起来了,也未必敢吧。何况到得揭发皇后罪行的那一日,清可是皇帝的弟弟啊,出头说一句:哥啊,你那老婆要不得啊。于情于理,都是合适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采月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她何时再度露面,2,她带走的是皇后的什么把柄。

采月再次露面的时间只有两种选择:1,先见缳缳,商量好了,一起对皇后下手。2,直接动手,给皇后致命一击,即使失败,也不牵连缳缳,但是一旦成功,缳缳里应外合起来也很方便。

个人倾向第二种,如果要和缳缳事先串通,走的时候就不应该瞒着她。可见眉庄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万一失败,就连缳缳这个“青山”也留不住了。

那么,采月带走的是什么样的把柄呢?

如果换一个思路想想,皇帝最恨什么人?

一是动摇皇权的人,可惜皇后不可能,她是皇帝一根绳上的蚂蚱,皇帝倒了,她也完了。就算她家里谋反,参考华妃家谋反的先例,罪不至死,皇帝心里并没有因此而太反感她。

二是谋杀他本人的人,可惜皇后也不可能,有老公总强过没有的,何况太后不在了,皇后是后宫我最大,哪有那么急着

做太后的。

三是谋杀太后的人,如果皇后矫诏杀人,勉强也归入这一类。这个是可以解释的,但是一则皇后仍然有退路,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二则这样的罪过,是可以摆在台面上说的,但是注意一个问题,皇后自始至终没有被明正典刑过,只是失宠,得罪皇帝等等模糊的罪名。

四是谋杀皇帝儿子的人。皇帝两个儿子,一个是皇后下半辈子的命根,还有一个是缳缳生的——如果眉庄知道皇后要杀小皇子,不赶紧着过来报信,死啊活的闹什么呢?

五,这个是好戏了,是皇帝心里最忌讳的东西——谋杀先皇后朱则柔的人。缳缳不过穿了人家衣服罢了,这一倒,花了五年才回来。先皇后必是皇后害死的无疑,如果皇帝知道的话,呵呵,这个就好看了。而且,这个恰好是不能拿上台面的话:结发皇后被亲妹妹害死,凶手母仪天下这么多年皇帝还没发现——皇帝这张老脸就彻底没有地方搁了。而这样的话,皇帝虽不废皇后,却绝对不能容忍这个凶手的养子——而且还是个呆子——继承皇位。

因此,我的个人猜测是,采月带着皇后谋杀朱则柔及其未出生的孩子的罪证,偷偷出宫,躲在清河王那里,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等待扳倒皇后的时机。

这样,其他的疑问也就有些解释了。

这个罪证必然是眉庄在太后那里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收集到的。太后本人对这一起命案应该是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这个罪证虽然是扳倒皇后的法宝,但是太后还活着的时候,绝对不能容许朱氏后族的地位动摇,眉庄孝敬太后,也未必忍心如此。皇后多年来必然是对太后宫里是否清楚她的罪行颇有怀疑,太后一死,皇后必然要接管宫中,一则证据保不住,二则眉庄自己也有危险。

因此,眉庄为了保存这一罪证,只能身处险地,并装做贤惠不问外事的样子,背地里却安排采月适时出逃。因为太后一死,后宫就是皇后的地盘,只有离开后宫,罪证才不至被销毁。

接着皇后来找太后了,她最关心的是将来能不能做太后。在这一点上太后必然是不肯松口的——都是她儿子的儿子,当然是挑好的才行,何况,她也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她能答应皇后的只是保住她后宫主人的地位,至于儿孙的命运,就自求多福吧。

孙姑姑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不得不死,不死,也会有人要她死。

眉庄也是,太后身边的人,又是皇帝曾经的宠妃,只有自请随殉,才能免去皇后的怀疑,只有这样,采月才有机会带上至关重要的罪证出逃。于是顺理成章地,太后在遗诏里表示:1,保住皇后的位子,2,随殉的加封(不管是不是太后亲笔,这个意思,都是太后首肯的)。后宫的势力重新划分,以皇后表面

的小胜,眉庄背地里布局的完成而告终。

太后一死,皇后立刻赶到,小乐一阵以后(死了两个可能知道内幕的人和一个地位比她高的人),发现采月跑了。皇后立刻意识到,此事说不定还有后着,于是她也许也在寻找采月。而更重要的是,她想到,如果采月是眉庄留下的棋子,那必然是留给缳缳的。因此,在这棋子发起攻击之前,她要立刻消灭掉缳缳。所以,才有了利用出殡陷害缳缳的布局。说不定她所需要的,只是搜查棠梨宫,确认罪证的所在。

只是眉庄终于棋高一招,留的这子,虽然是为了协助缳缳准备的,却撇清了和缳缳所有的关系。即使采月一击不中,缳缳也可以被保全。更何况,缳缳的失势,和先皇后就有莫大的关系,这个借助先皇后完成的一击,自然是和缳缳牵扯越小越好。

一点谬见,聊以表达对一如的敬佩之情。 ----------------heloi



--------------------------------------------------------------------------------

伊,2009-04-08 12:21:00



28.黄雀

叶子说的不错,后宫续确实不如后宫阴暗,玄凌也不如以前难测。抛开作者性格对文章的影响不说,我认为一如的文如此安排,其实有道理:

玄凌对于其他嫔妃还是喜怒难测,翻脸比翻书还快。但是,经过4年,玄凌认清了自己对女主的感情,而且女主宁折不弯的个性也得到了玄凌的尊重,于是玄凌对女主有了真正的宠爱和信任,所以在女主这里,我们看到玄凌总是温存体贴。

后宫其实还是阴暗如故,但是劲敌只是皇后一个,少了华妃和曹琴墨,安陵荣为了保胎,也暂时没有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内斗中,年老的如端敬,年轻的如惋愔,女主都以收服,其它新人还没有成气候,再加上玄凌现在对女主毫无避讳地专宠,所以,风波暂平而已。

关于土匪娘子的问题,我猜想,其实女主才是黄雀。皇后是螳螂,她一刀试捕二蝉,蝉一是安的孩子,靠的是云喜的药;蝉二是女主,靠的是抓菊清的把柄,毕竟菊清多年前曾是女主的人。但是,没想到蝉二女主却是黄雀,既等着螳螂捕了蝉一,又借着菊清,让螳螂浮出水面。

皇后这只螳螂,原本也是想当黄雀的:她一直希望女主作螳螂,等着女主安排红叶动手去捕蝉一,然后她再窜出来作黄雀揭发女主:菊清明明是受了女主指使...。可是,女主却按兵不动,她只好身兼二职,客串螳螂,却不想,离开这会子功夫,黄雀的位置就被女主占了。

我不明白的是,云喜到底下了什么药,下在了哪里?皇后既然要通过菊清栽赃,怎么没有把药再藏到菊清房里?好像如果没有红叶下在剩牛乳里的药,就查不出落胎药了,那样又怎样栽赃女主?

还是皇后本打算

让安落胎便罢,不打算弄出其他事端。偏偏被女主搞到查出了落胎药,所以就顺便透过菊清栽赃?

红叶拿到的落胎药,是女主让温太医配的,下到了安喝剩的牛乳里,再把药包放在云喜的房里,我想其实就是怕云喜一伙隐藏太深,不被发觉,所以,故意用来揭发真凶的。

也许是:

皇后等着女主命红叶行动,但是离宫前确认女主不会害安的孩子了;

于是皇后决定利用自己早已布置下的人亲自出手,让安莫名其妙落胎便罢,所以落胎药让云喜全部下在了不知哪里,并没有剩余,但云喜不知道小全子那里是否还有剩余;

最后查出了落胎药,而菊清偏偏前一天去过女主那里,所以,皇后真的以为牛奶里有女主下的药,只要对准菊清用刑,就真的能揪出女主。

而女主埋伏下红叶,只是为了制造皇后下毒线索,用来揭发真凶的;遣开菊清,只是为了让安身边没有得力的人,皇后好下药。。。

猜测其乐无穷阿。 ----------------------Mayin



看一如写的女主的战争,感觉更大气些。前面看紫的文,在女主直接指使温下药杀母夺女时,感到不可思议,两人形象顿时萎缩不少,更何况还喋喋不休地向端妃描述了过程,更让人瞠目结舌。杀母夺女,于己不忍于人又何忍?医者无德,即使衷情不二又怎样?难道紫的眼里真的爱情高于一切?所以觉得那个情节处理的很是败笔。一个孩子失去母亲,女主不该那么得意自喜吧。

