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设计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历程及现状
环境艺术的诞生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具有创造力的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不管是中国古代规整严谨的皇宫、埃及的神庙,还是古罗马的宫殿,它们都是环境艺术的具体体现。尽管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发展历史,但环境艺术的概念形成是在20世纪初,我国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明确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发展的高峰。随着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基础的增强,其内容也走向了融合,具体体现为其融入了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内容。“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环境艺术设计是巨大的、广泛的、富有感情的,要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在艺术海洋中挖掘出自身的特色,并展现出其他设计所不具备的感情与灵魂。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实践中,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教育的分支,学科之间的融合体系并不够健全,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撑更是其所缺乏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经过艺术的专业化与细化后形成的。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其与相关的建筑学、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成因及具体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环境的复杂性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要向多学科的交叉方向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以艺术设计为载体展现环境,艺术本身是丰富的,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的成因也应从艺术出发。
1.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成因
(1)结构复杂的环境及多层次的空间
结构复杂的地球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地球的广阔决定了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然而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讲,环境空间对于人类来说是实用的。多层次的空间就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大小环境而划分,大环境之下有小环境,层层递进并细化后,环境给予人们的感受却是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环境上进行的艺术设计,而结构复杂的环境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地理知识、审美艺术等。空间之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也需要具有层次感,与空间的融合让环境艺术设计的各类信息适度,并合理布局安排,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
(2)多元化的艺术元素
环境艺术设计以艺术设计为载体,要求设计具有艺术内涵。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发现艺术,感受艺术,并应用艺术于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离开艺术元素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没有灵魂的肉体,更是孤独的存在。多元化的艺术元素让环境艺术设计适合大众的不同口味,并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深厚的内涵。
2.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的具体表现
融合了美术学、地理学、艺术学、色彩学等学科的环境艺术设计,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内涵深厚,更是与相关艺术设计学科如建筑学、空间设计、城市规划等之间相互交叉。
(1)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统一性,艺术设计与美学、色彩学之间是相互支撑的,美术功底是设计的技术支撑,设计思维则是在艺术理论学习中锻炼形成的,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能力是需要在色彩搭配训练中提升的。环境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是融会贯通的。环境艺术设计在人们的艺术审美发展过程中变化,其发展领域在不断扩大,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学之间的相互促进更加显著。如,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都追求与环境的结合以及设计结构的整体性,而空间设计和城市规划共同追求有限空间的最大化利用。环境艺术设计在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中不断发展。
(2)创新化的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体现为其既不是单纯的艺术,又不是单一的美术,更不是建筑或者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依托于其他学科发展,在自身完善中无法避免的便是学科特点的模糊化。为了更加明晰环境艺术的特点,并让其得到更好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环境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特性基础上将其创新化。所谓创新化,就是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在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使其相互交叉、互为补充,共同将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化。创新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是独特的,并剔除了多学科交叉特性带来的弊端,留下了更具有意义的内容,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的具体体现。
【摘要】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步的迈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化时代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便捷、舒服的环境的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资源用尽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逐渐引发了人们对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环保观念的反思,于是就会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可惜的是,人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以及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所以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本文就重点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以及相关内容,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相关特征和原则。
【关键词】环境;设计;生态理念
一、引言
生态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都有着不同的说法。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主要指的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环境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原则,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风格进行相关的设计。如今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绿色环保设计。绿色设计在国外相当的受重视,生态理念也逐渐的被重视。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只有对传统的生态问题进行改善,使得其往新的模式发展,使环境艺术设计朝着生态理念的方向不断的发展,才能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应该是分散的概念,即由环境、艺术和设计三者理念结合起来的。因此在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讲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第一个,环境。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的环境,比如风、雨、光等,还有动植物等,还包括很多非自然的因素,比如制度等。我们生活在地球中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环境当中,但环境本身会不一样。第二个,环境艺术。目前对于环境艺术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认知,但是它确实是属于一门艺术,它可以理解为从自然艺术的角度出发,对环境进行改善,使得人们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第三个,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全面性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光学、力学等,来对环境进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房屋设计、城市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包括社会学、文学等。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着重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空间设计运行的前提是人的生活质量能够在各个功能下保证正常的运行,最终达到资源合理的分配和良好的循环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因此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占重要地位。环境技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高效性生态理念的高效性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浪费的现象,要做到最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甚至可以进行二次使用,由其是一些非再生资源,用完了就没了,所以需要用最低的成本去取得更高的资源经济效益。
2、多样性生态理念的多样性主要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上,提倡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多样化,即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上能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避免消费者过多的消费从而带给环境巨大的压力,还有利于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3、持续性生态理念讲究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相关的设计布局和结构上,着重强调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们居住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到未来人们居住的需求,这样,就能强烈的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可持续性。
4、循环性生态理念的循环性主要是对人们生活环境中所消耗的材料以及生产出来的废料等进行再一次的循环使用,并让它自行分解,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系统从对材料的使用到在使用到分解的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让资源可以循环的使用。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1、科学的指导原则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第一生产力,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能有效的推动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有利于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使用浪费。同时,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说,生态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度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对环境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使得整个环境艺术设计都能符合生态理念。
2、尊重自然的和谐发展大自然的发展有着它自己的自然规律,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很多,人类从大自然身上获得了很多资源,虽然大自然有着超强的恢复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如果人类过渡的开采资源,也会造成大自然资源的衰竭。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握好自然的特性,把握好一个开采的度,不要过渡的开采自然资源,从而使得生态能够进行良好的恢复以供人类下一次的开采。除此之外,还要对自然的发展进行一定的保护,增强设计对象的调节能力。只有对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才能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3、最小程度的干预最小程度的干预就是指将外界所带来的干扰降到最低,这样才能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好的效果。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是需要场地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势必会给自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干扰甚至是破坏。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还可以运用多种技术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再循环能力和资源的利用,最终达到自然环境的原有样貌。
五、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内容
1、使用各种天然的材料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的实践内容之一就是要使用各种天然的材料,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各种使用材料的特性、造型、用途等。比如,一些树木自身带有清香的味道,如果在制定地区进行栽种,可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当然,前提是这种香味不能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像鹅卵石这种形状奇特的石头可以用来铺成路,大多数是在公园里,行人走在上面,会有疼痛的感觉,但走在上面可以舒缓人的脚部穴位。总的来说,使用各种天然材料不仅能节约自然资源而且能使得生态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把握自然环境的基础的条件自然环境不仅是社会用来发展经济的有效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有效发展的保障。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的分析和利用好自然环境的条件并利用它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做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节约设计的成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如果所处的环境情况有点复杂,也可以根据环境的特性来建造与之结合的建筑,只要设计理念和规划是合理正确的,那么也能成为一道优美的自然景观。
六、总结
在如今环境问题逐渐被关注的今天,人们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上,这也促使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尊重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广泛的将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来。随着时代的推进,环境理念日渐成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比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J].艺术科技,20xx,29(10):315.
[2]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江星,张超.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xx(10):394-395+397.
[3]张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04):74-78.
[4]孔庆君.如何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兼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J].中国高教研究,20xx(07):111-112.
[5]王堞凡.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兼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版)》[J].中国高教研究,20xx(01):113-114.
