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我们来看一看《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那么就明摆着是一篇简略的记叙散文。文章讲的是由秦晋围郑而引发的一件事,学过的人也大致的了解了事件的经过,那么我就稍稍作一点补充罢。
首先交代时间。事情是发生在东周,周襄王二十三年,晋文公七年,公元前629年。
接着来看战争的事件。我们可以沿着文章的顺序来看。第一段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侯指的是晋文公,秦伯指秦穆公。(均为春秋五霸之一)这就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也就是“无礼于晋,且贰于楚”的来历是什么。
事情还要推到晋献公末年。
当时晋献公有三个很有贤名的儿子: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本来这完全可以平静的,但献公因为宠爱郦姬,而疏远众公子。结果郦姬害死太子后,晋国便发生了动乱。献公死后,众人首推德才兼备、极有贤明的重耳为君,但重耳深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没有去。结果夷吾被推上王位,是为晋惠公。
倒不是夷吾心太狠,只是重耳名气大过了头。所以他不得不生起杀心,来稳住自己的江山。但重耳毕竟是一代贤才,由于得到了帮助,才从杀手的刀下获生。此时重耳也意识到了危险的时刻逼近,便在55岁离开了已经呆了十二年的狄国,开始了他的列国自旅。
史书记载,重耳途经了韂、齐、曹、宋、郑、楚六国,最后被秦国接走。一路来的诸侯的待遇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大国礼遇,小国避之”齐、宋、楚都四大国,礼遇重耳的理由是看出了重耳将来必成大器;而韂、曹、郑则因为两个原因而“无礼于晋”第一是怕得罪晋国。此时的晋惠公正在四处追杀重耳,所以怕窝藏了他后晋国会来讨伐。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是小国,无论如何大国是若不起的。本来身为小国就是迟早会被吞并的,现在能活一天就是一天,哪里还敢去招惹他们。但第二种就说不过去了,就是怕麻烦,谁说的呢?就是郑文公。他的意思是说,我今天留了晋国公子,那明天来宋国公子我留不留?后天来鲁国公子留不留?如果这样下去,那我这里不是成了宾馆了么?不用说,这就是一种既没有远见,又不值得同情理解的理由。这就给郑国埋下了祸根,给重耳伐郑带来了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原因,或者说是第二个理由,是在重耳回国成为文公之后。此时由于文公的贤明,再加上晋国本来就是国力强盛,晋国逐渐成为了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公认的霸主。文公为了树立威信,开始讨伐当初不待见他的诸侯国们。
相继降伏了韂、曹,而且在城濮之战中,大败了南方强国楚。就在这场战役中,郑国不自量力的去联合楚国,结果再一次的得罪了晋国。城濮战后,文公便决定用得胜之师去讨伐郑国,但因为大臣劝阻,便缓了一阵,在第二年,纠合秦国,征讨郑。
如此看来,联军是有出师之名的。再加上秦晋自来强大,此战郑国必败了。但结果竟是二国之军不战自退。这不得不令我们佩服起事件的解决人,也就是本文的主角——烛之武来。
烛之武又是何许人呢?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很少,甚至在《史记》都没有他的名字。在《东周列国志》中才只看到一点纪录,原文是“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圉正是掌管花园的,也就是说烛之武家三代都是“公园园长”,而且如果郑伯不来请他,恐怕他还要继续当他的“园长”。我想在这一点上,烛之武是要感谢一下晋文公了。但再一想他还是要感谢郑伯,如果郑伯不得罪文公,那文公也不会来,文公不来也没有他的翻身日。
我们继续看课文。第二段看头是一个引见,这里省略了一些过程。是郑伯开会问大臣们怎么办,叔詹推荐了佚之狐,佚之狐又推荐了烛之武,郑伯才召见了他。当时烛之武已经七十了,“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东周列国志》)满朝文武见了是哈哈大笑。接着便是烛之武略带讽刺的谦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此时郑伯倒像了点样子,说起自己的失误来,烛之武便去见了秦穆公。
秦晋两军的营寨是分扎在郑都的北面和南面的,所以便给了烛之武一个有理条件去离间秦晋。这一段,《史记》没有详细记载,原文只有三十三个字。我们可以根据《左传》也就是课文及《东周列国志》的记载来分析之一段。
首先,秦伯能够接见烛之武,就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秦伯的决心是不强烈的。烛之武接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应该退师的三个理由:
