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诗中之禅影

更新时间:2022-11-11 21:33:34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11日发
(作者: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26卷第1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Vo1.26,No.1 1 

2011年1月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201 1 

东 坡 诗 中 之 禅 影 

陈才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于东坡诗而言,禅趣禅意渗透在审美趣味、创作思维、语言运用、意象撷取、题材选择、意境营造上;渗透在其独 

具特色的旷放豪迈归于雅淡自然、清静幽远的艺术风格中;渗透在其机锋敏锐的议论、深邃透辟的思理,“出新意于法度之 

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种种翻案、妙喻和谐趣、奇趣中。东坡诗中的禅影由无至有,由隐至显,最终达至诗禅浑融一体的 

至高境界。 

关键词:苏轼;禅趣;禅诗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1)01—0009-07 

北宋时期,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仍占 

天之骄子如苏轼,也难免在风云变幻的仕途官场 

有一定势力,但最有市场的无疑是以“教外别传, 

中坎坷沉浮,偃蹇多舛。而禅宗以静虑敛心、深潜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①而著称的禅宗。 内省的“思维修”之途,定慧结合,修悟结合,极力 

禅宗之名始于唐代,又名佛心宗或心宗。禅宗盛行 

以持善心,专念以夺浮想,使修持者止息杂虑,反 

起来以后,其他宗派的影响逐渐式微,禅乃成为佛 

观自照,心无所念,念无所求,籍以排除烦恼,缓解 

的别名乃至同义语。禅宗初祖是菩提达摩,胡适曾 

苦痛,渲泄隋感,稳定思绪,安顿心一灵。其“不生 

说:“达摩的四行,很可以解作一种中国道家式的 憎爱,亦无取舍”、“安静闲恬,虚融淡泊”⑦的思想, 

自然主义的人生观:报怨行近于安命,随缘行近于 

与老庄精神都不谋而合,其手段之方便,又大大简 

乐天,无所求行近于无为自然,称法行近于无身无 

化了到达彼岸乐土的手续。而且,安闲的个人生活 

我。”[/]2o7引庄人佛,杂交出禅宗,是华夏思想发展 使其有参禅的可能,忧患的社会现实使其有参禅 

史上的大手笔,如果说,在唐代,禅宗还是“披着天 的需要,于是,禅悦之风,遍被华土,乃成为宋代文 

竺式袈裟的魏晋玄学,释迦其表,老庄其实”[21208, 

化一大景观——苏轼说是“近岁学者,各宗其师, 

那么到了宋代,禅宗已经彻底本土化了。 务从简便,得一句一偈,自谓子证。至使妇人孺子, 

禅宗的根本精神是超越,所谓空物我,同生 

抵掌嬉笑,争谈禅悦。”[3lzos5司马光说是“近来朝野 

死,等贵贱,一穷达,齐出处,泯主客,除是非,破对 

客,无坐不谈禅。”【卅二程说是“今人不学则已,如学 

待……一切矛盾对立都在超越的对象之中。试想, 

焉,未有不归于禅也。”围禅宗直觉观照、瞬间顿悟、 

中国士大夫多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以济世、救世、 活参妙解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北宋文化的各个领 

经世、拯世为理想,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求以“立 域。 . 