摘要:受到两汉文化的影响,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展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很强的传统性、艺术性、民族性、自然性和程序性特征,展现出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该文结合对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分析,对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徐州
一、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特征
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与两汉文化特色。徐州是民间工艺美术的兴盛地之一,在我国民间美术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技艺精湛,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对徐州民间工艺美术进行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传统性。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一样,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如剪纸艺术。二是艺术性。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不同于一般民间工艺品所体现的美感。三是民族性,即表现出淳朴的民俗风情和多彩的民族生活气息。四是自然性。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取材多为天然原材料,使其工艺美术作品兼具天然性与手工性,如柳编、七巧灯等。五是程序性。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需要特定的手工操作程序,如泥模玩具、糖人等。
二、现代艺术设计的特征
现代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在不断发展中,融合了当前社会的实用性而产生的。现代艺术设计表现出较强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同时不失艺术性。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艺术设计是科技理性的产物。艺术设计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常受到科技的影响。微观上,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使设计者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宏观上,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思维,艺术设计的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二是现代艺术设计是工业时代乃至后工业时代文化审美心理的物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大众化的艺术,这使艺术设计作品不仅需要具备艺术性,还需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建议
1.设计者广泛涉猎,深入学习徐州民间工艺美术
徐州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要发挥民间艺术的功能,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广泛涉猎,深入学习徐州民间工艺美术,掌握其精神内涵和艺术精髓,并对徐州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社会背景、人文风俗等具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徐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并利用创新的艺术设计手法设计出作品,才能既体现现代艺术风格,又彰显传统文化底蕴。如,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创意就来自我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中的中国结,使设计出的作品兼具传统与时尚。
2.设计者需具备兼容并包的设计理念
现代艺术设计思想要兼容并包,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是广泛的,因此艺术设计者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应积极吸收不同的元素,并将各种设计文化的优势进行整合,把握精髓并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为将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设计中,使现代艺术设计突出我国的文化底蕴,设计者应努力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延续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命。在创作中,当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徐州民间工艺美术产生矛盾时,设计者应秉持兼容并包的设计思想,从观念上、情感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并抓住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精髓和精神内涵,进而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3.学习徐州民间工艺美术手绘技能
对徐州民间工艺美术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其具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和高超的工艺技法,其中就包括手绘技能。手绘技能在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是作品最终实现的基础。如民间剪纸、泥模玩具、糖人等,都需要扎实的手绘技能作为支撑。要想将徐州民间工艺美术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手绘技能,掌握规律,使手绘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4.注重民间工艺美术的活学活用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灵魂,也是推动艺术设计不断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并非简单地生搬硬套,而要不断创新,活学活用,注重提取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涵和精髓,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活学活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形的再造,二是神的传承。设计者要将民间工艺美术所表达的民族思想、民族哲学等灵活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
参考文献:
[1]刘畅.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4(24).
[2]李丽.论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吸收与应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5).
[3]宗彦.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中国市场,2014(24).
1人的心理、行为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关系及其应用
1.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人独自处于室内环境中的时候,其生活与生产活动都不希望收到外界的打扰或者是妨碍,并且其活动的不同对于生理或者是心理范围与领域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总归就是一句话,人们都不希望被外来的人或者是事务打破现有的环境。室内环境中,个人也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接触,但是人际接触的实质是要在接触对象的不同与唱歌的不同上有不同的差异。有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理念,然后根据人际交往的密切程度的不同将人际距离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分别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与公众距离四个程度。其中不论何种程度,都可以根据具体的行为性质将其细分为远方相与接近相两种。也就是说,在距离比较密切的环境中,对与对方可有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我国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与其文化程度的不同都会影响到人际交往,也随之会影响到人际距离。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了解居住者的生活及其精神设计,然后在满足其需要,最终使其满足整个设计方案。
1.2私密性、“尽端趋向”与心理需要的和谐构建
当前人们往往将自己的居住空间作为隐私对待,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在人类社会当中。比如在某一具体的空间范围内视线、声音都是处于单方向屏蔽与隔绝的,他们只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私密空间内看到更多、听到更多的东西,而不希望其他人来窥探自身任何一点内容。不仅如此,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还具有尽端趋向性这一特性。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率先进入集体宿舍的那一个人自己首先挑选床位必然会更加愿意挑选处于房间尽头的那一个床铺,其目的在于在生活时确保受到更少的干扰。相对于就餐情况来说,在挑选座位的时候,人们都不太愿意挑选靠近门或者是人流较为频繁的地方,在餐厅中靠墙而设的座位也使得了更多的尽端的存在,进而贴近客户在就餐时人们尽端趋向的这一潜在心理,从而这也是人们为何选择这一位置的原因,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客户的这一主观意向。
2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环境设计的“以人为本”
在人与环境这一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人,正因如此,我们在展开室内设计工作室也必须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原则,确保设计工作中将人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放在第一位。即空间设计工作必须要确保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展开日常工作和学习,从而确保人们在各类环境中都能够较为顺利的获取所需信息,使得空间设计不仅能够在确保人的安全之外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需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工作必须要充分重视人类的精神层面需求。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室内设计必须要根据不同需求的人群来展开不同的审美设计,即创造出风格迥异的室内环境。由此可知,此种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很难脱离人的需求存在,因此必须要在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由于当前人们对于环保、简谱、自然、温馨等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多元化的审美设计走向了室内设计主流。从宏观方向来看,室内设计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展开工作,并进一步将以人为本理念上升至以环境为本。同时在具体的环境设计工作时,要合理的对空间利用弹性与效率合理把握,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空间资源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最后就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选择材料是,要尽可能的选择绿色环保的节能材料,并且使用新的工艺来完成整个设计过程,无论是处于设计中,还是设计结束之后,我们都要倡导环保节能的理念。
3结语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加入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是要从更高层面的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居住的居住环境,进而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及办公环境。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而言,设计师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装饰的美感、功能,满足不同人群在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总而言之,室内设计工作者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专长,为人们创造出合理、舒适的空间。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各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提高,而综合型人才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艺术设计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结合现阶段艺术的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是一项具有显著创造性的工作,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应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对自主创新人才的庞大需求,必须针对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因此探究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积极意义。
一、创新能力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地位
1)创新能力的概念。创新能力也被称为创新力或是创造力,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了个体的知识背景、认知背景、人格特质、个体所处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以至于整个社会背景。因此,创新能力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系统化教育,不能将目光全部集中到个体身上,还有重视为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2)创新能力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个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属性,这是其区别于其它个体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实际上就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如果所有人都遵循统一标准进行发展,一方面会造成某一领域的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则会造成其它领域的人才不足,因此我国在教育中一直提倡因材施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因此“因材施教”不再指的是统一课程个别侧重的教学方法,而是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即“因求施教”。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将要学习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各领域人才的需求。基于上述内容,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培养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学生,而不是标准统一、千篇一律的学生,这就体现出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的突破,取得不俗的成就,这也是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
二、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专业教学活动呈现出同质化趋势。艺术类专业是我国高校最早从国外引进的专业中了之一,即使如此,我国开设艺术课程的时间依旧很短,因此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国外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体系,导致专业教学开展中缺乏独立意识。一部分高校甚至将国外知名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全盘照搬过来,为考虑到我国的文化特性,因此总体上来讲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创新型人才受到了广泛的欢迎,部分高效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基础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开设艺术类专业,导致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严重不足,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2)课程结构不合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都是在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基础上融合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得到的。然而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课程设置已经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因此造成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效果低下。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都偏向于理论教学,实践教育不足。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自身的艺术设计水平。若是实践教学不足,自然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现如今很多艺术设计专业都采用短期实践、专业训练以及毕业设计等简单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内容十分狭窄,效果极差。再如,学生实习渠道缺乏,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严重缺乏,根本无法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
3)培养目标不明确。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为社会创造高价值的人才,但是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我国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无法达成统一。很多高校只注重现今经济发展形势下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缺乏长远规划,导致人才培养过于单一,缺乏综合性,培养出的学生很容易在时代发展的大浪潮中被淘汰。由此可见,在缺乏明确培养目标的情况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很难获得理想的成果,更无法突出不同高校之间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性。
4)教师素质不足。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其综合素质水平不仅关系着教学效果,更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但是结合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来看,绝大多数都存在着综合素质不足的情况。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较为全面扎实,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依旧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明确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原则。首先,实践性原则。实践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其次,发展性原则。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的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秉持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顺序,如此才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整体性原则。创新能力培养是一种系统化教育,因此需要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意识、思维、技能等全方位的提升。
2)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首先,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学活动可以获得充足教学资源的支持,同时实现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能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拓展。其次,构建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轻松舒适的环境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对此,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体制的限制,为学生创建一个新颖、自由、广阔的学习环境,通过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自主的进行创新探究,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思维的发散,最终实现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3)构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后现象,具体表现为理论过多、实践不足,尤其是创造学课程严重缺乏,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针对这一问题,各高校应该加大创造学课程构建的力度,推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将社会学、人文课、史论课等内容融入到创造学课程中,形成一种实用、宽广的教学思路,推动学生在艺术设计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并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4)提高实践课程比重。很对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必须适当的提高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实践是理论的落后,同样也是创新理念实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较好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建设活动。例如,建立艺术设计工作室,将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实习岗位,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全面认识到实际工作情况,及时调整自身定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艺术的核心,因此创新能力培养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各高校应该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1]徐立萍.校企深度融合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xx,4(40):32-34+40.
