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
第37卷第2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Mar.20l 2
VOI.37 o.2
《等待戈多》:一种后理论状况的隐喻
苏擘 ,闫红梅
(1.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1;2.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萨缪尔・贝克特本是一位难以定位的作家,但是对其代表作《等待戈多》的评论,却出现惊人的一致性,尤
其以“荒诞派戏剧”为甚,大有出于斯而又归于斯的阐释循环之势。这与作者初衷以及作品本来面貌相悖。若借用尼
采以降,尤其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及其后的批评理论视之,此剧无论从作者本人创作意图,还是作品情节、语言和
人物方面,呈现出的是深刻的概念危机,是“重估一切价值”后的残垣断壁,是摆脱传统、逻各斯、理性、规范、逻
辑、文明等一切宏大叙述后的自由之境,所以可被视为概念层面上的“后理论状况”的隐喻。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后理论;概念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n05—6378(2012)02一()(】51—04
原动力发轫于在传统哲学处于巅峰之时就喊出“上
一
、引 言
帝已死”并且号召“重估一切价值”的尼采,经由德
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直至今日,在抽象概念层面对
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 剧(简
包括文学批评理论在内的一切传统价值与成规进行
称《等》)是一部公认的重量级作品,极具革命性与颠
解构,形成了一种“后理论”状况。从理论谱系上来
覆性。国内外 等》剧的评论虽不计其数,但大都
看,它与解构主义有诸多共通之处,但是后者为因,
跳不出诸如“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戏剧此类“元批
前者为果。这里所谓的“后理论状况”,是承受了
评”的窠臼,其研究重点仍不厌其烦地集中在主题、
2 000年的西方传统哲学的重压而在当代社会语境
“谁是戈多”、剧中虚无主义或存在主义思想等“元问
中凸显的后理论图景,实际上指的是概念危机,其
题”上;此外,数十年来被人们奉为贝克特戏剧研究
最核心的表征为,意义与价值的确定性遭到动摇,
圣经的,仍然是马丁・艾斯林那本《荒诞派戏剧》,使
其本身面临被消解的境地,以及意义追寻活动的徒
之成为一种“元理论”。问题是,以“荒诞派戏剧”为
劳。如反柏拉图主义的尼采认为,对一个逻辑的世
代表的那一套术语,现在业已成为探 等》剧的出
界的假设不过是一个主观臆测。德里达则从内部攻
发点和目的地,进入了从“什么是荒诞”,到“缘何成
击柏拉图的二元论,如真实与表象,或修辞与逻辑
为荒诞”,再到“所以它是荒诞”这一思维窠臼,无疑
等,证明那些信以为真的固定用语与价值,总是处于
会成为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屏障。这样的批评方法和
不断的变化之中 l2 。,强调矛盾(ambivalence)、不
对文本确定意义的追寻,与作者初衷以及作品本来
确定性(uncertainty)及事物项之间关系(the relation
面貌相悖。若借用尼采以降,尤其是德里达的解构
between terms)的重要性。米歇尔・福柯也认为,柏
主义及其后的批评理论视之,该剧呈现出的是深刻
拉图所追寻的“权威性的纯金”,超越了实际,是一种
的概念危机,是“重估一切价值”后的残垣断壁,是摆
“野蛮的纯粹”,他主张,我们应该“用众多的假定表
脱传统、逻各斯、理性、规范、逻辑、文明等一切宏大
象来反对单一的模式,表象如此众多与不同,以至于
叙述后的自由之境,所以可被视为概念层面上的“后
使得单一的模式毫无意义”… 。
理论状况”的隐喻。
在文学领域中,正如吉尔・德勒兹(Gille s
Deleuze)所言,当代文学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后理
二、后理论状况
论图景。当代文学表现了基于柏拉图理念的普遍经
验观(general view of experience)与我们的真实经验
从20世纪50年f 等》剧诞生直至今天,我们见 (real experience)的相一致,它体现在各种发散的、不
