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314期 2012年5月 第5期 当代青年研究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May.2012
Serial No.314 No.5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探析
汪传艳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教育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转变的最主
要途径。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需求强烈,偏好学历教育,学习内容上体现了明显的市场经
济导向,在教育机构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技能与学历相结合的教育是最适合于新生
代农民工的教育,可以通过深化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规范培训机构、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和强
化企业责任等途径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需要。
f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D422.8 f文献标识码1A f文章编号]1006—1789(2012)05一o064—07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进入城市务工但仍属农村户籍的青
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总数为8487万人,已达到农民工总数的58.4%。[11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然而,诸多体制性障碍和经济文化方面的障碍使得
他们难以扎根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问题已引起中央政府的关注,国务院2010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采
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目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融入城市最大的障碍是缺
乏人力资本以及获取人力资本提升的渠道,因此,通过参加教育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经
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转变的最主要途径。
从现有研究看,有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研究不多,且大部分文献停留在定性描述上,缺少实证研
究,缺乏对这一问题的全面、深刻认识。鉴此,本文选择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东莞市作为调研
地区,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力求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特征及背后深层次的原
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寻求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特征
文化素质不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根据盖尔・约翰逊的研究,农村中大量低素质的
劳动力增加了向城市转移和管理的成本,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大大减少城市居民对于迁居城市的农
【收稿日期]2012-02—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变迁研究”,项目编号:AHA090003。
[作者简介】汪传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农村教育发展。
・64-
2012年第5期 汪传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探析
村人口的抵触,更能使农村人口尽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并减少城市管理成本。[2J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感更高,渴望融入城市的愿望更加强烈,但与城市
劳动力相比,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进入正规就业市场的本领.心中过高的期望和所面对的非正规就业
市场形成巨大落差,在城市中无法立足,但也不愿甚至没有能力退回到农村务农,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两
栖人”。【3l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通过教育促进自身发展的愿望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强烈。对新生代农民工而
言,参加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他们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学历教育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培训
具有可选择性和强化性,两者从不同方面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本文所指的教育主要包括学历教
育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
2011年1O月,笔者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以东莞市为调研地区,随机发放450份问卷,回收432份,
有效问卷为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9%。调查对象涉及到新生代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及非农民外来务工
人员,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总样本的75.6%。从调查对象户籍所在地看,覆盖了全国23个省、直辖市。从所
属行业看,调查对象来自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等各个领域。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1.年龄结构年轻化。以未婚者为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4.3岁,年龄跨度为17—31岁。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19.2岁,集中
分布在18—20岁之间,比重高达70.7%。其中,年龄在22—3l岁之间的“8O后”群体占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的
80.3%,17—22岁之间的“90后”群体占19.7%。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72.8%的人属于未婚者。
2.受教育程度较高,多为毕业后直接进城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70.9%的调查对象拥有中专或高中学历,拥有大专及以
上学历的人占14.6%。而在老一代农民工群体中,无一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毕业后
直接进入城市参加工作,据统计,12.0%的调查对象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城务工,68.5%的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
务工。在这种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劳动的熟悉程度自然较低,只有20.5%的调查对象对农业很熟悉,
60.6%的人偶尔从事过,18.9%的人从来没有从事过。65.7%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属于自己名下的农田,新生
代农民工与土地相脱离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3.外出务工时间较长。换工作频率较高
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相对较长,工作时间在4—6年的人占31.7%,6年以上的人占23.3%。此外,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较高,据调查,没换过工作的人占19.5%,换过1—2份工作的人占37.3%,换过