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但在封建社会,尤其是中 

于东坡诗而言,北宋释道文化,尤其是庄禅的 

央集权、积贫积弱的北宋,尽管日常生活相对安闲 

精神和意趣,渗透在审美趣味、创作思维、语言运 

优越,能真正实现上述理想者毕竟凤毛麟角。即使 

用、意象撷取、题材选择、意境营造上;渗透在其独 

收稿日期:2010—08—02 

作者简介:陈才智,辽宁沈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9 

具特色的旷放豪迈归于雅淡自然、清静幽远的艺 

术风格中;渗透在其机锋敏锐的议论、深邃透辟的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 

其二)【8】.‘‘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次 

思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 

种种翻案、妙喻和谐趣、奇趣中,诚可谓方方面面, 

无处不在。明人凌漾初(1578—1644)和徐长孺均编 

有《东坡禅喜集》。咧熙载(1813~1881)《艺概・诗 

概》有见于此,曾说:“东坡诗善于空诸所有,又善 

于无中生有,机括实自禅悟中来。”“}舀滔汩汩说 

韵赠清凉长老》)[71,“安心会自得,助长毋相督”【21]。 

与此意思相似相近的,还有“此心平处是西方,闭 

眼便到无魔烧” ,“欲问云公觅心地,要如何处是 

无还”(《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 

仍邀游灵隐,因次韵答之》),“散我不平气,洗我不 

和心”(《听僧昭素琴》),“我心空无物,斯文定何 

万象自往还” ,等等。吓面,以 

去,一转便见立意,《南华》、《华严》最长于此。东坡 

问。君看古井水,

古诗,惯用其法。”[61 ∞东坡诗中既有“浮云时世 

编年为序勾勒东坡诗中的禅影,并简单剖析其中 

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之一)和“云 

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 

夜渡海》)阴这样悟道人禅的高妙之语,又有“已外 

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 

无限人间失著人”(《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 

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 

也》)嗍这样得失俱忘,无虑无求的禅机道意;既有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森茫。林下对床听 

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91和“暮鼓朝钟自击撞,闭 

门孤枕对残钉。白灰旋拨追红火,卧听萧萧雨打 

窗”(《书双竹湛师房》之二)嘲这样空寒寂寥的庄 

禅意境,又有“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㈣ 

和“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l这样对 

庄禅思想的仰慕礼赞。 

禅宗人生如梦、如寄、倡导平等、追求安心、任 

性逍遥、随缘自适等思想是苏轼诗歌中常见的主 

题。“如梦”的主题:例如“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 

梦了无痕”[121,“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 

身”(《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二首》其一)[131,“聚散 

细思都是梦,身名渐觉两非亲”[ ,“旧事真成一梦 

过,高谈为洗五年忙”(《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次 

旧诗韵赠宝觉长老》)【 ,“愿君勿笑反自观,梦幻 

去来殊未已”[151,“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 

巾”(《台头寺步月得人字》)【l3],“四十七年真一梦, 

天涯流落泪横斜”[1句,“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 

聊心存”071,“人间何事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 

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㈣,“已将世界等微尘,空 

里浮花梦里身”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 

文殊普贤三首》其一)[81。“安心”的主题:如“因病得 

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病中游祖塔院》)网,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吊天竺海 

月辩师》)[81,“只从半夜安心后,失却当年觉痛人” 

