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

更新时间:2022-11-08 10:56:16 阅读: 评论:0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 推荐度: 音乐优秀教案 推荐度: 最新优秀教案 推荐度: 《蝴蝶》优秀教案 推荐度: 《简爱》优秀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归去来兮辞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和探究陶渊明的思想情感和辞赋的艺术特点,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再创作为课本剧。

  难点:忠实于原作品。

  [教学过程]

  学生接触过陶渊明的一些诗文,对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有一定的感性积累。并且高一、高二通过戏剧单元的学习,对剧本背景、台词、情节冲突等戏剧元素也有一定了解。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相信每个班级都"潜伏"着有表演才华的同学。因此,表演"课本剧"的设计。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表演设计,要依据课文教学的内容,突出诵读和领悟理解的目标要求,淡化情节冲突的环节,不搞无聊的"噱头"。重点在通过表演,提高诵读的能力和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

  表演设计,突出两点:

  1.符合《归去来兮辞》的情境氛围和人物情感特征。

  2.台词或独白,尽可能诵读原文。

  一、播出多媒体短片,强化视觉感染和朗读示范

  教师范读,背诵。

  明确:"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要求。

  指导:强调诵读的要求和方法。

  诵读,是学习古典诗文的重要手段途径,也是文化积累的必要手段之一。

  《归去来兮辞》的诵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出节奏

  本辞多用四六偶句,平仄有致,读来顿挫抑扬,琅琅上口。

  六字句和少量七字、五字句,要读三拍,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自以/心为形役;富贵/非/吾愿。

  三字、四字句要读作整句,末字音节适当延长,如:归去来兮--,已矣乎--

  2.读出层次

  《归去来兮辞》四段60字,每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

  如第一段可分三层,每层四句:

  第一层:运用反问句式抒发归田的急切心情。

  第二层:表现误落尘世顿悟后的`追悔和喜悦。

  第三层:叙述水陆兼程辞官回归田园的愉悦。

  诵读时,每一节结尾可稍作停顿。这样,全篇层次清晰可辨,音节也铿锵有力,错落有致。

  3.读出情怀

  陶渊明人格坦荡,质朴率真,毫不雕饰掩遮。守志归隐、厌恶仕途,挚爱田园的皮肤美白产品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陈事历历在目,抒情淋漓尽致。其为人、其心志、其境遇、其人格,皆可鞠礼,感染后人,这也是《归去来兮辞》被千古传诵的根本原因。诵读时,要由人及诗,由诗人情,由情动心,表达对陶渊明这位古代圣贤的崇敬仰慕。

  二、表演

  要求强调"课本剧"的表演是对教材的再创造,要拓宽思路,不在形式的"热闹"上玩"噱头"。通过诵读和表演,品味涵咏陶渊明辞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具体安排:

  1.设主持一人,主角一人,其他角色若干人。

  2.按课文段落层次编排场景情节。

  3.配乐诵读。

  4.归耕田园等情节,设计虚拟动作来象征。

  5.教师和同学共同参与,担任角色。

  评价和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相通的。对"课本剧"的评价,应从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对作品人物刻骨铭心的理解和个性素质的熏陶几方面着手,教案《归渔家傲李清照去来兮辞教案》。

  如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这一课,能通过学生的自我参与,在学生课后生活中,留下些许"美"的痕迹,那么,这节课的设计,就有其真实的价值了。

本文发布于:2022-11-08 10:5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52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归去来兮   教案   优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