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改反思

更新时间:2022-11-06 12:58:55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6日发
(作者:赏金猎人出装顺序)

教 学 研 究 

初中语文 教学课改反思 

杨保明 (龙川县紫市中学,广东

随着课改的进行.笔者注意到教学中的各种矛盾更加突 

出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对课改进行反思。有反 

龙川517300) 

心来.走进课文.触摸作者的灵魂。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学 

生的语文水平就会有相当大的提高 

2.课堂形式应由刻板变活泼 初中语文课堂的形式跟小学 

和高中有一定的区别: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讲解更多一些. 

思才会有改进。才会有进步.语文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很微妙.既是学科之 

学生的听和记录非常重要.当然,学生的口语锻炼比较多:高中 

王.又是学生不乐意学 也没时间学的受“冷落”的学科。 

1.学生读书的时间没有保证 对于中考而青.没有主副科 

之分,每一门学科都要参加考试.都很重要,所以在各门学科学 

习任务都很繁重的情况下,学生没有时间去安安静静地读书。 

而要学好语文.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多看书.大量广泛地读好 

书.也就是所谓的“博览群书”。但是。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 

根本没有时间看书 

2.教学内容陈旧、繁复 现在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 

个语文知识点,在这个知识点的引导下.选取几篇古今中外具 

有样本类型的课文.教师在一星期或更长时间内反复讲解着同 

一主题,同一知识点.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按照 

上海某大学教授的说法.像这些样本类型的课文.教师只要选 

取单元中一两篇课文重点讲读.其他课文完全可以有选择性地 

教学.或者让学生自学.也完全可以达到效果 但如今的考试模 

式却要求面面俱到.同类文章都要详细讲解才能在考试中立于 

不败之地。 

3.语文教学方式不足..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 

生听。教师讲什么呢?讲课文的写作背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深层含义等.总之,教参上怎么说就怎么灌输给学生。现 

在的课堂教学虽然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对孩子的自主 

学习能力、El语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但这种方式还是存 

在诸多弊端。比如.课文学习的问题都是由教师预设的.学生在 

课堂上展示的时候,就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没有讨论、生 

成的属于自己的东西。凶此,学生觉得一直用这种方式上课,没 

有一点意思。 

二、对初中语文教学课改的反思 

课改是新的尝试。没有现成的经验、模本可循.要求广大教 

师存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进行 课改不是一帆风顺的.其 

中难免会出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索 

过程中积极反思.找 解决问题的关键,才能使课改顺利进行 

1.课改应由浮华走ru】本真。在最初的语文课改中.教师的 

讲解还是比较多的.在一些公开课或是观摩课上.教师和学生 

的互动很积极,效果还不错,但有些流于浮华。曾有这样的情境 

出现:教师在没有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的前提下.一上课就让 

学生表演课本剧,有的还化了装.又唱又跳的.看上去很是热 

闹,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都没有准确把握.这样 

怎么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呢?这种不求甚解的态度.反映在阅 

读上.就使得学生养不成一个好的习惯.对文章只是一目十行 

地看一遍,然后就匆匆下笔回答问题.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和 

思索方式,是导致学生在考试中阅读理解失分的重要原因 因 

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静下 

语文教师更多是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一家之 

言,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 

求教师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同时对教师课堂形式的 

采用和教学语言的生动活泼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初中语文教 

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用音乐来制造气氛.激发 

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或轻松或典雅的音乐中更好地学习课 

文;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预习和准备的基础上,采用演讲、辩论 

会、表演课本剧或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语文学习 教师 

也可以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大家学习课文. 

使学生在备课、演示、展示、讲解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 

高自己的VI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3.教学内容应去轻取重。笔者在上面说过.初中语文课本 

编排在一个单元里的课文,其内容或写作特点是非常相似的. 

而且这些课文基本上属于样本类型式文章.所以教师可以在教 

学内容上做大胆的取舍.每一个单元中可以选择其中的重点篇 

目详细讲解。其他自读课文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学或由学生当 

“老师”讲课文 

4.语文教学应充满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学 

语文就像学艺术一样,是要有一定的灵性和悟性 同样.语文教 

学作为一门艺术应具有语文味的特性 

(1)语文教学要有“读味”。书是要读的,并且要读得有滋有 

味。读书时要心无旁骛,或诵或吟.口随心动,心醉文中.文在E1 

中,这样文章、心境、读书声浑然一体.越读越有味.当是“别有 

一番滋味在心头” 

(2)语文教学要有“品味”。好的文章就像美酒.品才有味 

道。课文文本中那情、那景、那人、那事,好多人都似曾有过.但 

表达出来却苍白无力,而作家表达出来却是那样的动人.给人 

以美感,使人产生共鸣.就在于其语言的表现力不同 品味语言 

就是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品味遣词造句、修辞运用、谋篇布局 

等,不求其全,只选择一个方面反复品味就行。这样来学习课 

文.其中的乐趣可谓不高‘而喻 

(3)语文教学要有“写味”。读书时加以评点、批注、摘抄.就 

会对所读内容有深刻、独特的领悟。所以.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 

阅读至少半小时,每读一篇文章,要概括其主要内容、写作特 

色,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并把文章中优美的有特色的句子摘 

抄下来,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语文味不仅是读、品、写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教师继续 

进行探索完善其内容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必然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对 

于整个素质教育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努 

力进取、开拓创新 

XUEZH0UKAN 

43 


本文发布于:2022-11-06 12:5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2/4399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