一如的女主让作孽者自饮其果,设计摆局让作恶者自己浮出来,更计高一筹,胜利后也没有得意忘形,性格更厚重些。 ------------------风吹过



关于缳缳让红叶下的药的去向,我想一如大概是这么设计的:

皇后和缳缳前一阶段都在较劲,拼命地抬举陵容,然后在陵容那里安插眼线,她们都指望对方气不过了先下手,然后靠自己的眼线揭露下毒的人,打击对手。但是缳缳一直很沉得住气,就是不动手(这个我觉得一如写得很真实,缳缳地位出身都好,小皇子眼看也是个争气的,陵容就算现生个好儿子出来,也有自己出身的先天劣势,争不过缳缳的儿子,所以缳缳是不急着要她落胎。皇后就不一样了,她自己养的儿子亲娘已经死了,儿子本身也是个笨的,皇帝一直不待见,所以缳缳和陵容的儿子都是这皇长子的竞争对手,都得尽早除了。缳缳不像皇后面临了事实威胁,她的资本足,因此她比皇后能沉得住气)。

可是缳缳不动手,皇后的一石两鸟计眼看要泡汤,皇后那个急呀。于是皇后就出了一个高招:她让自己的眼线动手害人(这个是必须的,再拖上一两个月,万一陵容也来个早产,孩子落了地,就不好下手了),

然后她故意让缳缳的人发现自己的人在蠢蠢欲动。

她的如意算盘是,这样一来,缳缳如果想要跟进,给皇后坐实罪名。因为她们俩都清楚,如果对方下药的话,必然不会主动留下痕迹,那么要揭露对方,只好人为地制造线索。红叶和云喜是双方眼线,这是她们俩都心知肚明的,所以皇后推测,缳缳如果要给她制造线索,必然不会蠢到动用红叶,那么还有谁呢?最大的可能是菊清。于是皇后想,最如意的,莫过于缳缳果然中招,找菊清来下药(这个不是害人的那一份,而是做给外人看的线索),这样陵容一出事,皇后就立刻死审菊清,菊清熬不过招出来的话,皇后的计划就成功了。

当然了,缳缳完全可以不跟进,那就得皇后主动栽赃到她头上了,关于这个,皇后估计都想好了:先说菊清是照顾不周到,导致主子坏了事,于是欺负菊清两天,再弄个屈打成招,反正只要让人家知道两条,菊清下了药,菊清是缳缳给陵容的,那么缳缳的嫌疑是怎么也抹不掉的。更妙的是,既然红叶是缳缳专为陵容的事派去的眼线,那么缳缳发现皇后要下手的时候,即使不主动跟进,也至少要保护好红叶,令她撇去嫌疑,以免皇后栽赃。于是皇后得意地想:你保护红叶去吧,告诉你,你想不到的是,我打的是菊清的主意。

不能不说皇后是高明的,虽然都是拿菊清开刀,但是思路却不一样:如果菊清是缳缳的人,则缳缳必然会找菊清,因为她觉得我注意的是红叶,注意不到菊清,那么我盯着菊清是对的;如果菊清不是缳缳的人,那她肯定想的是保护红叶,记不得菊清,那么我诬蔑菊清,打缳缳一个措手不及,也是对的。

那么菊清是不是缳缳的人呢?很可惜,不是。所以缳缳知道,皇后是没有可能真的抓住菊清下药的事实的,那么皇后必然采取第二计划,给菊清栽赃,这可不妙了,菊清对陵容忠心耿耿,你要是告诉菊清吧,她肯定要阻止这件事,你要是不告诉菊清吧,那她被一栽一个准,缳缳也跟着倒霉。

于是缳缳将计就计,来了个更高的招:她故意把菊清找来,描描花样子。一来是为了配合皇后,让她没有疑心地继续演下去,并且故意增加指向自己的疑点,玄凌多疑,一个两个不明显的疑点,他兴许就信了,要是疑点太明显太集中,他反而不信。二来也是保护了菊清——皇后既然盯上了她,她的行踪岂有不知道的?前脚皇后才放风出去要害人,后脚缳缳就来找她,好了,她肯定是缳缳的人,这是在帮缳缳制造线索呢!于是皇后想,用不着我来栽菊清的赃了,抓她没错,她是正主。这样,菊清被认为栽害的可能也降低了。三来,也是为红叶实施计划清

理障碍,皇后一心盯着菊清,以为红叶既然是“已经暴露的卧底”,必然不会被用,那么对红叶的监控也就放松了。四来,菊清是陵容身边第一得用的人,她在的话,这药,未必下得进去。

这样才有了后来的风波。至于云喜,她是确实下药的,而且是她下的药导致了陵容的流产,只不过这份药应该是没有留下痕迹的,就算陵容吃剩下了,也绝不会留着给太医检查——从陵容药性发作到太医过来,拖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这个不消说是皇后预留给云喜销赃的。牛奶里查出的药物是缳缳的人故意制造的线索,这也是皇后意料之中,只是她以为那是菊清下的罢了。所以皇后一上来就抓着菊清狠狠地审,谁想到菊清是真真正正的清白无辜人,七审八审的,搞得皇帝都知道了,此时她就算反应过来,再想去审红叶,皇帝也已经不信任她了。而这时,缳缳利用了自己嫌疑太大,太集中这一点取得皇帝的信任,介入审案,促使云喜吐口。其实云喜是知道自己下的药不可能被查出的,但是药包,剩药一发现,再听说是小全子供的——肯定是自己被上头放弃了,这时云喜还能怎么说?“我下了药,但是牛奶里的药是别人下的”——这个说法根本救不了她的命,反而是连累更多人,甚至她的主子。

至于说缳缳怎么解释自己知道云喜和小全子是一起来的,这个还是很好讲通的。后宫嫔妃之间,就算交好,老往人家宫里跑的,也不至于当面过问人家丫头公公的来历,这种事多半是下人之间的小道流传。反正缳缳和陵容面子上依然交好,下人之间沟通也密切,缳缳知道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最后关于缳缳和皇帝之间的感情,还是忍不住想多两句嘴~~

其实即使没有清河王,缳缳和皇帝,也回不到从前了。想想一开始,缳缳在修行的时候,对皇帝已经是彻底绝望了,要不是为了给清的孩子一个名分,她绝不会回去。毕竟清修的妃子,即使皇帝想要她回来,也是要征得人家同意的,强行从庵里抢出来,就有点不尊重佛祖了。所以缳缳一则不愿意,二则也有权说不,所以皇帝也是无可奈何的。

现在缳缳回是回来了,但是心里已经有了别人,而且,从皇帝那里得到的,是心冷以后的慰藉了。女人爱一个人的时候,小小的在乎也会心动,不爱的时候,再多的关怀,也只是感谢。李白说“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讲的是卓文君,即使用白头吟打动了老公,争回夫人的位置,可是当初的抛弃,已经成了心头永远的一道伤,再不复人生若只初相见时的绮丽。

皇帝是觉悟了自己对缳缳的伤害以及缳缳对自己的重要,因此要她回来,千般万般地弥补伤害。其

实皇帝这也是人性使然吧,只因得不到,才是最好。记得另外一个续后宫的故事说,赫赫族王子看上了缳缳,硬是讨要,皇帝从那时起才开始重新关注她,私以为这个理由还是挺说得通的。多数人都是这样,自己有的从未觉得好,只有到别人赞赏艳羡时,到自己几乎失去时,才重新珍爱起来。

何况皇帝是不是真的从此以后就只得一个缳缳在心里了?很难说。多少凭真正的自我赢得他注意的女子,终于抵不过莞莞留不住的背影,而本身就是以替身位置走过来的缳缳,难道真能磨灭皇帝固守多年的记忆?先皇后的死因到现在也就是若明若暗的讲到,后面多半会是引发后宫大风波的因由,到时候缳缳会发现,皇帝的心仍然是将最珍视的部分留给了莞莞,其他女人即使穷其一生,都不可能超越。

这也是我不喜欢这个皇帝的地方,对亡人的深度钟情并不是坏事,哪怕从此他一个也不爱了,那也是他自己乐意。但是我不喜欢的是,为什么明明不爱,却仍然要一个又一个地迎娶新人?为什么要拿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强去充当另一个生命的投影?他不断寻找莞莞在人间的缕缕踪迹的时候,可曾想过面对的是和莞莞一样的生命?而这些生命将作为他的收藏品,她的替代品,荣光无限,却失去了生命的尊严?