3—5份工作的人占39.O%,4.2%的人换工作多达6次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收入过低、学不到技术是新
生代农民工频繁更换工作的主要原因。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收入不太满意(54.4%)或很不满意
(14.6%)。
4.创业意识强.回农村的意愿低
统计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很强的创业意识。在对“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考察中,49.2%的人
选择“自主创业”,选择“多挣钱”的人占29.6%,选择“能在城市安家”的人占l1.4%.另有9.8%的人选择“获得
体面工作”。可见,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为了闯一番事业,希望
在未来能够创业当老板。从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定居地点的选择看。他们回农村老家的意愿较低。种种不确定
因素的存在也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还处于迷茫状态,回归何处仍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数据显示,只有
16.9%的人选择回到农村老家,25.4%的人决定回家乡县城,20.2%的人选择留在目前所在的城市,37.5%的人
还没确定未来在何处定居。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的分析看_出,新生代农民工是具有知识、具有活力、具有理想的一代.他们
对农业生产不熟悉,但又难以在城市中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在传统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中处于边缘地
位。当游离在农村之外时,如何才能获得进入主流社会的入场券?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的“当土地
就本身而论不再是导致贫富的关键因素时,人力就成了关键性的因素”。可以说,人力资本的提升对于新生
代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最有效的途
・65・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5期总第314期
径。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特征
1.教育需求强烈
在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
求的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仅仅有购买的欲望只能称为需要,只有具备购买能力
的需要才能称为需求。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
以“是否需要参加教育学习”来测量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的购买意愿,以“每年愿意投资教育的资金”来
测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支付能力,并以“每年愿意投资教育的资金占年纯收入的比重”来测量新生代农民工的
投资强度,通过对这三个指标的测量有助于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状况。调查结果显示,89.8%
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需要再接受教育,4.9%的人认为无所谓,只有5.3%的人认为不需要,说明了绝大部分新
生代农民工对教育需求的主观愿望强烈。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支付能力看,在受教育投资上,只有7.9%的人表
示不愿投资,19.1%的人表示每年愿意投资的金额在1000元以下,24.1%的人在1001—2000元之间,48.9%
的人每年愿意投资的资金超过了2000元。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强烈的教育需求。
“每年愿意投资用于教育的资金占年纯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可以进一步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的
重视程度。扣除必须缴纳的社会保险、税金等后,9.4%的新生代农民工月净收入在1000—15o0元之间,
33.2%的人在15o0—2000元之间,42.3%的人在2001--3000元之间。14.9%的人在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看
出,75.5%的新生代农民工年纯收入在两三万元左右。对比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每年愿意投资教育的
金额占年纯收入的1/10左右。投资强度较大。
2.偏好学历教育且期望较高
问卷设置了“最希望接受什么类型的教育”选项,从回答情况看,52.7%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提升学
历”,38.7%的人选择“技能培训”。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对学历教育具有明显的偏好,这与我们原有的对农民
工教育需求的观念有所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对学习内容的类型存在差异。
老一代农民工中,希望提升学历的人占39.1%,比新生代农民工低13.6%;希望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占43.6%,
比新生代农民工高4.9%。可见,新一代农民工偏重于学历教育,而老一代农民工偏重于技能培训。
通过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分析发现,获取学历文凭是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最主要的原因,这也
印证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学历教育的偏好。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学历的提升又表现出较高的期望,
在选择“提升学历”的群体中,60.5%的人希望达到本科学历,6.0%的人希望能够达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3.教育内容体现明显的市场经济导向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入触及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作为与市场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的一
个领域,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上受到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和深远。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所期望的学习
内容体现了明显的市场经济导向。在学历教育中,最受青睐的科目有管理学(33.1%)、会计学(23.3%)、经济
学(15.2%),选择法学、教育学、文学的人分别只有3.9%、3.5%、2.3%。在技能培训中,电脑操作类培训
(27-4%)、旅游服务(18.5%)、服装设计(18.5%)等培训项目较为受欢迎。新生代农民工直接面临着劳动力市
场,自身技能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他们能否顺利找到一份合适工作,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在农民工
培训工程中,所设置的培训内容应满足市场岗位的需求,以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学有所用。
4.对教育机构的偏好存在差异性
鉴于学历教育及技能培训等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各自的特殊性,问卷对不同教育类型设置了相应的教
育机构选项。在选择“学历教育”的群体中:成人院校是最受欢迎的教育机构,所占比例为36.3%;其次是培训
机构,占22.5%;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比例相当,各为20.6%。在选择“技能培训”的群体中:培训机构
和职业技术院校是最受欢迎的教育机构,分别占31.7%、29.8%;选择普通高校和成人院校的比例分别为
15.4%、6.7%;希望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仅有10.6%;其他选项的比重为5.8%。
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场所的选择符合其自身特点的需要,他们在工作之余接受教育难免会受到时间的
制约,调查中,82I3%的新生代农民工期望能够提供半脱产的教育培训项目。成人院校良好的教学条件、开放
.66.
2012年第5期 汪传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