1O 

所蕴含的禅意和禅趣。 

苏轼最早的一首禅诗应该是那篇名作—— 

《和子由渑池怀旧》,时在嘉{;占六年(1061)十一月, 

中云: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 

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诗写对命运无常和人生空漠的了悟。世间一 

切如雪泥鸿爪。虽然存在于某一时空下的踪迹是 

真实而具体的,但是存在的本质却是虚幻抽象的, 

它缥缈模糊,瞬间即逝,难以捉摸,不易把持;而且 

今日之踪迹尚历历在目,而前日之踪迹已茫然难 

寻,所谓“寄蟀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 

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那么面对这永恒与短暂, 

无限与有限的矛盾,是行乐当及时呢?还是努力加 

餐饭呢?诗人虽刚人仕途,未经坎坷,只是因子由 

提及旧地重游,而有感于中,但却写出了对如何解 

决上述矛盾的探索。“空中鸟迹”与“水中月影”一 

样,是佛经中用来譬喻空无虚幻、缥缈易逝的常见 

意象。如《华严经》云:“诸佛觉悟法,性相皆寂灭。 

如鸟飞空中,足迹不可得。”“譬如鸟飞虚空,经百 

千年,所游行处不可度量,未游行处亦不可量。”[251 

《维摩诘经》云:“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 

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 

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 

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空中鸟迹。”闭 

禅宗灯录中亦屡见不鲜,如天衣义怀禅师云:“雁 

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 

心。”⑤德山慧远禅师云:“雪霁长空,迥野飞鸿。段 

云片片,向西向东。” 而柳宗元《巽公院五咏・禅 

堂》:“万籁俱缘生,窗然喧中寂。心境本洞如,鸟飞 

无遗迹。”也与苏轼此诗意境近似。王文诰 

(1764~?)谓“凡此类诗,皆性灵所发。实以禅语,则 

诗为糟粕。”【船】以注诗一般原则论,固然不错,但苏 

轼熟于佛经,虽未必袭取佛典或佛语,不妨得之禅 

意与禅机。 

东坡最早以佛教为题材的诗是《凤翔八观》之 

四《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时在嘉{;占六 

年(1061)十二月,诗云: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趼显 

鲜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今观古塑维 

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外生死,此 

身变化浮云随。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 

已疲。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当 

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至今遗像兀 

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田翁里妇那肯顾,时 

有野鼠衔其髭。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结无 

言师。 

维摩诘周游世界,游戏人间而不妨梵行佛道, 

示病于外而精神智慧充实于内,不惧生死,身如浮 

云。苏轼在诗中对这种“至人”精神心仪向往,以后 

的诗作也常常提及,如《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 

子》其三“维摩示病吾真病”,《张安道乐全堂》“维 

摩丈室空俪然”,《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无言 

亭》“殷勤稽首维摩诘”。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 

乞外任。赴杭途中作《泗州僧伽塔》,中云: 

