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赏析

更新时间:2022-11-08 18:27:49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8日发
(作者: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学教育 

苏轼《定风波》赏析 

圄张伟用 椽 

内容摘要:苏轼是宋代著名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人格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无论遭遇多 

大的人生磨难,都能够乐观面对。所以尽管其一生宦海浮沉,但始终表现出旷达、豪放的性格。而这一性格特点 

在他的散文、诗、词中都有相应的表现。本文通过赏析其著名的词作《定风波》来了解苏轼的人格特点。 

关键词:苏轼定风波人格特点 有差别境无差别定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宠辱不惊, 

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 我们知道,人生之路从来就不 随遏而安,无论遭遇多大的人生 

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是平坦的,总是坎坎坷坷,风风雨 磨难,都能够乐观面对。所以尽管 

。与父苏洵,弟苏辙,被世人称 

雨。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 其一生宦海浮沉,但始终表现出 

为“三苏”。苏轼于嘉佑二午 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 旷达、豪放的性格。被贬黄州期间 

(1057)中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 沉浮,贬谪生涯居然占去生命的 也是如此,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 

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 三分之一。而对苏轼打击最大的 

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 

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 大概就是“乌台诗案”了。1079年, 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 

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 正直的苏轼因为写诗批评新法的 心。渐渐地,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 

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 弊端而被逮捕,并被下狱,被关押 的绝望中缓和过来,重新开始变 

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 数月之久,这就是“乌台诗案”。政 得乐观。当然不是那种肤浅的乐 

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 敌们欲置苏轼于死地,赖多方营 观,而是经历了人生波折后的乐 

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 救,苏轼才得以免罪。宋神宗元丰 观。而这一在他当时所作的散文、 

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 三年(1080年),苏轼虽然出狱,但 

诗、词中都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下 

符三年f1lOO),始被召北归,卒于 被贬黄州。在被贬谪黄州期间,苏 面这首作脍炙人口的《定风波》: 

常州。 轼的思想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 程。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 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 

已而遂晴,故作此。 

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 营”(《临江仙》),非常希望能“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 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 仙》)。可见,当时东坡的心里,有 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 

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的是对仕途的失望,对未来的迷 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 惘,对人生的无奈。其悲观的情绪 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 

充盈于词句之中,直至发出“世事 无晴。 

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 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 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 

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月》)的喟叹。但毕竟苏轼在人格 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 

盥遨 

学教 

的。“穿林打叶”的雨声说明风急 

雨骤,但词人的态度却那么从容 

不迫,潇洒自得,且吟且啸,徐步 

向前。“竹杖芒鞋”表明了他着装 

春三月,寒风料峭,经历过急风骤 

雨的洗礼之后,人变得更为清醒, 

而在感到微冷之后却又迎来了山 

头的斜照。自然界的景色尚且如 

此,人生与仕途中的历程又何尝 

不是这样?雨霁后是天晴,微冷后 

更要有坦然、超然、安然的态度。 

当然,“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中也 

透露出佛教泯灭有无、超然得失、 

不牵忧乐,不著于怀的处世思想, 

但正是在这种思想和任运自在的 

人生态度的支撑下,苏轼才安然 

的轻便与简陋,更重要的还在于 

他那种冒雨徐行的心情,他认为 

竹杖芒鞋还轻快胜于骑马,可见 

他对风雨的无所畏惧。我们知道, 

是太阳的笑脸。正是在这种景色 

与心情的转换之中,词人回想起 

地度过黄州时期的贬谪生涯。也 

正是由于达观、豪放与超然的人 

竹杖、芒鞋(草鞋)本是村野农夫 

所用之物,如今都出现在词人身 

上,客观上也说明了词人早已混 

迹平民之中,穿着行为与百姓无 

二;主观上也向我们传递了这样 

一个信息——我本愿作一介百姓, 

我更爱这竹杖芒鞋,它们比皂靴 

宝马更轻便、更好。仅一个“轻” 

字,便刻画出东坡那满身、满心的 

轻松来。“谁怕?”的反诘正是建立 

在他面对风雨的态度之上的,“一 

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写出了 

他的任达与倔强,并将自然界的 

风雨与人生道路上的风雨联系起 

来。其中的“一蓑烟雨”既表明词 

人愿将自己比作农人,同时又暗 

示他一生顶笠披蓑都出没于政治 

风雨之中。词人在序中有言:“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余独 

不觉”呢?东坡正是在感受这风 

雨,借这风雨来冲刷心中的块垒。 

这里似乎在表达,政治上的大风 

大雨都挺过来了,这自然界中的 

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 

还有“山头斜照”在前方相迎呢。 

因此此时东坡的心态已与刚贬谪 

时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 

叹,多了一份豁达、平和。可见,在 

这首《定风波》里,“一蓑烟雨”象 

征着社会生活尤其是仕途中的风 

风雨雨,作者对于它们都淡然视 

之,风雨不惊。 

在这首《定风波》的下阕,作 

者转入写雨后的景色与感受。早 

刚才所经历的风雨萧瑟,只是淡 

然一笑,“也无风雨也无晴(情)”正 

表明了他那种随缘自得的宁静心 

境和旷达的胸襟。 

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曾指出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苏轼的这 

首《定风波》就是如此。“莫听”两 

字劈头而来,便将那些风风雨雨 

全部抛在一边。“何妨”“徐行”二 

词似在劝别人,实际是在劝自己: 

这样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 

呢,它不但不值得逃避,反而可以 

让人好好地享受一下。真是不一 

样的襟怀,不一样的感受啊!不是 

经历大风大雨。焉能如此?“谁 

怕?”以反问句出之,干脆利落,掷 

地有声。什么样地苦都吃过了,还 

怕什么?“微冷”一词则准确地传 

达出词人此时地感受——这些风 

雨是轻微的,不但不令人害怕,反 

倒可作欣赏。最后,全篇的情感都 

归结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句上。这~句是众口流传的佳 

句,词人巧用双关,以“晴”谐音 

“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心中 

之情结合起来。了无痕迹。而“无” 

字在一句之内地重复使用,不仅 

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 

无挂,无欲无求,冲淡平和之情充 

分地表露出来。虚词和动词的巧 

妙结合使用,有效地传达出词人 

内心地平静与冲淡。人生必须有 

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意志,要相 

信骤雨急风后定会有山头斜照 

迎。尤其在处于人生逆境之中时, 

生态度,使得苏轼的词能经常超 

越一己之得失和现实之困境,从 

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提 

升了人生的意义,让晦暗的生命 

变得一片澄明。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之所以 

妙绝千古,受副无数读者的喜爱, 

就在于词人表面上写的是日常生 

活中的风雨阴晴,但实际上却在 

写他所遭遇到的政治上的磨难, 

并从中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生历程中总会遇上坎坎坷坷, 

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能够 

坦然面对,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 

有过不去的难关,又何必过于在 

意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坎坷 

坷呢? 

作为读者,我们也可以从这首 

词中获得有意义的启示。每一个 

人的人生境遇是有差别的,同一 

个在生命中不同时期的境遇也是 

有差别的。这本来极其平常。但许 

多人却看不开,一遇到挫折,总是 

怨天尤人,对于各种名利得之则 

喜,失之则忧。这其实毫无必要。 

而苏轼则不一样,因为他有一颗 

平常心,无论境遇怎样变化无常, 

都能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保持心 

灵的平静,可谓是达到了“于有差 

别境中能常入无差别定”的人生 

境界。由此可见,苏轼成为了后代 

知识分子仰慕的对象,绝非偶然。 

张伟,周梅,云南昭通学院中文系教 


本文发布于:2022-11-08 18:2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54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