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6《北京的春节》
一 字
1 易读错音
熬áo腊八粥、腊八蒜suàn 醋cù、寺sì院
2 多音字
铺 pū(铺张浪费) pù(店铺)
3 易写错的字
醋 栗
4 易混淆的字
蒜(腊八蒜)标(标志) 便(方便)鞭(鞭炮)
麦(麦子) 表(表示) 寺(寺庙) 夺(争夺)
旬(上旬)甸(沉甸甸) 熬(熬粥) 傲(骄傲)遨(遨游)
醋(腊八醋)醉(陶醉)酷(残酷) 饺(饺子)皎(皎洁)
翡(翡翠) 辈(长辈) 拌(搅拌)伴(伙伴)绊(羁绊)
栗(栗子)粟(粟米) 筝(风筝)挣(挣扎)
二 词
1 近义词
充足--缺乏 娴熟--熟练 试图--打算 温顺--柔顺 雄浑--雄壮(浑厚)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2 反义词
充足--缺乏 间断--持续 娴熟--生疏
雄浑--纤巧 清新--陈腐 温顺--暴躁
3 四字词语
1零七八碎: 零碎而杂乱。(造句)那个杂物间里堆放着零七八碎的东西。课文义: 零散没系统的事情。(造句)这些天,老李在忙活着一些。
2万象更新: 万象,一切景象:更新,更换新的。形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全心。(造句)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3万不得已: 实在没有办法,不能不如此。(造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老王是不会开口求人的。
4截然不同: 截然,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造句)他俩虽是同胞兄弟,但信格却截然不同。
5张灯结彩: 张挂灯笼,结扎彩带彩球。形容节目或喜庆的热闹景象。(造句)春节到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新年。
6各形各色: 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形容多而齐全。(造句)超市里摆着各形各色的商品,琳琅满目。
4 词组
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万象更新)的气象 (各色)的年画 (美好快乐)的日子
三 句子
(一)重点句解释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是指 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作者用 了 打比方 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 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 除夕真热闹 。透过 万不得已、必定 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包含着浓浓的深
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
3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请你联系上下文,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 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4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 的作用。残灯是指 花灯逐渐减少,熄灭了。 末庙:是指 庙会的最后一天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恋恋不舍 的感情,我从 "一眨眼" 等词中体会到的。
(二)特殊句式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仿写:下雨了,人们撑着伞在街上行走,从高处往下看,这不是伞,而是一片流动的彩色蘑菇。
四 文章阅读
6北京的春节
1.《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2《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章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文章详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个部分,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4、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 。"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答: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课文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是:a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b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c十五元宵--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6、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指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指庙会的最后一天。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流露出作者依依
不舍的感情。
7、"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与课文的首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8、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9 用词语概括节日特点:
除夕:喜庆、团圆;
初一:悠闲、快乐;
十五:红火、美丽。
10、阅读链接:
《北京的春节》里"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而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
《过年》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
《除夕》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了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五
课后练习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处 chǔ( ) 铺 pù( ) 正 zhēng( )
chù( ) pū( ) zhèng( )
2、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请用"_____"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4、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这个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
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 ),在文中起( )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
A、过渡句承上启下 B、中心句总结 C、总起句总起
4、"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藏戏》(略读)
字词:
传奇、呛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
近义词
敦厚--忠厚 稀奇--稀罕 压抑--压制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反义词
敦厚--刁滑 压抑--放纵 稀奇--普通
豁达--狭隘 惊恐--从容 酷热--严寒 乐观--悲观
万象更新--一切如故 随心所欲--身不由己
四字词语:
哄堂大笑: 满屋子的人同时大声笑了起来。(造句)老张风趣的笑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开山鼻祖: 原是佛教用语,指最初在某的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比喻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造句)民间传说,古代的巧匠鲁班就是木工行业的开山鼻祖。
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造句)他以前穷的一无所有,靠二十年的辛勤劳动,如今终于富裕起来了。
行善积德: 做善事,积阴德。(造句)那个富豪很注意行善积德,捐资办学。修桥扑路,用实际行动汇回报社会。
师传身授: 亲自口头上传授,行动上以身作则。(造句)民间的皮影戏经过一代代的师传身授,流传到了今天。
写作特色: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
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带着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没结束。
《各具特色的民居》(略读)
字词
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徐、和睦相处、遮天盖地、蜂拥而至、安然无恙。
词语解释:
崇山峻岭: 高而险峻的山岭。(造句)桂林北一带到出都是崇山峻岭,连绵不断。
安然无恙: 安然,即平平安安;恙,指疾病,也借指灾害。谓平平安安,没有受到损害。(造句)他在这次事故中竟能安然无恙,真是奇迹。
一模一样: 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造句)她俩是孪生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遮天盖地: 形容遮挡得严严实实。(造句)原始森林中,树木遮天盖地,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蜂拥而至: 像蜂群似的拥挤过来。(造句)NBA球星到中国来开展与球迷见面的活动,球迷们蜂拥而至。
喜气洋洋: 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造句)我们喜气洋洋地迎来了六一儿童节。
本文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写作特色: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各具特色的民居》感受客家土楼、傣家竹楼鲜明的建筑特点及体现出的民族特点(圆形──团结和睦,公正公平;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聪明,团结)
《和田的维吾人》(略读)
字词过关:扼杀、俊朗、豁达、深邃、渺渺回荡、美不胜收、铺天盖地、迎风引吭、肃然起敬、形态各异、载歌载舞、随风摇曳。
词语解释:
铺天盖地: 布满天空,盖遍大地。形容声势答案,来势迅猛,到处都是。(造句)北方的冬天,雪花纷飞,铺天盖地。
迎风引吭: 迎着风唱歌。(造句)经过努力攀登上山峰以后,我们高兴得迎风引吭。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造句)李教授学问渊博,道德高尚,令我肃然其敬
令人惊叹 ;使人惊讶,赞叹。(造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
五颜六色: 1,多种颜色。(造句)公园里的花圃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十分好看。2,引申指各色各样。(造句)儿童商店里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玩具。
美不胜收: 美好的事物多得看不过来。(造句)张家界风景区山清水秀,真是美不胜收。
能歌善舞: 很会唱歌,擅长跳舞。(造句)小静能歌善舞,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子。
载歌载舞: 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的情景。(造句)春节时,城里的人们载歌载舞,进行了花车巡游活动。
本文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和饶有趣味的风俗。
⒉ 了解和田维吾人有哪些特点,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是什么?
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课文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最后一个自然
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3 了解详略得当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20:2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84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