第一是“划不来”
“你秦军大老远的从陕西那边,跑到河南来打我们郑国,战争结束后你们会有好处么?就算是晋侯分你一块地,你能守得住么?”我们可以看一下地图。秦国与郑国中间是隔着周和晋的,而晋又和郑接壤,所以秦国得到的任何一块郑国土地都是没什么意义的。帮着别人干活,自己没有好处,还搭进去许多功夫,这确实是划不来的。
第二是“有危险”
打仗本来就是一件冒风险的事,况且还是“越国以鄙远”,这是犯了兵家大忌的。晋国可信也行,如果不可信,晋军东可以消灭秦军,活捉秦伯;西可以直捣秦国腹地。这对于秦国是很危险的。那么晋国可信
么?这就是第三点“信不过”。
烛之武向秦伯翻起了老账,提起晋惠公时不给秦国地的事。这本来跟文公没有关系的,但秦伯倒是记住了,因此也越加的相信起烛之武来。
那么事情是不是像烛之武说的那样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首先,秦国此战确实是划不来的。
郑国在当时,是诸侯的必争之地。甚至在当时传出要想称霸必先得郑的话。所以说晋伐郑是早晚的事,因为晋文公是要称霸的。但秦伯确实是没有关系的,完全是被文公拉进来的。我说秦伯划不来,是有两点原因的。第一是没意义。我们可以想一下,秦得郑地有什么用。郑地可以说是是非之地,占有了,就要承受风险。除非你有平天下的志向,不然此时得郑,就是给自己找负担。当时秦穆公是没有一统华夏的雄心的,也是没有能力的。第二是得不了。就算是战后秦国分得一点地方,那毕竟是离自己远一些的,就是派重兵戍守也未必守得住。就是文公此时不夺走,不代表他以后不夺走,不代表他儿子不夺走。况且守那个地方也没有用。
那么有没有危险呢?我说没危险。
文公的德行是远近闻名的,况且秦伯还救过他,帮他成为晋公,他怎么会反过来打秦伯的?这恐怕不通吧。如果那样做,晋国是没有好处的。不但失去了威望,而且也成不了霸主,文公也不会糊涂到那种地步。且晋国此时还没有太稳定,还是需要秦国支持的,打秦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
第三点就纯粹是烛之武的嘴皮子功夫了,他讲起了秦晋不太好的过去,这就要回过头去看一看。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在陕西一带,晋在山西一带。又都是大国,说起摩擦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双方也在互相较量着,不管是在明还是在暗,比试是没有断过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史记》,直到三家分晋,秦晋是在不停的战,不停的和的。那么此时有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晋惠公四年,晋国饥荒,向秦国讨粮。秦国便救济了晋国。巧的是第二年秦国饥荒,秦穆公就向晋国讨粮。结果晋国却趁秦国虚弱的时候攻击秦国,这就是很不讲究了。但穆公毕竟也是贤明的,没有把责任加在晋国的身上,而是怪在惠公头上,这才继续援救文公。连同烛之武说的事,就都和文公没有关系了。但秦伯怎么又相信了烛之武呢?我想这是秦伯正当的考虑。因为晋国确实比较“厌”,现在文公虽然有美名,但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所以在综合了前面的原因后,便和烛之武设下了盟约。随即撤军,还留了几个人守城。我觉得这是不妥的。因为撤军就意味着背约,留守就意味着和晋军翻脸。如果文公不撤军,那秦军岂不
是要和盟友打一架了么?所以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中就说秦伯此举是“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可见秦伯是不应该如此的。
那么秦伯岂不是进退两难的么?不是,秦伯还是被烛之武给忽悠了的。烛之武至始至终都在讲灭郑不利于君,灭郑有利于晋,灭郑怎样怎样,可文公说要灭郑了么?他会灭郑么?秦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晋文公是不会灭郑的。因为如果灭掉了郑,那晋的南面就是楚。我们想一下南楚西秦的晋国会进入怎样的境地,那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境地。春秋与战国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春秋众小国,战国只大国。春秋是不可以随意互相吞并的,这个有机会再说。
无论怎样,秦晋是直接的、间接的被烛之武说走了,郑国也躲过了一场劫难,但郑国的安宁日子是不长久的,不知下次大军压境的时候还会有谁来“卖拐”。x00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8:4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77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