皇帝对缳缳的觉悟,与其说是真正爱上了缳缳,毋宁说是这个和莞莞一样美好,而且高度相似的生命,终于使他模糊地认识到,摧残缳缳,和摧残莞莞一样残忍恐怖。这时他方想起她的好,想起自己的愧疚和她的委屈。而且,这时他方知道,当时的后宫,除了她,还有谁是真心跟着他?可惜这样的觉悟,依然到得太迟了。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是的,缳缳可以忍受他的冷落,但是当心灵上遭到背弃了以后,又如何把它当作从未发生过的噩梦呢?

--------------heloi 28.黄雀

--------------------------------------------------------------------------------

伊,2009-04-08 12:21:19



29.中秋

拍手叫好中……我怎么就只想到了宫外有个清河王可以助缳缳的力,却没有想到宫里还有个端妃呢:)现在想想一如这样安排才合理,清本来就是不愿意多事的人,缳缳进宫已经是他心头一痛,干涉后宫估计他躲都来不及吧,端妃就不一样了,从最早时候起,她就认定了皇后是后宫首恶,而且端妃的家世好像比起缳缳家是犹有过之,堪比当年的华妃(不然端妃如何不生孩子就封妃,多年无宠还是高高在上)。这样看来,端妃无论是事发前藏住了采月,还是事发后寻来了采月,都是说得通的。采月身上背负的眉庄之死的隐情,肯定和皇后有关,而

且听一如的口风,高潮快要到了呢。

关于婉愔,偷偷笑一下,我觉得这个人物身上有一如的影子哦:)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贞贵嫔既然能够在皇帝几乎心死的时候平步青云,肯定是个手腕通天,冷静狠心的人,甚至可能成为缳缳的劲敌,即使最后与缳缳交好,也必是费了缳缳老鼻子劲儿。却没有想到一如笔下的婉愔完全是个聪慧机敏,善解人意的可人儿,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因为深深地理解皇帝对缳缳的真情而成为皇帝的红颜知己的——这让我想起徐惠妃来了:)

其实婉愔如果真对缳缳处处设防的话,前面就不会傻乎乎地嚷出墨香是自己的人来,可见婉愔对于缳缳,还是有一点单纯的崇拜,仰慕甚至惺惺相惜的,只是缳缳并不习惯这样的感情罢了。如今后宫之内,虽然再没有第二个眉庄,缳缳可以深交的朋友,其实还有婉愔(在原著里,能看出来预设的情境应该是缳缳一个真心朋友也没有了,所以我觉得,一如姐姐的心肠,还是很软的)。可惜缳缳在离宫之前已经恨透了这个“吃人的地方”,即使对于天上掉下的朋友,也一时不能全面接受。

另外多嘴一下,一如姐姐笔下写到的人物,很多是已经性格定型的了,新人物实际上只有婉愔,绾绾和小盛子。单看这三个人个个都是站在缳缳这边的,就知道一如姐姐有多么善良,不忍心缳缳再受坏人的气了:)

最后谈一谈皇后和陵容。

看见这么多朋友说:皇后和陵容真该再惨一点的。其实我觉得这甚至不是缳缳的本意。缳缳在佛堂的五年,一则感受了真情,二则性格中也增加了许多佛性。瑾汐说故皇后的时候,缳缳说:韶华谢世,夫君一世牵挂,原也是造化。这就不是以前的缳缳能说得出来的了。以前的缳缳,眼里只有自己的爱情,现在她已经可以宽容并理解地看待别人的爱情。

我注意到一如姐姐写了很多陵容的不得已处,比如父亲不争气,连累她身处人人一双势利眼的宫中,却连打赏奴才的钱都发不出来——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到红楼梦里的邢岫烟,为了不受奴才的气,竟被迫拿过冬的大衣去当钱给他们买酒喝。何况,陵容如果一无可恤之处,也不会有菊清为她忠心耿耿了。为皇后所役使,说到底还是受她那个腌臜父亲的罪,所以我想一如对陵容的态度应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这个“争”,这里咱们就当“争气”来看吧。陵容虽然是坏人,但是我们也要搞清楚坏人是怎么变坏的,而且事分两半的看,陵容也是可怜人。因此才能理解缳缳为什么对陵容的落胎毫无喜悦,甚至有点后悔让陵容破了相,这并不是缳缳无原则的善良,而是她在佛堂里领悟到的宽容,让她看见了

可恨人的可怜之处。

这一集里有句话很让我感慨:皇后半夜在亭子里坐了很久,于是生病了。注意这里皇后跑去亭子里吹冷风,可不是为了找病,她完全可以装嘛,去吹冷风,和现在很多女孩一样,是伤心赌气。所以我觉得,皇后是真的爱皇帝的,而且爱得非常非常强烈,可以说带有绝对的占有性。因此才会下杀手害死自己的亲姐姐——记得那个很有名的故事吗?一个妹妹在自己姐夫的葬礼上对一个男子一见倾心,却不知那个男子是谁,于是她就杀了她亲姐姐!为什么?当时我猜了很久猜不出来,原来只为了再制造一个葬礼,再见到那个人!可见,倘若没有理智与善良的缰绳,爱,是可以轻而易举地驾驭人走向疯狂和冷酷的。所以我很讨厌原作的番外《玉簟秋》,那个公主也是眼里只有一个见了一面的男人,便把亲情友情,责任宽容,以及世间的一切美好都忘了,搞得身边每个人,连她的爱人都伤心劳神,偏作者还坚决地拥护这种杀伤力极高的“爱情”,当作是美好的任性——任性是百分之两百,美好么,我是真的没有同感。

所以说后宫是吃人的地方,陵容倘不进宫,未尝不是一个灵心慧性的小家碧玉,并不至于被卷进世俗的勾心斗角利益纷争,贾宝玉怎么说来着?珍珠般的女儿家嫁了人,便沾染了男人的气味,变成晦暗无光的鱼眼睛了,这男人的气味,就是这利益纠葛啊。别人家的女儿都能被家里的男性保护着,挡在这万丈尘嚣之外,可怜后宫女儿,却靠谁保护呢?皇后倘若不进宫,未尝不是一个和丈夫白头到老的贤夫人,可是在丈夫随时都会变心的后宫名利场里,这注定是她不可实现的梦想,如果她逆天抗命的话,下场就是和现在一样:残忍而疯狂,为所有人,甚至自己的爱人所唾弃。她们都是被后宫毁掉的美好女子,因此一如和笔下的缳缳都给予了她们高度的同情和怜悯,然而在怜悯之外,却仍要毫不犹豫地去打击,去毁灭,这也是对缳缳的精神考验吧。 --------------------heloi



宫里哪有真正的团结,有的无非都是党派争斗,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即使陵容一直帮衬着缳缳,到了对头覆灭的时候,也一样会翻脸。比如皇后和缳缳,在对付华妃的时候,那叫一个团结一致,那叫一个心有灵犀……对付完华妃立刻就翻了。说难听点,好比国共合作,日本人欺负到头上来了,两边可以考虑暂时放弃党派之争,日本人一完蛋,立刻开内战。陵容和缳缳是有利益矛盾的,又不是交心交底的挚友,绝没有可能真正团结。缳缳这一边的人,除了真心朋友眉庄和婉愔,其他都是没有真正竞争实力的人,比如端妃和敬妃,她们只

是想要个小孩带在身边以慰寂寥,和缳缳没有利益冲突,或者天真混沌,还不懂争宠的,比如淳儿,或者根本无心待在宫里的,比如瑞贵人。连个久居冷宫的陆昭仪,还要和缳缳争一口闲气,更何况那些年轻有指望的妃子呢?

所以在宫里,要想活下去,要不就是把威胁你的人全部铲除,要不,就是低眉顺眼,八面玲珑,人人笑脸相迎,处处做小伏低,或者干脆做个木头,除了受点奴才们的气,却也活得下去。因此缳缳虽然看见了陵容和皇后的悲哀与可怜,却仍要置她们于万劫不复之地,因为否则,万劫不复的就是她自己了。

至于陵容嘛,有句话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虽然可怜,却也是可憎甚至可笑的。 ---------------------heloi

















网友精彩评论集锦(二)

30.淑妃

其实我感觉后宫里最可怜的人还是端妃.

