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的保养方法
正常来讲,汽车的空调系统工作五年左右就会逐渐老化,出风不强劲,制冷效率下降。如果空调格更换不长时间就出现了风小或者异味,这时就需要清洗一下蒸发器了。那么,汽车空调应该如何保养呢?
汽车空调如何保养
一、更换空调格
一般春天进行常规保养幅的时候同时进行空调格的更换,但如果爱车的出风突然小了或者噪音大了,或者空调制冷不明显了,这事就要考虑更换空调格了。
春天多梅雨,夏季多暴雨,许多带有湿气的灰尘和棉絮、树叶等杂质经过空调格时会堆积在蒸发器上,除了使空调工作不畅外,这也是车内产生异味的原因。
要消除异味,一方面可以喷洒专门的杀菌药水,另一方面,车主应该一年更换1次空调格,在出现上述出风量小或者开启空调发出“呼呼”的较大噪音声时就要考虑更换空调格了。
二、清洗蒸发器
如果空调格更换不长时间就出现了风小或者异味,这时就需要清洗一下蒸发器了。
平常空调格在清洗的过程中会经常使用2种药水,一种是针对空调格的杀菌剂,另一种可以通过超声波雾化或者使用高压的方法来清除堆积在蒸发器上的灰尘和头发等杂质,这些杂质在被超声雾化后的,会通过空调排水口把其排出去。
一番清洗后,空调就可以正常工作,又可吹出阵阵洁净的凉风了。
蒸发器不便维修,也不用经常清洗,因此保证空调的正常使用需要注意对空调格的清洗和更换,一般1年做1次杀菌或者在换空调格的同时顺便杀菌。
汽车空调不制热是怎么回事
问题1空调出问题了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夏季,有些车主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空调出现异味,或者制冷效果差了,或者是出现一些异响。
这是什么原因,又要如何解决呢?
原因及解决办法:
夏天空调都处于高负荷运转,而且夏天雨水较多,汽车经常会走一些涉水路面,致使空调冷凝器下部沾染上许多泥沙,时间久了,就会使冷凝器发生锈蚀,从而缩短空调的使用寿命。
因此,进入秋季后应该为空调做一次彻底的保养。
另外,要注意暖风管线及风扇保养。
秋天尤其到了初冬时,天气转凉,气温较低时有时会出现白霜,在这个季节,应该特别注意挡风玻璃下的除霜出风口出风是否正常,热量是否够,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会给驾驶带来不安全因素。
问题2汽车油耗莫名增加
爱车油耗增加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我们最常见的原因却是对轮胎气压的检查。
轮胎胎压不足不仅会导致行驶阻力增加,造成油耗上升,还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原因及解决办法:在开车时,多留意一下各个车胎是否有气,并定期检查轮胎气压。
当然切记不要忘记备胎的检查,以免急需更换轮胎时,才发现备胎已经没气了。
气温高时胎压会比平时高一些,因此在冷天或阴凉处测量胎压比较准确。
时常轮胎每行驶1万公里要互换位置,避免前后磨损程度相差太大。
如果需要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最好两个或4个一起换,纹路相同的轮胎可以前后交叉更换。
另外,折线花纹的轮胎有助于节省燃油。
此外,在行驶中或启动时发现车轮有异常响声,应该及时检查轴承及刹车系统是否有故障。
如果车轮转动不正常,就会影响车速,使油耗加大。
如果火花塞使用的时间太长也会出现耗油增大的现象。
因为火花塞损坏会使点火的能量下降,车提速减慢,导致汽油消耗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换火花塞。
问题3启动时打不着火
现在汽车的发动机的启动基本都是是靠电瓶的电流推动火花塞点火完成的,造成发动机突然点不着火可能会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有可能是因为电瓶生锈了又或者是电瓶滴漏造成发动机点不着火。
还有一种就是下雨天发动机火花塞受潮引起的。
原因及解决办法:
汽车蓄电池要经常检查,秋冬天最好每半个月检查一次。
主要是检查电压是否充足,还要保证蓄电池的牢固。
蓄电池应在车辆上安放牢固,防止在车辆行驶时因震动造成蓄电池电路连线脱落而导致供电中断。
还应经常检查蓄电池液的高度。
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中的水会因电解和蒸发而逐渐减少,造成电解液面下降。
如不及时补充,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车辆蓄电池电解液面的高度如低于上下水线,就应及时补充蒸馏水。
检查的同时也要及时给蓄电池充电。
无论是加水或免维护蓄电池,其表面都有一个电瓶容量的指示灯,通常当蓄电池内的电量充足时,绿色指示灯会亮起,当蓄电池电量不足时,红灯则会亮起,说明必须充电了。
在蓄电池放完电后或停止使用前,应及时充电,以免造成极板硬化,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最后,还要检查蓄电池的接线端子,使用铁刷子刷除接线端子上的积污。
如果接线卡箍严重污损,可以用砂纸顺着内壁擦动,磨掉污物。
如果是火花塞受潮,可将其拿出,用打火机进行烘烤,以便尽快地使其上面的水分蒸发。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8:0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57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