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

更新时间:2022-11-13 14:51:14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13日发
(作者:慰藉)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述论

陈祖怀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生、发展,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

从中世纪走向近代文明社会的一项客观度量。本文依历史时序及女子教育自身发展

的脉络,分四阶段作一系统论述,请方家指教

一、传统女学和清末女子教育的出现

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奉行男尊女卑。封建礼教不仅完全剥压女子的受教育权利,

并以"三从四德"的行为规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标准和缠足的陋习,将中国

女子完全置于被奴役的境地。为使女子认同这种现实,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编定了一

系列家教读物,如《内则》、《女诫》、《女儿经》、《烈女传》、《温氏母训》

等,训导女子"明理"、"守义",所谓"有女在室、莫出闺庭;有客在户,莫露声音",所

谓"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窥必藏形",在对外部世界

的吨昧和内部心灵怪桔中,心甘情愿地成为社会和家庭男性的训服工具。女子无学,

成为千百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色,一直延续到近代。

19世纪初,西方殖民势力东侵,并向中国渗透。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

社"派遣女修士在宁波开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就社会结构言,无异给中国注入了一

个新的因素,给中国女子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示范。这种新因素和新生活示

范随列强对华侵略的深入而扩散,由五口而沿海沿江,由沿海沿江而向内陆伸展,至

1876年,据有关统计,教会在华所办女日校已达82所,女生1307人,女寄宿学校39所,

学生794人。教会女校的教学内容,除《圣经》外,据1895年《中国教育指南》载,

如北京贝满女校课程设有《四书》、《女儿经》、《算术》、《地理》、《历史》、

《科学初步》、《生物》、《生理学》等,这些教材中所包含的工业文明及近代科

技知识,和作为教师的女修士本身所展现的西方女性自立自强的风采,都不可能不

深刻影响成百上千中国女学生,并进而幅射整个中国社会。她们的存在,打破了传统

社会女子无学的旧格局,使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为中:国创办自己的女子

学校做好了师资和办学形式上的某种准备。教会学校的个别学生甚至开始出国留

学。

19世纪六十年代,清统治者发动近代工业化运动史称"洋务运动勺。机械、电气

的神威和商品经济的魔力,迅速改变着中国社会,市场同资本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

阶层,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同时蕴酿着新的社会观念。加之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

和工业化运动本身富国强兵的功利目的,使变法维新的要求在一批进步士大夫中孕

育,其中包括了对女子教育的提倡。

1891年,宋恕《六斋卑论》问世,书中将中国与西方、印度、日本对比后认为,

中国之"积因"、"错愚"根因是民众文化低下,这同"女子无学"的社会状况有直接关

系。他呼吁:"今宜取法日本,下教育令,民男女六岁至十三岁,皆须入学,不者罚其父

母。每县乡聚连均置男女校各一区",授学科考,按级递升,"以至京校气对成绩优异

者,男女一体奖励。1892年,郑观应《盛世危言》71行,他在书中特别列出《女教》

一章,将西方男女平等的教育体制为座标,同"战贼肢体"、"步履艰难"的中国女子对

比,认为女子无学,是中国"礼教之不讲,政化之所由日衰"的社会根源,呼吁当局"通

伤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易裹足之功,改而就学",提高中国妇女群

体的文化素质,由此而"相子佐夫",则中国"利兴弊去",强盛可期。宋、郑两人的言

论,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业经形成的近代新知识分子阶层的共同意见,立论基点,是

指,出中国被强行纳入国际市场后,传统"女子无学"的社会规范已成为中华民族启

发民智、富国强兵、角逐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障碍。由于这批新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不足启动朝廷的视听。

1894年甲午战败,割地赔款的深创巨痛促成了维新政潮,兴女学、推行女子教育

成为这一时期变法图强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纷

纷著书立说,提倡女子教育,梁启超在1896年发表的《论女学》,集中概括了维新派

人士的意见,他说,中国二万万女子无知无识,分利困顿,是中国积弱的根本,他以

为,"西人之强"、"日本之勃兴",无不得益于男女平权及女学之提倡。他说,环顾当

今世界,"女学最强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女学次盛去,其国次强",而"