当初被华妃和皇后害的那么可怜.

端妃的手段其实也不差的,所以采月一定是在端妃那里,更何况以端妃的家势,也一定能藏的住采月.

现在有了机会,我真的希望端妃能够出了这个恶气.

这样才公平些~

对于安陵容,紫的文章里写的后来的她,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义.

不过,这也正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原因吧.

其实,想着如何让她死,并不残忍,在后宫的那个地方,也许更残忍的莫过于孤独的终老,一个失去了帝王宠爱的女子,在后宫的日子是十分难熬的,大家还记得金枝欲孽里的福贵人么.连茶叶都供应不上,更别提饭食了吧~

还有環環禁足时候发生的事,光是奴才的气,就够她受的了.

以色事他能,能得几时好?

对于皇后么,我感觉她更适合于现代~~一夫一妻制,那皇后那样的女子一定是位贤妻良母.

生不逢时啊~~

残忍的后宫

其实,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最最可怜的人物,还是华妃.

因为她的家族,她即使有孩子也不可以生下来,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

她是那么爱她的丈夫,明等到夜,夜等到明的~然而,她最后得到了些什么.

也许,华妃的故事由一如来写就不会那样的凄惨了吧.

以前看了一篇貌似番外的东东,写的是皇帝死后安陵容就随着去了,皇帝一直没有废除皇后,但是皇后一直在冷宫待到了死.

这让我想起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不过,最后金屋变成了冷宫.

如果那篇番外是事实,那么皇后的结局应该算是最残的了.

大家别忘了芳嫔在冷宫里吃的可是跳瘙啊~~并且吃的还是那么的津津有味............

无法想象. ----------------------新浪网友



终于等到了淑妃的册封,接下来的情节就是陵容的晋封和随之而来的大封六宫。

女主终于摆脱了那个梦魇一般的“莞”字,一如也终于可以结束阿紫设定的情

节,完全放开手去写自己的故事。

但是在一如安排的环境中,陵容的册封显得有些奇怪,似乎是一件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而且没有生孩子就册封,也不合礼制。期待作者在后文中给出合适的解释。

最后给作者挑几个小错:

太后的丧仪百日是远远不够的。按照最近的清朝的礼制,大丧是27个月。在大丧期间,是没有任何册封活动的,即使有,册封礼也要延后。当然,在架空历史小说里,就没有必要等这么久了。

其次贵妃用明黄也是犯禁的,明黄只有帝后可以用。

还有,册封的日子不是礼部拟的,这是钦天监的工作。

正式的礼服上是不会有牡丹的,一如参看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服装(87红楼梦的服装指导是沈从文哦)就知道,一般官宦人家就可以用牡丹,而后妃的装饰多是野鸡的图案。

挑错不是为了显示本人的才学,只是觉得几个小地方,并不影响情节,改一下可以使故事更完美,想来一如MM是不会见怪的。 -------------小小胖胖



关于琪婕妤,个人觉得这个人物在前面原著出现的倒不多,一如姐姐这般改无可厚非,何况原著的最后一章给我的感觉是很古怪仓促,不知道紫粉们会不会因此扁我,但是个人觉得有些地方比较怪,比如陵容的刻画,本来是一直带点无奈,带点悲剧色彩的,到后面居然一下子就变成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倒把前面下的心血抹杀了。而皇帝那个“没经过皇后训诫,不算礼成”简直是胡说,天地都告了,祖宗都谢了,册封已经完全合法,禁足啊扣薪水啊啥的都还说得通,哪能昭仪说不封就不封了,跟皇天后土列祖列宗闹着玩呢?就算是《新婚别》里说的“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也只是说“未分明”,表示传统礼仪没有完全行使完,做了媳妇也不算非常合礼仪,还不曾说“就算拜了天地,没见公婆的不算媳妇,直接回娘家当闺女去”,然后后面生了孩子,又来个“你要是愿意,我还当你是昭仪”——又闹着玩了。感觉最后一章简直不像作者的原笔,一如姐姐实在不必要完全参考。

但是琪婕妤本人怕也不是什么慈善之辈,缳缳和眉庄栽赃华妃纵火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按说她和华妃家里虽然宿敌,但是她进宫时华妃家早已败落,华妃哪还有空欺负她,可是她听见烧宫的消息,第一反应不是关心自己的姻亲姐妹,也不是担心后怕,而是一边哭一边请皇帝杀了华妃。其实她也知道,就算华妃放火,也是对着缳缳来的,她却说自己也有生命危险,虽然是帮着缳缳,但是我觉得她不是真心对缳缳好,而是存了自己的算计在里面。当然后宫里像她这样的小算计多了去了,并不能说就是坏人,自保加一点点往上爬

的动力而已。

欣贵嫔一向嘴巴快,属于对缳缳得宠很羡慕,却也不觉得不公平的人,倒是讨厌起陵容这样的假惺惺来,她是头一份。这个人物在后宫中的话暴多而且基本没有营养,和端妃鲜明对比,如果说端妃是个神秘仙女加女诸葛的话,欣贵嫔倒有点像寻常人家的快嘴妇人,虽然有时候俗气点,却也有些寻常生活里的趣味和气息。说句玩笑话:要是我本人来选择的话,如果不是事涉重大,只是日常散心的话,倒是宁可听欣贵嫔瞎掰,也不想和端妃费大周折打哑谜的——这哪里是散心,分明是找操心的。

皇后为什么要封陵容?我也说不清楚,不过现在看看,皇后除了陵容,还能封谁呢?她向来擅长挑动党派纷争,自己倒没有建什么党,现在手下只有陵容,贞妃和丫环们,贞贵嫔是个聪明人,而且家世高贵,抬举她上去,就像当年抬举缳缳对付华妃一样,踩死一个,又来一个,有这个教训,皇后是绝对不会让自己手下的人风头盖过自己了。陵容就比较安全,人家基本是后宫公敌,而且小门小户的成不了气候,就是抬举死她,也轮不到她做未来的皇太后,现在为了制约缳缳,也没有别的路数了吧?

再说人家好歹跟着自己这么些年,缺德事也没少帮衬,现在自己害她害得这么惨,给个顺水人情也是说得过去的。

更何况,重要的是陵容知道她的事太多了,当初下流产药就下得够狠,说不定就是指望害死了灭口的,现在灭口没有成功,但也不能把她推到缳缳那边去,不然皇后岂不比华妃的下场还惨?笼络笼络,至少给陵容提个醒:你说什么也是我的人,咱俩一绳上的蚂蚱,别以为你现在倒戈,缳缳就能容了你,老实跟着我才是正理。一点胡乱猜测,皇后有没有别的深意,我却猜不出来了~

最喜欢这章的最后一段:于我而言,这册封唯一令我觉得欢喜的,却是我从此可以摆脱那个伴我九年,如梦魇般令人窒息的“莞”字。我从此不再是莞妃,而是淑妃甄嬛了

这是甄缳的自我意识彻底觉醒后才说得出的话,此时她已经不在意皇帝爱不爱她,爱她,那是福分,却不是缘分,不爱,那也就是平安,倒还少些愧疚。她也已经不在意位分,不加封,她上面也没有四妃和夫人了,加封,就算是封了皇后,心里也终是空的。然而她愤怒和伤心的,是她这么许多年来,她都只是个影子,更可悲的是,还是个死人的影子——活人再争,争得过死人吗?然而别人还羡慕她:不就是长得像前皇后吗?一路高升,运气真好!

好?好什么?就连华妃,还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就连小小年纪惨死的淳儿,在丈夫心中,也是淳儿自己,可是她呢?她永远不是甄

缳,而是莞莞二世。而且,如果她申明一下“我是甄缳,不是朱柔则”的话,还要遭罪——这还有天理吗??!!

《千与千寻》里,忘记名字就是无法回头的迷失,《加勒比海盗》里,忘记自我就是无穷无尽的茫然和麻木。皇帝说自己忘了前皇后,只有缳缳一个了,可是这个莞,却是她躲不掉的阴影。一日还是莞莞,一日还是如被另一个女子附体——想一想,假如你爱一个人,他却爱着另一个女人,好吧,那个女人死掉了,或者别嫁了,于是他对你说,要你做她的替身,你肯吗?至少,我是不肯的:我也是个堂堂正正的人,请你不要借爱情的名义,将我的名字和自我抹杀,而如果你当真爱上了我,那么即使我死,也不愿你将另一个女子的灵魂拿来作祭品——这未免太过奢侈。而对于缳缳来说,作为莞莞这个名字的投影,她独一无二的灵魂都不复存在,至于尊严和独立,那更是免谈。

于是,在一如姐姐的笔下,我们的缳缳,终于回归到了自己,她作为她本人被承认,亦即当年花影重叠下迷失了的自我的苏醒。虽然,这一时刻,对于她和皇帝之间的感情来说,来得太迟。 -----------------heloi

皇后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孩子呢?

