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technology view
2012年01月第03期 科技视界 项目与课题
心理统计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孙丽君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 河南
吁r;
新乡453003)
’
【摘要】心理统计课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学科之一。为提高高校心理统计课的实效性,有必要
探索和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一定的情境出发,以研究的
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并相应地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研究意识、能力和精神得到提高,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
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最后分析了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心理统计课;教学;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 理统计课的教学效果。表面看。这是教与学的冲突,
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
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
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质是折射出了心理统计课的供需矛盾。实际上,根
据调研,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统计课是有用的,有
学习需求。就看我们怎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
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 足,由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就迫在眉睫。研究型教学模
学模式It]。作为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学科之 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
一
,心理统计学课程以讲授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中 题的能力。核心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一种
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由包办者变成引导者,
的学习来取代被动式的学习,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
习心理统计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心理统计学建设虽然取
得不少可喜成绩,但总体情况看,还处在初步发展阶
段。心理统计学研究的学术人才队伍还需发展壮大;
系统性、厚实性累累研究硕果的结出有待时日。我国
大学心理学本科心理统计学采取研究型教学模式将
会使不少优秀心理学大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富有灵
广泛应用的、最基本的量化研究工具为主,学习难度
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
如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保证学生易学、愿学是摆在
在专业课中相对较大.主要表现在概念多而且概念 学生以创新的学习来取代传统式的学习,以参与性
该专业的授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如何提高
高校心理统计课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借
鉴研究型教学模式与方法,对增进高校心理统计课
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心理统计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要求
在高等学校心理统计课的课程教学中,依然保
气的创新成果将会丰富心理统计学知识宝库。他们
留比较明显的传统学校教育的特征,即偏重于单纯
在学术上逐渐成长使得他们加入心理统计学研究的
的知识讲授,“我讲你听”的以教师一个人的独自为
学术人才队伍,并使之壮大成为可能。
主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仍然被广泛使用,难以充分调
动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照本宣科的教
学方法让许多学生对统计课感到“头痛”,影响了心
2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与措施
研究型教学的改革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教师
※基金项目:新乡医学院200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09-66)。
作者简介:孙丽君(1982一),女,河南南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4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Ew
Science&technology view
项目与课题 科技视界 2012年01月第03期
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引导者。其二,培养学生的问题
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
意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由“要我
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围绕研究型教学模式
地位。目前,互动也有几种有效的形式,如遴选一些
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组织讨论课,教
的改革目标。在心理统计课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 师在其间引导、控制节奏)。同时,课程论文报告会也
点:
2.1学生讲授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运用部分内容由学生讲课,充分发挥
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创新。这主要涉
及如下环节:第一,分组:将班里同学分组。在分组中
采取能力互补原则,每纽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
成。第二,分配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与每组
人数的多少,将教师指定的章节分配给各个小组,每
一小组负责一章的教学任务,并规定每一章节所需
课时。在小组内部,将一章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给每
一成员,要求小组中每位成员都要上台讲课。第三,备
课:学生根据所要讲的章节内容,广泛搜集资料,准备
讲稿,制作P 课件。第四,讲课:这一阶段,学生充当
教师的角色,各小组讲授所负责的章节内容,利用
PPT展示板书,完成讲授任务。第五,反馈:通过问卷
调查、访谈等方法与学生沟通,主动了解学生对教学
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教学予以
改进。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适应情况及其他可
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作出相
应合理的调整,形成动态的反馈机制。
2.2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首先,在开课之初,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彩的讲解,
把学生引入心理统计学原理的课堂,了解心理统计
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给学生作示范,为学生接下
来的讲课提供一个参照标准。其次,在学生备课阶段,
教师对各小组所讲章节的重点、难点给予指导。最
后,在学生讲课后,教师对学生讲课情况作出评价,并
对学生未讲清楚的地方或忽视的环节进行补充和扩
展。
3实施研究型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
题
根据研究型教学的内涵。心理统计课研究型课
堂教学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3.1要进行有效地师生互动
研究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
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互动要求
是相当好的互动形式.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主持。
还有就是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为学生开辟第二个
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
育必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建立《心理统计学》课程网
站可以实现教学网络化。把教学计划、课程提纲、讲
义、作业要求等课堂内容都放到网站上。讲义和资料
都可以下载,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必为了记笔记而耽
搁专心听讲的时间,从而保证他们上课的学习效率。
还可以建立专门的QQ群进行答疑和信息反馈、布
置和递交作业,加强师生交流。学生还可以在QQ群
上发表个人思想、学习中的收获和改进意见。另外,
我们还把相关章节以及就某一问题的最新进展的参
考资料和课外读物放到网上,最大可能地方便学生
阅读和学习。保证授课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范
围,激发他们学习心理统计课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
主动性和自觉性。
3.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研究型教学也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
SPSS社会统计软件是心理学科研中常用的数据统
计软件,因此,在教学中引人SPSS社会统计软件,教