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幸矣气据此,他疾呼,中国兴女学已成当

今急务.@在维新运动促进下,中国第一个妇女组织"女学会",1897年于上海建立,创

办《女学报》旬刊,倡导女学。所有这些舆论的、组织的活动,为中国女子教育的出

现准备了条件。

得风气之先,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上海,成了中国人办第一所女子学校的诞生

地.1898年4月,由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学"(也称"女学会书塾")在上海城南桂墅里

成立。梁启超为该校撰写的《创设女学堂启》阐明了办学宗旨:"上可相夫,下可教

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经正女学的课程设置,规定中西文

各半,拟开设中文、西文、算学、医学、法学、女红六门,并附设幼儿师范。其中法

学、医学的设置,显然超越,了相夫教子、宜家善种的范围,显示了与学诸人冲出家

庭藩篱,走向社会大天地的潜在愿望。.

经正女学的创办尽管曾获得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的批准与奏闻,但

在朝廷看来,它不过是在华洋杂处的上海实行的一项特殊性地方实验,并不具有正

当的、普遍的意义。与经正女学同年行世的《劝学篇》,被清延确定为教育改革的

权威文件,详尽论述了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就是对女子教育不置一词。张之洞在

《劝学篇》最初的序文中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

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他公开说:"中西礼俗不同,不便设立女学"。

这是晚清社会瓦解,知识阶层分裂之后出现的特殊现象。一方面是当权的封建

官僚感到女子学校"触目惊心气一方面是上海科学书局〈1895年〉刊行的《初等小

学女子官话.修身教材》成为市场抢手货,正反映了这一时新情戊戌政变发后,正积

极筹办第二分校的经正女学被迫关闭。旋即,庚子事变发生,叶赫拉那氏主持的保守

朝廷被迫宣布再次变法,清廷中一批最顽固的守旧派被分别处死与流放,使统治阶

级中革新与保守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女子学校于是复兴。1901年苏州兰陵女

学成立;1902年严复于天津创办严氏女塾,吴怀疚在上海设立务本女塾,蔡元培开办

爱国女学,顾实等人于常州创立争存女子小学堂,杜益女学,福州挂E了陶淑女学堂

31903年,杨白民于上海设立城东女学,黄德润等创办了四川铜梁县女学堂。至20世

纪初,中国民间创办女子学堂已形成一股不可扭挡的社会潮流,"女子无学"的旧堤

堪已被完全冲决。

二、从"相夫教子"到"人格独立"

三、

1902年,我国近代意义上第一个教育法《钦定学堂章程》由清廷颁布,次年经修

订,于1904年1月正式颁布,定名《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葵卵学制",开始在全国范

围推行新教育。葵卵学制将整个学制系统中的学前阶段"蒙养院"向女子开放,规

定:"令女师范生为保姆教之",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的教育方式,"以蒙养院辅助家庭

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章程》对蒙养院的教学内容作了严格限定:"所谓教

者,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也。惟宁国男女之辨甚谨,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

游行街市,且不宜多读西书,误学外国习俗,致开自行择配之渐,t乏蔑视父母夫婿之

风。故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或受母教,或受保姆之教,令其能识应用之文字,通解家

庭应用之书算物理,及妇职应尽之道,女工应为之事,足以持家教子而已。其无益文

词概不必教,其干预外事、妄发关系重大之议论,更不可进行纪教。

学制规定“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用意是坚持"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规范,"