一是纯元皇后之死,二是多年来后宫中频频发生的后妃流产事件,估计玄凌对皇后早有疑心了,华妃堕胎的药不也是皇后亲手制的吗?他心中明白,皇后的恶行绝不仅为争宠,她的野心是希望自己早日生下皇子,将来继承了皇位,皇后变为太后就大功告成了。

从书中能看出,玄凌明显偏爱宠妃的孩子,说明他还是比较看重爱情的,估计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也会从这些孩子中挑。玄凌对皇后没有爱情,先皇后去世后封她为继后,主要原因追思她的姐姐,以及对她失宠的一点补偿。虽然玄凌不爱她,怀疑她,但看在太后和先皇后的面子上,不可能随便废后。所以,玄凌对付皇后的方法就是不让她生出孩子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太容易了:每月只有两晚留在皇后宫中,别碰她就行啦。所以过了十多年,皇后也没有孩子。皇后心里再急也不能表现出来,太丢人了,她只有想法害别人。宠妃们生不出孩子,偶尔有位份低的妃子宫女生了孩子,皇上也不太看重。这成了恶性循环了。

---------亮猫儿

“我叹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本身就伤了元气,哪能禁得住这样糟蹋身子。’玄凌叹道:‘当年你小产,容儿还来劝你,到她自己竟更不明白了。’我心头冷笑,道:‘容儿并没有……’说着忙打住了。玄凌怔了怔”

——————————————————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猜有

两个原因,一是她其实早已失宠,二是她很可能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按说先皇后这么好的人,死的时候,贤妃德妃即使高兴死了个情敌,也应该有些兔死狐悲的伤感,不至于当时就乐得不行。这样一方面说明先皇后想必是椒房独宠,四妃及其他妃子虽然地位高得很,其实几乎享受不到皇帝的宠爱,积怨很深,第二也说明现在的皇后肯定跟皇帝告了恶状,不然贤德二妃就是烧坏了脑子,也不敢乐给皇帝看。皇后当时已经是贵妃,而且是先皇后亲妹妹,论资排辈也该是她做继任皇后,那她为什么还要往死里整地位低于自己的妃子呢?我想可能是她确实很爱皇帝,并且容不得皇帝喜欢别人,于是不仅地位高于自己的亲姐妹要杀,连地位低于自己的也要除掉。而且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出,贤妃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皇帝还挺喜欢她,假设皇后当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育能力不怎么样的话,贤妃对她的威胁可就大了去了。而后面她害死悫妃抢走她的儿子的时候,她也不过三十岁不到的女人,即使失宠,老公好歹每个月还来个两次,怎么就断定自己以后不会再生了呢?好像记得现在的皇后曾经小产过吧,说不定从那时起就伤了身体,而且,说不定那也是一场宫闱争斗的结果呢。

玄凌明显是听出来缳缳要说的话是“陵容并没有来劝过我”,但是缳缳说了一半就停住,并且转了话题,使得玄陵认为缳缳是出于善意而隐瞒了陵容的过失(聪明的女人啊,不但让对方知道自己要说的话,还显得自己完全不想这样说),因为陵容有没有真去劝说缳缳,在玄凌看来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若缳缳真的跟他计较,倒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是缳缳这样的欲言又止,使得玄凌欣赏起她的善良和厚道来。玄凌说:你们姐妹素来亲厚。这话一是告诉缳缳:你刚才的“失言”,我没听见,你不用内疚,二是发自内心地赞许:你是个善良宽容的女子,有你去劝劝陵容,对她当然是好事。 -----------------heloi

说实话,真的是希望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的,只是人事总是无法事事如意,喜欢清和甄的那些片段,也许在这本书中他们再无交集的可能了。

今天有看另一本小说,谈到一个话题,当你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人的时候,你是希望他好好的活下去,希望有个人可以代替你在他身边照顾他,还是宁愿他永远只活在对你的思念和回忆里,最后郁郁而终。

也许大多数人为了显示自己爱的伟大,会选择前者,只是,当你的爱人身边真的出现了这么一个替代了自己的人的时候,你依然会没有心痛,没有哀伤,没有酸涩吗?

希望爱情,现实中的也好,小说中的也好,少些

别离,少些错过,不要再提什么有缘无份了。 --------------------新浪网友

















网友精彩评论集锦(三)

31.省亲



喜欢姐姐的春秋笔法。

比如说缳缳让玉娆去取东西,玉隐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立刻跟了出去,宛然仍是那个察言观色,聪慧贴心的浣碧。再比如说玉姚的公婆百般维护,祺婕妤却瞒着缳缳(要不就是玉姚公婆瞒着祺婕妤),一语道出蒋家对甄家的依附和敬畏,也由此可以感觉出来祺婕妤并不是缳缳特别贴心的朋友,只是家庭姻缘关系,可以同进退罢了。而致宁聪慧过人,对答如流,却“远远地站着”,完全符合他幼时经历的那一场大难和生母去世造成的阴影,尤其是在养母的亲生儿子出生之后,虽然秀姝不曾冷落了他,但是他仍然是有伤感和失落的。再比如敬妃和缳缳的一场谦让,敬妃的自嗟以及她平时谨慎自保的性格也是如在眼前。

立储一节稍嫌仓促了些,正常情况下皇帝只要有了一个以上的儿子,朝中官员就要开始押宝了,而一旦宣布准备立储,所有的暗中流动的势力都立刻翻到明处,人人权衡算计,倒没有一个是想着“按道理”该立谁的,全想着“立哪个对我有好处”。皇帝的三个儿子,一个占着嫡长子的身份,一个的母亲身份低微,不至于外戚专权,一个最得宠又聪明,立哪一个都是有可能的,缳缳即使在深宫,也未必感受不到,而皇帝立储的真正原因也不应该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想必玄凌也有些理由不愿意对缳缳说吧。其实我想甄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有刺客明着跑过来,要陷害他们家于死地,那么甄家肯定明白,除非让女儿成为皇后或者太后,否则将来一定死得很难看,因此暗地活动,对皇帝吹吹风递递话的事也应该是有的。或者朝中大臣看出了皇帝喜欢淑妃,早讨好早占便宜,这些鸡毛蒜皮的政治计较,倘若也能反映在立储的风波里,那就更加立体化了。可以想见的是,立储必然激化了后宫的矛盾,皇后的心机泡汤,连地位也岌岌可危了起来,下手势在必行,而缳缳挣扎在愧疚和不安里,心理活动也是一场大戏。更加上端妃的大礼眼看就要出场,真是激动:)

突然有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如果刺客不是皇后派来的,会怎么样呢?豢养死士其实是端妃的特长之一,倘若事情发展到后来,这个刺客竟是端妃派来的,只要解释得清楚原因(端妃行事一向出人意表),也是个新颖的故事呢。

前面说刺客可能是端妃派来的,到底是打趣。可是皇后在这一回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不是说皇后可圈可点,是说一如姐姐的叙述。

设想皇后在清晨昏晦的灯光中絮絮说到自己已老

的场景,当她说出“你进宫9年,我却进宫20年了呢”这一句的时候,仿佛令人看见了一种复杂的,混合了悲情,羡慕,嫉恨,同病相怜等等等等的情感。这个场面让我想起了《少年天子》里的皇太后和贵太妃,两人争斗了一辈子,到老了,每回见面还跟上战场似的,变着法子给对方找不痛快,然而她们之间除了与生俱来的情敌间的敌意和嫉恨之外,却别有一番共通的伤感和无奈。她们在后宫里是敌人,可是在后宫的血腥现实面前,在韶华不再的伤痛面前,在冷冰冰的孤寂和无垠的绝望面前,她们又仿佛成了战友,互相扶持抚慰着度过悲惨程度不一的人生。彼此望向对方的时候,就如看见了另一个自己,无可改变的凄凉和挣扎使得她们一同叹息,仿佛哀婉的是对方也是自己,然而最令人郁闷的是,明知彼此的斗争是生活加诸己身的罪罚,转眼回到现实,却还要继续斗争下去。她们的生活已经被后宫扭曲并捆绑在了战车上,除了战争,别无他法,然而这些聪慧的女子,却并不是对战争的荒谬和凄凉毫无认识的。带着清醒的认识去完成这样的刑罚,则更增加了刑罚的残酷。

