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5回读后感
导读:红楼梦第5回读后感(一)
《红楼梦》第五回是一大关目,撮其紧要,原因有三:一则此
回为全书谶语式表现手法的集中反映;二则此回写有可卿以云雨之事
警宝玉痴顽。
整个第五回实质所叙的仅是宝玉的一场梦。也是冥冥之中警幻
仙姑受宁荣二公所托而安排下的一系列事来警其痴顽。第一件便是在
“薄命司”中观看“金陵十二钗册”,意在警告宝玉,闺阁之中个中
女子命运原本如此,命中注定,不要痴情于闺阁,自惹烦恼,忘身于
孔孟之道。第二件便是“再历饮馔声色之幻”,即“醉以灵酒,沁以
仙茗,警以妙曲”,还有以可卿予宝玉,以试云雨,来解迷津。意在
告戒宝玉:“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总之,近
似“黄粱梦”的故事,令宝玉于梦中历尽男女情事,以免宝玉在尘世
的痴顽。
对待女子,宝玉予以珍爱、怜惜,如撞破茗烟和万儿的事,他
反而担心丫头,喊着叫她放心。对待丫鬟,宝玉多以欣赏艺术品的眼
光去看待,因为她们玲珑剔透,小巧可爱,宝玉想到的是客观的美,
由美便生爱,这种爱不是爱情,只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赞赏。好比一
个人既爱画又爱音乐一样。宝玉惟独与黛玉的爱跟别个女子不同,可
上升至爱情,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相通的,是别的女孩无可比拟
的。
对待个别男子,宝玉也会像欣赏女子一样地对待。如对蒋玉函
的欣赏,有的学者以同性恋称之,未必有损雪芹的精神境界,也是对
自己的贬损。就像宝玉欣赏许多女子一样,他想的绝不是云雨之事,
对男子的欣赏当然更不是性爱的需求了。
宝玉是一个纯粹地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中的人,在尘世中的种
种表现是庸俗之辈所不能理解的,于世人看来,迂阔怪诡,难免百口
嘲谤。这样也注定宝玉最后弃绝尘世。
红楼梦第5回读后感(二)
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的所见所闻,读来生动,句句几
乎皆有点睛之妙,有身历其境之感。这些虽然是现实生活中未能经
历过的事情,但透过作者的笔墨,随即丰富了我们感官上的享受,在
阅读之余,真的是恨不得能置身其中,和宝山共徜徉在幻境中。
我感到有趣的是此回的最后,保被一可怕场景吓醒后,大喊刚
走到门口屋檐下的可卿……,这把时间概念不同的两格空间,描写得
如此真切且微妙,使我不禁想到和”太虚幻境〃石碑坊两旁的对联「假
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异曲同工之妙处!
《红楼梦》虽为一小说,却有着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使其
氛围富於诗意。在短短第五回中,即有许多的判词和曲,这些皆暗
示着人物在未来的结局,具有谶语性质,为一大特色。另外,在《红
楼梦引子》一曲中,有着很浓厚的悲观主义,是一种无奈、失落,对
於人生意义的追求!总之,此回中的秦氏卧室、太虚幻境、十二钗
判词、十四支曲子,皆词章华丽,有着很大的寓意,也许我的年纪还
轻,需再经人生历链,方能有更深刻的体悟!