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的禁令,无疑根本排除了女子学教育的可能性。葵卵学制同当

时女子学堂纷纷成立的社会现实严重脱离,使清政府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即使蒙养

院中担任保姆的"女师范生",也总得有一个培训机构吧?1906年,工部主事刘捋上书,

要求适度开放女学,以付幼稚园及家庭教育师资之缺。清廷纳之。1907年3月8日,

清学部奉旨订颁《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作为对葵

卵学制的补充。章程规定,女子小学堂分初、高两等,学制各4年,凡女子小学堂学生,

一律禁止缠足。女子师范学堂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初办时先设于省城、府城,允许

民办,学制亦为4年,这样搭成了一个学制总共12年,以略高于初中程度的女子学校

教育体系。

举办女学的理由,清廷在章程中解释,为"本于经训了',法"先圣先王化民成俗"

之良范,谓"王化始于正家,倘使女教不立,妇德不修,则是有妻而不能相夫,有母而

不能训子。"此种化民成俗、相夫教子的女子教育政策,几乎完全是维新派的持论,

连语言也毫无二致。清廷女子教育政策的特点,是提出了必须以"女德"挂帅的政治

方针,亦即"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规范。《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所谓女子

教育,就是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章程说:"今教女子师范生,首宜注重于此,

务时以贞静、顺良、慈淑、端俭诸美德。总期不背中国向来之礼教,与路微之风俗。

其一切放纵自由之僻说(如不谨男女之辨,及自行择配,或为政治上之集会演说等

事〉,务须严切屏除,以维风化。"据此规定女师修身教材为:"根据经训并萎萃《烈

女传》、《女诫》、《女训》、《女孝经》、《家范》、《内训》、《闺范》、《温

氏母训》、《女教经传,及外国女通篡》、《教女遗规》、《女学》、《妇学》等

书子修身书之不悖中国风教者,……。"同年9月21日,经候补道程清奏准,女子职业

教育也于各地展开,内容以家务劳动的延伸为主,如蚕桑、织染,以裁剪为基础的美

术等等。

《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以国家法规的形式确立

了女子教育的合法性,中国女子教育如千万朵梨花春风初度,各地出现了一个办学

高峰。据清学部统计,1907年全国女子学堂已达428所,学生15496人。

另据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不同统计,除教会学校女生不算,中国自办女子学校

学:1906年为306名,1907年为1853名,1908年为2679名,1909年为12164名,在全学生

总数中所占比率四年分别为0.6742.100%、2.341%、7.915%,四年间的年递率分别为

312%、111%、338%。可见1907后,我国女子教育出现的飞速发展状况。在期间,女子

留学校教育也开始得到官方承认1907年江苏省举行留学考试,考取男生10名,女生3

名,这是我国官费女生留学之始

这一时期的女学课程,以1907年官定女子师范学堂为例。

上述课时安排显示,具有近代科学教育内容的地理、算学、格致每周共27课时,

占总课时的20%不到,其余传统女红、闺训、礼教v内容的教学课时同师范专业类课

时各约占40%,这说明近代科学知识仅被置于副课地位,封建礼教占据了当时女子教

育的中心地位。

封建统治者期望以保守精神消融掉近代女子教育挟裹来的革命内容,但此时的

中国社会已不再满足于女子被贱视、被奴役的封建旧构图。己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开始高扬西方"天赋人权"、"男女平等"的革命旗帜,提出了女

子教育"人格独立"的新要求。1902年蔡元培等创办爱国女学,揭赞办学宗旨为"增进

普通知识,激发权利义务之观念"严1903年5月,邹容发表《革命军》,号召"复我天赋

人权",提倡"平等自由";1904年3月,上海《女子世界》第三期刊文《论中国女学不

兴之害》,号召中国妇女力争"规复天赋之权利",提倡发展女学应培养女子独立

性;1907年1月,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宣传民主革命,主张男女平等,争取

女子人格、人权的解放和独立。1903年,吴江金天翩发表《女界钟》一书(署名金一,

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认为女子教育应以培养"有人格、有个性"的女子为宗旨,由

此提出女子教育八项目的:"一、教成高尚纯洁完全天赋之人;二、教成摆脱压制自

由自在之人;三、教成思想发达具有男性之人;四、教成改造风气女界先觉之人;