另一个忍不住想说的人是纯元皇后。虽然原作里只要提到这个女人就都是好话,但是我还是对此人的人品大有怀疑。试想,一个真正善良的女子,怎么可能因为自己怀孕心情不好,就乱罚别人的跪呢?而且一跪就是2个时辰——4个小时啊,不要说孕妇,就是健康壮男,估计也跪伤了吧。虽然说是贤妃“大不敬”在先,但是其实大家都清楚,为什么说来说去就说个“大不敬”,到底哪里不敬了谁都不说,其实也是为尊者讳吧,完美的纯元皇后,被发现其实是个狭隘的人,对谁都不好看。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证据是在缳缳第一次小产的时候,华妃说她流产关我什么事,我才罚她跪了几分钟?当年贤妃跪了2个时辰才流的产。这本来是个临床医学的问题,可是当时皇帝是什么反应呢?皇帝给我的感觉是好像被狠狠刺了一下一样,然后赶紧反驳:先皇后罚人家跪是有道理的,该罚!何况,先皇后也不知道人家怀孕啊!

乍一看我差点笑了,这什么逻辑,答非所问么,人家跟你讨论流产是不是跪出来的,你跟人家讲什么罚跪的合理性问题,难不成无辜的人被罚跪,就特别容易流产吗?有个词叫“鸡同鸭讲”,真是贴切极了。但是仔细一想,发现这绝非虚笔,这一笔中看出,皇帝对于先皇后罚先贤妃跪的事情,其实是很心虚的,他是知道先皇后此举失当的,所以当华妃说出这件事来以后,他第一反应并不是华妃要讨论的妇科问题,而是以为华妃在指责他和先皇后在道德上的问题,于是

他立刻在道德上辩驳,并且大发脾气,把华妃狠狠斥责了一番。

另外还有令人生疑的一点,贤德妃被赐死,是因为先皇后死的时候她们乐了,不但乐了,还乐到皇帝面前去了,因此皇帝大怒,杀了她们解气。这就有意思了,当然二妃不可能真的糊涂到乐给皇帝看的程度,明显是现任皇后告的恶状,但是她们俩有什么好乐的呢?而且皇帝也亲眼看到,先皇后死的时候,这俩妃子一点都不哀伤,所以才会相信她们背地里乐的说法。这真的是很奇怪。后宫里的妃子,明面上总是和睦的,何况纯元皇后这么好的人,贤德二妃何至于连点面子上的眼泪都不肯掉呢?

是因为纯元皇后是她们的情敌?第一至少贤妃还是得宠的,第二后宫里谁不是自己的情敌,死了一个,就算是头号情敌,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而且人家死都死了,你得意之余,装模作样洒洒眼泪,就这么难么?

是因为她们有份做皇后了?第一她们前面压了个贵妃,人家还是先皇后的嫡亲妹子,说什么也是先轮到她对不?第二皇后只一个,就算贵妃也翘辫子了,你们俩也不能一起乐呀?

其实贤妃对纯元皇后的死很高兴是正常的,几个月前,她的孩子才被纯元皇后整没了,现在这个人死了,而且还是生孩子死的,这在贤妃看来,简直就是报应,当然会高兴。可是德妃为什么也乐呢?倘若她是坏人,仇视善良的纯元皇后,那么一个心智正常的坏人在对手被消灭之后,总要懂得撇清吧?装装样子的眼泪总有的吧,虚伪归虚伪,礼还是要到的。

可是她没有,贤德妃的表现,简直就像翻身农奴把歌唱一样,喜悦的感情溢于言表,甚至在该装哭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乐起来了!

不要说像长孙皇后那样宾服后宫了,一个人做人做到死的时候,人家连礼仪都不肯尽一下,反而乐成这样,不能不说是极度失败的。做人都这么失败,更不要谈做皇后了。翻遍《后宫》,说纯元皇后好的,只有皇帝一个人,下人,旧妃嫔,一个也不曾怀念过她,更不要说像徐惠,武则天敬慕长孙一样,拿她做榜样了。而反观纯元时代失势的嫔妃,竟然沦落到了在冷宫嚼虱子的地步,这就荒唐到离谱了,身为皇后,竟然如此失察,或者说根本就是故意地凌虐情敌,这又是什么样的“善良”女人才能如此施为啊?联想到她亲妹子的做法,实在是有点不寒而栗。一家姐妹两个,性格不一原是正常的,但是原始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是在一个环境下形成的,不应该有太大差别,这个做妹妹的现皇后是个为了自己的感情和利益不顾惜正义和他人生命的主,那个做姐姐的纯元皇后,又会有怎么样的是非观呢?

难以想象,毕

竟已经是死去的人了,也许缳缳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了吧。这样也好,倘若她发现自己多年来,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人的影子的时候,想必更加觉得荒谬和郁闷吧。

--------------heloi



今天是周一,很忙。但是我还是第一时间把一如的博客打开了。

我很感动,一如真的辛苦了。

对于这次立储,我觉得虽仓促却在情理之中,想那玄凌必定心中早就想立他们的孩子为储君,这一点,在孩子满月的时候就提出过这类的想法,眉庄当时也是提醒过缳缳,说立储是大事,既然有这个想法,必定也是仔细斟酌过的。连后宫的一介女流尚知如此,更何况那些朝中的大臣呢?

不过真的很想知道端妃的大礼究竟是什么!不过我依然愿意相信,端妃那样一个自重的人,一定不会是派刺客的人。皇后虽然依然是皇后,不过强弩之末了,倒想看看她最后的挣扎是什么?还有陵容,她必定也是对皇后恨之入骨,必定也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被皇后害死而郁郁而终吧?后宫本身就是胜为王败为寇的地方,现在淑妃虽然在风头浪尖,但她的身份和现在的地位,怕是轮不到那些妃子来觊觎,估计她们现在恨不得贴住这样得一颗大树,以自保。

只是我在想,缳缳会不会借别得妃子之手,比如陵容或者别人,除掉皇后呢?

期待一如得下一次更新,下周一我一定也会打开电脑看你得博客得~

---------------享享



heloi姐姐,自现皇后执掌中宫以后恐怕"消除至少减弱纯元对皇帝,乃至整个后宫的影响'就是她的心愿之一吧,在这个心计手段均属上乘的女人十数年的努力下,纯元的拥戴者应该不敢明目张胆的为旧主怎样吧.

——————————

恩,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很奇怪来着,因为一直觉得今皇后对皇帝是大大地有情,甚至有情到了变态的程度,但是好像正常情况下排除情敌嫁给心上人的女子,都不应该愿意老公还念着旧好的,而今皇后的有些举措倒像是在刻意地提起故皇后,比如提拔和她相似的妃子,比如认真保存她的衣服,如此等等。而她对付缳缳的方法,就是利用了纯元皇后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能因为她自己也知道皇帝其实不爱自己,只不过为了给姐姐留个念想,才处处优待她,一旦皇帝忘了姐姐了,那她也跟着没前途了,当然,如果姐姐还在,她也没什么前途好奔的。这个可能也能解释她一听缳缳被皇帝当成了纯元再世,立刻疯狂下手,不惜撕破脸皮也要处理掉缳缳吧。

倒不是说拥戴前皇后的人要为她怎么样,因为纯元毕竟在大家心目中是难产去世的,这个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甚至没有人疑心她是被现皇

后害死的,当然谈不上新主旧主的差别。我只是觉得奇怪,整整一个后宫,这么多新旧女人,怎么就没有听说过纯元做过什么善事,救过人啊,宽容过别人的过失啊之类的,连对她性格的评价也一概没有,倒是听说过她是怎么把贤妃整流产了。按说今皇后是很在意维护自己是“纯元的妹妹”这一形象的,下人们说两句纯元皇后如何慈善宽厚的好话,也不至于要被她打压,但是就是没有人说,大家说纯元好,都是说:画画好,跳舞好,唱歌好,弹琴好……皇帝说她好,就是:XX你怎么敢跟她比啊??!!具体怎么个没法比,不知道。