……耕田欲雨刈欲睛,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我今身世 

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 

每到有求神亦倦。…… 

传说僧伽塔顶常出现小僧形象,舟行于此祈 

祷则可得顺风。东坡偏要破除这个虚妄的说法,认 

为人们应当更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顺风逆 

风。先用欲抑先扬、欲擒故纵手法,描述昔年过此 

塔时烧香祈祷竞得顺风的情景,似是赞同祈祷灵 

验之说,不料笔锋一转,写出六句锋锐恣肆的议 

论。他指出,人们的私愿往往互相矛盾,要让各种 

各样的私愿都因祈祷而得到满足,即使造物者一 

日千变也无所适从。表面看是对祈祷神佛灵验之 

事的否定,“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度化众生, 

又要保佑人家的病痛,又要管人家的婚姻。” 细 

参起来,乃是表现顺应自然随缘自适的旷达态度, 

与善恶福祸不介于心、以超脱为宗的庄禅精神一 

脉相通,流动着物我两忘,进退从容的一片禅机。 

“至理奇文,只是眼前景物口头语,透辟无碍。”[21 

通判杭州期间,苏轼寻访佛寺道观,结交禅僧 

道士,“杖屡无不之”,“处处题清诗”[3l】,《书焦山纶 

长老壁》云: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辄问法, 

法师了无语。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君看 

头与足,本自安冠屦。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 

苦。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归来被上下,一 

夜著无处。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此言虽 

鄙浅,故自有深趣。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 

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3习《坛经》发挥此 

义,提出:“我此法门,……无住为本。”“无住者,为 

人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及至冤之与亲,言语触 

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 

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 

本。”啭之开篇,意即在此,《百步洪》其一:“但应 

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t131.1 ̄是此意。长鬣 

者本来不以胡子长为碍,无念无意;一旦有人提 

醒,起心动念,反倒不知所措,连觉都睡不着了。故 

无念方能清净,有念则生妄执;唯无住者,才可破 

执。 

熙宁八年(1075),知密州时作《和子由四首・ 

送春》云:“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 

君借助法界观,一洗人问万事非。”元丰二年 

(1079),知湖州时作《送刘寺丞赴余姚》云:“我老 

人间万事休,君亦洗心从佛祖。手自新写法界观, 

眼净不觑登伽女。”“法界观”即《注华严法界观 

门》,隋杜顺述,唐宗密注,该书是阐述华严宗正修 

圆融、法界无尽、缘起观法的代表作,依此观法,万 

法都是一真法界之体现,诸缘依恃,相互具足,大 

小等殊,平等不二。苏轼对华严法界观情有独钟, 

深有研究,《南都妙峰亭》云:“俯仰尽法界,逍遥寄 

人寰。”《地狱变相偈》云:“乃知法界性,一切惟心 

造。”东坡诗中夷旷洒脱的风格无疑与华严思想是 

一脉沟通的。当然,除此之外,《楞伽经》、《阿弥陀 

经》、《金光明经》及《维摩诘经》、《金刚经》,苏轼也 

素有研究,尤其“深悟禅宗”⑦,《夜直玉堂携李之仪 

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云:“每逢佳处辄 

参禅。”《书普慈长老壁》云:“久参自足知禅味。”不 

啻夫子自道也。 

元丰元年(1078),在徐州任上作《送参寥师》, 

诗云: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剑头惟一映, 

焦谷无新颖。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新诗 

如玉雪,出语便清警。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 

屏。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颇怪浮屠人,视 

11 

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 

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值得另眼相看,诗云: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 

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 

卧云岭。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 

妨,此语当更请。 

诗的中心意思就是“诗法不相妨”,诗人认为 

参寥所以“文字争蔚炳,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 

诗题一作《琴诗》。诗前自序云:“武昌主簿吴 

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 

同子之文、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 

书如见其人,如闻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 

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 

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 

而后和。元丰六年闰六月。”冯应榴(1740—1800) 

警”,这与视人生为若为空的佛法教义在空静这一 

点上本不相妨。诗人作诗,应有空静心态,才能明 

察群动,“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而诗歌与书 

法的至高妙境就是淡泊与至味。参寥是苏轼以道 

相交的朋友,苏轼常称赞他的为人与文章。此诗将 

诗情与佛法、艺术与禅悟有机缔和,相互融贯,化 

禅为艺,融艺人禅,深得诗禅之妙。前八句谓参寥 

学佛,百念灰冷,又何必追逐我辈俗人,把诗写得 

如此蔚然炳耀,清警秀美。以下取旨于韩愈《送高 

闲上人序》论张旭草书笔骋不平,而高闲草书寄寓 

淡泊,但书迹能工,必禅心未定;禅之与艺,乃扦格 

不入,异趣殊途。但反其意,为翻案语以论之。最 

后,归结到“空静”的眼目之上,谓排除一切外界干 

扰,空心凝神,静默反观,联想方能驰骋,思维方能 

跨跃。这同庄禅动以静括、空以实迹的精神是一致 

的。“阅世”一句谓经历人世间风风雨雨,尝尽喜怒 

哀乐的万般情思之后,杂收广采,寂然澄观,才能 

悟得精神的最高境界。纪昀评此诗:“禅与诗人并 

而为一,演成妙谛。”p习可谓的评。 

“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后读释氏书, 

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茫然不见其涯 

也。”元丰二年(1079)的乌台诗案后,人情冷暖、世 

态炎凉将苏轼推向空门,他“喟然叹日:‘道不足以 

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 

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1341“但多 

难畏人,不复作文字,惟时作僧佛语耳。”D5】于是有 

了《三朵花》、《题沈君琴》这样径取佛语之作。前诗 

之“不劳千劫漫燕砂,归来且看一宿觉。”“两手欲 

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意尽句中,言外索然 

无味,禅语游离诗义,乃入魔之败笔。它如“首断故 

应无断者,冰销那复有冰知。”(《钱道人有诗云: 

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圈“方定之时慧在 

定,定慧寂照非两法。”(《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 

堂》)f7】“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次韵 

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见和仇池》)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也.是同此 