五、教成体质强壮诞育健儿之人;六、教成德性纯粹模范国民之人;七、教成热心公

益悲悯众生之人;八、教成坚贞节烈提倡革命之人。

辛亥革命,清朝覆灭。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规定

国家主权在民,人民无论男女,都有选举、被选举、创制、复决等权利,规定在守法、

纳税、服役与财产继承等方面男女一律平等。民国上层建筑与国家体制的变革,为

教育领域的男女平等提供了法制上的保证。1月19日,民国第卢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发

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作为对女子教育的

支持和鼓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同月特批5000元,作为上海女子法政学校开办费,

训练女子走向社会,走向政治。5月6日,孙中山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发表《女子教

育之重要》的专题讲演,指出女子教育"最重要者为人格"。8月25日,国民党发表宣

言,主张振兴女子教育,"发达女权"。@民主政体的建立和革命领袖与党派的介导,

带动了全国的社会舆论,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的先后迅速垮台,说明了民主观念

及"人格独立"、"男女平等"女子教育观的深入民心。

四、新文化运动与女子教育的全面解禁

民国建立后一而再的封建复辟,激发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革命一一新

文化运动,妇女解放、女子教育成为这场运动中的一大内容。1915年9月,陈独秀开

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激烈抨击封建女子观$10月15日,他再次发表《今日之教育方

针》,呼吁以广大人民为施教对象-要求一切教育机关向全民开放,并从第二卷第六

号特辟"女子问题"一栏,进行专题讨论。1918年9月,胡适发表《美国的妇人》,以西

方女子为楷模,提出"超贤妻良母"教育主张,宣传美国妇女独立自主的榜样,号召中

国女子仿而习之。1919年2月14、15日,李大钊于《晨报》发表《劳动教育问题》,

提出在教育上应全台电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在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下,"男女平

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男女同校"、"妇女解放"成了新文化运动中文教

界和广大青年知识阶层的普遍崇尚。运动推动了当时教育法规建设,1919年初,教育

部下令高等小学和部分中学允许男女同学同年10月,全国中学校长会议通过扩大女

子职业教育方案,女子教育出现又一轮热潮。据统计,1916年全国女中学生仅724

名,1922年增加到3249名,1925年再增加到7956名,1928年已达24870名,前后12年3

增长了34倍有余。

女子高等教育也在新文化运动中开始。191宁年,我国自办的第一所女子高等教

育机构-f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高等部成立,1919年4月,正式改组为北京女子面等师范

学校,但局限于师范一科,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女子仍无法获得同男子一样的受教

育权利。1919年5月19日,甘肃邓春兰上书北大蔡校长,要求"国立大学增女生席","

实行男女同班"。。适蔡元培"五·四"后因故离校,此信未达,但邓春兰却信及随之

发出的呼吁大学、解除女禁的信件,先后为北京《晨报》、上海《民国日报》等许

多大报竞相登载,舆论界再次掀起妇女解放问题大讨论,《少年中国》、《少年世界》

等杂志出版"妇女号",专门讨论男女教育平等、职业平等及婚姻自由等妇女问题。

同年10月15日,《少年中国》第四期妇女号,登载了胡适文章:《大学开女禁问题》,

主张大学开放女禁,立即予以实施。他说,第一步大学应先延聘有学问的女教授,以

养成男女同学之风气,第二步将现行旁听生制度向女子开放,在大学开禁之前,先行

招收女旁昕生;第三步改革女子中学课程,使与大学衔接,或开办女子大学预科,以

解决女子课程程度的相对参差问题。在全社会舆论声潮推动下,蔡元培率先于北京

大学'一一中国最重要的名牌大学决定开放女禁,1920年2月,第一次招收9名女生入

文科旁听,开创了中国大学内男女同校的先例。南京高等师范学(南大前身)紧紧跟

上,1919年12月17日,南高师教务主任陶行知提出规定女子旁听办了法案,@1920年6

月2日校务会通过招收特别生办法,规定"各科各学程有缺额时,得招收男女特别生。

"北大和南高师的榜样带动了全国,不久,所有大学都开始招收女生。据中华教育改

进社调查,1922年,除教会学校外,全国入高等学校的女生已达665人,1925年增加到

972人,1928年达到1835人。新文化运动大大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带有相当的偏颇和茫然,女子就学专业,过份集中于师范