[2]陆煦.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xx,27(03):372.
[3]张静,吕娜,庞超.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初探[J].新课程(中旬),20xx(01):84-85.
[4]孙蒙莎.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xx(05):179.
[5]谢秋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发展战略研究[J].时代教育,20xx(13):155+159.
[6]邱巧.从毕业设计环节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xx(22):222.
[7]徐静.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xx.
摘要:艺术设计是一个学科专业,也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品牌传播是品牌发展的一种导向,贯穿整个品牌价值的产生过程。品牌传播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艺术设计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而品牌传播是艺术设计的动力源泉,也是艺术设计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品牌传播与艺术设计共生关系的发展历史与主要体现,并基于此提出研究建议,以促进两者的良性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艺术设计;品牌
品牌传播在创意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艺术化,体现在消费过程中追求创意、个性、审美、精神与体验等。这种趋势对企业的品牌建设与传播工作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要使品牌传播活动充分体现创意精神;另一方面,要通过设计来创造独特的消费体验,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消费和服务品牌开始了与艺术设计的联姻,虽然两者合作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当下的社会中,这种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常态化。
一、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的概念简析
当下对艺术设计的研究,首先是将它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概念。20世纪初期,伴随现代主义运动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与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领域逐渐成为设计的独立分支,并统称为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日常生活服务的创造性行为,需要同时具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设计对象从衣食住行到空间环境,涉及从产品到服务,再到体验,以及生活方式各方面。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通常以达成某一个整体商业目标为出发点,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团队合作。在商业语境中探讨艺术设计问题,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品牌及其营销传播领域。品牌的存在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以及中国的商周时期,最初用来识别和保护物品。后来,广告、商标制度、传播技术、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发展与结合慢慢丰富了品牌的内涵。品牌传播是公司就自己出售的品牌,直接或间接告知、说服、提醒目标受众的一切手段,也是以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某种特定认知和形象,建立某种关系为目的的一种导向,因此,品牌传播实际从产品设计、品牌设计、商业模式设计、营销传播到消费者体验,贯穿于整个品牌价值的产生过程。品牌最初并非作为独立的学科被关注,而是依附于广告学理论及实践,广告一直是品牌传播策略的核心;同时广告设计又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广告这一交叉点之外,品牌传播的所有内容都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对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认清两者对彼此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推动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在学科专业及实践领域的发展有一定价值。
二、艺术设计与品牌传播的共生关系
1.艺术设计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贝恩特施密特和亚历克斯西蒙森明确提出“将美感作为战略手段”,利用美学效果来创造品牌的竞争优势,将品牌塑造、识别与形象设计相结合,通过标识、宣传手册、包装、广告艺术设计手段,以及声音、香味和光线等美学效果设计来创造“记忆深刻的体验感受”。在品牌传播领域,对艺术设计理念及手法的运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19世纪早期,许多药物和烟草制造商为了促销自己的商品,会给商品设计有创意的名称,如Panacea、RockCandy、WeddingCake等,并在出售的小包装上设计一些图形标签、装饰物及特殊符号等来吸引消费者。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繁荣也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商标、文字、摄影为主的视觉设计成为市场竞争和商业宣传的重要媒体。到19世纪后期,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倡导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设计“美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大大推动了设计商业性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诞生了IBM、可口可乐、松下等大批经典的品牌设计。如今,在实践领域,艺术设计作为品牌传播手段的运用更加多彩而富有想象力。20xx年,新兴品牌滴滴快车与阿根廷知名摄影师EstebanPastorinoDiaz合作,以“城市再发现”为主题概念,邀请摄影师打造一幅北京二环的巨幅画卷,引发话题讨论,再利用微信平台吸引用户参与,将新锐的艺术手法与技术结合,实现了品牌的跨媒体传播与价值提升。此外,博物馆这一典型的艺术与设计场所也成为品牌传播其价值主张和个性形象的重要途径,如路易威登、GUCCI、奔驰、宜家、健力士等众多品牌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从建筑设计到展品陈列设计,都是艺术设计理念与手法的极致体现。
2.品牌传播是艺术设计的动力源泉。商业目的作为艺术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语境,已经成为“艺术世界”(art-world)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今,产品造型设计,广告与品牌视觉设计,销售和体验空间设计等品牌及其传播设计成为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发展和创新最大的动力来源。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市场环境、消费需求和传播技术的变革,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营销沟通理念,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企业形象识别设计(CIS)理论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CIS理论的推广运用对品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首次提出了品牌的传播活动要以系统和规范的视觉设计为基础;IMC理论提出“用一个声音去说”,将统一的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以增加品牌无形资产。这些理论的提出,使得品牌传播体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从中也能看出艺术设计服务于品牌传播的趋势。受此趋势的影响,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与品牌开展合作,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20世纪30年代初,可口可乐公司邀请插画家海顿珊布(HaddonSundblom)为其设计的风行全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与可口可乐、金宝汤罐头合作,分别创造了“这罐人人爱喝的可乐”“挤扁的坎贝尔汤罐”等著名的作品;进入80年代,沃霍尔与绝对伏特加合作,设计了这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伏特加酒瓶;本世纪初,又诞生了村上隆(MurakamiTakashi)为LV设计的旷世奇作MonogramMulticolore系列,这些案例的成功不断激发着更多艺术设计与品牌合作的热情。
3.品牌传播是艺术设计传播的重要途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自己强大的传播渠道和完善的传播策略,艺术设计师能通过与品牌的合作传播其作品及理念。世界知名品牌MUJI,虽然取名为无印良品,但其产品设计与经营理念无不渗透着自然、简约、质朴的品牌形象,其在产品设计中积极与世界知名艺术设计师合作,凭借其鲜明的品牌哲学和设计文化,被注重生活品质和品位的人士所青睐。知名的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深泽直人、杉本贵志等作为无印良品的御用设计师,在无印良品的品牌传播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公众极大的认可。在20xx年5月,原研哉和深泽直人在杭州举办“无印良品的理由”和“无印良品的可能性”的主题讲座,报名参加的人数大大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由此可见,凭借着品牌的风靡,艺术设计师们也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通过与知名品牌的合作而得以重新焕发生命力,如中国的苗族传统刺绣技艺苗绣,通过与爱马仕合作的“苗疆故事”项目,以及20xx年羌绣与植村秀品牌合作的“潮羌绣”项目,借助品牌的传播推广,让这些曾被公众和市场遗忘的古老民间艺术重新被关注。
三、研究建议
1.艺术设计实践要有品牌传播的策略意识和商业意识。设计艺术不同于绘画、戏曲、雕塑等以艺术家的个人动机为表达出发点,而是从达成某一项商业目标出发,当创造行为是服务于市场销售和商业利益时,现代艺术设计就变成了“为消费的设计”。20xx年,日本设计师YoshinakaOno为每日新闻设计了NewsBottle矿泉水瓶,将报纸变成饮料瓶的包装,在日本每天买矿泉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就为每日新闻的传播开拓了新的渠道,瓶身上还特意印上了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就可以在手机端读到最新新闻。作品面世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创意设计过程充分考虑了社会消费趋势,每日新闻的品牌现状、特性,项目的可延续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和商业效益,将设计的本质力量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设计专业技能训练更多地集中在作品表现本身,因此,艺术设计师习惯将重心放在设计作品的表现上,而缺乏策略性思考,其具体体现是缺乏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设计工作要在品牌或产品的价值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明确品牌的现状和将要达成的目标。因此,很多广告公司都致力于提供品牌发展战略的整体解决方案及整合营销传播计划,一切的艺术设计工作都服务于方案或计划。