病状,虽出自东坡,亦难曲为之说。但《题沈君琴》 

12 

《苏文忠公诗合注》以此序为诗题。吴亮君采、沈 

君,事迹不详。“高斋先生”,指赵扦(1008—1084), 

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 

衢县)人,曾任参知政事,卒谥清献。有《清献集》十 

卷。事见《苏文忠公全集》卷八十六《赵清献公神道 

碑》,《宋史》卷316有传。“元丰六年”,外集作元丰 

五年(1082)。此序与诗意并无相干,真正相关的是 

《与彦正判官》:“古琴当与响泉韵磬,并为当世之 

宝,而铿金瑟瑟,遂蒙辍惠,报赐之间,赧汗不已。 

又不敢远逆来意,谨当传示子孙,永以为好也。然 

某素不解弹,适纪老枉道见过,令其侍者快作数 

曲,拂历铿然,正如若人之语也。试以一偈问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 

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录以奉呈,以发千里一笑 

也。寄惠佳纸、名岁奉,重烦厚意,一一捧领讫,感怍 

不已。适有他冗,书不周谨。”其中谈到此诗是他听 

弹琴后有感而作,并自认此诗为“偈”,即类似佛经 

的颂词。纪老,即海印禅师。《苏文忠公全集》卷九 

十九《送海印禅师偈》云:“海印禅师纪公,将赴峨 

眉,往别太子少保赵公于三衢。公以三诗赠行,而 

禅师复枉道过某于齐安,亦求一偈。公以元臣大老 

功成而归,某以非才窃禄得罪而去。禅师道眼,了 

无分别。乃知法界海惠,照了万殊,大小纵横,不相 

留碍。”此处海印禅师纪公所求之偈,当即《琴诗》。 

苏轼另有《杂书琴事十首》,末云:“元丰四年六月 

二十三El,陈季常处士自岐亭来访予,携精笔佳纸 

妙墨求予书。会客有善琴者,求予所蓄宝琴弹之, 

故所书皆琴事。”“善琴者”当即海印禅师之侍者, 

据此可知,《琴诗》当作于元丰四年(1081)六月二 

十三日之前,时苏轼正躬耕于黄州。 

《楞严经》日:“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 

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 

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 

心,尘劳先起。”又偈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 

生。生灭二圆(缘)离,是则常真实。” 景(1652~ 

常道;可名之名,必非恒名,那么此中深意,教我将 

来如何向人转述呢? 1715)注日:“此诗宗旨,大约本此。”钱锺书《管锥 

编》还补充了《佛说长阿含经》卷七《弊宿经》第三、 

《大般涅盘经・圣行品》第七之三、《大智度论》卷九 

九《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上》等三则佛学资料,谓 

苏诗与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欧阳修《钟莛说》 

“皆拾《楞严经》‘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之牙慧”。 

前贤只注意到《楞严经》琴瑟与妙指对苏轼《琴诗》 

的启发,其实,“海印发光”与海印禅师之耦合,才 

是触动诗人诗思的真正的火花儿。明交光法师《楞 

诗宜参禅味,得之禅趣,不宜运禅语,直言禅 

理。《题西林壁》这首诗即是参禅味而得之禅趣之 

作。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注者引《华严经》、《感通录》释其来处,此外还可参 

看梅尧臣《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苏轼自己的《法惠寺横 

翠阁》:“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 

侧为君容。”以及《江上看山》:“船上看山如走马, 

严正脉》卷九解释说:“海印即佛心常住三昧,按指 

发光,动成妙用也。”另一种解释是“以按指喻举 

心,以发光喻尘劳起也。正以不具妙智,故但发尘 

劳,不发妙用,正合无妙指不发妙音也。海印者,应 

是佛手印文,不指佛心三昧。举心尘起,若赳取前 

文,实即倾夺而为色空耳。”【删 

这首非诗之诗的《琴诗》写二物相资为用之 

意。虽借用佛典,但信口吟诵,不露痕迹。两旬反诘 

妙旨解颐,耐人寻味;无甚空洞说教,也没有玄而 

又玄、似是而非之论。如果琴之有声在于琴,为何 

置之匣中则无音?如果琴之有声在于指,怎令音声 

无琴发于斯?乃知弦指和合,方有音色悠扬之琴 

声。而世间万物,亦如琴与指,彼此有因有缘,相互 

