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建筑案例
新中式建筑案例
摘 要:通过对新中式建筑在理论层面上的分析,结合罗目法院改造为罗目镇历史记忆会所项目,从建筑改造理念构思、建筑造型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希望对未来新中式建筑类型的改造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中式;建筑改造;建筑造型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城市的地域特色正在消退,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成为千篇一律的模样。
作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溯和反思,中式建筑自然而然重新浮出水面。
然而,传统的中式建筑因为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差,不能长久保存,而且其在功能上也不满足现代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作、学习、休闲、购物、娱乐等的环境都有很高的追求,人们对建筑文化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珍惜。
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研究适合中国国情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重点,故新中式建筑风格由此产生及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建筑设计。
二、新中式建筑艺术产生的背景
中国传统建筑自秦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新中式建筑风格主要有以下的特征:在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满足使用者的生活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和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优秀的新中式建筑不仅结合了传统中式建筑的风格,还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观念。
在住宅建筑方面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例子,比如万科第五园、新北京四合院、苏州的姑苏人家、安徽的和庄等等。
我们现在生活和工作的物质世界中,建筑占有最重要的功能,也占有最醒目的地位。
在建筑世界历史长河中,因为其特有的风格、独特的造型和审美文化在世界建筑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式建筑的突起,所带来的不是一阵“中国风”,而是引导我们去追寻文化建筑的“中国根”,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新中式建筑艺术案例探析――以罗目古镇法院改造项目为例
1.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方向罗目古镇内,世界著名佛教旅游胜地峨眉山的脚下,距市区12公里。
此建筑曾经在罗目古镇内非常重要,但是因为风格模糊,随着时间的发展与环境也越发缺乏协调,所以逐渐废弃。
但原建筑水准高,有特点,便于进行建筑改造。
所以希望对此建筑在时间上合空间上予以重新定位,恢复其重要地位,再次成为罗目镇的象征。
2.建筑改造设计理念和构思
首先,原建筑体量不做大的调整,以更好地吸引人们寻找历史的记忆。
要与周围环境谨慎协调,使其恢复30年代的荣光,以30年代为主要基调,使其“真实”再现。
同时也需要留存中间过程的点滴,加入新的建筑与文化要素。
新中式建筑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手法。
理想中的新中式建筑应该是体现东方意境和现代建筑的融合。
3.建筑立面设计
在建筑立面的处理上,我们采用具有传统中式建筑特色的青砖顶口和灰瓦的坡屋顶,颇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中式建筑的线脚,门廊等建筑元素的运用,丰富了建筑外立面,又将现代的元素融入其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及时代感。
建筑外墙依照“规则中求变化,典雅中显韵味”的设计理念,达到设计上的多样性及多元化,通过不同的形体组合,和总平面布局上的变化,使建筑典雅而不失活泼。
4.建筑细部装饰的继承与发展
古镇的老街大多数都是鹅卵石,两边的每户老房子都挂着“罗目古镇”的红灯笼。
雕花的门楣,木格条的窗棂,阶前的苔藓,墙上爬满的青藤,这一切仿佛都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远久的故事。
5.对传统民居元素的直接运用
在建筑细部处理中,例如屋顶、门窗等部分都在遵循传统元素的尺度和做法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的材料与构造技术地域民俗文化的引入。
以及在色彩上以冷色调为基准,根据罗目古镇地上的青石板、建筑石材等,建筑改造以青色为主,不用浓重色彩。
材料方面,主要运用当地传统材料,就地取材,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对本地本土文化的尊重。
现代材料如钢、玻璃等的加入强调了建筑的时代感,建筑材料的选用与建筑的艺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所以,不同的地理产生不同的地域环境及不同的气候条件,从而影响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
6.空间的营造
注重空间的营造,结合院子,塑造了中式的庭院空间。
建筑在形式上尊重传统建筑的空间,造型,文化底蕴,在维护传统建筑形象的前提下,运用现代营造技术和材料,以及现代设计理念将新的灵魂和思想赋予建筑中,使之具有现代精神的古典建筑。
四、新中式建筑发展的未来
面对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势,怎样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社会大众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将罗目法院改造为罗目镇历史记忆会所项目的实践,真切地体会到了新中式建筑必须根植于地域文化才能有所推进。
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中积极地探索和经验,对当代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缺失加以回应。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广大建筑设计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才能将具有中国特色建筑形式加以发扬光大。
“欧式”和“和式”建筑并没有让欧洲及日本的建筑停滞不前,而是更加快速的发展,所以“新中式”建筑这一建筑风格,同样不会阻挠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意识到“新中式”建筑发展到目前为止正是它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并且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持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明的发展和延续。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筑师能够更好地将新中式建筑与现代科技、材料相结合,从而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使建筑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展现出新的面貌。
所以,我们建筑发展的总体情况,必须在特征上是民族化的,在精神实质上是令人愉悦的中国式的。
参考文献:
[1] 周靓.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3.
[2] 杨潇丽.浅析新中式风格在御品尚境酒店设计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3.
[3] 王俊杰.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析[D].河南大学,2013.
[4] 唐翠石.体现乡土情结的当代城市住宅设计发展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5] 王占君.新中式住宅中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3.
[6] 张帆.现代中式风格空间营造度概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7] 邵新然.包豪斯理念在中国新中式设计艺术中的体现[D].鲁迅美术学院,2013.
[8] 杨丽萍.从和谐文化看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元素的现代传承[D].齐鲁工业大学,2013.
[9] 张雪.城市既有住区更新改肉袒牵羊造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10] 朱颖.容纳更新与传统的住宅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13.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4:5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698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