2.品牌传播要更多引入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考察现代品牌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伴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经营主体要求突出传播和设计从而诞生了品牌学,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意义的“品牌”概念是由著名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所提出的,所以,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传播和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的消费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泛媒体化”及信息爆炸使得消费者的注意力变得稀缺而宝贵,如何使品牌传播更有效,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是摆在所有传播主体面前的难题,作为品牌学另一个分支学科的品牌艺术学,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品牌艺术学探讨的是如何直接运用艺术及设计的形式和手段为品牌服务,其内容比CIS理论的内涵更广泛也更深刻,然而这种结合的研究始终没有引起普遍关注,也没有出现成熟而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艺术设计具有形式感、艺术性、创造力等特性,能消弭品牌传播活动所隐含的推销意味。品牌传播以艺术为手段,通过传播和销售产品实现大众心中所怀有的对美与艺术的幻想,这种结合一方面能赋予品牌艺术的审美特征,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当下大众对于品位、个性化、创意等消费趣味的追求,正如中国知名广告创意人、装置艺术家熊超所说,“如果一则广告打磨得像一件艺术品那样触动人心,让人感动、思考、停下脚步,做出改变,并启发你重新看待日常生活的角度,这才是好的品牌传播应该带来的效果。最高明的广告看上去绝不是广告,而更像一首诗歌,一部电影。”目前,品牌传播导向的商业活动参与和影响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事实,品牌传播因为艺术设计的介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在商业价值之外延伸了其文化和审美价值;艺术设计则借助品牌载体获取了更多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两者的结合都具有积极意义,也有许多尚待发掘的空间。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设计无论是审美方面还是环保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群众的社会认知与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同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标准的提升与革新,由此环境艺术设计问题中融入了生态理念[1]。本文主要从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生态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主要含义及原则、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践三个角度来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审美;环保
引言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各项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共同推进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但是工业文明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一现象,加紧提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成为当下的当务之急。反观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城市美观和城市发展,以致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甚至更朝着进一步恶化趋势发展。所以,当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不应仅仅要求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更应站在环境角度,融入生态理念,为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献力。
1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是专注于设计的学科,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通过设计的手段对环境进行综合规划,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活动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美观的环境。而人类对环境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所以环境艺术设计更是满足人类对空间环境的多种需求的一种解决方式。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纯欣赏意义的艺术样式,它具备着多学科交叉共存的重要特征,由此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是自然、生态、科学、艺术多位一体的融合,同时包括了季节气候、历史文化、审美欣赏等多方面知识。易卜生曾说道:“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由此可见,环境的主体是我们所有人,因而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全民性的特征。①设计师应掌握最先进的设计手段,以生态理念为前提进行设计,坚持科学指导原则,提高设计资源的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②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广开言路,察纳雅言,调动群众积极性,共同推动环境设计的进一步发展;③广大人民群众应积极主动的建言献策,虽不具备专业素养,但也应共同为环境艺术设计出谋划策,激发设计者灵感,为生活环境的更上一层楼共同努力。
2生态理念
在环境设计中的主要含义及原则(1)尊重自然原则。基米曾言“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你的生活”。自然环境是一个客观自在的生态系统,具有着自身固有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因而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生态理念中自然环境的固有规律,不改变、不破坏,坚持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维护自然环境的整体共生系统;(2)尊重可持续发展原则。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生态资源遭到了人类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一系列不可再生资源在受破坏后无法得到妥善处理以致无法恢复。因此,在环境设计中,应考虑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以及“可持续设计”;(3)尊重环保4R原则。4R原则,即慎用可再生资源(Reduce)、原有景观合理再利用(Reu)、回收材料和资源的循环使用(Recycle)与利用回收材料创建新环境(Renewable)。遵循该四项原则,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更加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的创新,在艺术设计领域不失为一项挑战,但更加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4)尊重科学指导与艺术参与原则。环境艺术设计,顾名思义,艺术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设计,如何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样貌是设计者首要思考的问题。此外,环境所需要的不单单是外在的美观性,更需要的是内在的协调性,因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科学的指导必不可少。将科学指导与艺术参与两相结合,更加有助于环境在具备艺术美感的同时,满足社会需求与生态要求。
3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了解一系列理念与原则后,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3],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采用生态设计及环保设计的方式。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求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生态设计及环保设计的设计方式,推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设计者需要科学地选择健康安全的绿色材料,抛弃有毒、威胁人类健康、含污染的化学材料,尽可能地使用自然材料和环保材料,并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最低限度地制造垃圾,推动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2)坚持能源物质循环利用的方式。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造成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因而环境艺术设计者们应充分的对现有原材料进行合理利用与再次开发,避免原材料与现有资源的浪费。如雨水收集机制,高效利用水资源并有效避免浪费;(3)开发新能源并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生活处处是能源,设计者应高效利用和把握身边各种各样的能源,并开发应用形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等多种多样的能源利用方式,并结合一定的艺术设计,融入审美意义,践行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
4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是审美领域与环境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4]的重要性。为了更美观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更应将艺术与生态合二为一以建设崭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治鹏.对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xx,09:344~345.
[2]黄馨玉.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科学之友,20xx,04:119~120.
[3]刘婧宇.环境艺术设计中贯彻生态理念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
[4]唐姊茜,李静雯.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分析[J].门窗,20xx(10).
【摘要】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作为设计理论及实践中的经验问题,总结出当代我国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为艺术设计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而且对于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的曲折经验作一般的陈述,总结我国的艺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艺术;设计;发展;未来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xx)02-0134-02
一、艺术的发展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岁月里,我们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完善,物质生活的需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将更加多的注意力加在精神文明的富足之上。在这种历史条件的催促下,我国的艺术设计渐渐步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纪元,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思想的解放、艺术设计理论的丰富、艺术设计理论领域的扩大、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不断树立上。这一切的活跃表现使得我国艺术设计空前繁荣,学科的规模和规格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突破历史新高,艺术生的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为我国的设计事业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1]。同西方相比,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历史非常短暂,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西方的艺术设计很难融入到中国,而中国的艺术设计理论也很难得到西方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因此,我国可以发展的潜力非常的大,艺术设计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着我们去探寻。总结艺术设计的过程、理论特征及其观念的认识,完善我国艺术设计体系特征,为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提供新的道路和方向正是我们正在走的路。
二、新的趋势