证了许多高度复杂的理论。有的延续了苏格拉底一 相关的、而非统一的系列与故事的共存与共鸣。文
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传统,其巅峰即是以索绪尔语言 学作品的结构也不再按整齐有序的、单一的故事情
学为基础的结构主义;但是更为强大的声音来自于 节依次展开,而是同时讲述了各种不同的,甚至其他
其对立面,即一种所谓的“反理论”,在理论内部业 不相关的系列事件,从而与我们的真实生活经验结
已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思,甚至自我消解的力量,其 合起来… 。在这个后理论图景中,读者与批评家的
收稿日期:201l—08—2l
基金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六届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等待多戈>:一种后理论状况的隐喻》(2011124028)
作者简介:苏擘(1975一),男,河北保定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5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
阅读与阐释活动也同时遭到质疑与反思,即不仅仅
要阐释事物本身,还需要对阐释行为进行反思与阐
释。在其一篇题为“理性的原则:学子眼中的大学”
(“The Principle of Reas0n:The University in the Eyes
0f its Pupils”)的论文中,德里达形象地表述道,“如
同有了新的视觉装置的辅助,人们最终可以看见视
线,不仅看见自然风景、城市、桥梁和深渊,而且可
以看见看本身”l211 。这段常常为人所引用的妙语强
调的是对阐释自身的反思性。周宪将这一理论表述
移置到文学研究领域中来,提出“研究文学不仅研究
文学,也需要研究文学研究自身。这种‘新的视觉装
置’就是差异性的后理论’'l 31跖。
对于用于阐释《等》剧的批评概念而言,“荒诞
派戏剧”的命名本身,就是将贝克特戏剧归人传统
的一个理性化过程。对非理性作品做出的此类理性
阅读,如尼尔・康维尔(Neil Cornwel1)所著的《文学中
的荒诞》(The Absurd in Literature卜书,首先要做
的就是为其所创的术语i 名 其立本,最终目的是
将其纳入传统。也就是说,首先讨论何为荒诞,再论
为何贝剧为荒诞派戏剧,最后追寻从古希腊到贝克
特戏剧中一脉相传的元素。更有甚者,如康维尔,将
荒诞派戏剧看做是“向古老的、甚至陈旧的传统复
归 ̄[4]33o以“荒诞派戏剧”为代表的这一套术语,采
用传统的理性化、高度概括性的方式,迎合了观众传
统的期待视野,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其合理性与有用
性。然而,当它一旦成为总体性、遮蔽性的概念,仿
佛“能向我们展示作品的全部意义”,也就到了亟须
超越、颠覆它之时。我们不应该再忙于在贝克特已
经废弃的理论之图中为意义寻求定位,而是要扫开
堆积在《等》剧本身之上的厚厚的概念之尘,从新的
视角重新阐释该剧中反传统、反戏剧的要素。
在《贝克特与后结构主义》(Beckett and
Poststructuralism)一书中,安东尼・乌尔曼(Anthony
U hl man n)将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依》
(Molloy,1951),《马洛纳之死》(Malone Dies,1951)
和《无可名状的人》(The Unnamable,1953)置于法
国哲学与历史的背景之中,并与法国后结构主义者
的观念与看问题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指
出,之所以可以将贝克特的文学作品与德勒兹、福柯
或者德里达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原因之一在
于,所有这些哲学家们都认为,贝克特作品中表现的
思想观念与他们自身的相一致。福柯在1985年与查
尔斯・鲁阿斯(Charles Ruas)的访谈中曾坦承,像那
个时代所有其他的哲学专业的学生一样,学生时代
的自己也是浸润于以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
等为特征的氛围中,对他而言,他与传统哲学的决裂
就始之于贝克特这部令人叹为观止的剧作 等
待戈多 ll晒。而德里达也在1 992年与德里克・阿特
里奇(Derek Attridge)的访谈中谈到,贝克特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