红楼梦第5回读后感(三)
《红楼梦》第五回,讲的是黛玉入贾府后,与贾宝玉一起于贾
母处抚养。一日,宝玉与黛玉斗气而出,入侄妇贾蓉之妻秦氏内室中
歇息,于梦中游太虚幻境并获阅《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
册》等判词,听《红楼梦》曲。梦中,警幻仙子授贾宝玉云雨之事,
并许其妹可卿于贾宝玉,于是贾宝玉于梦中初试云雨。梦中次日,宝
玉与可卿同游至“迷津”被夜叉海鬼拖拉,受惊,唤可卿呼救,室外
宝玉大丫鬟袭人等忙入内安慰,秦氏十分诧异,因其乳名正是“可卿”。
第五回是全本书最重要的一回之一。在这一回中讲述了金陵十
二钗,主要人物的命运。有十二金钗的判词和画,但这画并非是人物
画像而是水墨风景画。这一点让我感觉很奇怪,但仔细看发现,那些
画中和判词都别有深意,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上网查找了些资料,
发现了:
图: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
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解译:“两株枯木”,“林”也;“玉带”,倒着读,“黛玉”也;
即林黛玉。“雪”,“薛”也;“金簪”,“宝钗”也;即薛宝钗。点明这
首判词写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此句薛。点明写的是宝钗。“停机德”,《后汉
书?列女传》:东汉乐羊子外出求学,中道而回,其妻停下织布机,
并割断经线,以此劝喻其学习不可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此句林。点明写的是黛玉。“咏絮才”,《世说
新语?言语》:晋人谢道韫有诗才,一天大雪,其叔道:“白雪纷纷何
所似?”其堂兄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
起。”其叔赞赏不已。
宝钗代表清朝,黛玉代表明朝,所以宝玉的大丫鬟分两派,一
派随宝钗而“有德”,一派随黛玉而“有才”。
“玉带林中挂”,这一句也嵌着林黛玉的名字。“玉带林”倒读
即“林黛玉”。
“金簪雪里埋”,这一句则嵌着薛宝钗的名字。“金簪雪”倒读
即“薛宝钗”。
这首判词为什么反复强调薛林的名字呢?看她们的名字就知道
了。
“林黛玉”,“林”,“竹”也,斑竹;“黛玉”即“代玉”,即南
明之“玉角”;“斑竹”和“玉”,林黛玉的双重身份。
“薛宝钗”,“薛”,既为“雪”亦为“血”,代指朱砂;“宝钗”
即“金簪”,“金”即后金,亦清朝之“金角”;“朱砂”和“金”,薛
宝钗的双重身份。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起作者的才智。不得不惊叹短短的判
词竟然就有如此多的含义,和文学价值。也突然明白为什么红楼梦被
称为四大名着之首了。但我也并没有止步与此,继续往下看:
文章中二次提到宝玉聪明:“天分高明,性性颖慧”,“聪明灵慧,
略可望成”。二次提到天分:“天分高明”,“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
三次提到悟:“尚未觉悟”、“或冀将来一悟”,“痴儿竟尚未悟”。二次
提到迷津:“此乃迷津”、“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
将宝玉拖将下去。”多次提到警戒之语:“警其痴顽,或使他跳出迷人
圈子,入于正路”,“万万解释,改悟前情”,“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
紧!”“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一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之言。”
还有其它:“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
吾辈推之为‘意淫’”。“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这
不单单是写贾宝玉,其是还写了作者自己。而我认为贾宝玉就是作者
的影子。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正是因为被毁灭的东西有价
值,在一旁观看的我们才会感到震撼与悲痛。而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就
在于他描绘了一个个冰清玉洁,才华横溢,情韵雅洁,美丽聪明,志
行高洁的青春少女被毁灭,从而展现了深刻,刺痛灵魂的悲剧。在那
个年代女人是二等公民,是男人的附庸,平俗之民如此见地,有学识
的人也这样认为。正因为如此从没有一部作品像红楼梦一样,真正带
着尊敬来描写一群女子的个性鲜明,超凡脱俗,思想胸襟的开阔,聪
明善良。而我们则在作者描绘的情节终与她们同呼吸共命运,感她们
所感,爱她们所爱,所以才会对她们的悲剧有着荡气回肠的感慨。
最终,大观园中的女子,无论是身居显位的小姐,还是丫鬟,
都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而她们的悲剧各自有不同的内容,有封建婚
姻制度的悲剧,有封建道德礼教的悲剧,有封建婢妻制度的悲剧,有
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然而贾府的婢女地位比一般人家的要
高很多,都要遭受非人待遇,更何况贫苦无依的平民女子。所以,红
楼反映的是整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20:2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841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