“新的设计理想的实现首先在于对现实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痛定思痛,调整寻求的目标”[2]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大显成绩,技术与科技的创新发展使得艺术设计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所有的事物方方面面都已经和艺术设计融为一体,艺术设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无知的需求,为了一目的时刻的服务人民大众。人民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舒适和便利了,但量的丰富不代表制得丰富[3],技术是不断的提高。可是人们一味的寻求技术的提高,而忽视了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人性而不是技术。个性能被这样慢慢的埋没,我们要保证我们的艺术内涵不断的发展和传承。艺术是我们永远执着的追求,寻求艺术精神在现在设计上的体现是我们的目标。通过艺术设计在中国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设计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平庸之作,对于西方艺术语言的复制和模仿不断的出现,导致这种“重复”对我国的设计发展毫无意义。多数人打着“全球化”的口号对西方设计进行模仿,把自身拥有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优势抛开脑后,生硬的设计一些国际化的东西。艺术需要站在自己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上出发,发掘自身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立于特别之处寻找个性。在全球化的大流之下占有一席之地,取决于设计者们创造源泉在自身的时代和文化大背景之下接受和转化设计源泉的能力。全球化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交流资源信息,在结合世界文化同时融入自身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个性因素,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这就是对的发展。21世纪的主流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全球出现的大规模污染影响已经让人类心存胆怯,对于绿色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结合的一个设计问题,让这些因素和谐结合在一起,让人考虑绿色环保的问题同时贯彻绿色体系,在生产、包装、材料和设计上都考虑到绿色环保。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因为在一起生产发展的同时消耗和破坏了很多赖以身存的资源,要为设计的责任和作用考虑。摆脱掉无限制的消耗,走绿色设计体系。这不只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考虑,而是从设计的根源人的角度,不局限在设计形象和功能上,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和改变,改变人们之前错误的消费观念。以绿色保护环境为目标,传递正能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新时代的需要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贯彻这一历史革命使命,更加不能忘记我们的民族精神。把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本土的文化精神融入到艺术设计当中去,以独特的民族面貌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把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的东西变成一种特色,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国际竞争中磨灭掉自己的特征是不明智的,是短见的。从文化上看特色和个性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点,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重心和文化特色会存在很大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视角,还需要一个理性的思维和胸怀,把自身的个性较好审视,将本土和世界的东西相互结合,将达到新的提高和转变。
三、我国艺术设计的现状和弊端
我国的艺术设计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在寻找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需要我们去摸索,我们之前从未有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在坚持民族性、地方性和个性的同时遵循全球化的大时代发展趋势,把独特的文化内涵资源和全球化共享资源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设计体系。与此同时计算机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艺术设计的发展于计算机的技术息息相关,艺术设计必须吸收其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的达到服务人民大众的宗旨。数字图像技术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和设计技术上的革新,引发了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的改变,灵活运用电脑技术才能为艺术设计带来显著的设计效果,才能完成赋予艺术设计的使命。电脑对于艺术设计的工具有非常的快捷和便利,给设计者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使设计者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制作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电脑效果带来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科学效果,为艺术设计的创新思路提供了非常卓越的好处,这一场对于艺术设计的革命,技术与艺术的辉煌合作成果。但是就当下来说,在我们对于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窃喜的时候,弊端也渐渐的显现出来了。由于电脑给于艺术设计带来的便利使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广泛性和群众性,大多人认为掌握了电脑技术就可以完成艺术设计了的错误观点。技术只是辅助设计者作图的工具。有些人过于看重利益的效果,而追求商业上的效果,艺术设计变得越来越生硬、缺乏美感或者是单调面目雷同,这就是缺乏艺术修养和艺术语言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运用成熟的电脑技术帮助我们完成艺术设计,灵活运用艺术设计中应该拥有的视觉艺术美感和视觉艺术语言来传达设计表达的东西。电脑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视觉艺术语言才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艺术真谛而非电脑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的高度,从基本的手稿就开始不断完善自己,不能从设计的开始就完全依赖电脑,笔杆才是我们设计的灵魂,我们永远是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电脑操作者。现代艺术设计的内涵非常的丰富,我国的艺术设计道路才经历了很多的时间考验,全面总结中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现状和趋势还需要大量的参考来继续思考。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21世纪应该怎么走,在世界浪潮中走出中国风是我们年轻一代艺术设计者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携手共进,跟进时代的步伐,顺应社会需要的脚步,为中国艺术设计走向世界而共同努力[4]!
参考文献:
[1]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xx.
[2]方李莉.新工艺文化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8.
[3]王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xx.
[4]杨天明,薛立克.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趋势[J].美术大观,20xx.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电脑艺术设计在设计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而在此过程中有不少学习者片面地认为只需将电脑软件操作技能掌握熟练即可,完全忽视了设计作品的质量优劣与美术基本功存在直接关系,结合这一问题,对电脑艺术设计中美术基本功的重要性展开探究。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美术基本功;重要性
随着电脑艺术设计在设计领域中得以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积极投身于该专业的学习当中,然而在具体的设计工作当中,许多学习者片面地认为只需掌握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即可,而对美术基本功有所忽略。殊不知,在设计行业中美术基本功是重要根基,唯有在基础夯实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设计出优秀作品。
1电脑艺术设计概述
电脑艺术设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纸笔,在电脑上进行各类作品的设计与创作,进而得出纸质化与电子化的设计作品文件[1]。电脑艺术设计作为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其在展现线条、色彩明暗、构图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可能性,能够创作出更多创意作品。然而,不管是传统的手工艺术设计,还是现如今的电脑艺术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人员,其美术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
2电脑艺术设计中美术基本功的重要性
美术基本功在电脑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美术基础构成元素在电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面,一般来讲,一件艺术设计作品要能够称得上合格,则必须在画面布局、色彩搭配等方面体现出协调与均衡,而美术基本功中的色彩运用、构图以及素描则是确保艺术设计作品不断趋向完美的必要基础。
2.1色彩运用
无论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还是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色彩都属于不可或缺的元素,倘若我们的世界无色彩无区分,则后果不敢相信。在电脑艺术设计当中,色彩运用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有助于在电脑艺术设计过程中对色彩的合理运用,而准确把握色彩能够对作品画面有着全面掌控,倘若色彩处理不协调,即便是其他方面已趋向完美,依旧难以称得上合格。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电脑艺术设计工作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色彩知识的重要性。在大量实践中表明,色彩在电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非简单的色彩单配,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对于色彩的应用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比如写生色彩的主要把握对象为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固有色,其主要以三原色(红、黄、蓝)为中心,进而调配出各类复色与间色,进而去强化表现事物景象的自然色彩[2]。因此,为了凸显出设计人员对艺术作品的设计感,则需确保设计人员对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唯有掌握这门美术基本功,才能够利用电脑软件中的工具去调配出最合适的色彩。
2.2构图
构图在设计人员的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其主要是指结合作品表达意图、形象或是符号在作品空间中的占有关系,进而形成和谐完整的画面。对于电脑艺术设计来讲,设计人员的构图基本功主要在设计作品中各种符号、形象的布局方面有所体现,而这一基本功的掌握与否则会对设计作品的整体观感和表现力有直接影响。所以,在电脑艺术设计当中,设计人员需要重视自身构图基本功的提升,确保作品画面的布局合理,线条张弛有力,呈现出良好的视觉观感。画面架构通常以几何图形完成,进而形成简约特色,并且不同的构图形式能够表达出更为深层的思想含义。比如,圆形构图会给人和谐包容感,方形构图给人规矩感等。此外,构图过程中还应讲究对比与均衡,其中对比主要强调点、线、面与整个画面产生的对比,如形状、色彩阴暗、图形代销、物象动静等方面的对比[3];均衡则可分为对称式与非对称式的均衡。构图形式与原则对于电脑艺术设计而言极为重要,设计人员需要加强这一美术基本功的学习,将平面、色彩与立体方面的构图知识运用到作品设计当中,达到最佳效果。
2.3素描
设计人员的素描基本功,指的是在电脑艺术设计当中对物象的透视、明暗、结构有准确把握的技能,而在大量实践表明,良好的素描训练能够促使设计人员对物象的观察能力有所深入,进而对其各方面形成准确把握,而这一能力体现在电脑艺术设计当中,其作品表现力便会有明显提升。作为美术基本功的重要一项,素描技术的掌握能够让设计人员在作品设计前期便能够在头脑中对其有整体感知,而在之后的实际设计中便能够对其结构、明暗分配、色彩调和有精准把握,全面提升设计作品的平面与立体表现力。除此之外,素描训练对于学习者的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有显著提升作用,而这些都是电脑艺术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综上所述,电脑艺术设计并非单纯的电脑设计软件操作技术,而其重点应当放在艺术设计上,因此在针对电脑艺术设计学习者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美术基本功的培养,从色彩运用、构图、素描等美术基本功方面去全面提升艺术设计水平,进而在电脑操作技术的承载下,输入更为完美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秦明江.教育叙事之辅导学生电脑艺术设计反思[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xx(10):45.
[2]魏娜.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设置必要性的探索[J].前沿,20xx(2):173-174.