按照原作的描述,是今皇后先进了宫,纯元去看望她,被皇帝一眼相中的,这个过程虽然不符合正常的择后册妃顺序,但是倒说明了皇室本来没有打算娶这个女子的,这样的话,朱氏后族本来预备立后的应该就是今皇后。结果纯元那天身穿无比灿烂美丽的服饰,打扮得直如个仙女一般突然出现在皇帝面前,立刻夺走了妹妹的荣耀——这样看来,纯元的做法甚至有点……也许是不懂事,也许是不厚道了。从礼仪上讲,官员眷属觐见后宫娘娘,虽然要穿得正式喜庆,但绝不能比娘娘穿得还好,从人情道理上讲,这就类似伴娘穿得比新娘好一样,是很不给新娘面子的。如果纯元是因为不甘心妹妹做皇后,所以打扮得光鲜无比去钓金龟婿的话,那后面和她妹妹争夺来争夺去的,也就和帝国主义分赃不均属于一个性质,实在很不堪。如果她是单纯地爱漂亮就这么穿了,那就是有点拎不清了。

所谓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在后宫之中,如果要说一个皇后好,正常的说法是说她如何如何贤德,比如今皇后,虽然心肠不咋地,但是别人一奉承起她来,无不是贤德慈悲等等,并没有奉承她美丽的。再比如著名的长孙皇后,虽然很多网友考证她是个美女,而且对自己的容貌相当有自信,但是史书中对此未置一词,主要是夸她如何聪明高尚。倒是大脚马皇后,大家都不避讳说她丑(马娘娘其实倒未必丑,老朱都丑那样了,马娘娘生的孩子还都能看,可见母亲方面的遗传因素不差),好像越是说一个正妻丑,才越能显示出她的老公是被她的品德吸引而不是被美色诱惑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整个后宫对纯元皇后是否善良聪慧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只说她色艺双全,实在是有点问题的。

我也同意原作者是因为疏忽而没有写纯元的性格,但是个人觉得,这个疏忽反而使得纯元皇后这个形象立体化了,也使得今皇后的变态心理值得挖掘。倘若一味地把纯元塑造成完人,倒显得黑白分明,有些乏味了。



所有的女子都要等皇帝选完后才

能嫁人的,为什么纯元比现皇后大,可以却没先选她进宫,而是妹妹先进宫了么呢

——————————————

这个可能是原作者的疏漏吧。《后宫》的故事有很多脱胎于清初宫闱传闻,比如太后和老摄政王的故事,换个名字就是孝庄和多尔衮了,舒贵妃对应贵太妃,太后-前朝淑妃对应孝庄-前朝庄妃,清河对应博果尔,皇帝对应顺治,缳缳对应董鄂氏,看过《孝庄秘史》,《少年天子》之类的,应该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今皇后和前皇后的身份对应顺治第一第二个皇后,但是故事是部分从庄妃和宸妃的故事里脱胎出来的,庄妃先嫁皇太极,是博尔济吉特家族为了缓解第一个嫁过去的大妃不生儿子的危机,庄妃是被当作次大妃这样的身份嫁过去的,但是嫁过去以后她寡居在家的姐姐去探望她,一下子被皇太极看中,结果后来居上,在分封的时候,封了宸妃。这个名号来自武则天,武氏眼看高宗四妃俱全,提出要封自己做宸妃,“宸”字意为北极星,有无上尊荣的意味,这样就压倒了四妃,算是当了“亚后”。可想而知,庄妃的姐姐就是被皇太极当作了次大妃,才给了这个封号,完全抢了庄妃的地位。后来宸妃去世,皇太极无比哀痛,而且此后庄妃基本处于失宠状态,这个情节和纯元与今皇后的故事如出一辙。

问题是纯元的身份好像没有被设定成寡居,于是就乱套了。虽然中国古代并非历朝历代都要求女人被皇帝选剩了才能出嫁,但是按道理讲,也该姐姐比妹妹先出阁才对。所以我想,唯一能把这个顺序说通的就是嫡庶问题了。倘若今皇后是嫡出,纯元是庶出,那么在择立皇后的时候,太后必然先考虑身份高贵的家族嫡女,毕竟她和儿子的地位不算很稳定,跟舒贵妃比也欠点高贵,那么如果给儿子选了庶女,不就更丢人了,这样也是说得通的,至于纯元为什么没有被作为媵妾的身份陪嫁(这种姐妹同嫁在皇室选妃的时候比较流行,比如光绪帝的珍妃瑾妃),官方理由可以是纯元年纪更大,或者没有媵妾的习惯,但是私下里的理由明显是陪嫁不能比正主漂亮嘛。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怀疑纯元跑去看妹妹是心存算计了,既然都不让她陪嫁,明显是家里不愿意她夺了妹妹的风头,怎么会鼓励她去探视呢?而且她还穿了连皇后都未必能有的极品华服,无巧不巧地正好被皇帝撞见,很令人怀疑是人为“制造”了一个美丽的相遇啊。

后面也就好理解了,皇帝一见倾心,屁颠屁颠地就去求太后给他换个皇后,反正还没册封嘛,再说都是朱家的女儿,朱家也不吃亏。太后当然不会特别愿意,凭什么本来娶的是嫡女,现在换了个身份跌了一大截

的庶女?你要真喜欢,就让她进来做个妃子嘛。皇帝对纯元倒是真心,自然舍不得心上人被人踩着啦,磨一磨撒个娇的,太后拗不过也就算了。朱家一门出了一后一贵妃,高兴还来不及,皇帝和纯元也高兴,算下来唯一倒霉的就是今皇后了,估计册后的那一天,是她一生中最愤怒的一天吧。想想周芷若被赵敏在婚礼上抢了老公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今皇后何以变态,也不难理解了。这可能也是太后临死仍然顾及着今皇后的原因,她也够苦的,委屈没少受过,虽然太后心疼纯元,可是也体谅今皇后的郁闷处,所以对她有所宽容吧。

纯元是姐姐,现在的是妹妹。如果纯元又是长女又是嫡女,那绝对是在朱氏择后的首选,就算比皇帝大两岁也不会成为妨碍的,而且,如果纯元占了嫡长两条,现皇后好像没有什么理由火大的。因为如果纯元是嫡女长女,那她将来的丈夫就是朱家的嫡女婿长女婿,皇帝才是他们家的小女婿庶女婿,虽然不像嫡子庶子那样贵贱有别,但是细细想起来也是被人压了一头,谁敢压皇帝一头啊?这样纯元只好进宫,而且起点也肯定比现皇后高。就是说,如果纯元是嫡长女,那她进宫册后几乎是必然,就算不是她册后,也轮不到现皇后。

宜修是已经选进宫去的妃子,专等着皇帝大婚年龄一到,太后一说话就可以册后的,结果被姐姐抢了风头。仿佛记得柔则进宫拜见是在宜修选进宫里以后不久,所以我估计宜修是大婚前不久进宫,目的就是册后的,她当时很可能没有封号(皇帝的结发妻子多半是直接立后的,因为封个妃就相当于承认人家是妾,再册后也是小妾扶正了,不算很名正言顺),只是本来几乎说好给她做的皇后没有做上,皇室觉得委屈了她,才给了贵妃的地位。

预备册后这种节骨眼上,作为宜修的娘家人,是绝对不应该去横添变数的,结果柔则偏偏要跑去秀给皇帝看,居心叵测啊。

-----------heloi



对于女主在娘家遇到刺客的事,也有点想法.

可以肯定的是,刺客来甄府的目的绝非行刺,而是陷害女主.我感觉这件事最阴险之处在于要陷害女主不贞同时,更重要的是间接地证明女主的儿子血统有问题,不能当太子!所以此事的幕后指使者必是与立储有利害关系的人.当前后宫之中,应该有三位皇子:皇后的养子,敬妃的养子和女主的儿子,所以最大嫌疑当属皇后和敬妃.

皇后已经在女主刚回宫时玩过一次类似的游戏,输了,她还会再来吗?敬妃从前面看来是个比较本分的人,但有了儿子就有了依靠,野心一下膨胀也有可能.heloir猜测是端妃,我觉得可能性较小,她只有一个养女,做这事意义不大,若是为其他人做,有点不上算.

唯一不

可能做这事的只有女主,当然,安陵容的嫌疑也不大,不是因为她善良,只是觉得以她的手段,估计舍不得花钱养死士.



