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考试方向,优化复习策略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12年的中考。
在此,我谈谈我们在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
迎战中考。
一、透视考点,把握命题规律
认真研究安徽省自从课改以来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可以发现,试卷结构是稳定的,由
三大块组成。分别是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另有卷面书
写5分。在第一板块中有四题,分别是古诗文默写、语段综合练习、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
每题中有不同小题,涉及语文知识及运用的各个考点,覆盖面很大。第二板块主要是现代文
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的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九大能力,分别是1、认识
了解能力。2、读题审题能力。3、体验感悟能力。4、信息筛选整合能力。5、综合概括能力。
6、品味语言能力。7、欣赏品析能力。8、语言表述能力。9、运用创新能力。文言文阅读主
要考查学生的文言词语的积累,主要是实词和一些重要的虚词,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对写法的赏析等。第三板块是作文,分值占据三分之一多一点的重要地位,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优化复习策略,打有准备之仗
通过对《语文考试纲要》的把握,明确我省近几年的语文中考试题在稳中略变,贯彻了
考试改革的精神,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考察的内容更趋向于学生对文本独特的
阅读感受,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我
就试卷结构将我们的复习策略详细的和大家谈一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这个部分我们认为总体形势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有几个问题,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古诗文默写。
通过近几年古诗文默写题目来看,可以说,12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
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
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由历年古诗文默写错别字来看,应注重诗句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
读读背背就万事大吉,要理解诗句的内涵。读写不能分割,应同步进行,对一些易错字要反
复强调,反复听写,进行强化训练。诗歌复习,切忌一背了之。
2、名著导读部分
在过去的七年里,考纲规定的8部名著中,只有《安徒生童话》和变动后的《伊索寓言》
用心爱心专心
1
没有考,2010年之前考纲规定的都只有6部,10年才新增了《童年》、《朝花夕拾》两部,
2009年考的《名人传》、《格列佛游记》,2010年没有再考;2010年考了《水浒》,2011年也
考了;那么2011年考的《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水浒》,若12年《考纲》不变的话
又将如何?
教学建议:给学生印制《水浒》、《繁星·春水》、《朝花夕拾》以外的五部名著的基
本内容及篇目表,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背诵并写准。
3、综合性学习部分
生活即语文,综合性学习题充分体现出“大语文”的特点,活动方式多样,考查形式灵
活,答题无绝对的对错之分,却有高低之别。一定要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怎么
回事;一定要了解综合学习这种题是怎么考的。
“综合性学习”考点有广告设计,写宣传用语,采访调查,主持活动,看图表分析问题
等等,虽然题型丰富,但也有规律可循。主要考查我们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
表达的能力;也考查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复习时应从这方面入手,循序渐
进,各个击破。
(二)、阅读部分。
这个部分的考查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块。现代文阅读考察的文体是记叙
类、说明类、议论类三种。仔细研究05—11年我省考题可以发现一个特点是,每年试题必
考一篇记叙类的文章,另外一篇在说明和议论两种文体中选取一种。
首先,在记叙类中,主要是小说和散文,而且我省的散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最明显的
是08年,两篇现代文阅读所选材料均是散文,分值高达40分,2009—2011年这三年每年
均考一篇散文。据此推测2012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命题趋势及考查重点将有可能体现在以
下方面:
①阅读的文学性。从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所选文章来看,尤其是当代名家的散文,备
受青睐,这些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②命题的人文性。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处处都能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意识,尊重考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③答案的开放性。近几年中考试题都设置了开放型试题,问题设计很合理,答案开放。
可灵活选择答题角度,便于考生自主发挥,只要紧扣语段,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多方
面来思考即可。
其次,说明文去年和09年才考过,估计今年不会再在试卷中出现了,我们要特别注意
议论文这种文体了。
文言文阅读近年都是50篇优秀诗文篇目中的选文,考查内容基本稳定。
从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题来看,主要表现在从过去的单纯重视语言到语言与
用心爱心专心
2
内容的理解考查并重,即除了语言的考查外,还涉及了理解概括、鉴赏评价等方面内容。
(三)、写作部分
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40%(加卷面分),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
从2002-2011年中考作文的发展变化预测2012年中考作文的流行趋势,我们推测2012
年安徽中考作文在内容上更富有人文性、民主性,更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
引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
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在作文备考中,要广开生活之源,多写身边的人和事,才能留下真情,打动读者,打动
阅卷老师。在考场上作文取得高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做到六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
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
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
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
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的
作文?我想你也不愿意读,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错落有致的段落,别出心裁的构思: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不容易眼疲劳。
三、科学规划,完备复习策略
1、认真学习研究2012年《中考说明》和课改以来的安徽省卷,争取吃透考点,把握命
题规律,不让学生走弯路。
2、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按照诗词默写、语段综合练习、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四大块
专题突破。而且早做准备,尤其是要将2012年中考需要掌握的50篇古诗文从开学开始每天
背一点,及时检查默写,争取诗文默写上不丢分。
3、对三种文体的阅读进行拉网式排查,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题型和考点进行强化,反
复训练,争取在阅读方面不扣分或少扣分。
4、加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课内文言文,尤其是《考纲》中要求掌握的篇目,按顺
序带着学生梳理重要知识点,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水平。
5、加强作文写作的训练和讲评、修改的力度。多进行课堂限时作文;讲评多采取解剖
的方式,让学生悟出作文写得好的常见技巧和写得留有遗憾的原因,老师少讲,重点让学生
分析。
用心爱心专心
3
四、复习进度与计划
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阶段(2月底--3月底)
1.复习重点: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2.复习难点: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联系与区别。②了解其基本的文学知识,
以此落实到六册课本中的重点篇目中的重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
③文言文字词、语句、段落复习,课外古诗文背诵积累。
3.复习目标:
①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神话、诗歌、戏剧。
②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③分册复习是对教材的忠实,针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重点放在八九年级,
约4周,并做练习。
4、复习方法:重点以文言文复习为主,(排除近三年考过的文章),抓好几篇经典的
现代文。夯实每单元的字词,尤其是四字短语,文学常识系统归类,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的
积累,古代诗词:重在诵读、积累、品味、欣赏;文言文:强调诵读积累,“字、词、句、篇”
解译,了解基本语法现象。化整为零,分段检查,循环检测,逐一落实。
第二轮:重点突破阶段(专项复习阶段)(4月初--5月上旬)
根据新课标及中考研讨会精神,对近年来安徽中考试题的考题形式进行分析,对各个考
点的专题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复习点拨、训练与测试,让学生得到进一步地巩固与提高。
具体内容:
①积累与运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