依恃。那“琴”分明就是外在的世界,那“指”不啻我 

们自己,二者因缘和合,相资为用,才能奏出悦耳 

悦心的乐曲。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的区别,也就在 

这里。 将一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写得天真活泼,机 

趣横生。平凡中孕育着深刻,由两句问语淡淡道 

出,不知诗人是否亦有一番斟酌、思量和锤炼?此 

后《武昌西山并叙・再用前韵》:“石中无声水亦静, 

云何解转空山雷?”也同此机杼,除佛典的痕迹之 

外,均有韦应物诗《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和《赠 

李儋》的影子。④ 

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途经庐山,与参 

寥同游。先游东林寺,晤住持常总,作《赠东林总长 

老》;再与总长老同游西林寺,作《题西林壁》。前 

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四万 

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注者引《法华经》、《阿 

弥陀经》、《千佛名经》、《正一论》、《乐师经序》、《景 

德传灯录》及佛法三身说诠释其出于佛典之迹,比 

之后诗,更堪称“有自来矣”之偈诗。禅的美妙真谛 

无所不在,一旦彻悟此理,则入耳溪声,皆是般若; 

触目山色,无非法身。虽有四万八千揭颂之佛门要 

语,却不妨当下顿悟,立地成佛。但可道之道,必非 

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搓极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 

奔。”辛弃疾《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却怪青山 

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后两句:“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虽思想本身未 

必新奇,而在庐山诗中,却未经人道过。南北朝有 

“当局称迷”(《宋书・王徽传》)、“有识傍观”(《颜氏 

家训・风操》)之句,唐人合而言之:“当局称迷,傍 

观必审”(《新唐书・元行冲传》)。南宋诗人如张孝 

祥《楞伽寺》三首其二,许锡《葛山》都是从这一点 

理解此诗旨意。 以佛家思想,万物因因相生,诸 

事缘缘而起;因又有因,缘又有缘;横观无边无际, 

纵着无始无终。一切世间之物,皆须受时空限约, 

惟有跳出庐山局外,破除“我执”、“法执”,开悟解 

悟觉悟证悟达悟,方能除却妄念,了断无明。而若 

反推此意,于处世之道论,旁观者虽清,却未免消 

极。以庐山论,九霄云外全息摄影,清则清矣,却无 

法领略身在此山之中变幻无穷的感受;以人生言, 

彻底超世脱俗,一了百了,实于世无补,于己有害, 

不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元桔六年(1091),苏轼出知颍州,作《泛颖》, 

中云:“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 

刻复在兹。”后二句,杨慎(1488~1559)((升庵诗话》 

卷三称:“刘须溪谓本《传灯录》。”@按,《传灯录》 

载,洞山良价过水睹影而开悟,作偈:“切忌从他 

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 

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41】 

大意说,佛性如影随人,未尝离分,所以应该即心 

即佛,不假外求。坡诗构意是否有鉴于此公案难以 

确考,不过细参确有相似之处。水波乱人须眉,水 

定影复在兹。因言临水,论玩水之趣;过水睹影,悟 

人影之理。玄觉《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一性圆通 

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 

水月一月摄。”[42】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用上下十方 

镜中之金狮子的无穷无尽譬喻诸法界的无穷无 

13 

尽。水月镜影,其中蕴涵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自道也。从“名寻道人实自娱”(《腊日游孤山访惠 

