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剑”
本文从《说文解字》出发,对“剑”字展开了论述,一方面通过对比“剑”的异体
字进而提取其最初制作材料的相关信息,同时分析“剑”与“刀”的异同;另一方面从
“剑”的名称及各本文献记载出发,考释“剑”的来源;最后结合文献记载、文学作品
及日常生活阐述“剑”的文化意蕴。
标签:剑兵器文化意蕴
剑的小篆,《说文解字》刃部,许慎释“人所带兵也,从刃僉声,籀文从刀”。剑自
产生后就以其非凡的地位居于(刀)、(殳)、(戉)、(矢)等简易石质、木质、骨质兵
器之上。“剑”顶端尖锐,双面有刃,可刺可斫,是很好的作战兵器,它在中国文化中的
特殊地位也是其它兵器所不能比的。
单凭一柄尚方宝剑便能御令千军万马,数不尽的才子用皇帝所赐之剑自刎身
亡;文人骚客独钟爱用剑来达其矢志不渝、壮志难酬之情,甚至闺阁裙钗也偏爱佩
剑舞剑;武侠小说的作者更是喜好让英俊潇洒、行侠仗义的勇士佩剑而不拿刀,这
些实例让我们不得不探寻一下剑在中华文化中的深厚内蕴。
一、剑的异体字透露出来的信息
参阅各类文献,剑大致有十种写法。一种由“从刃僉声”变化而来,差别在于从
刂、刃、刀,剑,双面有刃故从刃,从刂、刀都表示它跟刀有密切关系;另一种是从金
从刀或刃,由此可以看出,最初造剑的材料是金属;同时,剑的异体字之多也证明了
它在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之高。
剑以刀为形旁,表明它跟刀的形体和功能是有密切关系的。早期剑,如:“商代
铜羊首剑,剑身是两侧双刃,中部起脊,后部有上下两短齿,剑身扁平,通常身长达
23.5cm或25.3cm,最长达27cm之多,最宽处有5.5cm之多。”[1](P25)春秋时随着
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吴越地区的铸剑水平居首位,出现了干将、莫邪等铸剑高手,
后来短剑发展为长约50cm的长剑,如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剑长约55.6cm,宽约5cm。
早期刀“商代目雷纹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西周时期的青铜大刀,柄短刀长,
有厚实的刀脊和锋利的刀刃”[2](P32),这时,刀的用途和剑一样都为护体武器,但是
刀早在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加上早期剑的形体像弯刀,所以剑从刀就不言而喻了。
《吴越春秋》载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了五枚名剑,请来善相剑的秦客薛烛,薛
烛先夸赞这五枚剑因搭配青铜和锡的不同比例而光、气非凡,又说“臣闻王初造此
剑,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洒道,雷公发鼓,蛟龙捧炉,天帝壮炭,
太乙下观。”欧冶子也说:“天地之精,悉其伎巧,造为此剑。”《吴越春秋》又载干
将莫邪夫妇造剑不惜牺牲自身肉体成就雌雄双剑。至于是不是造剑时会出现如此
奇观,是不是需用肉体作造剑的材料,我们还无从考证,不过这却诠释了铸剑之初,
人们对铸造材料、制作方法的艰难探索。因此,“釒”除说明初期剑的材料属性外,
也透露出先民对剑的铸造技术的尝试。
从甲骨文中的戈、戊、戉、戌、戚、我、弓、矢、盾、甲等字,不难看出,远
古兵器大多为独体象形字,描形状物,合体字较少。“剑”字最早见于周代的金文、
玺印,说明它是出现较晚的兵器,相对于其他远古冷兵器,剑应该算“出而不凡”“大
器晚成”了。但剑出现后不仅作为兵器,而且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文
学、规章制度等)又有了其他用途,此问题将在第三部分详述。
二、剑的名称及来源考释
《释名》:“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说文》:“人所带兵也,从刃僉声”。
传说中剑的来历可追溯至轩辕黄帝时代,据《广黄帝本行纪》记载:“黄帝乃采
首山之铜铸鼎象物……帝所铸剑镜鼎器。皆咀天文古字题铭其上”;又有《管予·地
数篇》中说道:“修教十年,而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
矛、戟”。然而,最早记载剑的史料是《逸周书·克殷解第三十六》,描写的是西周
武王大军进入朝歌讨伐商纣王:
(1)武王乃手太白以麾诸侯,诸侯毕拜。遂揖之。商庶百姓咸俟于郊。群宾佥
进曰:“上天降休。”再拜稽首。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
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对这段史料的记载为:“……武王自射之,三发而
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史记集解》中唐张守节正义
释曰:“周书作[轻吕击之]。轻吕,剑名也。”
司马迁未用“轻吕”或“轻剑”,而是直接称“剑”。
(2)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
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
在东周兵器铭文中,齐国兵器有“散戈”“散剑”“杀戈”,扬雄《方言》中也有关
于“虔、散,杀也。东齐曰散……”的记载。称“杀”为“散”是齐方言,燕国兵器铭文
中还有“鍺剑”之称,“‘鍺’训为‘斫’”。[3](P65)
关于剑的来源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有认为源自于匈奴的,《汉书·匈奴传》中载