科及由传统女红延伸的职业教育,另外,尽管此时女子教育已全面开禁,但很大程度

上仍须依赖各大中学校校长的开明程度。1922年,北京女界提出政纲三项,其中第三

项为"打破专治家政的教育制度以求知识平等"。虽然同年教育部颁布的"圭戌学制"

不再对女子有任何禁止,但在一些稍许保守、落后的省份和地区,中学禁止男女同学

的现象仍继续普遍存在。1925年7月,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伏章士钊仍以

"不受检制,竞体忘形,啸聚男生,蔑视长上"为词斥责北师大女生爱国行动,证明封

建观念的顽固。1926年12月6日,湖南全省学生联合会发动长沙各女校六、七千人,

向省教育厅请愿,要求改进女子教育,反对贤妻良母教育,要求男女教育平均发展,

取消各校一切束缚女生之办法,各男子中学一律开放女禁,正表现了女子教育在社

会平等化层次上还将有一深化发展过程。

五、国民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及状况分析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于广州召开了国民党"一大

气随之在宣布对内政纲中规定z"于法律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

助进女权之发展",此种平等观念随北伐战争而向全国推进。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

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镇压了风起云涌的工农革命运动。

基于这种政权性质与阶级关系,蒋政权南京政府确立后,即以稳固社会、强化思想钳

制作为自己的政治宣传方针,在教育政策上的反映,则重新拣起了有利于维护社会

秩序的传统伦理思想。

1928年,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详细讨论了1922年"圭戌学制"后,

就女子教育方面特别提出:"女子中等教育,应培养女子特有的社会职分,而适应其

特殊的需要,故女子中学应单独设立为宜。"这成为整个国民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指

导方针,并引用于一般女子补习教育和女子职业教育。1935年6月24日,蒋介石在成

都扩大纪念周上作《教育人民与转移风尚的要点》演讲,他说教育与风尚的"最重之

点,则在整顿纪纲。无论文的武的,无论农工商学各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人都

要守本分,守纪律,循规蹈矩J知礼守法,然后纪纲以立。"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

国代表大会订颁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在关于教育的四款条文中,妇女训

练被列为专项。大会同时制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特别将"中小学中

之女生,应使之注重女子家事教育,并设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推行"列为十

七要点之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由此规定z各地中小学应特别重视女子教育,傅为改进

家政的基础s在中小学中,对于女子除一般正常教育外,应有特殊的训练与设施,如

家事劳作者,以为将来改造家庭教育的预备。

这项特殊政策范围中小学而侧重于中学,在高校中却无法形成特色,最直接也

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女性高级师资与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无法组成强有力的

女子高等院校。勉强组成的女子院校,在同其他老资格的名牌院校(全部为传统的男

性大学)相比时,学术及社会声望均处于明显的劣势,使单性别的女子院校陷入一种

无法稍减的严重困窘境地。北京女高师叠经改组后终于归并给北师大,就表明了这

种情况。所以,国民政府时期一度存在过的安子高校,未能象西方国家某些女子院校

一样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性别高等学府。

初、中等教育程度上的男女教学分途,是国民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一大基本特

色。然而在法制意义上,此阶段的女子已获得了完全平等的权利。政府的重视和军

阀混战局面结束后社会相对稳定的客观环境,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女子教育进入了一

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有关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统计资料严重缺乏,该