[3]赵振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误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2):173-17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日益提高,而在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园林做为人们心中所存在的“家”,其环境的艺术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简单描述了园林的地形地貌以及其作用,总结了园林地形地貌设计、利用及改造的原则、步骤和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园林;地形与地貌;作用;设计;利用;改造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园林艺术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在园林环境艺术之中,地形地貌的应用尤为重要。作为研究者,我们要重视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才能不断提高园林的环境指数和艺术设计的美感。
1园林的地形和地貌以及其作用
(1)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称之为地形的概念仅表示测量学中地形所包括的一部分-即地貌,其中包括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当然也囊括了河流以及湖泊。
(2)园林地形地貌的作用作为园林的绿地建设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地形地貌的处理在园林中有很多的作用:①可以满足园林的功能要求。通过使用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可以设计出具有较多功能的场所以及景观。②可以使种植的植物生长情况和建筑物的条件得到改善。通过改造以及利用地形,可以创造出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建筑构建的条件。③解决排水问题。通过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营造出高低起伏的园林地势,有利于雨水或者其他水源的汇集,进一步解决排水问题。
2园林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方法
2.1总领原则
园林的地形和地貌的改造要全方位的贯彻“实用、经济、在尽可能条件下达到美观效果”的城市建设的总领原则。由于园林环境中地形和地貌的特殊性,还要贯彻以下原则,即:①要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作为方法进行设计;②要做到因地制宜,顺其自然;③要推行节约为本的理念,减少对地形地貌进行不必要的改造;④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和艺术审美的要求。
2.2园林环境艺术中地形和地貌设计的步骤
(1)准备工作:①确定园林用地和附近的地形,绘制出相应的地形图纸;②提前搜罗出市政建设方面部门对园林附近道路、排水、地上及地下管线和附近主要建筑的规划,并统计汇总出相关的图文资料;③汇集出园林用地和附近的地理构造,地质、水文、气象、土壤、植被覆盖等现况和相关的历史资料;④计算当地的施工力量,确定出园林环境设计所需要的大致时间;⑤对现场进行踏勘。
(2)园林环境设计阶段。①按照园林的地形地貌确定施工地区,设计出等高线设计图(或用标高点进行设计),图纸在平面比例上采用1:200或1:500,设计的等高差应为0.25~1m,图纸上要标明各项工程平面位置的详细标高以及数据。并要明确的标注出该地区排水的方向;②设计园林土方的工程施工图;③制作出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方面的施工断面图;④汇总数据,计算出土方需求量,制出土方量估算表;⑤进行工程预算,制作工程预算表;⑥制作出园林说明书。
3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利用和改造
(1)平地;平地指的是公园内的坡度相对而言比较平缓的地区,这种地形在我国的新式园林中应用相对较多。如果要达到可以组织民众进行文体方面的活动及游览风景,便于民众接纳和疏散的目的,公园就必须要规划处一定范围的平地,平地过少就会产生难于满足广大民众活动需求的问题。所以在园林环境的地形地貌改造中,应在园林中规划出草地、集散的场地、疏导广场、建筑方面用地等平地的地形,让民众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2)堆山;又可以称之为掇山、亦是迭山或叠山。在我国,风景是园林风格的骨干,随之使其营造出一种山水的园林景观。有了山丘的加入园林就有了高低起伏的地势,能够达到控制游人的视野,组织园林空间,不断形成各种视角景观相呼应的观赏效果,还能够提升园林建筑的条件和园林里植物栽植方面的条件、增加旅客活动的区域和面积,最终达到丰富园林艺术内容的目的。在我国,不论地区、方向、大小,几乎是有园林,就一定有山石的存在。因此在园林设计的地形地貌设计利用之中,山石要和建筑、水域、植被、地形以及地貌并列。而作为古典园林设计构成的五大要素。除了能够作为景致的主题来点缀空间之外,山石仍可以起到遮挡游人的视线和分隔不同景致空间的妙用。通过靠来山石作为景致界面,还能够用来建成园林的空间。像某些依山而建的园林,可以通过运用建筑的构造、利用坡度较陡的山势地形共同组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空间。利用山石的特点将其堆叠成不同形式的磴道,这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所以,在对园林环境的地形地貌李永和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山石的分布,山体的走向,结合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山石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园林氛围。
(3)理水:在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当中,山与水是密不可分的,迭山必须与理水相呼应。相顾及,有了山还能称得上是静止的景物,山有水才能更显鲜活,只有有了水才能使得景物更加生动起来,才能打破环境和空间的闭锁,有了水源,其他的景物、山石才能产生倒影并随之产生整体的艺术效果,同时,水景还能调节园林的气温,吸收环境中的灰尘,还可能用于灌溉和消防,所以说,理水在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理水在园林设计中也有不同的分类:①按动静的状态可以分类为动水,即:河流、溪涧、瀑布及喷泉等;静水包括水池、湖泊、沼泽等。②按自然和规则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自然式水景(河流、湖泊、池沼、泉源、溪涧、涌泉、瀑布等)、规则式水景(规则式水池、喷泉、壁泉等)。③从布局上进行分类也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所以在园林环境设计上,我们要充分考虑水的作用,按照园林环境的要求,尽量改造出能够与园林景致相呼应的水域,只要是条件能够具备,都要引水入园,形成水景。即使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也要尽量以人工方法引水开池,以达到点缀空问环境的目的。
(4)叠石:①做为园林建筑和自然的环境空间联系的一种美妙的中间介质。叠石是我国园林文化中传统的艺术之一,有“无园不石”之说。我国选石有六要素:质、色、纹、面、体、姿。②理石的方式与手法园林中利用岩石构成景物的方式称为理石。针对不同的石材进行理石,对园林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理石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类:①点石成景:有单点、聚点和散点之分。②整体构景:用很多块石材堆砌成一座形体并使其具有立体性结构。除了理石的方法,我们还要做到“二宜”,即:造型宜有朴素的自然之趣,不矫揉浮夸,卖技弄巧;手法宜简单明了,不要过于冗杂。最后还要做到“四不应”和六忌,分别是:石不应杂;纹不应乱;块不应匀;缝不应多。忌似香炉与蜡烛;忌似笔架与花瓶;忌似刀山与剑树;忌似铜墙与铁壁;忌似城郭与堡垒;忌似鼠穴与蚁蛭。在进行园林环境的艺术设计时,尤其是在叠石方面进行设计利用与改造时,要切记上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更生动的园林景致。
4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个地区、城市的园林景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尤其重要的内容,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环境,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时要严格结合城市对本地区园林景观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设计的水平和技艺,在对园林的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设计,努力构建更加舒适、和谐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约翰史密斯.景观的设计学[M].中国工业出版社,20xx:233.
[2]刘晓光.景观象征的理论及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xx.