谢谢Heloi。看Heloi的点评一直是等到正文后的必看内容。

Babet和其他网友的分析都有道理。环环省亲遇到的刺客,幕后指使者有以下几种可能:

1 陷害环环的人;2 为促使皇帝早日立储帮忙的人;3 环环自己扮演受害者。

理论上来讲,三种可能性都存在,但3的可能性最小。环环为儿子的血统对玄凌心怀内疚,没心思自导自演这出戏破坏省亲气氛,万一演砸了连累家人也不值得。2的可能性也有,但太危险,端妃曾派出过太监假冒华妃的人去望风,意图放火,最后使玄凌下决心杀了华妃(我对阿紫文中环环这种赶尽杀绝的作风不欣赏)

1的可能性最大,嫌疑人当属皇后和敬妃。其中皇后的嫌疑最大。

为什么有人会急于陷害环环呢?因为这人知道玄凌马上要立环环的儿子予涵当太子了。

玄凌在朝堂之上自己提出立皇储的事,注意,是自己提出的,不是有大臣上本,说明玄凌对立哪个儿子已有打算,这个立储决心是环环省亲出事后下的,还是册封环环为淑妃前就已想好?从前文看,应该是环环分娩前就有了。首先,玄凌深爱环环,爱他俩的孩子,环环回宫后,玄凌尽力补偿环环,他可能觉得最大的补偿就是让环环的儿子继位;其次,多年来宫中后妃流产事件不可能不引起玄凌的警觉,更让他愤怒的是,宠妃环环这次好不容易生下儿子,还差点被投毒,干脆立储,大家省心。“朕知道为什么总有人与你为难,立了储她们没盼头便好了。”



那么,谁会最先知道玄凌立储意图?----太后。作为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和孩子的祖母,且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太后对皇嗣很关心,肯定要过问立储问题。玄凌不会向母亲隐瞒想立环环儿子的意思。极有可能太后持保留意见的,她对环环的预产期有怀疑,又难免会偏心亲侄女,估计母子得有一番冲突,大致时间应该是太后去世前,玄凌没去看环环和孩子们的那几天。可能眉庄也知道了些什么,所以她最后去看望好友时表现得欲言又止,又似乎胸有成竹。是不是太后的遗诏对环环和孩子不利,眉庄改了遗诏,(去找了半天才找来)为了保护环环从容赴死!可能还有别的内幕,要不然采月不会出宫。

皇后在和太后多次密谈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她先是想利用安陵容堕胎的事陷害环环,没成功,反激起玄凌的怒火,还把自己被气病了。以她在院里坐到半夜的气魄来看,她自己觉悟,收手不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环环受封淑妃回府省亲,皇后又看到一线希望,她明白这是她阻止予涵立太子的最

后机会。那夜她和环环一样没睡好,当然不是激动,而是由于紧张。

玄凌立予涵为太子,对这个不满一岁的小家伙是福是祸?从当前形势看,不是好事。皇后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害他,其他妃子也会。予涵太小,完全不懂保护自己,只能依靠母亲,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不可能永远一刻不离母亲,所以环环今后会很累,既要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再温柔的女人,为了保护孩子,都会激发出野兽般的凶猛,如果说前文的环环是个防御型的选手,今后为了了孩子不受伤害,只能转守为攻了。所以,玄凌以为立了储后宫会安静下来,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在短暂的平静之后,新的战争即将开始。

---------------亮猫儿



















网友精彩评论集锦(四)





31.省亲





也来发表一点猜测.偶以为这个这个假刺客还是一皇后派的,要知道前面皇后很多伎俩看似城府很深实则有些愚蠢(当然是在冰雪聪明的和我等缳缳面前),并且皇后及太后的家族都是武将出身,几十年来在近卫军中有些势力自然不足为奇.至于立储,虽然仓促了一些,但从阿紫的文章到一如的文章里来看,玄凌都是一个从小被惯坏了任性的并且也有权利任性的人,他宠爱一个妃子就很宠,不宠了利马就不宠了,也没人能劝他,包括太后;他现在也是真正地爱缳缳,想立她的儿子就立了,也可以理解;而且阿紫和一如的文章我们也不能要求达到红楼中周密复杂的程度,要把后宫和前朝的事情联系起来写,这一点在阿紫的文章中叙述本不多,在一如的文章中也不多,咱们主要还是关注后宫中女人的故事,不能指望把<后宫>写成孝庄太后那样.只是这样一来后面恐怕好看的就太多了,因为缳缳的儿子还很小,恐怕现在还要吃奶,如果什么人在乳母的内衣上涂点什么药,小太子只怕就要遭殃,当然这样皇后一党也可以更快地被拆穿,而且温太医也久不出现了;还有太子如果现在死了皇后的儿子也还有希望,即使皇后的儿子轮不上,那么害死小太子也可以使皇后的嫉妒心得到发泄....总之,现在立储,缳缳真得好好看住了儿子,千万不能给人可乘之机;反过来说,如果皇后等蠢蠢欲动,则她们的死期也快到了.





还有眉庄,总不能就那样死了,应该还是有故事的,不知道端妃的大礼是否与此有关,偶还是希望一如能给我们揭这个谜;也许最后几大恶行都被证明是皇后所为,包括前皇后的死因,这样皇后最终下定决心惩治皇后,在别的番外中看到说现皇后号温裕皇后,后来获罪,虽然没有被废,但被禁足到死,并且死后皇帝不愿她葬入皇陵,这些倒是与一如前面写的"太后遗嘱'朱门不可出废后'"一致.

另外,关于

纯元皇后,偶也一直有个疑惑,就是关于她的信息太少,别人不说,现在槿汐跟了缳缳这么多年又这么忠心,总该告诉缳缳一些.现在的槿汐口也太严了些.希望一如考虑大家的意见,借槿汐之口告诉我们一些纯元皇后的故事.





一如在省亲一章中提到玉姚玉娆两妹,恐怕也不是随便提及.在阿紫的玉覃秋中看到玉娆是嫁给了平阳王,并且从选婿到婚后都非常美满,在一如的文中应该不会有大变,玉娆与环环有六七分相象,我们可以把她看成环环的一个影子,享受环环没有得到的美满婚姻,希望一如慈悲为怀,不要改掉这个情节;至于玉姚,恐怕是与祺婕妤有关.无论怎样祺婕妤都应该是知道自己兄嫂的关系的,于情于理为了自己或为了真正与环环友好,并且以她自己皇妃的身份和甄家现在的状态,她都应该能够使得哥哥有所收敛,;现在玉姚的处境只能解释为,祺婕妤恐怕不是环环阵营中的人,说不准以后也会成为皇后的一枚棋子.





关于纯元与现皇后年龄大小与进宫先后的关系,在其它地方看到网友有这样的评论,深以为然,特引用在此:

在阿紫的文章也曾提到说纯元皇后是嫡出的长女,而现皇后是庶出的次女.在紫文中说到玄凌登基时有摄政王,那说明玄凌是年少登基,还没到大婚年龄.而中国历朝历代幼主登基,一般是先选一些世家女子入宫册封嫔、贵人什么的位分比较低的侍妾,到了大婚年龄(比如说文中说的是十三岁),一种情况是从已经有的侍妾中选择一个立为中宫,当然也有可能是另外再选合适的世家女子迎娶做皇后.考虑到第一种情况,只是选后宫的第一批嫔妃的的,宜修作为太后娘家的即使是庶出的女儿,也完全有资格,而她的姐姐柔则很可能是因为年龄比玄凌要大上两岁而没有入选

考虑到玄凌13岁大婚,那么柔则15岁还没出嫁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古代女子15及笄,然后才是出嫁)。宜修作为第一批入宫的嫔妃,如果得宠的话,即使是庶出封后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柔则的进宫拜见让她的希望落了空,玄凌选择了迎娶柔则为皇后。另外,宜修进宫后是否得宠、与太后关系怎样在紫文和一如的文章中都没有交代,并且宜修进宫后到皇帝大婚之前也一直无子,也许当时玄凌并不宠爱宜修。。。所以也许太后为了稳固朱家的后位,让柔则当皇后,又遂了皇帝的意愿。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另外,推荐大家看一篇也是讲述后宫后妃故事的文章《风逝幽幽莲》,其中皇帝的两个皇后也是姐妹与嫡庶的关系,其中对两姐妹的心态描写非常细密,有助于我们了解本文中两位皇后的关系





--------------- mei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7:1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86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报应不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