时期女子教育发展情况,只能从零星资料的比较中窥其一斑。

该阶段初等教育女生入学情况,以资料较为完备的1930年、1936年为小样。

以前述1909年初等教育女生在校比7.915%同1930年的15.1%相比,21年间增长

了190.8%。在1912年至1930年度儿童入学率增长31。9%的基础上,女生同男生之比

再增长3贝1.9%,可想见这一时期女生入学绝对人数必有一较大发展,而1936年出了

一个更高的峰值。

另据有关统计,1930年全国中等学校学生数为514609人,其中女生90386人,约

占总数的17.56%。据上述统计,1946年女生379087人,其时全国中等学校学生总数为

1878532人,女生占总数的20.18%。由此可见国民政府时期中等教育方面,女生入学

比率在持续上升,1946同1930年度比,绝对人数更增长了4倍以上。

上述统计数字显示,国民政府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前后有过两个高峰z第一高

峰出现在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五、六年中(1928~1933),除1931~1932年度因国民党

新军阀大规模内战影响入学外,其余年份高等院校女生入学人数年递增数皆在

700~1000名左右后一高峰在1937年以后出现,并持续增长到1947年底,除1941~1942

年度之外,其余年度高校女生每年递增数皆在1000名以上,1940年度比1939年度增

加了2000多名-1946年,由于大片国土收复,高校女生人数更为激增。以1947年底与

1928年度相比,前后20余年,我国大专以上高等院校女子入学数增长了15倍有余,考

虑到旧中国国力的衰蔽,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发展。

女子留学教育,也在民国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民国时期的留学方向,包括美、

日、法、英、德、俄、意、比、西、荷、印度、菲律宾等国,但以美、日为主。风

气前期重日,后期多趋向美国。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皆叠经战乱,女子留学教育

的材料犹如玲羊挂角,无从寻迹,唯留美方面,经梅贻琦、程其保两先生广搜海外材

料,编成百年来中国留美学生调查表(1834~1953)户。

如表可见,民国最后阶段的1946~1949年间的女子留学年平均人数,是

1928~1937年段的9倍,同1912~1927年间北洋政府时期相比,则年平均出国人数增长

了10倍以上。女留学生在留学生总数中的所占比率,从1912~1927年间的11.1%,增长

到了1928~1937年间的16%,再增长到抗战期间〈1938~1945〉的23.9%,直至1946~1949

年间的29.2%,显见女子留学教育一直在以比男子留学更猛的势头发展,而其中1928

年以后的增长率更快。留学率不断提升所显示的另一结果,是民国后期的中国女子

教育已基本同国际教育接轨,这是中国教育界、知识界经几代人的努力获得的成就。

以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国女子教育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同

国际接轨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长期斗争取得的宝贵财

富。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中国传统社会中

女子被束缚于家庭不仅仅是封建政治强制的结果,它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

一种客观折射。由此出发,可以确定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政治领域

革命斗争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新生活方式不断扩张,旧的社

会结构不断解体、崩溃的过程。在这个多层次的社会整合演进过程中,由于中国工

业文明生成过程的特殊性,百余年来的中国事实上处于一个巨大的不平衡状态中,

既有华洋杂处、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也有高度闭塞、刀耕火种的山村,在这片国土

的两端成长的女性,几乎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如此巨大的社会落差反映到国家学

校制度中来,便出现了民国中后期特异的女子教育政策既强调中小学男女教育的分

流,又有高等院校、出国留学对女子的完全开放z既有近代国家公民权利、义务的教

育,又有.传统道德在女子教育中的提倡。应当说,这种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特色,

包含了某种历史的合理性。另外,百余年来围绕女子教育进步与保守的斗争,不仅反

映了革命与反动的对立冲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与世界文明接

触、交融过程中,中华民族如何吸取西方文明,发扬本民族特色的理性内容。个性和

共性,是世界范围各民族交往过程中的共同问题,由此可以确定,中国女子教育的发

展,一是必将有自己的特色;二是真正地达到理论上的男女平权,还将是一个长期

的、历史的过程。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4:5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76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劝学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