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2年4月
第24卷第2期
行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r.2Ol2
Vo1.2d No.2
文章编号:1009—4873(2012)02—0001 03
数控专业“校中厂"合作模式研究
——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校企合作为例
闫志波, 续永刚, 刘培跃, 郝 刚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北石家庄
摘
050081)
要: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石家庄东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校中厂”形式开展的校企合
作项目为背景,对数控专业在“校中厂”进行生产性实训的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校中厂”合作模式ee存在的关
键问题是双方利益不对等.只有找出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建立具体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发挥校企合作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生产性实训
中图分类号:G7l8.5 文献标志码:A
高职院校要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
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4].学院通过广
泛调研,根据数控专业的特点,参考一些高职院校发
展的经验,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将东
昌引入校园,共同建立了资源共享的生产性实训基
人才培养模式,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校企合作开展生
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进程中
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也是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
(群)技能要求相对接的重要保证[1].2007年,石家
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以下简称学院)与石家
庄东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昌)合作,创
建了“校中厂”合作模式,将企业的设备和生产任务
带进学院,企业在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际生
产,师生共同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这样,学院的校
内实训基地就融人了真实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场景,
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实训氛围.但这种合作模式也
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引厂入校的背景
地,为数控专业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训资源,营
造了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东昌是一家主要从事机
械产品数控加工的企业,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较
强的技术力量,拥有数控加工中心、特种加工、冲压、
热处理等生产设备数十台,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它有
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其产品属于高技术、多品
种、小批量生产,适于数控专业的实训教学,因此,学
院选择将此厂引入校园,建立了“校中厂”的校企合
作模式.
2“校中厂”合作模式对校企双方的促进作用
(1)资源共享,校企双赢
学院聘用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指导教师,负责对
学生进行实训指导;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参与企业新
产品的研发和复杂零件的工艺制订和工装没计;年
《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明确提出
要“大力推动各地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的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决定》中也曾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
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根本是实现双赢,双方应
建立一种稳定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
其中心是协作和互动.学院只有结合专业特点与应
轻教师利用暑期参与企业生产,形成了学院教师与
企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教学环境与生产
环境有机融合,促进了企业人员与专业教师角色的
转变,实现了人员流动和技术共享.学院利用企业的
设备资源和生产条件进行生产性实训,在生产中提
用该专业人才的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确立人才培养
是为行业企业服务的意识,才能确立符合生产实际
收稿日期:201卜12—3O
基金项目: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课题(11YYIO01)
作者简介:闷志波(1965一),男,河北行唐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T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2 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4卷
升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企业利用学院的数控加
定难以为继.高职院校希望利用企业的生产技术优
势,获得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 其本身的科研成果 工设备进行实际生产,实现了设备共享.校企双方对
先进技术信息、没备信息以及人员需求信息沟通充
转化能力却相对薄弱,教学资源也难以用于实际生
产;企业不愿承担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合作得不到
政策支持或经济补偿,学生实习与企业生产相冲突,
校方对顶岗实习疏于管理等部是影响企业积极性的
重要因素.
(3)信息沟通不畅
分,实现了信息共享.
(2)推动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在企业提供工艺制订、数控编程、机床操作、质
量控制、生产管理等实}JIl岗位的前提下,专业课教师
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将数控编程与操作、
先进制造技术、CAD/CAM实训、模具设计实训整
合,进行综合实训,将课堂搬进企业的生产车问;同
时,将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资料整理成工艺资源库,按
企业加工规范和生产流程,编写实训教材,用于教学
和企业员工培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促进了学院实
训教材建设;根据企业岗位标准改革考核方式,考核
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质量意识、
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考查.
(3)实现了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
学院的实训没备投入生产后,在一定程度上扩
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也不断融合、相互渗透.专业教
师对企业员工进行了“6S”管理培训,企业与实训车
问共同施行“6S”管理,整个生产和实训场所面貌焕
然一新;通过开展校企联合技能大赛,融洽了师生与
企业员工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在生产和
实训之余,双方共同开展体育竞技和文娱活动,改善
了教师与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提升了企业文化;企
业设立了“东昌技能奖学金”和“东昌助学金”,对在
生产实训、专业技能大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及品学
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资助.所有这些都拉近了校
企双方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促进了校企文化
的融合.
3“校中厂”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当前而轻长远,不愿在合作中做长线投入
校企双方对合作中各自的利益,更多地集中在
眼前的短期利益上,缺乏长远眼光.高校把校企合作
当作解决教育资源短缺和就业渠道不畅的手段,而
没有作为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
口;高校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问缺乏考虑,阻碍了企
业与高校的长期合作.企业也同样存在短视行为,他
们往往把校企合作作为暂时解决用工或厂房困难的
手段,缺乏长期合作的动力.
(2)利益关系不对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应该是一种互利共
赢的平等合作.双方实力悬殊,利益不平衡,合作必
学院对企业的用人标准、新技术、新装备缺乏了
解,无法在教学中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的技
能和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认
可度较低;企业生产安排与学生实习很难实现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