处于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正在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优势飞速发展,许多大学校园里互联网基本普及,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网络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设计院校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在网络的使用和对网络的态度也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因此客观地认识网络对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地面对网络带来的各类问题,更好地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网络对艺术设计院校的大学生生活方面的影响
1.生活内容得到丰富,娱乐方法多样化
由于网络的特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大量的他们想知道的相关信息和沟通群体。很多有共同爱好的人通过网络走到了一起,有不少学生也因此把爱好发展成了个人专业特长。这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自主独立能力得到增强,团队协调能力得到加强,对地域文化了解更加实际。艺术类的学生性格各异,有的喜欢独自研究,有的更喜欢到处闯荡,所以他们更愿意接触新的东西,去新的地方,做新的尝试。
2.网络通讯功能强大,情感交流无障碍
互联网不仅具有信息平台的功能,还具有通讯的功能,如QQ、MSN、微信、陌陌等很多网络通讯软件。它可以让你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联系,也可以让你和陌生人进行交流。而且还都可以是语音视频同步进行,这样很多一时不能适应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大学生在精神和情感寄托上得到缓解。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认识志趣相投的陌生人,情感交流宣泄,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当然网络也具有相对较大的隐秘性,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中畅谈。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大家可以在里面展现自己的心情、生活、文字让关心和专注他的人更多地了解他,更可以用跟帖留言等方式,让他知道大家对他的专注和想法,这是一种互不干扰,纯粹自由的关注方式。艺术院校的学生出于对新事物的敏锐,相对会更容易使用和接受这些网络新功能以及在网上出现的新的事物、名词等。
3.学习资料系统全面,学习渠道拓宽
网络上的信息可以说囊括了古今中外,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同样网络上关于审美、设计、艺术的词眼更是到处都是,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除奉献的歌词了教科书、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在图书馆学习,对他们来说更便捷的方式就是网络,据统计,95%的设计信息都在网上。很多名校也都在网上开设网络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等,这类学院对于大多数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可能是望尘莫及,但是网络让他们得到满足,而且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系统全面,有了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和工具,他们可以尽可能地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钻研学习。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为大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天地,同样对于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来说,这个天地是前所未有的。它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都随之有了变化,它带来方便和便捷同时,也有新的挑战迎面而来。
1.信息量的增大,需要更高的辨别和吸收能力
网络是一个有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信息的平台,它所拥有的信息涉及方方面面,渗透各个领域。还有很多爆发式的信息,直接成为大家的谈资,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家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需要及时了解各种社会现况以不至于出现理念落伍、设计不够新颖等问题。而且很多的人为的舆论引导,可能存在很大的误导性,影响了大家对事实的认识。特别是在专业上需要或者偏爱专注时尚、娱乐等流行元素的艺术设计学院的大学生,关注得多了,自然受到的影响也会更大一些。
2.信息更新快,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捕捉和取舍能力
信息传播速度快也是网络的特点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同时学习方面的专业知识网络的更新也往往比书本来得快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关注,学会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当然大家的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学习的广度,对信息量的选择以及对信息的吸收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地接受和了解相应的信息和知识,以适应这个信息时刻更新的时代,同时对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方式、方法及取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学习生活种类繁多,需要有较强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
对于生活来说,网络提供了很多的娱乐项目,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很多同学玩性过大,在某一娱乐上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导致耽误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网络的存在提高了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同样它的存在也为有些被动学习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广大无垠的抄袭空间和资料来源,或者说他们不需要自己去学着尝试调研,学着尝试设计,只需要对别人的作品稍作修改或者直接抄袭,直接下载,让他们本该在过程中学习的东西最后一无所获,荒废学业。
4.网络信息共享,需要有一定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知识产权意识
网络是一个敞开式的空间,网络利用文字、色彩、声音、影视、动画等多种方式传播信息。你可以在里面找到很多你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东西,还可以在里面与不熟悉的各类人物交流信息,也可以在里面表现另一个自己。在网络中,我们每个人可以隐藏身份,隐藏年龄性别等,在善意隐藏自己的同时,同样我们也不知道对方的一切,很多的认识可能是只是自己意向中的描绘,所以网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就如过于信任对方,导致了情感欺骗。当然网络也是开放性的,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也可能存在个人信息被人盗用等很多事情发生。比如,网络诈骗,它往往盗用熟人或亲人的账号,进行一些欺诈行为。也有一些人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先建立信任然后进行欺骗。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较强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从学习角度来说,网上也有很多相关艺术设计专业的论坛、帖子,这样的确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个较好的学习交流场所,但是由于要求设计本身具有很多的个人思想审美,很多设计方案涉及个人所有权专利等方面。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个人隐私保护以及知识产权维护等更多保护意识。
三、总结
网络是一个时代的进步,让大学生应能够清楚地认识网络与自身的关系,健康合理地利用网络,让网络的出现成为大学生人生中的机遇,好好把握网络带来的机遇,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和谐和时代的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就我国而 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的提高了 要求。我们如何从实情出发,针对我们现阶段的特定时期建立我们 相对完整、系统的设计教育思想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艺术设计教育 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设计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学校的规模效益提高了,但教学质量下降的势头却凸现出来, 这种盲目的扩招现象也直接导致了目前艺术院校生源大战与就业危 机现状的形成。并使这个发展的并不完善的学科承载了超负荷的重 任。艺术设计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不断刷新纪录,从而带来的问 题是,教育资源日趋紧张。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此做出一 番思考。
二、分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迅速,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 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艺术教育要和国际接轨,首先要 从艺术设计教育着手,更新观念,大胆改革,逐步完善现有的艺术 设计教育体系。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程知识结构与专业设计脱节,基础课重技能轻创意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色彩、素描、三大构成这一套思路。
这套教学方法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在设计院校中,容易使学生陷 入写实,过于照葫芦画瓢从而失去对物体本质的感受。这样一来, 学生进入专业设计课程时,就可能会因为离开具体形象而觉得无从 下手,或者只会呆板地再现物体,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只会模仿 别人的设计。
(二)在专业课程上多度依赖电脑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介入,使设计变得更为简单和易于操作,它 大大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也为设计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艺术 表现形式和空间。然而,当这种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在学生手中成 为一种习惯时,往往会使学生从思维到操作都被动地依赖它。学生 的个性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从而淡化了对人自身艺术潜质的挖掘和 设计思维的调动。电脑操作的熟练带来了作品形式的程式化,而技 法效果的运用也掩盖了思维创意的不足。
(三)创新思维的缺乏 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而且都是在传统工艺美 术教育的思维模式下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的艺术设 计教育思维模式都是沿用原来工艺美术教育的现成格式,讲究按部 就班,讲究循规蹈矩,规范化的课程,固定性的教学方法,抹杀了 教与学的个性发展,而且设计与市场相距甚远,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这样的教育思维束缚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重技巧,轻创造,缺 乏创新性能力,更谈不上持久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对当前艺术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的设计基本上都由电脑完成。我们应 该注意的是,对于一个设计作品而言,再好的电脑效果也比不上优 秀的构思。创新不是无原则无方向的,而是不断突破旧有的思维模 式,应不断地提出新思想、新观念。
(二)优化师资队伍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管理能力,学校要对新工作的教师进行专业 知识、授课经验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现今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必须 要改革,而且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专业办学特色的教学模式。
摘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住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城市应运而生。而环境的艺术设计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所在,成为了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以及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所在。本文就着重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要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状态,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在我国诸多的城市中开展。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气废水的排放使得环境不断的恶化,便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变得十分重要。只有进行合理而正确的环境艺术设计才能够促进城市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混淆
在生态城市的发展当中,由于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园林设计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与界限,导致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上发生了混乱,进而使得设计师在环境设计与规划当中存在漏洞与失误。园林绿化设计相比较其他的土木工程来说有较大的不同,在其内艺术性与历史性的蕴含上相比之其他建筑设施要更丰富,需要设计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于某一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布局设计,其包含的范围比之绿化园林要广的多,例如设计区域的自身生态环境,地面植被与建筑设施的分布与外观以及区域内各部分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和整体的协调性等等。这意味着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体的植株分布,要以城市整体的建筑为主导,结合气候,景观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整部布局设计,也只有充分考虑到这几方面的因素,才能确保所得的设计为生态设计。
(二)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的矛盾
在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时,容易发生局部分隔开来进而导致整体不协调的现象出现。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引申得到的一种概念,既是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城市系统。但是,在当前的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很容易吧某些区域单独划分出来进行设计,进而导致整体的不协调或者局部设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现象出现。例如,对某一区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充分考虑到该区域内的所有设施与环境体系,使得内部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果这一区域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则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但是,区域必定不会是单独存在的,其周边的未进行设计改造的环境部分必定会对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改造的区域产生影响,轻微的影响可能仅会对该区域产生轻微的破坏,而一些较恶劣的环境影响则很容易抵消其内部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与局部的矛盾还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区域的矛盾,如何统筹这两方面的因素,使之相互融合,达到城市,建筑,地区,园林之间相互融合,就能创造出一种融合的美感,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
(三)利益驱动问题
虽然当前可持续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大势所趋,但是,利益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并且是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如何统筹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中利益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时,必定会涉及到城市中一些传承的生态景观与传统的建筑设施。对这些传统的部分是进行全部推翻更新还是保养维护,便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个体现。仅考虑到当前发展的利益,便很容易造成传统元素的流逝。因此,为了长远利益的考虑,对于这些传统元素进行保护,但在保护的同时要针对它们自身的特点进行周边环境的改善,充分利用它们自身的价值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可见的利益。
二、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可以说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性内容。虽然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各部分的分布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但在实际的分布当中却是空间的,立体的。在这里立体的分布格局当中,人们需要进行诸多的工作以及生活内容。而这些内容统一起来,则离不开建筑设平型关大捷意义施,绿化设计。建筑设施的立体感很强,是空间设计中的主体所在。其高度,外观,功能在环境设计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某一区域中的建筑体系没有一个协调的外观形象,而是“各自为政”,就会使得布局设计的空间感丧失。只有保证在进行建筑的空间设计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达到协调统一,才能增加设计区域的美感。
(二)绿化设计
由于都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建筑设施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呈现出一种沉重感,压迫感,极大的影响着都市中居住的人们的心理状态。而通过有效的绿化设计,可以降低都市的这种不良影响,在人们的紧张生活节奏中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与放松的区域。一些都市白领在一天繁忙的工作当中,情绪得不到释放,压抑在心中,即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水准,还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产生危害。而绿化场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暂离工作,亲近自然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释放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愉悦身心。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设计师们要依据城市的自身特点,进行植株的选择以及植株的分布。使得移植的植株能够健康的成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植株的外观与城市整体的理念相协调。例如,对一些水分较多的区域需要选择抗涝的植株。
(三)水体设计
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离不开水体设计这一步。水既是人们与其他生物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又是环境调节的重要物质之一。但是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水废气的排放导致水环境不断的下降,水质受影响极深。在城市的环境设计当中,水体设计是其根本内容。其目的在于,为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以及一些生产当中所需的用水,在确保水分供给的同时,还要确保水分的可循环利用,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利用水自身的特性,进行环境设计,为人们提供观赏的水景观,既增加了城市的美感,又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利用水资源设计的景观通常是一些城内河,人工湖,喷泉等等,这些场景为城市居民提供相应的休憩场所,还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亮色,所以说,水体设计是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中的根本性内容。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居住地的周边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的环境设计提供一条清晰明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钱丽竹.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xx(14).
