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三期《音乐创作》
当代敌询剀 的优劣各式探微
蒋巧
摘要:歌词创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当代歌词创作虽是异彩纷呈并逐步走
向成熟,但在其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本文从当代歌词创作的优、劣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我国歌词创
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或建议。
关键字:歌词;创作;探微
歌词又称歌诗或唱词,是一首歌曲的文词部分,属于韵
文的一种,是一种文学体裁。歌词既要具备诗歌的特点又要
符合曲子旋律的走向与发展。由于歌词兼具了音乐、文学这
音乐元素和曲调多是源自于民歌与民间说唱的音乐元素与
曲调,较少追求技巧的华丽,以平实的歌唱抒发感情,歌词
通俗易懂并注意韵脚。特别是在表演唱唱词创作和叙事性歌
两重属性,现在又被称为音乐文学。歌词表达了歌曲的内涵
和灵魂,阐述了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宗旨,是歌曲的本
意所在,所以即便是年代久远,有的歌词也是不容易被人们
所遗忘的。所以歌词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首歌曲
的艺术价值。
歌词作为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深刻地反映了某
一时期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记录了社会发展的各个
阶段的历程,是研究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的主
要素材之一;从歌词本身看,歌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审美特
征,对之进行学理上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究音乐文学的艺
术本质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学体系,而且有助
于歌词创作者的创作水准“更进一层楼”,有助于广大民众艺
术修养和道德意识的提高。
一
、当代歌词的卓越贡献
80年代初,乔羽先生提出了“音乐文学”一词,正式把
写歌词的作家命名为“词作家”,相继又成立了“中国音乐文
学学会”。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歌词创作更是形成了百花
争艳的局面,涌现出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同时,随着各
省市音乐文学学会的成立以及省、市级词刊、词报的问世,
更加促进了歌词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歌词面向社会现实,直抒时代心声
20世纪20、30年代,在歌曲创作上,创作了大量的直
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些歌曲的歌词主题鲜明,词
作者们立足于社会现实,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有着鲜明的
时代性。歌曲歌词反映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描写社会不公与苦难,唤起抗争与奋斗精神;二是反对外敌
欺辱,呼吁全民族抗日救亡。如许幸之作词、聂耳作曲的《铁
蹄下的歌女》,用音乐手段通过对歌女悲惨生活的描述,对其
表示了深深的怜悯和同情,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人民
的痛苦与奋争。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们发自肺腑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后,当累积多年的冰雪
豁然消融,常年封冻的生命热泉便蓦地喷射而出,人们禁不
住内心的激情,唱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我们的生活充
满阳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些都说明歌词的创作
与各个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l、歌词走向民间,新形势歌词孕育而生
我国文艺革命家茅盾先生曾说过:“利用旧形式是现在
抗战文艺运动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在2O世纪初的中国,一
批优秀的词作家们在拓展中使歌词创作由陈旧走向新生,新
秧歌运动成为了走向民间,走向大众化新形式歌词诞生的摇
篮。这些新形式歌词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所依据的
・132・
词创作方面更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新形式歌词。
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就有《河边对口曲》那样的
带有民间情节式的对唱歌曲。又如贺敬之的《南泥湾》》,从
歌词形式上虽然看不出什么“表演”的意思,但将它编成歌
舞,就恰似为之而作的一样。《歌唱二小放牛郎》是叙事性
新形式歌词创作的代表之作。歌词不但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情节的描写,还有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这些歌词的创
作对建国以后的一些作品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林中的《真
是乐死人》,吕远的《八月十五月儿明》等等。
进入80、90年代,在东西方文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撞
击中,词作者们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元素相结合
使歌词更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如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的《东
风破》,它拆解了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
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了充满强烈的画面感,
具有浓郁的东方风,为中国风歌词的古意新填奠定了坚实基
础如,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故被称为“流
行中国风”的代表之作。
2、以心绪化特征为主流的歌词创作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歌词创作的心绪化特征增强。许多作品
在创作时都把它作为一段心路历程来写,并作为一种特定的
内心情感变化来展开,选择一个小的角度抓住人类普遍的心
理情绪,把特定的情绪定格、放大。虽然这些歌词在题材、
立意、角度、表达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大都透露出一个总体
特征——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抒情性既是歌词作品中显现
出来的审美特色,也是歌词作者创作时的审美观念、美学的
最终目的和追求。如写景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咏物的《茉
莉花》,咏人的《我的老班长》,展现城市巨变的《南京地铁
幸福之路》等。这些作品往往呈现的是某一时间内某种氛围
中侵袭人整个身心而表现出来的感情,在这种感情支配下,
便会有作品的构思、创作、和收束。心绪化特征的歌词创作
还表现为以“大我”或者“小我”的名义来主诉。从美学的
范畴来看“大我”之情归于崇高,它往往通过客体自身,以
及主、客体之间深刻、剧烈的冲突,体现出雄壮、博大、深
沉、浩瀚之美【1】如王平久为汶川大地震而写的《生死不离》。
在这首催人泪下而又振奋人心的歌词中激荡着无限爱意,让
更多人有了生存的依赖,更多人的感动变成了行动。另一方
面,一首好的歌词应该像润物之细雨,用美妙的旋律和贴切
的歌词去浸润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善良。将个人的思想和情
绪组合着力,反应人性、人情,并用个人的所思、所感传递
情思,构成“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的共鸣情趣。这就
是“小我”之情的真实展现。如张韶涵演唱的《隐形的翅膀》
当中的歌词。“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
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
我飞,飞过绝望。”歌词告诉人们都要坚强地对待人生的无
奈,这样才会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价值。
二、当代歌词创作存在的弊端
当代歌词在内容上已无“禁区”;模式也不再单一;风格
也不再单调。并成为当代人精神、文化生活中最有影响力、
最具普遍性的一门艺术。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当代歌词在其
创作上的一些弊端。最突出的原因是个别文学研究者没有彻
底了解和懂得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不了解中国古代
诗歌和历史上世界许多民族的诗歌一样,其初始阶段基本上
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其次是因为极少部分拙劣创作贬低了
歌词自身地位。当代歌坛有些歌词,甚至是非常流行的歌词,
其内容庸俗、艺术低劣,败坏了歌词“门风”,影响了歌词
在大众艺术形式中的地位。著名音乐人、华纳唱片中国区前
总经理黄小茂也曾说过:“对歌词创作者来说不是不知道什
么是低俗,而是有意为之。他们只要求引人关注。”歌词创
作已不是对人生的感与悟,对生活的爱与恨,对社会变化的
悲与喜,而是哗众取巧,以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低级趣味
的东西。我们只能说歌词创作现已经被“娱乐化”。
1、内容庸俗、艺术低劣
当代的歌词创作,大多以情感为主题,为吸引眼球,一
部分歌词创作有意往低俗的路子上走。近几年,已经有不少
流行歌曲屡屡被指为低俗无聊,甚至色情。如《老婆老婆我
爱你》《老公老公我爱你》《香水有毒》《两只蝴蝶》《老鼠爱
大米》《求佛》《狼爱上羊》《那一夜》等等广泛流行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