“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唐颜师古注:径路,匈奴宝刀也。王先谦注:径路,为
休屠王名,死而为神,故匈奴祠之。其神遗有宝刀,因名径路刀。笔者认为“径路”“轻
吕”音近,可能是从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过来的对转音,现代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
刚先生在《史林杂识》中介绍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李平心先生的观点时写道:“轻吕、
径路并即之对音,剑实来自西域。”
明代宋应星所作《天工开物·锤锻·斤斧》载:
(3)刀剑绝美着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其中仍用无钢铁为骨,若非钢表铁里,则劲
力所施即成折断。其次寻常刀斧,止欠钢于其面……倭国刀背阔不及二分许,架于
手指之上不复欹倒,不知用何锤法,中国未得其传。
《天工开物·五金·铁》载:
(4)凡倭夷刀剑有百炼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矅者,不用生熟相和炼,又名
此钢为下乘云。夷人又有以地溲淬刀剑者(地溲乃石脑油之类,不产中国)。
从以上文献资料来看,剑最初不产自中原,而源于少数民族或其他国家。自西
周后,中原才开始造剑,并不断学习少数民族的先进造剑技术,中原铸造和使用剑
的时间要晚于少数民族。“剑”最初作为武器,在中原叫“卯戈”“鍺剑”还是“轻
吕”“轻剑”,对此,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三、剑的文化意蕴析释
从文化上讲,剑作为正宗兵器,不管是应用于战场时,还是远离战场丧失其实
用性后,都传达出了一种权贵信息。
战国时代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制剑,通体用玉,剑体分五节,各节用金属物连接,
剑首雕刻精细,是难得的艺术珍品。玉的重要地位及所象征的权利和美好意义是
众所周知的,用玉制剑足见对剑的重视,这时,剑不仅是兵器而且也作为玩物饰品
了。
唐杜佑撰《通典·嘉礼六·礼二十一君臣服章制度袍附》记隋文帝即位后改变
周制,规定诸公:
(5)辘轳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采,玄黄赤白缥绿,纯玄
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
环。
由此可见,剑已与玉和系玉的带子“绶”同列为权贵等级的标志。《通典·嘉礼
八》“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规定不同品级的官员佩戴不同等级的剑。《通典·职
官十九》载“长剑”是梁官三品勋位四班官职。正因剑有如此非凡的地位,故剑被
大众视作智慧、内涵、身份的象征。
剑在传统冷兵器中被称作“百刃之君”和“百兵之帅”,《太平御览·家语》载:“子
路戎服见孔子,拔剑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证明那时人们就已经把剑作
为有品行、道德高尚的人所独有的武器了。同时,这种“非凡”的应用还常见于武
侠小说中。《全唐诗》48900余首诗中涉及剑的有600余篇,李白终生以剑匣相伴,
十五岁在峨嵋学剑,自称“我家青干剑,操割有余闻”“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李
贺《琴曲歌辞·走马引》写“我有辞乡剑,玉峰堪截云。”杜甫从二十岁开始挟剑浪
迹天涯,表达了自己“拔剑欲与龙虎斗”的气概。文人以剑抒怀作诗咏叹,佩带操练,
举杯舞剑,赋予了剑在文学创作中正义、正气的道德伦理色彩。武侠小说以金庸
的《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等作品为例,其中提及“剑”字
的达千余次。风流侠客多负剑,赳赳武夫多持刀。由此可见,“剑文化”与“侠文化”
已融合为一体。
在现代生活中,剑已演变成了健身器械,其重量比用作兵器时轻得多,长度也
有所缩短,形制偏轻便灵巧。其绕环、舞花的身法也更加的飘洒轻快、矫健优美,
而且与舞蹈、杂耍等相结合,更加艺术化了,从而使剑舞成为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的健身项目。
注释:
[1][2]刘洪波.中国古代兵器演变对武术技法特色的影响[D].河南
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徐在国.东周兵器铭文中几个词语的训释[J].古汉语研究,2005,
(3).
参考文献:
[1][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何九盈.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艾荣荣西宁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10008;张飞北京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涉外警务系100038)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13:1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59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