[2]何礼.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J].艺术科技,20xx(1).
摘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关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文明的理念意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据此,主要探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和设计特点,以及环保设计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性的独立社会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艺设计主要内容是室内、室外设计两大块。现代社会发展下,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环境艺术设计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人们的心理需求特点,不断调节设计原则、改善设计手法,以协调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为主要目的,具有较强的人文意义和实践意义。[1]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不良现状和改进方法
(一)人本观念不强
人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和主导者,也是设计成果的主要享受者,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充分尊重人的意愿和需求,要迎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可持续发展中受到启发,不断丰富生态文明的内涵。即便是在此背景下,还是有一些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一味追求设计美感和设计创意,不顾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意愿,忽略设计原则,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最后的工程设计还不实用。这种违背了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和设计意义。在实际过程中,要将实用性和环保性相统一,要让环境艺术设计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二)自然协调性不强
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自然的改造力度较大,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不强,为了使自然可持续发展,需要设计人员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盲目的索取会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在一些实际环境工程设计中,有相关设计人员不顾环保要求,滥用自然资源,追求盲目的美观,没有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妄图将自然环境以人工环境来代替。这种设计作品自然使用性不高,违背设计理念。[2]例如在园林改造设计中,关于河流的走向、林木的布置设计和假山、盆景等的摆放,设计人员为了突出自己的设计概念,不惜在原址上进行推倒后新建,将河流改道、林木移栽,甚至是为了片面的追求艺术效果,将草木砍伐后新建凉亭、假山等。这种手法不顾自然发展的规律,盲目的利用人力代替自然发展,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的园林艺术设计应该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人的创意进行科学的改良,园林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资源如林木、花草、河流、水土等,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造,对于合理的地方要进行积极保护。
(三)使用材料不合理
环境艺术设计要尊重生态文明,在材料使用上要做到节能、环保,在进行设计改造中要注意减少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目前在许多环艺设计现场,发现仍有许多随意使用污染材料的行为,有的材料会污染水源、污染大气,还有的材料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这些材料本身无法做到循环使用,同时又不符合生态保护的理念,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不具有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3]例如室内设计中,要减少木质材料的使用,本身木质材料容易受潮、开裂,使用寿命不长,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变异性强,从环保、防火安全角度考虑应该适当减少木质板材的使用。可用相对质轻、价廉、利用率高的塑料装饰板代替。在涂料选择上有的设计人员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大量劣势涂料,由于其中甲醛含量高,容易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溶剂型聚氨酯漆中就含有大量游离TDI、苯类溶剂和VOC等,这些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也容易造成大气污染。可替代的有水性涂料,是一种无毒害、无污染的综合性涂料,并且抗污染性强、粘接牢固,适合室内装修中推广使用。
(四)设计繁琐、片面
在一般的室内设计中,由于业主要求奢华、惊艳,设计者在施工中就大量使用现代装饰习性材料,忽略了房屋的使用方便性和空间简洁性。环境艺术设计中,大多设计者的通病是不顾规则的大量使用材料装饰,例如人造板、油漆等,导致设计累赘、繁琐。有的材料还会排出有毒气体,危害人的健康。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例如光线、空气、绿植等。[4]例如在建筑物的朝向、门窗的开洞上都要根据地理位置特点进行合理布置,可以利用透明玻璃增加人的空间视觉感,明亮的材料可以使室内光线充足,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对于人长久居住的身心愉悦大有裨益。不滥用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都是环保的一部分,避免繁琐无用的设计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真正的创意设计不是大量装饰物的堆砌,而是巧妙的利用自然原理进行空间结构改良、优化。
二、环保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一)生态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中尊重生态文明,在建筑设计中减少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使用环保合成材料,降低对周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资源的效用,例如增加光照较少灯具照明、保证通风减少空调使用等都是节能环保的体现。传统的设计基础上融合现代环保观念,在环境工程艺术设计时减少对原有自然状态的变更、破坏,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方法,符合当下节能环保的主题。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秉承环保设计理念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二)经济效益
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重视自然资源节约的问题,能够减少滥用材料的损失,就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以较常见的室内装修设计为例,其中在装修材料上能够尽量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做到循环利用可以降低装修成本。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是指一味的降低设计成本,使用廉价不合格产品,而是指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成本的可控。例如常用的节水系统主要利用循环再利用的原理,增加水的利用次数,较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用水成本。从经济角度考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做好节源设计能够有效降低设计成本,产生明显经济效益。[5]
(三)人文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在设计中,要始终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重视人的使用感受和使用意愿,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发展,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做到节源、开流,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人文主义精神重在人的体验和感受,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始终站在人的角度,从长远发展考虑,集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实现人文价值。
结语:
当代社会发展中,生态文明价值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求现行的环境艺术设计符合人的审美情趣和使用需求的同时,更加尊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科学发展。将环境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手法和环保主义精神相融合,就是指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正确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提高设计的实用性、价值性。
参考文献
[1]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xx,13:228-229.
[2]何凤.刍议生态文明观下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xx,07:130.
[3]邵红霞.基于生态文明观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xx,24:82.
[4]隋瑞正.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四川戏剧,20xx,08:67-69.
[5]焦爱新.基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商,20xx,22:101.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双师”素质教师相对缺乏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经过升级、重组、转制等发展而来,在师资方面存在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技能不过关、新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和锻炼等现象。
2.宽松的校企合作互动和双赢机制不完美
首先,学校、行业和企业的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其次,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再次,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的目的各不相同;最后,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一般较长,而且实习管理过于松散。“校企合作,共育人才”这句口号应体现在“共”字上,校企双方在课程设置、课程开发等领域应共同合作,才能适应技术更新,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校企共赢”。
二、职业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研究思路及核心体现
1.研究思路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和满足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建设、管理、生产、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面对当今新形式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挑战,努力实现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2.核心体现
(1)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应从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余时间两方面入手,也要注重开展好做好就业指导课,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2)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行业需求,及时、适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训课时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实训,练习、强化职业技能。
(3)学生如何突破“就业关。”在校期间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以及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足够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实干的创业精神。
三、培养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道德典范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应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基础,同时,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也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突出思想政治课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育德”放在首位,不应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应该积极支持道德建设。
(2)积极开展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改革,如采用多媒体教授等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社会现象及道德标准的看法,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3)“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要注重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乃至其他专业全体教师进行师德的教育和培养。
2.开展职场体验,树立职业典范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强调职业素养的指导作用。学校应定期聘请一些企业行业专家、设计师,以报告及研讨会等形式,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优秀劳动者、设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3.开展顶岗历练,培养实干精神和敬业精神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进一步拓宽学生实践的范围和加大实践场所的数量,以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为基础,安排学生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接受顶岗历练,了解社会现实、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在顶岗历练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手”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发布于:2022-11-07 18:43: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479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