的禅意岂非与此一脉相通的吗?无怪查慎行 

勤惠思二僧》 到“每逢佳处辄参禅” ,而“自疑 

(1650—1728)谓此诗“深于禅悟”f431 795。 

身是五通仙”@;从“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 

苏轼去世前经过金山,题自己的照容谒日: 榻论” 到“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日:我梦扁舟浮震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泽,雪浪横江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 

庄学是苏轼入禅之佳途良助,“形固可使如槁 开青壁。盖实梦也。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 

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 

予,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 岂复与伯固相见于 

敖游,泛若不系之舟。”都是《庄子》中的名言。而元 此耶?今得来书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 

丰八年(1085)苏轼便自称:“老于忧患,百念灰 

故先寄此诗》)c7】,东坡与禅学日渐相亲,正如南宋 

冷。” 脚《闻潮阳吴子野出家》和《送参寥师》也提 

汪应辰(1118~1176)《与朱元晦》所云:“东坡初年 

到“枯槁”、“灰冷”的境界。@ 

力辟禅学,如《盐官县安国寺大悲阁记》,省记不分 

苏轼临终绝笔《答径山琳长老》云: 明,其中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之类。其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 

后读释氏书,见其汗漫而无极。从文关西等游,又 

电往那容诘。 见其辩博,不可屈服也,始悔其少作。于是凡释氏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 

之说,尽欲以智虑臆度,以文字解脱。”(《四库全 

神咒真浪出。 书》本《文定集》卷十五)与此相应,东坡诗中的禅 

东坡曾谓韩愈“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 

影亦由无至有,由隐至显,最终达至诗禅浑融一体 

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 5】508其实亦东坡夫子 的至高境界。 

注释: 

①宋释觉范《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四《答郭公问传灯义》:“达磨大师乃曰:“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来教外别行传。” 

②宋释酱济《五灯会元》卷一“六祖慧能大鉴禅师”:“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 

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③明凌漾初辑《东坡禅喜集》十四卷,明天启元年(1621)凌漾初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东坡禅喜集》明冯梦祯批点本,台南: 

庄严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初版;明徐长孺辑《东坡禅喜集》九卷,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2年2月初版;1988年4月再版。 

④宋吴开《优古堂诗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一则云:“东坡作《定风波序》云:‘王定国歌儿日柔奴,姓宇文氏。定国南迁归,予问柔广南风 

土应是不好?柔对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用其语缀词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予尝以此语本出于白乐天,东坡 

偶忘之耶!白(一作乐天)《吾土》诗云:‘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又《出城留别》诗云:‘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重题》诗 

云:‘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又《种桃杏》诗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历代诗话续编》第262页) 

⑤宋释惠洪《禅林僧宝传》卷十一;宋释惠洪《林间录》卷上;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宋叶梦得《岩下放育》卷上。宋施德操《jB窗炙鞣 

录》卷下、宋米芾《宝晋英光集》卷七、宋胡仔《苕溪渔陋丛话》后集卷三十七,字句略异。当然,成于南宋者,如《五灯会元》、《岩下放言》,自然 

是苏轼不可能见到的。 

⑥风旖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第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八册。标点据任继愈选编《佛教经 

籍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l1月版,第106页。敦煌本《坛经》无“于世间善恶好丑……不思前境”数语。 

⑦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十七《柳州文钞一?寄许京兆孟容书》评语,参见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 

书局,1994年4月版,第1097页。 

⑧见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四;卷六(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 

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 

⑨朱光潜《“见物不见人”的美学——再答洪毅然先生》:“说要有琴声,就既要有琴(客观条件),又要有弹琴的手指(主观条件),总而言之, 

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是苏东坡的看法,也是我的看法。”(《新建设)1958年第4期;收入《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第123页) 

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水性本云静,石中固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赠李儋》:“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 

化意,二物相因缘。……”宋葛立方(?~1164){韵语阳秋》卷十三日:“二诗意颇相类,然应物未晓所谓非因非缘,亦非自然者。” 

⑩张孝祥《楞伽寺》三首其--:“天围欲尽三千界,地险真成百二关 不向中峰最高处,诸君原未识庐山。”(《四库全书》本《于湖集》卷十--)许 

锡《葛山》:“平时西北望山峰,我忽西行山忽东。东望不如西望好,只缘身已出山中。”(《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七) 

⑩见《四库全书》本《升庵集》卷五十八;《丹铅总录》卷十八;《丹铅馀录》卷三。 

⑩《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故应入枯槁,习气要除拂。”《送参寥师》:“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14 

⑩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苏轼衬朝道衣”引。查慎行《苏诗补注》卷四十四题为《投南华长老一偈》。 

引用文献: , 

[1]胡适.楞伽宗考[M]//i ̄适说禅.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4册)【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苏轼.书楞伽经后,,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司马光.戏呈尧夫//传家集卷十--[M].四库全书本. 

【5侏熹编.二程遗书:卷十八【M1.刘元承手编.四库全书本. 

f6]王国安标点本.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十五【Ml明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刻本.下同. 

【8】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卷五【M】. 

[9】苏轼.雨夜宿净行院 文忠公全集.卷二十九[M]. 

[1O】苏轼.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文忠公全集.卷--[M]. 

【l1】苏轼.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时南华蛙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 文 

忠公全集.卷九十九【M】. 

f12]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文忠公全集.卷十--[M]. 

【13]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卷十眦】. 

【14]苏轼.《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其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八【M】. 

【l5】苏轼.王巩清虚堂 文忠公全集.卷十一[M】. 

【16】苏轼.天竺寺,,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十二[M】. 

【17]苏轼.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 文忠公全集 卷二十一 】. 

【18 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十三]M]. 

[1 91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膊文忠公全集.卷十九【M】. 

【201苏轼.盐官绝句四首・北寺悟空禅师塔 文忠公全集.卷四【M】. 

[21】苏轼.次韵子由浴罢, 文忠公全集.卷二十四[M1. 

[22】苏轼.阿弥陀佛赞/,苏文忠公全集.卷九十五【M】. 

[23】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一,麝文忠公全集.卷十七【M】. 

【24】苏轼.赤壁赋,,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十三【M】. 

【25】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四;卷三十五[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册. 

[26 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中【M】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四册. 

[27】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M】. 

【28】王文诰.苏轼诗集:第1册【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96. 

[29】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 

『30]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M]. 

[31】苏辙.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西湖旧游将行赋诗送之,,栾城集卷十三【M】. 

[321 ̄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M】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册. 

【33]纪评苏诗:卷十七[M】. 

[34】苏轼.黄州安国寺记 5:文忠公全集.卷三十七【M】. 

I35]苏轼.《与程彝仲六首》之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八十一fM】. 

【36】苏轼.吉祥寺僧求阁名 文忠公全集.卷三[M】. 

【37】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第8册[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2535;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第3册【M】,黄任轲、朱怀春 

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oo1:l103. 

【38]孔凡礼.苏轼年谱:卷二十(中册)【^l】.北京:中华书局,1998:509. 

【39]钱锺书.管锥编(第2册)【M】.北京:三联书店,2007:686~687. 

[4o]苏轼研究学会.东坡诗论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33. 

[41】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M】/,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本. 

[42】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十【M】,,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本. 

[43】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卷q ̄[M]//I ̄JII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苏轼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 

苏轼.书楞伽经后【M】『』苏文忠公全集.卷九十三;苏轼文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45】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My/- ̄文忠公全集.卷八十六;苏轼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46]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IM]// ̄文忠公全集.卷十七. 

【47】苏轼.《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其一【M 文忠公全集.卷四. 

15 


本文发布于:2022-11-11 21:3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656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豪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